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的历史,是研究中国文化发展史的一条很重要的路径。正因为如此,今天我们来研究对中国古玉文化的保护,便具有了非同寻常的特别意义。长久以来,我国对古玉的鉴定大量凭的是“眼学”,即完全凭眼力来辨真伪、断年代、识优劣。“眼学”作为经验的积累,是十分必要的,它毕竟包含了鉴藏家数十年甚至毕其一生的经验知识。但是在科学发展到今天的条件下,仅靠眼力和经验已经不够了。在科学不发达的背景下,眼力是惟一手段,具有不可替代性。而现在对玉石的精密分析已经有仪器可以借助,眼力与科学的结合就显得十分必要。这是我们今天保护古玉的一条必由之路。凭眼力断真伪,损害的还是古玉文化。不同观点、不同流派、不同认识之间的争论,本来是正常的现象。但一些没有以科学为基础的无谓争议,造成一种混乱局面,结果是古玉珍品的流失、损坏。 解决这个问题,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是国家有关部门建立起官方和民间结合、应用科学手段的权威机构,以此来指导中国古玉研究。可喜的是,最近国家有关部门已经决定,要下决心整顿古玉鉴定的混乱局面,切实建立科学有序的古玉鉴定制度和组织力的管理机构,应该说,这是中国古玉研究向科学和规范迈出的重要一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