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0.jpg (77.48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08-1-20 23:59 上传
红山古玉新篇章-------08序曲
使用道具 举报
目验法
目验法是一种传统的鉴别古玉玉料的方法,即通过肉眼对玉料的物理性质,如质地、颜色、光泽、透明度等进行观察,并辅以一些简易测试,如用小刀或硬度笔测试硬度等,以初步判断玉质种类。该方法主要依据鉴定者的经验,简单易行,而且对古玉器无损。但这种方法也有局限性。由于古玉表面曾经抛光,又经次生变化受沁,有时可变得面目全非,故不能完全准确地确定玉器的矿物结构成份。
仪器检测
仪器检测是指用现代科学仪器对玉料的物理结构和化学成份进行观察和化验,依据检测数据来判断玉料矿物成份。1863年,法国矿物学家德穆尔(Alexis Damour)用仪器对被英、法联军劫掠到欧洲的清朝圆明园皇家和田玉和翡翠玉器进行了检测,并将其比重、硬度、化学成份、分子式以及显微结构等检测结构公诸于世。这是世界上首次以科技手段揭示玉料的矿物学特征。德穆尔还按硬度的不同,称和田玉为软玉(Nephrite),翡翠为硬玉(Jadeite)。
难道我们的红山古玉还要走“清朝圆明园皇家和田玉和翡翠玉器”的鉴定之路吗???
1948年,我国考古学家李济对殷墟等地出土的62件玉器做了比重和硬度测定,结果多数标本的比重在2.90与3.10之间,硬度大半在6与7之间。20世纪70年代以来,地质工作者将科学仪器和技术鉴定的方法引入了古玉鉴定领域,如偏光显微镜、化学分析、光谱分析、油浸法、X光照相分析等。河北满城西汉中山王墓和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的玉器以及江浙一带新石器时代的良渚文化玉器,就是用科学方法鉴定的。这些方法比较准确地确定了一些玉器的矿物成份。研究古玉的显微结构,需要有高精度的仪器才能进行,因为普通光学显微镜仅能放大数百倍,而质量较好的软玉均需放大1000倍以上才能较清晰地观察其显微结构。
21世纪以来我们的“专家”任何仪器都不用啦!!!看一眼就知“真”“假”啦!!!
就知道是什么“玉”啦!!!就知道是什么“年代”啦!!!
近年来,又有学者采用了具有世界水平的对透闪石玉器的鉴定方法――室温红外吸收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和拉曼光谱仪。室温红外吸收光谱利用分子振动模式与频率特征,有对矿物的分辨能力较强和用量较小的特点,其标准样量为1毫克,就可计算铁和镁的占位率以区分透闪石与阳起石。扫描电子显微镜一般只需几个粉末颗粒即可制样观察其结构,只要粉末颗粒显著大于显微结构的基本组成单位即可。这两种方法的另一优点是样品用量极少,共需约1毫克,若在古玉原有伤残或不起眼处小心取样,可达到近似无损分析的效果。陕西沣西西周墓、广州西汉南越王墓和辽河流域新石器时代的部分玉器就是用这种方法鉴定的,利用这两种方法还纠正了原来鉴定结论中的一些错误之处。拉曼光谱仪则可对玉器进行无损分析,测定器物的质料。
学者采用的方法为什么 “鉴定专家”就不能用呀!!!
高老师说的极是,真希望红山的春天是灿烂明媚的~~!
给高老师敬茶~~~
红山古玉鉴定是历史赋予我们的重任。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这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长期艰苦而细致的努力,从自然科学角度讲,红山古玉科技鉴定的研究思路业已成熟,任南先生的红山古玉12字鉴定法,奠定了科技鉴定的基础,研究思路是成熟的、可靠的,是经过标本收集、测试分析、数据处理和总结归纳等阶段。任南红山文化网的研究人员,正在逐步完成这一系统工程。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小黑屋|手机版|任南红山文化网 ( 京ICP备18011924号 )
GMT+8, 2025-2-15 07:07 , Processed in 0.064172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