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引用高翔在2007-11-18 12:10:44的发言:看古玉收藏的现状时,明显地感觉到,这是一个令人无奈的时期,同时也是一个让人失望的时期。 究其根源, 可用三组词来概括: “浮躁”、 “急功近利”和“缺乏精神”,以致于古玉收藏陷入一种现象的底谷。 浮躁——相对于认真、尽心来说,是永远的敌人。对古玉不认真研究探讨,对古玉史和人类发展史失去必要的耐心,对鉴定潦草从事,人云亦云,这些浮躁的行为终于导致了古玉收藏的低谷。 急功近利──一些所谓“专家”,不将主要心事放在如何研究古玉上,而是非常关注名利。我想专家如果不搞研究,没有科学的鉴定方法,只会对比,只会说“对、不对”就不能称其为专家,更有甚者否定一切。长此以往,使鉴定水平上不去,而人品和心态却明显下滑,急功近利使一些所谓的“专家”获得了些好处,而古玉却被遗弃了,走入低谷。 缺乏精神──当下的古玉收藏,从官到民都在那些被嚼烂的标准器评语上一遍遍的传诵, 还能给人们多少启发和认识? 任南的《红山古玉12字鉴别法》并没有用华丽的词汇,通俗易懂的文字,由浅入深的推理,以实物为依据,以科学的方法为手段,给我们带来的是鉴别红山古玉的新知、是开智的快感、是通神的魅力。实质上,收藏的精神也就渗透在这些“快感”和“魅力”中。 把玩古玉,和史前人对话心情就是好. [em20][em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