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南红山文化官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高翔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转帖]人类曾经被毁灭

[复制链接]
311#
 楼主| 发表于 2008-4-11 21:03:00 | 只看该作者

阿拉伯古代历史学家马斯乌蒂,根据当时的资料作了如下记载:“一位洪水之

前还活着的帝王斯利德,命令祭司们造两座大金字塔,将他们得到的知识和各种艺

术以及科学成果藏在里面。这是为了使这些成果躲过灾难,让后代的人们知道,这

位帝王还把星辰的位置及其周期以及其他知识记载下来。”

    同样的记载也发现于阿布·巴尔库希的著作中,大洪水以前,先哲们已经预见

到大灾难将至,“在下埃及用石头建造了许多金字塔,作为灾难开始时的避难所。

这些金字塔中的两座,长。宽、高均为40罗科奇(大约200米),比其他金字塔都出

色。这两座金字塔都是用磨过的、很大的大理石修造的,石块砌得严丝合缝,好像

根本没有接缝。在这些金字塔内部,写有贤哲们打算保存的、令人吃惊的各种知识。”

    巴比伦的历史学家、宗教祭司拜罗斯(公元前3世纪),也曾谈到大洪水前的人

们曾经保留知识的情况。根据记载,帝王科西斯罗斯在知道洪水降临不可避免时,

曾命令:“写一部关于一切事情的开始、经过和结束的历史书,将其埋到太阳城希

帕尔中。”另一位古代历史学家、博物学家约瑟夫·弗拉比也记载说:“他们想,

他们的发明成果不要在广泛被人知道以前就被遗忘,于是他们建了一根砖柱和一根

石柱,是为了即使前者被洪水冲倒,后者依然安然无恙地保存下来,使柱子上写的

知识广泛被人知道。”据说,这根石柱在公元前1世纪依然存在,就在太阳城的旧址

——希帕尔。

    通过以上这些记载,我们基本上可以断定,在人类文字发明以前,地球上生活

的人类中间,确实曾有过一次伟大的文明,当时的文明程度之高,已经远远超出了

我们的想象之外,巨大的金字塔、越王剑、铬盐氧化处理法、神秘的《周易》、令

人意想不到的中医、奇怪的玛雅历算、突如其来的机器人……都在告诉着我们这样

一个事实。

    那么,大洪水以前的文明究竟是个什么样子?它的基本原则是什么呢?它究竟

达到了一个什么样的程度呢?

 

312#
 楼主| 发表于 2008-4-11 21:05:00 | 只看该作者

  第四节  中介文明

 

    “中介文明”的观点,是我们立足于中国古代文明成果,为解释包括印度在内

的整个东方文明体系,而提出来的本书第四个重要假设,它是相对于现代“物质文

明”而言的。当然,这样的划分仅有方法上的意义,因为如果不这样划分,我们就

无法分析“中介文明”特点。因此,作者申明,在此我们没有有意批评任何一种文

明的企图,所有的分析都是善意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让人了解已经丢失的一种文

明存在的价值。

    客观地说,对于人类留存下来的远古文明的意义,人类对它们的研究是越来越

少,当现代科学产生之初,为了树立一种权威,我们基本上是把远古文明当成迷信

来对待的;当现代科学产生以后,由于我们过分局限于自己发明的方法和理论,并

以此来作为衡量一切的尺度,因此在有意无意之间,排斥了远古文明;从80年代开

始,世界上形成了一股文化的回归热,从不同的角度关注远古文明,但是由于认识、

方法上始终没有突破,使这股回归热到目前已经彻底失去了目标。

    如果我们可以再往前推论,实际上人类从一开始就没有很好认识远古文明。从

目前留下的古代文献中,我们可以明确地感觉到,从有文字记载历史以来,人类在

进入这种文明的时候就显得十分盲目,以中国为例,《周易》乃远古文明的总纲,

但中国人在一开始解释《周易》的时候就很混乱,一部《周易集解》荟萃了历史上

一些有创见性的认识,但分歧之大却是有目共睹的,更重要的是,这些注释让后人

读不懂,尤其是对《易》理部分,至今没有明确、统一的认识。后来的学者们,由

于对《易》理认识不够清楚,因此无论是从哲学、社会学、宗教、民族学、文学等

方面入手,只能是越解释距离《周易》的本质越远。到今天,实际上我们对《周易》

的理解与古代并没有本质上的差异,古代人不懂,我们照样不懂。

    为什么会如此呢?原因就在于我们现有的文明结构是建立在什么论点的基础之

上,也就是说,在于我们以什么样的目光看待眼前的世界。

    追求对自然的总体认识,是人类根深蒂固的潜意识,积6000年的文明成果,我

们发展起一套对自然认识的方法和理论,经验告诉我们,这套方法和理论是行之有

效的。它简单明了,直截了当地针对我们一切物质需要。6000年来,我们在这样一

套方法和理论的指导下,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就。但是,如果我们提一个问题:我

们今天对世界的认识方法和理论是唯一正确的吗?看来定论未必容易下。从哲学的

角度看,我们今天认识世界的方法仅仅是无数方法当仔的一种而已,也就是说,我

们仅仅从一个角度、一个侧面认识了世界。

313#
 楼主| 发表于 2008-4-11 21:05:00 | 只看该作者

那么,我们今天是如何来看待眼前的世界呢?尽管哲学上的分歧有许多,但有

一点是基本可以肯定的,我们是站在“世界是物质的”这样一个角度来看待世界的,

这就是我们对世界的基本看法。由于有了这样一个看法,我们积6000多年的知识积

累,建立起一套文明的结构,例如,目前世界上一共约有2400门学科,但这些都是

以物理学为基础的。甚至,在人文科学里也要遵守物理学的法则,比如,现代哲学

观点的提出就是以物理学取得的成就为基础的。当我们从“世界是物质的”的观点

去看待自然的时候,我们会自然引出许多相关的观点,比如,“人定胜天”的观点

等等。建立在这种观点之上的文明,我们把它称为“物质文明”。

    那么,除了“物质文明”的方法,是不是还存在其他认识世界的方法和角度呢?

回答是肯定的。但这种方法究竟在哪里呢?我们认为,这种方法本来早已存在于人

类的文明之中,只是我们没有认识到而已,那就是远古文明的方法,这要从远古文

明认识世界的角度谈起。

    为了方便起见,也为了对比地进入我们将要讨论的问题,我们从两种文明中各

自取出一门学科进行对比,从“物质文明”中我们选择了西医学,从东方的远古文

明中我们选择了中医学。

    西医学是建立在人体解剖学基础之上的医学,它的研究思想及方法依然离不开

现代物理学的范围。从这种理论和方法出发,西医将人看成一个纯物质的东西,就

像一架工业社会的机器一样。因此它在治疗的思想、方法上,也采取用物质文明改

造世界的方法,与修理一架机器基本相同,心脏损坏了可以换一个人造心脏;阑尾

发炎了,可以割掉;对待一个肿瘤,既可以用手术刀切除,也可以用放射线杀死。

这种方法与对待一辆破旧自行车、一架破机床几乎没有两样,自行车的链条断了,

可以接上一节,机床的电机坏了,可以换一个新电机。

    我们承认,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西医“修理”人的水平也在日新月异。让我

们来设想一下:再过100年,那时人们可以制造、“克隆”出许多精美的人体器官,

像人造心脏、人造肝、人造胃等等,也可以人造肌肉、骨骼、血管,甚至可以造出

与光缆相似的神经传感系统。到那时,一个人肯定会在这些辅助技术下活得更长久,

假如他可以活上300岁的话,而在这300年里,今天换一个人造心脏,明天换一个人

造肝,后天换一个人造手臂,大后天换一嘴人造牙……这样不断换上300年,那么,

这是一个什么东西呢?他还是个人吗?人们肯定要发明另外一个词来形容这种工业

化的大怪物,也许人们会称他为:工业集成化的类人高级机器。多么可怕!到那时,

我们这个社会还叫人类社会吗?

    从西医的治疗思想及方法中不难看出,西医学与现代物质文明的总思路是相同

的,无处不体现能量与能量的对抗、物质与物质的交换,病毒入侵,这是物质与物

质交换的一种方式,各种抗菌素则是能量与能量对抗的显示。如果将西医学的指导

思想概括一下,那么只有三句话,即生存与毁灭,征服与被征服,战争与和平。由

此可见,西医学着眼点是人的物质方面,它是纯粹的“物质医学”,体现的就是当

代物质文明的普遍原则。

314#
 楼主| 发表于 2008-4-11 21:06:00 | 只看该作者

因为西医学离我们很近,大家在生活中的感触都很深,在这里我们就不用多费

笔墨了。

    中医学号称中国的第五大发明,在世界医学里独树一帜。与西医相反,中国的

中医完全走的是另外一条路,它从来就不主张生存与毁灭,征服与被征服,而是从

另外一个角度切人人体与疾病的关系当中。

    中医十分重视人与自然的关系,《黄帝内经》讲到疾病时总离不开气候、季节、

周围自然环境等因素。中医意义上的人;并不完全指肉体的人,而多指精神方面的

人,强调思、忧、恐。喜、惧等等内在精神因素与疾病的关系,《素问·举通论》

说:“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上,思

则气结。”故有“思伤脾”、“恐伤心”、“忧伤肺”之说,中医的藏象五神也是

指神、、魂、魄、意、志,指的就是人的情绪、思想、意念、心理等精神的东西。

    比如说,中医的所有理论都是以“气”为中心展开的。中医认为,“气”是生

命的本源,阴阳五行是“气”的运动形式,五运六气是天地的“气”化,藏象五神

是人体的“气’化,病因病机在于“气”化的失调,治疗在于调理“气”机。而中

医讲的“气”,不论从哪一个方面讲,它都不像是物质性的东西,而是类似灵魂一

样精神的东西。因此,我们可以推测,中医主要是以精神体为服务对象的医学,方

法在于协调精神体与肉体之间的关系。

    在这一基本理论之下,中医的治疗思想和方法不是征服与毁灭,而是调和与平

衡,它的最高原则不是把侵入的病毒杀死,而在于阴阳平衡下的转化。因此,中医

特别讲究养气、调气、理气,盛则泄之,虚则补之,寒则热之,热则寒之,促使阴

平阳秘,补偏救弊。

    由此可见,中医学的着眼点不在人的物质方面,而在人的物质与精神相互关系

的方面,它的突出作用在于沟通物质肉体与人类精神的信息,起到中介调和的作用,

因此我们把中医称之为“中介医学”。

    现在我们来综合一下,西医学由于体现着物质文明的普遍原则,我们将它称为

“物质医学”;中医学则与西医相反,它是站在物质肉体与精神之间,因此,我们

把它称为“中介医学”。如果世界是由物质及精神构成的,那么,我们就可以看出

中医在自然层次上所处的位置,物质(西医)——(中医—中介)——精神。

    如果说“世界是物质的”哲学观点,导致了西医的产生,那么导致中医产生的

基本哲学观点又是什么呢?虽然我们目前还不清楚,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了解

物质结构的人才可以发明西医学,同样,只有了解了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结构的人,

才可以发明中医学。因此,不论从哪一个角度出发,促使中医学产生的理论要比促

使西医学产生的理论高明。

    必须注意的是,中医中介的特点,并不是它单独具有的,它是中国远古文化大

系里的一个分支而已,正如同西医代表着物质文明的普遍原则一样,中医中介的特

点也代表它所属的那个文明体系的普遍原则,即东方文明的普遍原则。医者,《易》

也,《易》为《易经》,它是中国古代文化的总纲,因此整个东方文明也可以称为

“中介文明”。实际上,只要我们稍加注意就会发现,以《周易》为中心的所有文

化形式,都带有中介的特点,中医是中介的,气功是中介的,针灸是中介的,中草

药的原理也是中介的,道家关于人的一切理论也都是中介的,巫术、占卜、相面等

等都是中介理论的具体操作方法。

315#
 楼主| 发表于 2008-4-11 21:07:00 | 只看该作者

这样一来,人类就具有了两个文明体系,一个是“物质文明体系”,一个是

“中介文明体系”。前一个体系是人类在6000多年的时间里自己发展起来的,而后

一个体系则至今来历不明,在人类文明的初期,它就存在于地球。从种种迹象分析,

“中介文明”决不是人类自己发明创造的:

    第一,这种文明建立的基本原则与人类物质文明发展的轨迹格格不人,它们根

本不是一个系统的东西。

    第二,这种文明之所以称为“中介文明”,是因为它是联系物质肉体与精神生

命之间的桥梁,也就是说,这种文明的创造者,他们不但了解人类的物质肉体构成,

同时也了解人类的精神意识的构成。而关于人类精神意识的构成,至今还是现代科

学的一大谜团,直白地说,以人类目前的科学文化程度,我们还没有资格创建这样

一种文明。

    第三,“中介文明”从根本上说它关注的重点不是人类的物质肉体,而是人类

的精神。这个特点的本身就排除了人类创造它的可能性。大家知道,在人类文明的

初期,大约距今1万—6000年之间,人类生活在艰难困苦当中,疾病、饥饿、天灾、

人祸时时困扰着新生的人类,当务之急是解决温饱、安全、延长寿命等问题。在这

样的生活环境里,人类不可能放弃追求基本的生活需求,而去特别关注精神意识的

需求,进而发展起一套以精神为中心的文明体系,这完全不符合社会发展的一般规

律。

    第四,“中介文明”的各项成果,目前还留存一些,像中国的《周易》、中医、

针灸、经络学等,虽然目前我们尚不知道这些成果的基本原理,但这些成果所包含

的科学成分,却是我们穷百年都很难说得明白的,像经络学、针灸学,我们只能证

明它们是对的,但为什么对却说不出所以然来,所以一直有人要“废医存药”,所

谓的“废医”就是废除中医医理,所谓的“存药”就是保存中药的使用价值。这样

的文明成果显然已经超出我们科学目前的范围。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说它们也是人

类自己的发明创造,恐怕是往自己脸上贴金吧,除了能满足自尊心、虚荣心以外,

恐怕没有实际的意义。

316#
 楼主| 发表于 2008-4-11 21:07:00 | 只看该作者

“中介文明”既然不是人类自己的发明和创造,那么它究竟是怎么来的呢?根

据以上我们所作出的一系列假设,按照逻辑的规律,我们只能这样认为:“中介文

明”是创造我们的“神”为了更好地与人类肉体沟通而创造的一套文明体系,整个

文明显示的重点,正是中国中医显示的特点,一切都是为了沟通,是为了沟通精神

生命与肉体生命之间的信息。

    然而,这套文明没有正常流传下来,一场毁灭人类的大洪水使它中断了。洪水

以后的人们,虽然得到了一些关于洪水以前文明的文献,但由于自身的原因,并不

能将它们继续发扬光大,大量的文献被毁灭在漫长的历史当中,留下的点点滴滴,

也由于失去了基本原理而长期停顿不前,后来随着人类物质文明的不断完善,我们

越来越远离了洪水以前文明的基本原则,这有两方面的原因:

    一方面洪水后幸存下来的人类,由于在大洪水以前没有受到良好的教育,对当

时的文明本身就了解不多,因此在洪水以后没有能力将它原样发展下去。

    另一方面是大洪水以后,创造人类的“神灵”们逐渐远离了地球,或者以另外

一种方式维持着他们与人类肉体的关系。在这样一种情况之下,人类迫切需要解决

的问题是温饱、安全,同时在人类动物本能的支配下,人类开始发展起一种直接针

对感官需要的文明形式,这就是物质文明形式。

    但是,大洪水以前的文明并没有彻底退出人类的社会生活,它毕竟是人类文化

的一部分。如果我们仔细研究现存的人类所有文明成果,就会发现,有许多文化形

式是与大洪水以前文明一脉相承的,比如说中国文化。

    在中国社会中影响最大的思想体系,战国以前有三家,战国以后有两家。战国

以前的三家指的是儒、道、墨,儒是儒家,道是道家,墨指的是墨子。战国以后,

随着社会的发展,只有两家一直影响着中国社会,那就是儒家和道家。

    前几年曾有这样一批学者认为,中国古代(指封建社会)受佛教的影响最大,

不少人写了不少的著作来论证这个观点。我们认为,这些学者太不了解中国社会,

尤其不了解中国民众的宗教心理。中国文化是一个博大的熔炉,它可以熔炼任何外

来文化,却决不会失去自己,也决不会让任何一种外来文化在这片土地上大行其道。

这绝不是因为中国文化的自私,而是源于对自己文化的自信。就以宗教而言,历史

上来到中国的外来宗教多得数都数不过来,而哪一种宗教形式曾经一统过中国的天

下呢?没有,一个都没有。佛教是目前中国土地上最大的教派,但如果问:中国的

佛教是原来印度的佛教吗?回答是否定的。中国的佛教就是中国的佛教,它与原来

印度的佛教有很大的不同,为什么不同呢?因为中国把印度佛教给改造了许多,这

样印度的佛教总算在中国扎下了根,如果不改造的话,佛教根本不可能在中国扎根。

    即使是这样,如果说佛教在中国的影响力究竟有多大还是一个问题,实际上从

宋朝开始,佛教已经衰落了,到了明代的时候,它基本上在宗教生活中起不到多大

的作用了。中国人实际信仰的,多是那些土生土长的原始宗教,而不是被塑成神像、

端坐庙堂的各种神灵。因此,佛教对中国的影响力还要再研究,千万不能把它夸大

了。

317#
 楼主| 发表于 2008-4-11 21:09:00 | 只看该作者

如果说到对中国社会真正有影响力的,还是要说儒、道两家,这里的“道”,

决不是指道教,而是指道家,道教我们不想多说,但道家却有无穷的奥妙。

    说到儒、道两家,就不能不说到它们的来源上。道家的来源很明显,脉络也很

清楚。道家有两个来源,一个是《道德经》,一个是《周易》。从西周末期挖出的

甲骨文看,《周易》六十四卦的形成远在中国文字发明以前,这有小屯南地的甲骨

为证。而《道德经》则成书于春秋时期,要远远晚于《周易》思想的起源时期。因

此,老子的《道德经》肯定是从《周易》思想里引申出来的,它的源头是《周易》。

    儒家的思想来源有些说不上来,孔子口口声声要恢复周礼,看来儒家的思想在

西周时就已经存在,当时的《三礼》大约就是它的总汇。那么,在西周以前儒家的

思想是否存在呢?从一些金文的记载看好像是存在的。那么,在商代甲骨文时期它

是不是存在呢?推到这里,就再也推不下去了,因为已经没有任何资料可以作为证

明。

    由此可见,道家的源流要早于儒家,因为在道家以前还存在一个《周易》。实

际上,从儒道两家的中心思想与具体学说分析,它们并不是相互排斥的,比如像

“德”这个问题,在儒道两家中都是重点,再比如说对世界的根本看法,儒道两家

也基本一致,只是在对待自然、社会、人生等的态度上,儒道两家有了区别。

    或许我们应该这样来认为:儒和道两家实际上都来自于一个思想体系,那就是

以《周易》为核心的思想体系。因为在我们的推测中,中国文明的初期,只有一种

成体系的思想或学说可供借鉴,那就是以《周易》为代表的大洪水以前的文明。但

是社会上对这种文明不甚理解,于是区分为儒道两家。儒家以人世、进取的态度继

承了《周易》的思想;而道家却以出世、宁静的态度继承了《周易》的思想。

    如果公平地评论一下,道家所继承的思想很可能最贴近《周易》原来的思想,

也就是说,它失真的成分很小,因此我们把道家说成是“自然论”;而儒家所继承

的思想却与《周易》相差甚远,也就是说,儒家基本上背叛了原来思想的基本原则。

比如说,以天、地、人三者和谐为例证,道家讲起来自然平和,而儒家讲起来却有

些牵强附会,让人感到十分别扭。

    但在后来的历史中,儒道两家的遭遇是不同的。儒家自汉代开始,就被统治阶

级列为正统统治思想,因此在近2000年里大行其道。道家的遭遇比较惨,它一直没

能广泛影响社会各阶层,更没有得到统治阶级的唯一认可,万般无奈之下,后来道

家走上了邪路,发展成了中国的本土宗教——道教。当道家发展成为道教以后,就

标志着道家彻底衰败了,只要看一看道教的那些所谓经典大家就会明白的,那是一

堆拼凑起来的东西。实际上,道家的学说根本不应该成为一种宗教理论,因为它的

科学成分太大了,你可以将一本现代科学的高能物理学变成一种宗教理论吗?你也

许不会这样做,但如果将这本高能物理学送给一个原始的部族手里,他们可能过不

了多久就会把它变成一种宗教理论,并创出一门宗教来。

318#
 楼主| 发表于 2008-4-11 21:09:00 | 只看该作者

 为什么儒、道两家在后来的历史中会有如此不同的境遇呢?其原因并不在两种

学说的优劣上,而在于人们对待它的态度上。以今天物质文明的基本观点来说,道

家是另外一个体系的东西,它的无为、宁静、不争、问心等态度与现代物质文明的

原则格格不人,对朝气蓬勃的人类,道家的观点显得那样玄幻、虚无,当人类高举

“人定胜天”一伟大旗帜向自然开战的时候,需要的是一种简单明了、针对性十分

强烈的文明形式,根本不需要道家的理论。

    儒家的情况就大不一样了,它人世、进取的思想包含了极强的目的性,我们通

常把它称为“目的论”,这与物质文明的基本原则是一致的,当儒家提倡“君子不

甘下流”、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时候,它就毫不费力地融入了人类物质文明的大

潮之中。因此,道家的衰败是必然的,儒家的兴胜也是必然的。“中介文明”在人

类的现阶段只能让位于“物质文明”。也许有人会说,如果道家所代表的是大洪水

以前的高级文明,为什么会被后来发展起来的、并不怎么高级的文明所取代呢?如

果是先进的,就应该有生命力,而不应该被落后的所战败。这实际上是人类社会一

个深深的误解,孔子提出来的以道德治天下的主张好不好呢?当然好!但能行得通

吗?当然行不通!现代人的道德状况比古代人的道德状况是好还是坏呢?大家自有

公论。中国封建社会也曾多次被西北方原始的游牧民族所战胜,这也是不争的事实

吧!历史是不能拿常规来套的。

    物质文明与“中介文明”是什么时候分手的呢?也就是说,物质文明的基本原

则是什么时候最后形成的呢?我们认为,那是在公元前400年前后,有一个世界性的

文化怪现像可以作为这一论点的证据。

    大约在公元前400年前后,人类历史上突然出现了一个非常非常奇怪的现象:在

前后不到200年的时间里,世界上爆炸性地产生了一批伟大的思想家,他们的出现,

基本框定了人类几千年的社会生活、精神文化的格局。直到今天,我们在骨子里还

是没有逃开由他们划定的圈子,比如说,中国人无论科学技术、社会环境有了多么

巨大的变化,但骨子里我们基本上还是两种人,要么是孔子式的,要么是老子式的。

    公元前300年左右,古希腊哲学突然繁荣,产生了像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这样伟

大的哲学家,他们的思想影响了西方社会几千年,直到今天,西方人还认为:“全

部西方哲学都只不过是柏拉图哲学思想的注脚。”基督教正式形成于公元元年左右,

而基督教的前身《旧约》则在公元前就已经存在,而且它的早期思想也可以上推到

公元前几百年,我们推测大约也是在公元前400年前后。基督教对西方社会的影响那

是不必多说的。

    印度佛陀住世的时间虽然有争议,但大致相当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即公元

500年前后,释迦牟尼创建了博大精深的佛学体系,使佛教成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

它的十二因果、轮回报应、八识等思想在亚洲影响了几千年,如今,佛教的精神和

修炼方法正飘洋过海,在欧美等国影响越来越大。

319#
 楼主| 发表于 2008-4-11 21:10:00 | 只看该作者

 中国的情况就更加特别了。公元前400年前后,正当中国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突

然迎来了一个思想文化繁荣的时期,当时各个诸侯国好像都很有文化的样子,到处

乱蹿的“士”们,从这个诸侯国跑到那个诸侯国,四处发表自己的看法、宣讲自己

的主张,古史称为“百家争鸣”,那是一个令每一个中国知识分子都怀念不已的时

代,可惜它一去几千年不返。中国一下子出现了一大批令人费解的思想家,管子、

老子、孔子、墨子、孟子、孙子等人给我们留下不可多得的思想财富。

    奇怪的是,自从公元前400年以后,世界再没有出现类似的思想繁荣。就拿中国

封建社会来说,在漫长的2000多年里,居然没有出现一位成气候的思想家,魏晋时

期的玄学、宋明时期的理学,都没有突破老子、孔子、墨子划定的圈圈。

    这个现象难道不奇怪吗?在历史上,大约只有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繁荣与这个

现象有一点相似。但不客气地说,我们所说的相似只是从形式上而言的,从内容、

程度及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它根本不能与公元前400年左右的思想爆炸相比,比如说,

达·芬奇可以和柏拉图相比吗?在以后的历史中,没有一个人可以和当时的任何一

位思想家相提并论。自从公元前400年以后,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西方没有一位哲学

家能取得像柏拉图那样的成果,他们最多仅仅是阶段性的哲学家而已。

    客观地说,从公元前400年以后,人类在自然科学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像。

个伟大的巨人;但在人文科学方面,我们却进步很小,就像一个小小的影子。人类

历史正在玩一场巨人和它影子的游戏,那情景就好像一个有趣的童话故事一样:

    6000多年以前,在地球的热带草原上,“哇”的一声啼哭划破了洪荒的宇宙,

标志着一个婴儿诞生了。如果有天神的话,这声啼哭肯定惊动了上帝,因为它太洪

亮了,简直就是晴空霹雳,震天动地。上帝从天堂上向下望了望,心里一惊,原来

这个新生婴儿有奇怪的特质,他是个巨人。与巨人一起诞生的是巨人的影子。

    儿童天性好动,率真自然,这个巨人也不例外,从他诞生的那一天起就是一个

淘气的孩子:这里搞几个果子,那里速一只白兔,要不就学着树上的猴儿扮个鬼脸,

吓得猴群一哄而散。可是有一样让这个孩子不开心,天地之间竟然没有能与他玩在

一起的小伙伴,物以类聚嘛,因为在地球上再没有另外一个巨人。

    万幸的是,与这个孩子一起诞生的还有一个影子,他俩一般大,长得像极了。

但也有些不一样的地方,巨人力大无比,简直是战无不胜,但有些果头呆脑,常常

干错事;影子却比巨人聪明多啦,他知道风为什么刮,雨为什么下,天为什么亮了

又黑,大地为什么总是走不到尽头。他教给巨人许多东西,钻木可取火,播种可收

获,凿地有清泉;他还教给巨人哪些事能干,哪些事不能干。巨人把影子佩服得五

体投地。于是,巨人和影子成了好朋友,走着坐着都在一起,他们一起下海捉鱼,

一起上山赶鹿,手牵着手,漫游在山野丛林之中。

320#
 楼主| 发表于 2008-4-11 21:11:00 | 只看该作者

公元前400年左右的时候,巨人和影子关系好极了,他们一起玩出了许多新花样。

大约是应了那句“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老话,巨人和影子后来就闹起了矛盾,

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当影子教给巨人许多生活常识以后,巨人凭着他的身高马大,

生活得越来越顺心,他不但可以弯弓射雕,而且还学会了用导弹打苍蝇、用飞机赶

兔子。生活好了,巨人的身体突然加速成长,变得越来越高大,越来越强壮,它的

手几乎可以摸得着月亮。而影子却苦了,由于营养不良,他长得很慢,总跟不上巨

人的成长速度。于是,天地间出现了一个怪现象:一个顶天立地的巨人身后跟着一

个小小的影子。说出来不怕你笑话,那影子小到可以藏在巨人的脚趾缝里。这样一

来,巨人和影子早年那种和谐被破坏了,巨人一日千里,可影子在后面拼命赶也赶

不上。巨人开始看不起影子了,干什么事情也不再和影子商量了。

    终于有一天,当巨人要把喜马拉雅山搬到太平洋中,准备建造一座避暑山庄的

时候,影子对巨人说:“嘿!亲爱的巨人兄弟,你不能这样干,这样会破坏生态平

衡,影响欧亚大陆板块的重心。”巨人一听,气不打一处来,大声喝道:“住嘴,

我为什么要听你的!”影子笑着说:“因为我比你聪明啊!聪明才是最有力量的。”

巨人听完哈哈大笑说:“你看看,我如此高大,顶天立地,你那样一点,找都找不

着;我可以一脚把月亮踢得翻个身,你却连一张纸都拿不动,最有力量的是我,不

是你。”影子平静地说:“你说是天大呢,还是你大呢?”巨人抬头望了望天,嗫

嚅地说:“它比我大点。”可影子说:“我比天还大。”巨人不相信地嘿嘿冷笑不

止。影子指着自己的心口说:“不相信你看。”巨人瞪大眼睛一瞧,果然在影子的

胸口上有一个宇宙的模型,在缓缓地转动。但巨人强辞夺理地说:“即使你比天还

大,但在地球上属我最大。这个世界是我的,想怎么干就怎么干,谁也管不着。你

给我听着,从今以后,小的听大的话,不是我听你的,而是你听我的,皇帝轮流做

嘛!再不准唠唠叨叨说那些屁事不顶的道理。”影子说:“不行,以后有什么事你

还得和我商量。没有我你会干错事的。”巨人气愤地说:“不听,不听,就不听。

你别老跟着我,咱俩从此拜拜了!”说完大步流星走了。

    影子感到很委屈,但他知道这个傻兄弟离开他是什么事都干得出来的。于是,

影子一边高喊“巨人兄弟等等我”,一边拼命追赶巨人。果然走不远就看见巨人在

地上翻滚不止,原来,巨人的左手和右手打起架来,一时间山崩石摧,狂风四起。

说来奇怪的很,等影子一赶到,打架的两只手马上停下不打了。再看巨人,已经被

打得鼻青脸肿,坐在那里呼呼喘着粗气,心里还一个劲纳闷:怎么好好的就打起来

了呢?影子心痛地给巨人包扎着伤口,一问才知道,原来巨人左手想拿一块骨头,

可右手也想拿,左手不让右手,于是就打了起来。影子听了哭笑不得,对巨人说:

“你真傻呀!左手拿来的是你的,难道右手拿来的就不是你的吗?为什么不两只手

一起拿呢?”巨人翻着白眼说:“不对,哪只手的就是哪只手的,左手不给右手,

它们就该打架。”影子正想说什么,巨人已经跳起来,一甩胳膊,双手堵住耳朵说:

“不听你讲大道理,我的对,就是我的对!”一边说,一边又跑得无影无踪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任南红山文化网 ( 京ICP备18011924号 )

GMT+8, 2025-11-4 01:33 , Processed in 0.082270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