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南红山文化官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高翔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原创]红山古玉12字鉴定法

[复制链接]
71#
发表于 2009-2-28 18:30:00 | 只看该作者
                                           红山古玉12字鉴定法
<p><font color="#ff6600" size="5">&nbsp;&nbsp;&nbsp;&nbsp;&nbsp; 任南老师的12个字鉴定法 是任老师通过大量的红山真品标本总结出来的科学性系统性的古玉鉴定方法,这种科学的不仅仅汲取了前人优秀的古玉器鉴别方法,更为重要的是其以马克思主义唯物论为基础,充分地体现了新时期古玉鉴赏家的理论创新能力,这种方法在推广之初定名为“任氏12字鉴定法”不仅仅是为了好记更主要的是为了网站的推广,网站的良好推广的本质是提高整个民族的古玉鉴赏能力,是在为整个国家做贡献。任老师的科学方法是整个古玉鉴定界共同的瑰宝,任老师并不想把这种方法据为己有,而是无私地与大家共享,深入浅出的讲解,因此在不久的将来等古玉鉴定知识普及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我们完全可以使用“&nbsp;红山古玉12字鉴定法” 因为这种方法是属于整个民族的。</font></p>
<p><font color="#ff6600" size="5"></font>&nbsp;</p>
<p><font color="#ff6600" size="5"></font>&nbsp;</p>
<p><font color="#ff6600" size="5">&nbsp;&nbsp;&nbsp;&nbsp;<font color="#008000">&nbsp; </font><font color="#0000ff">佩服任南老师的认真严谨的研究态度;更佩服任南老师把其研究总结出的“任氏12字鉴定法”不据为己有,无私地与大家共享的品德。</font></font></p>
72#
 楼主| 发表于 2009-3-2 20:14:00 | 只看该作者
&nbsp;
<p><font size="5">第一节 净</font></p>
<p><font size="5">第一级:概念界定</font></p>
<p><font size="5">&nbsp;“ 净”——指红山古玉具有的一种表象深沉,内外明澈,纯净无瑕的气质特征与视觉效果。大凡把玩过古玉的人都知道,古玉出土时虽然常常因其表面被泥浆沙砾等层层包裹而显得很“脏”,但一经清洗,其“净”的特征便会赫然呈现出来,因此,可以这么说,出土古玉是干净的,只是平时我们没有用心去体会过这一特征而已。细想一下那些馆藏品、民间收藏品中人们公认的古玉精品,件件都让人有种“净”的感觉。那么,古玉真品为什么会显得干净呢?其实这也并不难解释,因为古玉埋藏在土壤之内,历经漫长的岁月,会发生变化,它会不断吸收周围土壤中的各种元素,它会与其周围的各种微量物质结合,成为二次生成的次生物,这层次生物一定程度上对古玉本身起到了一种保护作用。</font></p>
<p><font size="5">其实,这层保护膜不仅存在于埋藏在土中的古玉,而且在古玉出土后也仍会存在并继续对玉体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我们都知道,老玉出土后要吐浆,吐白浆,吐黏浆,要吐灰浆,古玉一旦出土,其所吐之浆必然又会和附着玉体表面的泥土等各种杂质固化,从而形成一层新的隔膜,它自然地把玉体本身保护起来。而这层隔膜在遇水,特别是人手之上的汗水(手汗中含微酸)之后,表面那层隔膜会吐白浆(俗称吐灰),这层白浆是可以慢慢被盘去的,而白浆下面还有一层黏膜。因此,既然古玉有这么多层保护膜,那么土中的绝大部分脏东西就不能那么轻易地侵蚀到玉体之中去了,玉之“净”也就不足为奇了。当然,这里所说的“净”只针对红山高古玉,并不针对战汉古玉。</font></p>
73#
 楼主| 发表于 2009-3-2 20:17:00 | 只看该作者
[upload=jpg,2006615101932.jpg]UploadFile/2009-3/20093220164758632.jpg[/upload]<br/>
74#
 楼主| 发表于 2009-3-2 20:19:00 | 只看该作者
&nbsp;
<p><font size="5">第二级:内涵拓展</font></p>
<p><font size="5">对于“净”的内涵,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干净”,而是应该从三个层面来综合把握:一是清洁、干净之意。古玉出土时虽然被泥浆层层包裹,但只要经过清洗,就会显现出其特有的娇媚容颜(这里需要区分沁色和脏以及玉中的杂质的不同),这一点上面也曾提及。二是工整及气韵。红山古玉特有的那种“气质”给人一种朴实无华、高雅清净的感觉,好象一个人虽然穿一身旧衣服,但洗濯得非常干净,熨烫得非常平整,气质自有其非凡脱俗之处。因此,“净”这一特征,在生坑红山古玉上体现得尤为突出。其之所谓“净”正是在生坑玉的“脏”的背景衬托下才更鲜明地显现着它的存在。任何“脏”物质都无法掩盖古玉内蕴之神光,沁蚀之物根本无法阻挡,哪怕只是一个小小的窗口都能透射出这种精气神,这便是“净”,这便是万物无损我丝毫之气韵,不散不钝,内敛如一!三是“净”心的感觉。当你静心凝神地把玩、欣赏一件红山古玉时,你的内心深处会自然而然地产生出一种“净心”的感觉,如同佛家所说的“清净心”,这是红山古玉所蕴涵的一种内在的“净韵”对欣赏者产生的影响所致。这种净韵会在人们对其进行审美鉴赏过程中,与欣赏者之间形成一种人与物彼此交互的“移情”现象,从而让人体悟到红山古玉内在的那份“净”之美韵。因此,一旦你真正领悟了“净”的内涵,鉴别红山古玉的真伪便有了坚实的基础了。</font></p>
75#
 楼主| 发表于 2009-3-2 20:20:00 | 只看该作者
[upload=jpg,2006615101942.jpg]UploadFile/2009-3/20093220193626889.jpg[/upload]<br/>
76#
 楼主| 发表于 2009-3-2 20:20:00 | 只看该作者
&nbsp;
<p><font size="5">第三级:综合阐述</font></p>
<p><font size="5">要真正体会到红山古玉之“净”,恰恰要是生坑的,且有被大量物质沁蚀和覆盖的情况下。“净”正是需要在这样“脏”的背景衬托下才能显现它的存在。这种特质是任何“脏”物质都无法掩盖得了的古玉内蕴之神光,精蕴之光。沁蚀之物根本无法阻挡,哪怕只是一个小小的窗口就能透射出这种精蕴之神。这便是“净”!万物无损我丝毫之气韵,不散不钝,内敛如一。生坑的红山古玉虽然会被泥土包裹,但一旦被擦净,其清透韵致便将脱颖而出。这种“净”是经过悠悠岁月的浸润和滤濯而生成的。</font></p>
77#
 楼主| 发表于 2009-3-2 20:21:00 | 只看该作者
[upload=jpg,200652016823696.jpg]UploadFile/2009-3/20093220205578447.jpg[/upload]<br/>
78#
 楼主| 发表于 2009-3-2 20:22:00 | 只看该作者
&nbsp;
<p><font size="6"><strong>红山古玉本洁净, </strong></font></p>
<p><font size="6"><strong>脏与沁色要分清。</strong></font></p>
<p><font size="6"><strong>玉美工好方能收,</strong></font></p><font size="6"><strong>脏烂模糊不能留。</strong></font>
79#
发表于 2009-3-2 20:23:00 | 只看该作者
[em27]&nbsp;&nbsp;&nbsp;[em17]&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em50]
80#
 楼主| 发表于 2009-3-2 20:23:00 | 只看该作者
[upload=jpg,200652017959462.jpg]UploadFile/2009-3/20093220224390581.jpg[/upload]<br/>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任南红山文化网 ( 京ICP备18011924号 )

GMT+8, 2025-2-9 01:11 , Processed in 0.052016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