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南红山文化官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任南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教学] 任南古玉鉴定法(任南著)

   关闭 [复制链接]
921#
 楼主| 发表于 2010-9-5 14:11:00 | 只看该作者
有虫噬小坑,坑状不规则并外口小内里大, 用低倍数的放大镜便能看到洞壁带纤维状。这是需千年以上在特殊环境下的虫蚀才会出现的事,并不多见。这种洞采用高科技手段也极难做出。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922#
 楼主| 发表于 2010-9-6 15:43:00 | 只看该作者

依沁入深度看.如玉有高高古玉之特征的.体内白色油状物质为质变态.现需段定工后质变态.观其是否自然态的解理形态.

1如开裂处.<外有残留,内有长合现象与浆>2两色交接处.<自然态有质变过渡>3工槽.<观其沁色是否切断面以排伪>.4孔口边<自然态边口解理态>.5局部较平面<观其凸凹是否与内变质对应>

923#
发表于 2010-9-7 13:12: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任南在2010-9-6 15:43:00的发言:

料质上乘

值得收藏

硬料真古有此表层泌灰态,仿品更有之.

泌灰与酸烧反白是有区别的!

两者能分清者方可得宝,

这件清理白色区硬币面积再观其底!

[em56]

924#
 楼主| 发表于 2010-9-7 15:28:00 | 只看该作者

形似尚可仿,神似不可求。史前玉文化的发展和繁荣的推动力是神,神的旨意通过玉器这样的神物表现出来。

后人在仿制这时期的玉器时为的是牟利,由于没有对神灵、对祖先、对图腾的崇拜之情,因此,他们也就碾琢不出红山古玉所蕴藏的神韵。
    所以仿品形似而难达神似。

 识别伪红山古玉的形似神不似现象,只要熟知红山古玉器的造型和神韵,增强审美能力和水平,还是不难掌握的。

925#
 楼主| 发表于 2010-9-7 15:29: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徐向阳在2010-8-31 19:22:00的发言:

玉质质变白化,产生解理,解理白化层因结构的不同,环境外力等因素,产生开裂,剥落。个人理解,老师斧正。


 

软---.>干---->

926#
 楼主| 发表于 2010-9-8 11:11: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玉人在2010-8-5 7:08:00的发言:

      任南老师倾注毕生精力总结出的“十二字”,博大精深,字字珠玑,充满了从实践中得出的真知灼见。我们学习“十二字”不能走马看花,满足于一知半解,而要逐字逐句反复推敲,把握要点;上下连贯,环环相扣,找出逻辑关系和思想脉络。

试举一例——“缩”

(原文)缩:红山文化玉器表层因水融蚀会导致玉体体积局部或整体减缩且对应硬质残留和原质残留,硬质残留呈解理态如骸晶,而原质残留多呈岛状 ,此种现象的观察必须注意考虑玉体在土中的埋藏方位和水融严重部位如裂处.玉器单薄与边缘和孔洞沁门处,土中朝下端等.必存在局部减缩,减缩部位必有对应色与质的内质改变,缩部色变重的多存在明显界线与台阶且呈随型包裹态表(表土层干燥地水挠动质变{质变由內而外}所至.).生坑态时吐灰区对应减缩区.整体水融减缩部分的光滑度明显高于其他位置呈包裹态壳状;真品经盘摸,表层解理会出现团状回缩态(此现象盘前盘后的表象在显微镜下观察团状回缩态变化尤为明显),仿品表面缩的部分没有相对应的内质质变。

      试分解:

      减缩的成因——水溶蚀导致减缩

      与减缩相对应出现的次生现象——硬质残留、原质残留

            硬质残留形态特征——解理态,如:骸晶

            原质残留形态特征——多呈岛状

      减缩发生的部位——玉体在土中的埋藏方位:如土中朝下端;

                           ——水融严重部位:如绺裂处、玉器单薄处、玉器边缘和孔洞沁门处

      与减缩相对应出现的辨伪特征——减缩部位必发生对应色与质变,

                                             ——色与质变严重的部位还会出现明显界线与台阶,且呈随型包裹态(其成因:表土层干燥地水扰动质变所致——质变的方向性为由内而外)

                                             ——生坑态时吐灰区对应减缩区

                                             ——整体水融减缩部分的光滑度明显高于其他位置呈包裹态壳状

                                             ——真品经盘摸,表层解理会出现团状回缩态(显微镜下尤为明显)

                                             ——仿品表面减缩的部分没有相对应的内质质变

      小结:减缩对应——色质变

                           ——次生物(硬质残留、原质残留)

                           ——出灰区(生坑态)

                           ——沁门

                           ——埋藏方位——“地”部


927#
 楼主| 发表于 2010-9-8 11:12:00 | 只看该作者










928#
 楼主| 发表于 2010-9-8 11:12:00 | 只看该作者
有关部门在清理被老百姓挖走古玉的现场.见风返灰


929#
 楼主| 发表于 2010-9-8 13:03:00 | 只看该作者





930#
 楼主| 发表于 2010-9-8 13:04:00 | 只看该作者

扎鲁特旗.........

.有关部门在清理被老百姓挖走古玉的现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任南红山文化网 ( 京ICP备18011924号 )

GMT+8, 2025-5-5 03:20 , Processed in 0.058767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