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南红山文化官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任南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教学] 任南古玉鉴定法(任南著)

   关闭 [复制链接]
941#
发表于 2010-9-13 09:54: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任南在2010-9-8 14:49:00的发言:
玉纪补



武进 刘心瑶 (心白)


赤玉人间罕有。白玉以温润坚洁为上,其色有九等。黄玉中每有朱砂点,碧玉中每有黑星。又有非青非绿,如败菜叶者,谓之菜玉。玉之最下品也。
古玉自昔流传,未经入土者,谓之传世古。系人之精神沁入玉之腠理,血丝如毛,铺满玉上,而玉色润溽无土斑者是也。其入土而复出土者,谓之土古。水银沁有加土斑者,则纯黑之中,朱砂点遍满。复原时,则黑之淡者作深青色,朱砂点之淡者做黄色。倘系白玉,底章成五彩矣。水银沁不加土斑者,盘功既足,纯黑如漆,日下照之,其中赤若鸡冠,而又有白玉底章,无上妙品也。(水银古,入水映之,有银星闪闪者真)
古玉斑色,红有宝石红、鸡血红、朱砂红、樱桃红、洒金红、枣皮红、膏药红;绿有鹦哥绿、葱绿、松花绿、白果绿;黄有鸡油黄、桂花黄、秋葵黄、老酒黄;白有鱼肚白、鸡骨白、米点白、糙米白;青有潭水苍、蟹壳青、雨过天青、竹叶青;紫有茄皮紫、酱瓣紫;黑有纯漆黑、陈墨黑各种名色。皆原所受诸沁之深浅不同,故盘出之颜色各异。亦有天生皮色,非由受沁所致者。凡系土斑盘化之玉,以滚水泡煮,其斑色处必有白土泛出。若是天生皮色,则无之也。
凡古玉盘化,无论何色,必有牛毛纹。良由人之精神融化玉理所致,故牛毛纹总系红色。西土者,燥土也;南土者,湿土也。燥土之斑润溽。干结者色易鲜明,润溽者色终黯淡。土斑而有瘢痕者,沙土物也;无土斑而有瘢痕者,水坑物也。西北亦有湿土,东南亦有燥土,近水则湿,远水则燥也。古玉以陕西出土者为上,盖厥土黄壤,得正色焉。玉在湿土则易坏,入燥土则难朽。三代时古物,每有出世尚完好无缺者。近见友人迁其父柩,所殉玉件已受色沁,才四十余年耳。陈君“质地”一则言其大概而已。
三代时古玉,以珪、壁、琮、璜、瓒为上品,其他祭器,环佩次之,他件又次之。秦汉以来以印章、符节为上,他件次之。其殓尸古玉,以含壁、玉押为上;(玉押者玉版长数寸共有十余片以美玉为之围于腰间所以保尸)。上体者,如眼厌、鼻塞、乳厌,厌胸、加肘之类,次之;下体者,如阴塞、肛塞之类,又次之。次论其大略耳,若形体之详,具载《古玉图》、《博古图》诸书,兹不赘述。
秦汉琢工粗,多阴纹,有细如发而精巧绝论者,乃昆吾刀所刻,世罕有之。唐琢粗而圆浑,人物多大头。宋琢方而工致,能起花五六层。元明因之,勿如也。乾隆时琢,细刻仿宋而无其工绝。粗刻浑成肖形,其至者能不露斧凿痕。凡琢工,古惟刀刻,近代乃有旋车。
传世古,不可灰并,不可清煮。红白玉色已鲜明,不可灰,石灰沁不可灰,须以人乳频频蒸之,俟其色稍润,然后加盘功。
凡灰提,须竟日之功。俟提出之灰土盘尽,然后再灰。或摒去灰滓,以清灰水煮之。或以清水悬瓦罐内煮之。皆清煮法也。较灰提稳妥无害。(凡煮,玉必悬空无着)
煮玉出罐,乘热盘刷,则灰土易退,切不可乘热置风雪中及冷水内,恐致燥裂。
一、 底章无论何色,总要温润坚洁,无纤豪瑕玷及夹溏、夹石等病。(溏者,玉之氛祲,有红有黑,皆玉之病)
二、 土斑无论何沁,总要纯一不杂,纯则其色清明,杂则色多混浊。
三、 要原旧,不假改作。
四、 论品类。
五、 看盘功。(说见上)五者俱备,斯为尽美。
改古。凡玉偶有损伤,不可改作,致变其本来面目。真古玉必有古色或土斑,周遍无间;若有光处,既系改琢。
角头古玉。秦之玉作在陕西之万村,吴之玉作在浙江之安溪,所遗玉角甚夥。万村之玉坚洁,安溪之玉纥松,琢之玉件,谓之角头古玉。玉质虽古,而器则新也,亦能盘出色浆。
伪石灰古。以玉件用火烧之,则其色灰如鸡骨。然以伪石灰古,其玉上必有火劫纹;真者无之。
羊玉。以美玉作为小器,割生羊腿皮,纳于其中,以线缝固,数年取出。则玉上自有血纹,以伪传世古,然终不如真者之温静。
狗玉。杀狗不使出血,乘热纳玉器于其腹中,缝固,埋之通蘅,数年取出,则玉上自有土花血斑,以伪土古,然必有新色及雕琢痕。
梅玉。以质松之玉制为古器,用重乌梅水煮之,竟日,则玉松处为乌梅水搜空,宛似水激痕,然后以提油上色,以伪水坑古。然真者其痕自然,不能造作也。
风玉。制器以浓灰水稍加乌梅煮之竟日,乘热取出,置风雪中一夜,则玉纹冻裂。玉质坚者,其纹细如发丝,再以提油法上色,以伪牛毛纹。
叩锈。乾隆时,无锡阿叩作毛坯玉器,用铁屑拌之,热醋淬之,置湿地十余日,再埋通蘅数月,然后取出,则玉为铁屑所蚀,遍体橘皮纹,纹中铁锈作深红色。(煮之则色变黑)且有土斑灰,不易退,宛如古玉。审视乃能辨之。凡伪古玉无土斑,而有红色者,其色必浮,盖自外人故也。有土斑,而灰之不变,及红色盘之易退者,赝鼎也。以此辨之。
提油法,以磠提为上。其色能透入玉理,灰煮不退,与真无异。惟天阴则鲜明,晴爽反混浊;真色则否。

[em56]多看多学多受益。[em27]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942#
发表于 2010-9-14 08:46:00 | 只看该作者

仰慕任南到此网

潜水苦研两年长

净熟肥透葬孔玉

坑缩次过浆神香

久经尘埃沧桑美

依旧风流含蓄光

休看眼前路坎坷

红山前景定辉煌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943#
 楼主| 发表于 2010-9-15 15:12:00 | 只看该作者

红山文化玉器十二字鉴真法(任南著)

质变了吗?对应了吗?凸起物是解理吗?能刀刻掉吗?表层是浆吗?火烧何味道?有方位感吗?






200871411595170690.jpg (174.94 KB, 下载次数: 17)

jpg

jpg

200871411592066977.jpg (206.63 KB, 下载次数: 13)

jpg

jpg

200871411585433222.jpg (142.93 KB, 下载次数: 7)

jpg

jpg

200871411583496354.jpg (111.66 KB, 下载次数: 17)

jpg

jpg

20087141242590713.jpg (421.93 KB, 下载次数: 13)

jpg

jpg

2008714123852606.jpg (99.37 KB, 下载次数: 13)

jpg

jpg
944#
 楼主| 发表于 2010-9-15 15:12:00 | 只看该作者

红山文化玉器十二字鉴真法(任南著)

自然沁色其晶形完好

 

 

 

945#
 楼主| 发表于 2010-9-15 15:19:00 | 只看该作者

扫描电镜下自然沁色其晶形完好,

其质变由微孔开始融扩孔底,

色变以孔底为中心向外渐变.

 

 

946#
发表于 2010-9-23 19:39:00 | 只看该作者
仿品酸腐格状纹
947#
发表于 2010-9-24 14:47:00 | 只看该作者
仿品酸腐
948#
 楼主| 发表于 2010-9-26 10:52:00 | 只看该作者
观图光感尚好,有別仿品抛光的顺方向反光. 阴线显张力,料质上乘!表面微斑坑呈利角态,有別酸腐圆角坑!
949#
 楼主| 发表于 2010-9-30 12:49:00 | 只看该作者

.............

红山文化出土玉器光感与地表玉器光感的区别 浆:红山文化出土玉器的浆层用手推摸其表面,有如同推干肥皂时的感觉,阻而不黏,老土浮浆层去掉后古玉有自身泌出浆的固化包裹层---浆之皮壳和石之解理态皮壳两态.总之有壳感且光呈散漫状! 红山文化地表玉器多因风沙的作用对渐露地表之物进行了自然抛光故所现光感与大漠玉石风砂抛光同理! 出土玉之光为浆层之反光,地表玉器之光为风砂抛光即玉石之表光!两者光的反射基面是不同的!故光感不可两者相比! 地下物之光为浆层之光0.jpg ( 71.92 K) jpg (2010-9-30 12:22:52) [url=]EXIF信息[/url]
  • Resolution Unit : 2
  • X Resolution : 72/1
  • Thumbnail Compression : 6
  • Y Resolution : 72/1
  • Thumbnail Data : 255
  • JPEG InterLength : 2814
  • JPEG InterFormat : 108
地表之光为风砂抛光即玉石之表光!.jpg ( 286.93 K) jpg (2010-9-30 12:22:52) [url=]EXIF信息[/url]
  • User Comment : Intel(R) JPEG Library, version 1,5,4,36
950#
发表于 2010-9-30 15:46:00 | 只看该作者
精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任南红山文化网 ( 京ICP备18011924号 )

GMT+8, 2025-5-5 00:04 , Processed in 0.067430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