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高炜:将红山文化写进历史教科书 新华网北京3月14日电(记者 于力)“把中华文明史提前了1000年至1500年的红山文化,至今未被写入普及性历史教科书,这对于现行历史教科书的编撰者来说,实在太不应该”。日前,全国政协委员、辽宁省朝阳市副市长高炜在提交了“将红山文化写进历史教科书”的提案后对记者说。 对于红山文化,高炜委员可以说是倾注了太多的感情,因为他所在的辽宁省朝阳市是红山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在考古学界,提起红山文化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不过对于许多普通人来说,红山文化还是一个非常陌生的概念。这也正是高炜委员建议“将红山文化写进历史教科书”的初衷所在。“都说中国北方是蛮荒之地,如果红山文化能被写进普及性历史教科书,相信大家都会改变原来的看法”。高炜委员说,“现在流行‘寻根问祖’,其实在朝阳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出土的‘中华女神像’才是真正的‘中华母祖’”。 高炜委员所提到的红山文化是中国北方地区新石器时期较重要的文化,它被发现于1935年,这种有彩陶和细石器共存的新石器时代文化,1954年被命名为“红山文化”。按惯例,人们将其后面世的具有相同或相似文化特征的诸遗址,统称为“红山文化”。 红山文化的分布范围大致为:北起内蒙古赤峰市乌尔吉木伦河流域,南到辽宁省朝阳、凌源、河北省北部,东至内蒙古通辽市、辽宁省锦州市。红山文化区大约有30万平方公里。红山文化的主要遗址是辽宁省朝阳市的牛河梁和东山嘴遗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