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南红山文化官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玉人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教材] [馆藏] 上海博物馆的青铜器陈列、解说(重新发图)

[复制链接]
161#
 楼主| 发表于 2014-4-29 12:58:55 | 只看该作者


186
倗生簋(格伯簋)

西周恭王(公元前10世纪中叶)
通高31、口径21.9釐米  高23.5cm,宽30.8cm,重8.9kg
李荫轩、邱辉夫妇捐赠
             又名格伯簋,此器共有三件,两件失盖,收藏于故宫博物院与中国国家博物馆,本器侈口鼓腹,圈足连铸方座,兽首耳作大象卷鼻形,圈状捉手。盖沿和器口沿饰涡纹间以夔龙纹,盖上、器腹和方座中部饰直棱纹,方座边饰S状变形龙纹。
            直壁圆腹,方座。兽耳型式奇特,两耳环作龙体圆转而尾上卷。盖边、口沿饰火纹与龙纹的组合,盖、腹及方座饰直条沟纹,圈足饰火纹和四瓣目纹,方座的三边饰兽目交连纹,间隔以火纹。三器铭文完整的应有铭文9行83字,本器内底铸铭文七十九字。

【铭文】隹(唯)正月初吉癸子(巳),
王才(在)成周,格白(伯)取良马乘于(倗)生,
氒(厥贾)卅田,(则)析,格白(伯)殹妊彶佤,
氒(厥)从格白(伯按)彶佃(甸):殷氒(厥绝)谷、
杜木、(原)谷、菜,涉东门,氒(厥)书史戠武,
立(涖歃)成꾦,保(铸宝簋),用典格白(伯)田,迈(其)万年子子孙孙永宝用。

         铭文大意是:在正月第一个吉日癸巳这一天,周王在国都成周。格伯从倗生那里接受了四匹好马,讲定交换的价值是三十田,双方剖木为凭证。殹妊和()跟从格伯按田,又和甸人殷糿(到)地界作标识的树木,并“涉东门”。书记官吏戠武建立了文书档案,规定了界域。倗生铸这件宝簋,用来登录格伯的田产,后代子孙,万年宝用。最后还写上了倗生家族的徽号。
        《倗生簋》铭文是周代一件以物换田的契约。
         李荫轩是李鸿章的五弟李凤章的孙子。李荫轩1911年生于上海,十几岁就开始收集历代钱币。几十年下来,他不仅收集了大量中国古钱币,还收集历代中外徽章,总共达到3万枚之多。他收集的古希腊、古罗马的钱币,其价值现在几乎无法计算。
        李荫轩从1920年开始收藏青铜器,数十年间总共收得200余件。其中颇具重要历史价值的有数十件,如小臣单觯、纪侯簋、鲁侯尊、厚越方鼎等。他还写下的数十篇考证文章。
         这些藏品在抗战中,他曾花了大价钱存入银行的保险库,直到‘文革’之前均保存完好。而到文革,抄家开始了。冲进门来的红卫兵把那些珍贵的西洋瓷器一件件从阳台上扔下去,古钱币一掰两瓣。幸好头一批抄家者还没有发现他的青铜器。李荫轩担心害怕了,他拿起了电话,向上海博物馆的马承源宣布了自己的决定:将所有藏品全部捐给国家。博物馆的同志急急来到李家,数藏品、造清单,装箱运走。按照当时的政策,博物馆只能代为保管,而不能接受捐献。整整两天一夜,六轮大卡车来回跑了六趟!到最后一车装完时,李先生突然想起,还有一间房里有14箱明版书,连忙对上博的汪庆正说还有14箱明版书,让他们一起拉走。汪庆正有些无奈地表示博物馆只管文物,书籍只能叫图书馆接收。后来这14箱明版书到底何去何从,不知去向。
        1979年,国家开始落实文物政策。一天,李荫轩的夫人邱辉女士来到博物馆,对马承源馆长说:李荫轩先生已于1972年去世,临终前关照,如果文物有发还的一天,除了保留几件藏品作为家中纪念,其余全部捐给国家,不要报酬。
        于是,1979年6月30日,上海市人民Govern-ment举行了隆重的捐献仪式,向邱辉女士颁发了奖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2#
 楼主| 发表于 2014-4-29 13:00:06 | 只看该作者


187
伯盂

西周中期
通高28.7、口径42.8厘米,重12.2公斤
1992年自香港徽集
            侈口方唇,直径连负,圈足外侈,颈部有一对附耳。颈部饰回首夔龙纹一周,圈足饰目雷纹。
       内底铸铭文4字  铭文释文为白乍(伯作)宝盂
       盂为盛水或盛饭的器皿。侈口、深腹、圈足,有附耳,很像有附耳的簋,但比簋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3#
 楼主| 发表于 2014-4-29 13:02:43 | 只看该作者


188
龙纹钟

西周晚期 公元前9世纪上半叶-前771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4#
 楼主| 发表于 2014-4-29 13:03:36 | 只看该作者


下面上一组鼎盛期的饭食器

190
透雕波曲纹铺

春秋早期 前770-前7世纪上半叶
通高17.5cm、口径23.5cm,重3.4公斤
           盘边饰变形兽体纹,高圈足上下均饰波曲纹,下段纹饰为透雕。铺为盛放肉酱的器皿。外形与豆相似,但盘边狭而盘底平,圈足甚粗而矮,多为镂空,青铜铺见于西周中期到春秋时代。青铜铺传世较为少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5#
 楼主| 发表于 2014-4-29 13:04:44 | 只看该作者


191
垂鳞纹鍑

春秋早期 前770-前7世纪上半叶
通高21.5cm、口径18.7cm,重2.31公斤
           大口,上立两耳作绳索状,直腹平底,下部外撇,口沿设兽目交连纹,腹设鳞纹两道,腹的下部及圈足均无纹饰,形制特殊,可能仿自姜戎,但纹饰尚采用中原旧式,也许是草原马上民族采用的华夏族纹饰。
      鍑是炊煮用具,与风炉是浑然一体的,它形似大口锅,不同处在于方形耳,底部稍微有点尖,类似肚脐眼。鍑这东西在古代很兴盛,但到了宋朝就慢慢退出历史舞台,现代更很少人再用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6#
 楼主| 发表于 2014-4-29 13:05:3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玉人 于 2018-4-16 05:36 编辑


192
斜角云纹盆

西周中期
通高14cm、口径23cm,重1.655公斤
1993年自香港徽集      
               盆和盂用途相同,都是可以盛食兼可以盛器。陕西齐家2号墓被盗后清理出来的盆,与本器形制和纹饰相同,埋葬时间可能是在穆王到恭王之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7#
 楼主| 发表于 2014-4-29 13:06:52 | 只看该作者

193
山奢虎簠(fǔ)

春秋早期 公元前770年—前7世纪上半叶
通高17.2cm、口縱23.cm9、口橫30cm,重5.02kg           
              蓋、器造型、紋飾相同,敞口折沿,腹壁斜收,平底,方圈足沿外撇,各邊中部有長方形缺口,兩短壁鑄有獸首耳,蓋的口沿每邊有一個小卡扣。蓋頂飾獸目交連紋,口沿飾交曡式獸體卷曲紋,四壁飾相背式卷體夔龍紋。口下和圈足飾雲紋,腹飾雙頭獸紋。

【銘文】山奢淲뢞(鑄其)寶(簠),子子孫永寶用。

            簠是盛放煮熟的黍稷稻梁等饭食的器具。青铜簠最早出现于西周中期,基本形制为长方体,自口至足器壁斜坦,器盖相同,分置可成二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8#
 楼主| 发表于 2014-4-29 13:09:24 | 只看该作者


194
齐侯匜

西周晚期 公元前9世纪上半叶-前771年
器高24.7厘米,流至鋬长48.1厘米,重达6.42公斤。         
         此器平盖,器身如椭圆形瓢,前端宽流高高昂起,后端执鋬作蛟龙探水状, 匜的四足同样以龙为形,俯首曲体承载匜的器身,魁伟庄重,极其稳健。
        匜内腹底部铸有铭文四行二十二字:“齐侯乍(作)虢孟姬良女宝匜,其万年无疆,子子孙孙永宝用。”
        虢孟姬是虢国君主的女儿,齐侯的夫人,“良女”是她的字,故知这件匜是齐侯特为其夫人而铸。周代诸侯为了巩固其政治地位,保障切身利益,经常用相互通婚联姻的方式结为为联盟。虢国是河南西部的小国,齐是东方大国,春秋时齐还一度成为霸主。虢齐两国联姻,显然出于政治需要。
        在青铜匜中,以此形制为最大、最重。
        匜为盥洗器,是中国古代贵族举行礼仪活动时浇水的用具,出现在西周中后期(约2700多年前),盛于东周。匜形椭长,前有流,后有鋬,多有四足。早期匜为青铜制,汉代以后出现匜金银器、匜漆器、匜玉器。《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有“奉匜沃盥”的记载,沃的意思是浇水,盥的意思是洗手洗脸,“奉匜沃盥”是中国古代在祭祀典礼之前的重要礼仪。匜是商周时期用青铜铸造的一种洗漱器皿,相当于现代的瓢或舀水器,有的有盖,有的体高,有的全身布满花纹,造型不一。

铭文四行二十二字:“齐侯乍(作)虢孟姬良女宝匜,其万年无疆,子子孙孙永宝用。”


顾榴 沈同樾等捐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9#
 楼主| 发表于 2014-4-29 13:10:31 | 只看该作者


197
鱼龙纹盘

西周晚期 公元前9世纪上半叶-前771年
通高13.9cm、口径33cm,重3.5公斤
1969年自上海冶炼厂废铜中拣选
              口沿外折,浅腹,高圈足外撇,腹两侧设附耳。口内部饰一圈鱼纹,计十二尾部,首尾相接,盘内中心为蟠龙纹,龙首居中,躯体右旋,饰鳞瓣纹,旁设两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0#
 楼主| 发表于 2014-4-29 13:14:19 | 只看该作者


下面上一组转变期的乐器

199
梁其钟(3件/组)

西周晚期
通高55/53.5/38.1cm、铣间32.7/31.8/15.3cm 重23.75/25.46/11.4kg  
                 1940年陕西扶风法门镇任家村出土一批窖藏青铜器,器主名梁其,官名膳夫,时代仍系西周晚期。旋饰兽目交连纹,舞饰雷纹,篆间为两头龙纹,鼓部饰相背的俯首展体式龙纹。鼓石有一鸾鸟,此为该钟在编钟中使用双音的标志。

钲间及鼓部铸铭文七十八字,铭有:"……天子使梁其身,邦君大正用天子宠,蔑梁其,……"内容为颂扬祖先功德,并表示忠心服事天子。
              梁其钟传世共五件,另一说法为6件,其中上海博物馆藏3件,南京市博物馆1件,法国吉美博物馆1件,另一件不知下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任南红山文化网 ( 京ICP备18011924号 )

GMT+8, 2025-1-15 09:29 , Processed in 0.055621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