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南红山文化官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高翔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转帖]人类曾经被毁灭

[复制链接]
51#
 楼主| 发表于 2008-4-9 08:16:00 | 只看该作者

另一种可能是,神话本身表达的就是真实,它是对天的直描,是在表达一个真

实的历史事件。在那一事件中,天就如神话中表现出来的一模一样。

    面对两个不同的天概念,我们今天应该怎样去取舍呢?

    在整个考虑了中国“天”系列神话,包括盘古开天、女娲补天。共工触山、天

梯、天缺地残等等后,我们认为,中国天系列神话的出现绝非偶然,这些神话的主

干恰好可以排列成一个惊天动地的事件过程。因此,我们必须有勇气去面对这样一

个大胆的推论:神话中向后人描绘的“天”,它并不是一个无形的虚天,而是一个

有形有体的实在“天”,即天是指一种实有的物体。所有的天神话都在讲述“天”

这一物体在史前发生变动的真实记载。也就是说,神话中的“天”与我们现在的天

概念指的不是一回事。

    “天”,曾经是一个实体,是由有形有体的物质构成,这是一个多么离奇的推

论啊!然而,它却是不容置疑的事实。

    读到这里,一些被传统思想束缚着的人,肯定会勃然大怒,他们会说:“你不

能随意拼接一两则神话的某些内容,而得出一个异想天开的结论。即使是假设,也

要有比较充足的证据吧?”但我们要问:世界上有多少科学发现是系统研究后的结

果?瓦特发明引发欧洲工业革命的蒸汽机,不也是源于蒸气推动壶盖的一个偶然启

示吗?世界上哪一种主要的科学理论是从实验室出来的呢?当爱因斯坦发明相对论

时他掌握了多少证据呢?实证主义的研究方法固然很重要,但如果过分强调了实证

的作用,甚至被实证的方法彻底束缚了头脑,那么我们人类和许多科学就不会有今

天。

52#
 楼主| 发表于 2008-4-9 08:17:00 | 只看该作者

 因此,我们不能因为缺少实证的根据就失去进行严肃假设的勇气,同样,我们

也不能用有无充足实证的标准去刁难任何一种假设。再说,我们关于“天”是有形

实体的假设,并非仅仅来自以上两则神话,上古神话的地理位移、异地同说两种现

象,给我们的假设提供了另外一种证据。

    说到盘古,在本世纪初,一些外国学者研究了中国神话以后,提出“盘古是条

狗,大禹是条虫”的观点。关于盘古是条狗,起源于《后汉书·南蛮传》,讲的是

高辛王当国时,一只名叫盘部的忠勇狗,因杀敌立功,娶了公主为妻,因而传下后

代,成为南方“蛮”族始祖的故事。这本来是西南少数民族,如苗、瑶、畲、黎等

族的神话,与汉民族本无关系。不过因为“盘瓠”。“盘古”发音相近,就有人认

为他们是一回事。

    不错,汉族的盘古神话与西南少数民族的盘瓠神话有类似之处,他们都是造物

主,是人类的始祖。但盘古开天的神话,惟汉族记载最为全面。是西南少数民族接

受了汉族的盘古神话,还是汉族接受了西南少数民族的盘瓠神话呢?我认为都不是,

这两个神话的源头是同一个,描述的是同一个我们将要提到的事件。后来,聚集在

一起的人,开始迁徙,文化发生了歧变,神话也发生了变异。于是,苗族地区有了

盘瓠的神话,而汉民族则保留了盘古的神话。

    有人说,盘瓠神话载于东汉的《风俗通义》,而盘古神话载于三国的《五运历

年记》,因此,盘瓠神话比盘古神话古老,所以,盘古肯定是从盘瓢那里演变过来

的,这个说法也不对。大家知道,中国没有系统记录神话的文献,现在的神话零零

散散,见于各类书中,根本无法区分年代,怎么能用先被记录或后被记录来判定哪

一个神话更早呢?这是一个常识问题。

53#
 楼主| 发表于 2008-4-9 08:18:00 | 只看该作者

盘古神话地理位移、异地同说的现象,恰好可以证明我们的推论,盘古开天、

天地分离作为一个动态的事件,被不同民族目击,因而以神话的形式保留下来。如

果不是对同一动态事件的描述,根本不可能形成同一内容的神话传说。

    事实上,关于“天地分离”神话地理位移、异地同说现象不但在中国,在印度、

菲律宾、日本等国的神话故事里,我们同样发现了极为相似的上古传说。如果说,

对“天”的描绘仅仅出于中国古代先民的宗教需要的话,那么又如何去解释这种大

范围的惊人一致呢?

    在没有其他更为合理的解释之前,我们为什么不能先假设神话中的“天”是一

个有形的实体呢?我们为什么不能这样去想:世界范围“天地分离”的一致性都来

源于一个共同的事实呢?

    如果我们结合中国古代的唯一国教——天崇拜及中国人几千年奇怪的宗教心理,

“天”是个有形实体的推论,几乎是唯一正确的推论。只有这个推论才能为天崇拜

找到立足的根基,才能圆满解释天崇拜与天神话之间的关系。

 

54#
 楼主| 发表于 2008-4-9 08:19:00 | 只看该作者

 第四节  甲骨文中“天”字的秘密

 

    上古神话传说中的“天”及天崇拜的“天”,是一个有形实体的推论,还可以

从甲骨文中找到强有力的证据。

    我们为什么要重视甲骨文中的汉字呢?原因很简单,古人在创造甲骨文时大量

使用了象形思维,是对被记录对象形象的图画形式。例如,表示太阳的日字,写成

囗,中间的一点代表太阳黑子;再比如,山字,写成囗,完全是高山的形状。因此,

甲骨文的许多字保留了大量真实背景,而这些背景,在以后文字的发展规范中都消

亡了。所以,一个文字的真实本意,只能在殷商的甲骨文或稍后的金文中去寻找。

    在甲骨文里天宇有许多写法,其中一种把天写成“&恰似一个地地道道人的形

象,是一个站立的人形。有人解释说,这是一个正面站着的人,整个字的解释是这

样的:正面站着的人为天。

    这个解释不能令人信服,《说文》曰:“天,颠也,从一大。”颠,就是高的

意思,所以后来皇帝祭天都选择高处,所谓的“泰坛”是也。一个站着的人怎么能

表示高的意思呢?如果说“正面站着的人为天”,那么就等于在天与人之间划了一

个等号。可大家不要忘记,在甲骨文那个时代,天是人们崇拜祭祀的对象,它是神

啊!人怎么可以和神划等号呢?

    再说,甲骨文关于人字的写法也不止一种,都是用一个人形来表示的,与“8

(天)的结构大体差不多。为什么要用一个极为相似的字去表达一个毫不相干的意

思呢?如果说甲骨文的天是以正为阳为天,反为阴为地的思想去创造的,那也同样

解释不通。甲骨文里有阳字,但没有阴字,在表示阴天、晴天时,它总是用“易日”、

“不易日”来表示,也就是说,在甲骨文时期,阴阳没有形成文字概念(但已有图

形表示或数字表示法),更不可能用正为阳来表示天这个概念。

    所以,“正面站着的人为天”这个解释是根本错误的。那么,甲骨文中的“天”

究竟是什么意思呢?

    再仔细研究一下天宇的结构,我们发现,代表人脑袋的圆圈似乎大了一些,与

其他部分失调。所以,我们认为,甲骨文中的天字所表达的重点,并不在下面的人

形,而在头顶上的那个圆圈,这个字的解意应该是:人头顶上的“○”即为天。

    那么这个头顶上的圆圈又代表什么意思呢?在古代的文字和岩画中,古人常常

用一个个圆圈代表太阳,或天空中的星星,所不同的是,代表太阳的圆圈中常有一

点,表达星星的却没有这个标志。那么,甲骨文的“天”字已经很清楚地告诉我们:

人头顶上像星星一样的一个圆形物体就是天。也就是说,古代的天概念与我们现在

的天概念不一样,它不是一个无形的虚天,而是一个有形有体的物质“天”,它的

形状是圆形的。这个意思正好和上述神话中的天概念吻合,真是太巧了。

55#
 楼主| 发表于 2008-4-9 08:20:00 | 只看该作者

 我们对天的上述解释,还可以从稍后的西周金文中得到证实。金文里把天写成

“囗”,上面的圆圈变成了方形。在古代,人们是不可能用方形来表示人的脑袋,

这也可以反证,甲骨文中天字人形上的圆圈并不代表人的脑袋。圆圈变方形,说明

它所代表的东西,是一个物质构成的实体,而决不是无形的虚天。同时,金文的天

字更加突出了人头顶上的含义,恰好可为甲骨文的天字作注解,因为金文离甲骨文

的时代不远,完全知晓甲骨文的原始本意,所以才有了如此大胆的一变。

    此外,古埃及文化与中国文化同样古老,在埃及的万神庙壁画里,埃及诸神的

头顶上都有一个球形物,或者手持圆球。我们认为,埃及诸神的造型,本意与中国

甲骨文相同,诸神来自天,故头顶上的圆形物亦是天之意(见图四)。

 

 

(图四)

[upload=jpg]UploadFile/2008-4/2008498203688685.jpg[/upload]

0.jpg (18.37 KB, 下载次数: 1)

[转帖]人类曾经被毁灭

[转帖]人类曾经被毁灭
56#
 楼主| 发表于 2008-4-9 08:21:00 | 只看该作者

古代人的“天”,就是指人们头顶上像星星或太阳一样的圆形物体,它离我们

很近很近,近得仿佛一伸手就能摸得着,这就是从神话和古文字里得出的必然推论。

    “天”有形,骇人听闻!

    那么,这个天究竟有多大呢?甲骨文中另外一个“天”字的写法透露给我们一

些信息。甲骨文还有一个天字,写作“囗”,一横的下半部分也是一个人形,这个

字与前几个字一样,表达的重点是上面的一横,而不是下面的人形。那么,“一”

代表什么呢?在甲骨文里,“一”常常代表地平线。例如,囗(山)字,底下的一

横就代表大地,再比如,囗(立)字,一个人站在大地上,此为立也,下面的一横

同样代表大地。所以,我们认为,这个甲骨文的准确释意应该是:人们头顶上的大

地,即为天。

    人们头顶上怎么会出现大地呢?如果我们把以上甲骨文、金文和中国有关“天”

神话联系起来理解,意思就一目了然了:一颗巨大的星球,因为它离我们很近,那

么你就感觉不到它是个球体,只感到一片大地就在你的头顶上。

    近年来,考古工作者在内蒙古自治区阴山的狼山段发现了大批的岩画,这些岩

画历史古远,从古朴的技法看,尚在原始社会。这些岩画其中一幅刻着一个人,双

脚呈环形(跪坐貌),两臂上举,双手合十,头顶上有一个圆形的图像(见图五),

 

 

(图五)

[upload=jpg]UploadFile/2008-4/2008498215043450.jpg[/upload]

0.jpg (6.45 KB, 下载次数: 1)

[转帖]人类曾经被毁灭

[转帖]人类曾经被毁灭
57#
 楼主| 发表于 2008-4-9 08:22:00 | 只看该作者

像正在礼拜。研究者认为,这个环形物“很可能是太阳的形象”,所以大家一致将

这幅岩画命名为“拜日图”,看起来也很形象。

    这样理解也不为过,由于太阳与人类的亲密关系,对日的崇拜几乎发生在所有

原始民族身上。《礼记·祭义》疏云:“天之诸神,莫大于日,祭诸神之时,日居

群神之首,故云日为贵也。”甲骨卜辞里有“宾日”、“出日”。“各日”、“出

入日”等都是太阳祭祀的记载,人们对太阳顶礼膜拜,朝迎夕送,毕恭毕敬,礼典

很是繁杂。

    但问题是,这个人形所拜真的是太阳吗?就现在我们发现的岩画来看,表示太

阳一共有三种形式,一种,是圆圈中有一点,一种是圆圈中有只太阳鸟,还有一种

是圆圈四周有放射状的条纹,用来表示太阳的光芒,这三种表示中以后两者居多。

这幅岩画没有表示太阳的特殊标志,圆环物绝不可能是太阳,因此,拜日的解释是

不正确的。

    这个跪着的人形,他礼拜的对象是什么呢?我们认为,它就是上面提到的“天”,

是一颗悬浮在我们头顶上的巨大星球。因此,这幅岩画是地地道道的“天崇拜”的

图形表示。

    到此,我们对以前不理解的问题就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从神话和古文字及

岩画中,事情大约是这样的: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颗巨大的星球——天体,它来到地球很近很近的上空,

古人将它称之为“天”,并按照当时的具体情形发明了“天”这个古文字,囗、囗、

囗。由于这个“天”与当时的人有某种神秘的关系(这以后要讲到),所以,大家

把它当成神来崇拜,从而出现了中国古代来历不明、违背常理的宗教信仰——天崇

拜。

    后来,在某一事件之下,这个被称为“天”的星球,又远离我们而去,取代它

的是茫茫虚无的空间。但原始宗教顽强的继承性,并没有因为空间的巨大改变而中

断。只是虽着岁月的流逝,后人渐渐习惯于接受无形无体的虚天,怎么也无法将原

来的“天”与现在的天统一起来,所现,形成了怪异的天空崇拜。

    越县以后.人们对天崇拜越是不可理解,大家心里都在嘀咕:崇拜个虚天干什

么?于是,天崇拜开始衰败。但在强烈继承传统的惯性下,天崇拜成了皇帝的专利,

但是,许多皇帝都是礼拜而不知所以然。等历史发展到我们今天,现代的人更是不

能理解这种古怪的宗教信仰。

    然而,远古时代这个“天”,对我们的祖先影响竟然如此之大,先民将对“天”

的宗教记忆保存在文化、心理的最底层,形成了一股很强大的潜宗教意识。但这种

58#
 楼主| 发表于 2008-4-9 08:22:00 | 只看该作者

潜宗教意识,在后来的历史中,竟然没有一种宗教形式能够充分表达它,于是,形

成了中国人弥漫式的宗教观念,什么都有人信,但什么都不长久。拿起这个看一看,

扔掉;拿起那个瞧一瞧,再扔掉。凭着潜意识的引导,中国人宁可崇拜生命的自然

过程,去研究天、地、人相互感应的关系,而不痴迷于任何一种宗教形式。这是个

赋有历史使命的民族,它默默地一代又一代地希望找回心灵深处的“天”。

    好啦!这些沉重的话题就说到这里吧。我们再回到“天”的主题上来。

    既然,远古时代的“天”是一颗临近地球的巨大星球,那么,它究竟指的是哪

一颗天体呢?它是否还现存太阳系呢?这个事件究竟发生在什么时代呢?

    让那些陈旧的思维方式、学术观点统统见鬼去吧,解答上述问题,必须有一个

大胆的突破,这是对我们的要求,也是对广大读者的要求,我们相信:真理就包含

在大胆的假设之中。

    远古的“天”就是现在的月亮!

 

59#
 楼主| 发表于 2008-4-9 08:33:00 | 只看该作者

未完待续

60#
 楼主| 发表于 2008-4-9 09:25:00 | 只看该作者

第三章 扑朔迷离的月球

 

    大约在15000多年以前,一艘来自宇宙深处的外星人飞船——月亮宇宙飞船,突

然拐了一个弯,驶进了太阳系,并降临地球近地轨道,悬浮在中国西北部地区的上

空,低得仿佛一踮脚就可以摸得着,传说中的“神”驾临了地球。这不是科幻,而

是事实。

 

                          第一节  天——月假设

 

    神话中的“天”,既然是一颗曾经离地球很近的巨大星球,那么它究竟是谁呢?

在现在的天空中是否还可以找到它呢?它与人类现在的生活又有什么样的关系呢?

    在中国西南瑶族地区,有一则古老的传说:在远古的时代,天上只有太阳和星

星,却看不见月亮,那时的夜空漆黑如墨,每当夜晚降临,大地上就被恐惧笼罩,

人类和其他动物一样都躲进自己的巢穴。有一天晚上,天空中突然出现了一个热烘

烘、七棱八角的大山一样的东西,它不圆不方,像一块巨大的石头,放射着毒热的

光芒。瑶族人的这则传说讲的就是月亮的来由,月亮是在某一天突然出现在地球上

空的,当时已经有了人类。瑶族的这则传说有几分可信程度呢?

    月球是地球的一颗卫星,它距离我们地球大约有384400公里,它的大小是地球

14,即直径3476公里。在我们现在能够观测到的星空范围内,月亮作为地球卫

星的体积算得上老大。比如,木星卫星的最大体积与木星之比大约是亚1/27,其他

行星的卫星更是小得可怜。别看月亮个头大,但距离我们过远,所以,看上去像个

大盘子。在古代,人们观察月亮都是用目光,所以,根本看不清月亮的构造,只知

道月亮上有些地方明亮,有些地方昏暗。1609年,当伽利略发明了天文望远镜后,

人类才第~次清楚的知道了月表地形的构成:月亮上并不是平坦的,它表面坑坑洼

洼,那是大大小小的环形山和山脉,当然还有一些平原,那就是月海。

    瑶族的这则传说很神奇,可以肯定的是,它是近距离观察月球的结果。大家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任南红山文化网 ( 京ICP备18011924号 )

GMT+8, 2025-2-15 18:54 , Processed in 0.071147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