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南红山文化官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高翔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转帖]人类曾经被毁灭

[复制链接]
281#
 楼主| 发表于 2008-4-11 20:37:00 | 只看该作者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也时常发现关于大陆沉没的证据。

    1772年,荷兰远征军雅可布·罗格温率领的舰队驶进了太平洋上的一个小岛,

这个小岛后来被定名为“复活节岛”。岛上的古老传说激起了人们极大的好奇心:

首领发现他的土地正在慢慢地沉入海中,于是便将所有的臣民召集起来,乘上能够

远涉大洋的船。当他们航行到天涯时,只找到了一个叫毛利的小岛,而他们所在的

大陆却沉到了海底。

    人们相信这是又一块陆地沉没的记载,人们想象,在浩瀚的太平洋可能存在已

经消失的大陆,并称之为“太平洲”。欧洲人虽然没有在太平洋中找到沉没的大陆

——“太平洲”,不过他们发现,太平洋上数百座大大小小的岛屿,虽然相距都十

分遥远,但岛上的居民却有着共同的文化和语言、习俗等。动物学家和植物学家也

发现,这些众多岛屿上的动物和植物分布基本上差不多,它们在远古以前肯定存在

着某种联系。有的人因此推断说,在很久以前,这里曾经是一片大陆,后来海洋淹

没了大陆,现在太平洋中的岛屿,就是当时大陆的山峰。从目前来看,我们还找不

到支持这一假设的证据,但请相信,随着科学的进步,人们一定能够在太平洋的海

底找到许多有趣的东西。

    不论以上陆地沉没的记载是否属实,近几十年来,人类在海底大陆架上确实发

现了不少水下古城遗址或海底建筑物,发现的地点有:大洋洲、美国、古巴、墨西

哥、直布罗陀海峡等。在中国的东海、黄海、渤海中,人们也发现海底有不少古河

道的遗迹。这些事实都无可辩驳地指出,在很久以前,的确有一些陆地在巨变中沉

到了海底,那上面有人,也有文明。

    地球和月球分离时还诱发了大地震、火山喷发等一系列灾难,造成地壳的严重

扭曲,一些地方出现了新的地貌。居住在夏尔罗得·阿马利群岛(丹麦领属西印度

群岛)的印第安人中间流传着一则古老的神话说,大灾变前,这里的地形不是这样

的,当时一座山也没有,灾变过后,平地上出现了山脉。另一份古文献《奇马尔波

波卡绘图文字书》中,也记载着由于喷发了炽热的熔岩而形成了红色的山。

    在中国,也有许多造山的传说,比如像南方地区“飞来峰”的传说等,当然最

有名的大约要属《西游记》中五行山的来历。《西游记》第七回《八卦炉中逃大圣,

五行山下定心猿》中写到:孙悟空在大廷掌管蟠桃园,本来是个不错的差事,但因

王母娘娘没有请他参加盛会,结果大闹蟠桃大会,反出了天宫,玉皇大帝费了九牛

二虎的力气才把他抓了回来。没成想竟然弄不死这只猴子,惹得这弼马瘟性起,挥

动棒子打将起来,打得众天兵天将无法招架,打得玉皇大帝不敢出来。正当他洋洋

得意一路打将下去的时候,正好碰上玉皇大帝从西天请来的如来佛祖。这只不知天

高地厚的猴子竟与如来打起赌来,如果他一个筋斗云跳出如来的手掌,那么玉皇的

宝座就归他。结果当然是猴子输了,正当他要耍赖逃跑的时候,“被佛祖翻掌一扑,

把个猴王推出西天门外,将五指化为金、木、水、火、土五座联山,唤名五行山,

轻轻把他压住。”无论怎么看,这个故事大约想反映的正是平地起高山的原因。与

此相类似的就是“愚公移山”的神话了。

    《列子·汤问》记载说:“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

南,河阳之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人之迂也,聚

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可乎?’杂然相许。……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

易节,始一反焉。河曲智叟笑而止之……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有孙,孙又有子;于子孙孙无穷匮也。

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

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千百年来,人们只是从中看到

了“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的气势和精神,而没有人去想一想这则神话形成的背景。

我们认为,“愚公移山”和“沧海桑田”形成的背景是相同的,它反映过去的年代

里地壳曾发生过巨大的变动,这种变动给我们的先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82#
 楼主| 发表于 2008-4-11 20:39:00 | 只看该作者

第十一章 修复月球的宇宙飞船

 

        月球被击伤,但伤在何处?根据事实推论,正是现在的月海部分。科

    学证明,月海是由重金属构成的,它坚不可摧。月球人的其他飞船赶来修

    复月球,于是有了“十日并出”、“文娲补天”的神话传说。

 

                         第一节  月球曾经受过伤

 

    194586清晨,美国在日本广岛投下了人类第一颗原子弹,代号“小男孩”。

当奥本·海默组织研究原子弹的时候,许多科学家对原子弹的威力抱有怀疑,有些

人甚至认为原子弹不过一声巨响而已。但投在广岛的原子弹却夺去了十几万人的生

命(当场死亡78150人,受伤51400人,后来许多人因为核辐射死亡,总计死亡人数

已经超过14万人),一座美丽的城市顷刻间在原子弹升起的蘑菇云下化为一片废墟。

要知道,广岛爆炸的原子弹当量只有几万吨级,而美国的第一颗氢弹爆炸时就有10

0万吨级,目前远程战略核武器的当量一般都在几千万吨级。

    1957104,苏联将人类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送上了地球轨道,尽管当时

的卫星仅有84千克,但它却标志着人类跨进宇宙航行的时代;1961412日,苏联

宇航员加加林少校在320公里高的地球轨道上飞行了108圈,安全返回了地面。以上

这些成就意味着远程运载火箭技术趋于成熟。从60年代末开始,美国又连续实施

“阿波罗”登月计划,这证明人类已经具备了远程攻击能力。原子弹技术与远程运

载火箭技术相结合,使科学家产生了“炸掉月球”的想法。美国特拉华大学的数学

教授亚历山大·亚伯指出:地球上之所以一直存在恶劣的自然灾害,像火山爆发、

海洋风暴等,都直接或间接与月球有关,甚至人类的某些疾病及精神变化也与月球

有关。

    第一次攻击月球的尝试发生在1969年,美苏两国在空间技术的争夺达到了空前

尖锐的程度。美国在加紧研究大推力的“士星五号”火箭,“阿波罗计划”正在紧

张准备中。为了保持空间技术的优势地位,更为了先美国人一步到达月球,苏联开

始研究HI火箭,它的大小与美国“土星五号”相似,高100米,直径10米,有效负荷

95吨。196973,距离美国公布实施登月行动仅有几天的时间,苏联冒险决定

将尚未成熟的H1火箭发射到月球上,但不巧的是,这枚火箭在发射架上点火后并

没有起飞。一位苏联将军为了邀功请赏,竟然逼迫科学家在没有抽掉燃料的情况下

当即检修。然而,就在检修的脚手架刚刚搭好的时候,火箭莫名其妙被点燃,上

283#
 楼主| 发表于 2008-4-11 20:40:00 | 只看该作者

中的火箭被脚手架绊倒,一台液氧涡轮泵爆炸,引起燃料箱大火,拜科努尔航天中

心一片火海,数十名科学家葬身火海。人类第一次轰击月球的企图就这样失败了。

716,从美国卡纳维拉尔角发射基地传来了美国“土星五号”载着3名宇航员顺

利升空的消息。

    人类虽然没有实现轰击月球的目的,但是我们发现,一轮明月实际上早已伤痕

累累,月球表面存在大量曾经被轰击的证据。

    大家知道,月球与我们的地球一样是太空中一颗旋转的星球,它围绕地球旋转,

同时它自己还有自转。我们每月看到的月球,实际上是公转中的月亮,因为它每月

定期圆缺一次,周期刚好是29天。但是地球上的人永远感觉不到月球的自转,月球

总是将一面对着地球,而把另一面隐藏在黑暗之中。这是因为,月球的自转速度、

方向刚好与地球公转的速度、方向相同,这是月亮另外一个奇异之处。几千年来,

人们总是在猜想:月球的另外一面究竟是什么样子呢?当人类发明了天文望远镜,

知道了月球对着地球这一面的情况以后,许多人认为:月球那一面肯定与我们看到

的这一面差不多。然而,大家都错了。

    莫斯科施密特物理研究所的B.列文博士,向美国加利福尼亚技术研究所的同行

展示了“探测者”卫星拍下的月球照片,其中25张拍摄的是月球背面的地形情况,

那里布满了大大小小的环形山。在研究这些照片的时候,科学家们奇怪地发现,在

月球背面有一些直径3——30公里的火山口,排列十分有规则,其中有若干呈直线分

布,这种成串排列的情况与月球正面的火山无规则的分布大不相同。在自然条件下,

无论是陨石撞击,还是火山喷发,都不可能形成如此规则的分布,显然它不像是自

然形成的。看着这些照片,很容易使人联想到一种分段标尺射击后的情形。比如说,

一架俯冲扫射地面的飞机,由于射击速度一定,但飞机的运动会造成地面极有规则

的弹孔分布。科学家在仔细研究了这些照片以后认为,这些火山一定是某些智慧生

物连续轰击月球时造成的,在轰击发生的时候,由于月球的自转形成了成串分布的

情况。也有一些人进一步推测,在蒙昧时期,银河系互有往来的生物之间,发生了

一场悲惨可怖的战争,主要战场很可能在地球与月球之间。

    月球曾经受到过某种打击的情况在上古神话中也有记载。至今生活在南美洲哥

伦比亚瓦乌贝斯原始森林中的印第安部落,就有这样一个传说:“突然,晴空霹雳,

一道闪电以万钧之势直捣天空……闪电把天空打伤了,鲜血从天上滚滚流下。”在

此以前我们曾提到过叫“闪电”的武器,这个传说显然在说某种打击的力量,它从

地面直射天空,这与我们现代发射火箭的情形十分相似,火箭带着一道闪亮的火光

冲向天空。只是这个传说没有打击的对象,我们认为,这道闪电攻击的目标正是月

球,纷纷落下的“鲜血”,实际上是月球表面受轰击后四散的岩石,有一部分在穿

越地球大气层时发生强烈燃烧,像鲜血一样的红,映得满天通红,这与我们以下将

要谈到的人类曾经历过“雨火”的记载是相同的。

284#
 楼主| 发表于 2008-4-11 20:40:00 | 只看该作者

如果说以上这则传说还不能肯定攻击的就是月球,那么,居住在智利阿乌干地

区的印第安人的神话传说中却明确说到月球曾经受到过攻击,神话说:一位大神用

一只兔子打在了月亮的脸上,从此,月亮脸上留下了一块很难看的伤疤。假如我们

把这两则神话传说与苏联“探测者”号卫星拍摄回来的月球背面照片联系起来的话,

就会使月球曾受到智慧生物的轰击,并被击伤的假说立得更稳。

    中国的许多神话可以进一步增加这种假设的可靠性。

    《淮南子》说,当共工与祝融大战失败以后,心高气做的共工怎么也咽不下这

口气,结果一头撞向支撑天地的大柱子——不周山,这一撞的后果是严重的,造成

大崩地裂,天地分离,天塌了一个大洞,这才有了后来女娲补天的传说。在以前我

们曾论述过,上古神话中所谓的“天”,实际上就是近地轨道上的月亮,天塌一洞,

指的正是月球表面被轰塌一块的事实,这与以上月球曾遭到智慧生物攻击过的假说

再一次相符合,这几乎就是事实的真相。

    因此,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上古神话的真实性,月球确实曾被击伤过,这一假

设有上古神话传说和现代科学发现两方面的证据。

    那么,月球真的是被银河系互有往来的智慧生物击伤的吗?这一点我们不能肯

定,如今我们的科学视野还没有扫遍银河系,更没有发现银河系内存在智慧生物的

证据,甚至连太阳系边缘上的海王星、冥王星我们都知之甚少。根据中国神话叙事

极强的内在逻辑关系,我们认为将月球被轰击的事件放到中国完整的“天”神话系

列中来是明智的,也是十分自然合理的。再者,地质学家和考古学家都发现,在地

球史前文明中有极强高温造成的地质结构和被毁灭的城市遗址,这说明地球上确实

经历过一场十分残酷的战争,将月球曾遭到轰击与这场战争相互联系是再自然不过

的了。想一想月球在太空中的位置,你就会觉得这样联想几乎是唯一的可能。月球

距离地球仅有38万多公里,这在宇宙空间中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如果有一种宇宙文

明可以跨越星系来到月球发生战争,那么月球上的战争必然会波及到地球,同样地

球的战争也可以波及月球。在这样的情况下,根本没有发生两场战争的可能性。因

此,轰击月球的战争与地球上史前那场战争是同一场战争。

    月球是被月球的反叛者从地球上击伤的,这就是我们的结论!

    我们的这个结论,对完整理解中国神话所涉及到的事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它是“天”神话中重要的一环,没有这一环,中国的“天”神话就显得支离破碎。

事实上在整部书里,我们并没有引伸发挥什么,也用不着去诱发读者的想象力,我

们所做的工作仅仅是把神话重新排列了一下,既没有增加什么,也没有减少什么,

一切都是在自自然然的过程中进行。正是因为如此,我们才一再震惊于中国神话,

它简直就是一部历史书,将史前发生过的事情如实地展现在人们的面前。

    月球曾经被反叛者击伤的假设,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旁证,那就是人类在记忆

中曾有过一场天上降下大火和发热石的事件,这也是人类大灾难记忆中的一个重要

组成部分,它是整个灾难的一个方面,它的存在对于我们了解史前灾难具有画龙点

睛的作用。

285#
 楼主| 发表于 2008-4-11 20:41:00 | 只看该作者

第二节  月亮受伤的神话证据

 

    在人类的意识深处有太多的灾难记忆,大约正是这些灾难的记忆,使人类产生

了“原罪”的思想。但是,只要我们仔细分析一下这些记忆就会发现,所有的灾难

都发生在同一个时期里,它应该是同一场灾难的各个方面:一场意外的战争打破了

人类平静、安宁的生活,幼弱无助的人们连同居住的城市被一种可怕的武器顷刻间

化为灰烬,太阳消失了,黑暗和严寒统治着大地,天地发生分离,地球在震荡,一

场毁灭人类的大洪水在短短的时间里淹没了北方大陆。实际上,人类在天地分离中

所经历的苦难远不止这些,在人类的早期记忆中,还有一场天降大火与燃烧的石头

的灾难。

    在巴西西部,有一则古老的传说:“天宇爆裂,碎片砸了下来,砸烂了地上的

东西,砸死了地上的生灵,天和地倒换了位置。”

    墨西哥古代的《编年史》中记载说:天空已经“不是在下雨,而是下火和滚烫

的石头。”

    《圣经·出埃及纪行》也说到天空曾下过一场大雹子,伴随大雹子的是雷鸣与

火光,它还特别指出“河里的水都变成了血了

    埃及古代哲人伊普沃尔记载这场大雹子说:“树林被毁,再也看不到果木牲畜,

大雹使昨天存在的东西一夜之间荡然无存。”

    这几则记载涉及的地区十分广泛,有亚洲、美洲、非洲,在我们不知道的年代

里,人类很可能经历过一场天上降下滚烫石头和燃烧着火的劫难:天空仿佛破裂一

般,大量的石头带着火光呼啸着冲向地球,整个天空被映得一片通红,像鲜血一样,

大地上烈焰腾腾,一派凄惨之象。

    这场灾难已经被地质考古所证实。最近,科学家在南美洲的中心地区发现了大

量陨石性物质。这种发现还不仅仅限于南美洲,地质学家JL.沃尔泽在太平洋海

底发现了广泛分布的白色灰层,厚度约530厘米。他对这层同一性质的物质形成这

样广泛和这样厚一事深感吃惊,并认为这种现象只能由某种宇宙大灾变产生。当时

还了解到,在太平洋的某一层中,含有大量的镍。一些学者通过这一发现,认为白

色灰层就是落到地球上燃烧后的陨石粉尘。

    关于这场灾难形成的原因,科学界有不同的说法。伊曼纽尔·维利考夫斯基在

1950年出版的〈碰撞的世界〉一书里,把这场灾难归难于金星。他认为,大约在40

00年前左右,太阳系中的木星发生了破裂性震荡,将大量的物质从木星上抛了出去,

这些物质形成了原始状态的金星,它的运动轨道大约在地球和木星之间。但金星又

是一颗不稳定的行星,曾有几次从地球附近擦过,一些未完全凝聚的物质,受到地

球引力的作用,冲向地球,形成了历史上雨火、雨石的记载。大约在3000年前,金

星与火星相撞以后,便占据了现在的轨道。但是,这个观点在科学界始终受到冷落。

    另外一种观点认为,地球最早还有另外一颗卫星,它在环绕地球轨道运行的过

程中,由于不断受到地球引力的影响,旋转轨道越来越低,当它不幸突破“洛希极

限”时,地球强大的引力将这颗卫星彻底支解、摧毁。被撕成碎片的卫星残体散落

地球表面,在通过大气层时发生强烈燃烧,一些未烧尽的碎片成了陨石,带着极强

的高温冲向地球,造成了这场大灾难。

286#
 楼主| 发表于 2008-4-11 20:41:00 | 只看该作者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这场大灾难大约发生在公元前15001450年左右,那时,

地中海的桑托林火山发生了有史以来地球上最为巨大的一次喷发。火山将大量熔岩

和火山灰喷向高空,遮挡了太阳,造成了古代太阳消失的记载。而大量的熔岩落向

地面,形成了这场灾难。我们认为,这一假设的漏洞太多,不论多么大的火山喷发,

都不会将熔岩洒落全世界,更主要的是,桑托林火山喷发的时间太晚了,这与上述

的古史记载根本不相符,许多神话资料更是在这以前就已经形成。所以,关于这场

浩劫至今还是一个谜。

    我们认为,这场灾难来自月球反叛者对月球宇宙飞船的攻击!

    在中国的神话里,共工撞倒不周山,导致“天”崩塌了一个大洞。不周山的倒

塌与“天”的崩塌,都隐含着碎石、尘土四处飞散的意思。在中国苗族居住的地区

还有另外一个传说:有一个冒失鬼闻人了天宫,无意之中碰断了一根巨大的石柱,

结果引来连天的大雨。这个传说与共工撞倒不周山的神话所隐含的意思是相同的。

    我们曾再三强调,上古神话中的“天”就是近地轨道的月亮,这在甲骨文中有

明确的表示。那么,“天”的崩塌实际上就是月亮的崩塌。让我们顺着这一条思路

来设想一下:一群月球的反叛者,经过精心的组织与策划,发动了叛乱。叛乱者用

一种高能武器攻击停留在近地轨道上的月球大本营,炸毁了月球一宇宙飞船部分外

表防护层,顿时,月球表面岩石被炸得飞离了月球,有一些飞舞的岩石被月球重新

吸引回月面,但由于月球本身的吸引力有限,更多的岩石却进入了地球轨道,它们

在轨道上高速飞行,越来越接近地球表面,在穿越大气层时,这些月面岩石与空气

强烈磨擦燃烧,形成了一阵密集的陨石雨。那情形真的就好像“大宇爆裂”了一般,

燃烧的岩石和其他物质带着极高的温度冲向地面,天空和河水都被大红的物质映得

像血一样的通红。

    如果我们对神话有所了解的话,就会发现,以上的这场灾难与以前我们谈到的

太阳消失实际上是同一回事,不同的是,这些岩石滞留地球轨道时导致了太阳消失,

当它们冲进大气层,则导致了天上“雨石”或“雨火”的记载。这两种记载可以互

证,反而更加说明我们的推论是正确的。

    那么,月球被击伤的部位在哪里呢?或者说“天穿一洞”具体在什么地方?如

果仔细研究一下月球的地形构成,你肯定会毫不迟疑地说:在月海!

 

287#
 楼主| 发表于 2008-4-11 20:42:00 | 只看该作者

   第三节  使科学家头痛的月海

 

    所谓的月海并不是真的大海,月球上是没有液态水的。月海是指月球地貌中平

坦的部分,它是相对于环形山而言的,习惯上将它称为月海。就整个月球的地貌来

说,月海是一个很奇特的构成。

    让我们首先来看一看月球的地形分布情况吧。

    月球的地形分布极为“不合理”,这让许多科学家大为惊讶。在月球的背面,

有众多的环形山密密麻麻,构成起伏很大的地貌,很难找到一块平坦的地方。而月

球的正面,即是对着地球的这一面,环形山却很少,构成月球正面地貌的主要是月

海,它包括风暴洋、澄海、雨海、静海等,总面积1125万平方公里,比中国还要大,

占了月球面积的13。还有一个奇怪的地方,地球上的各大洋一般都是不规则的,

这符合星球自然形成的规律,而月海怪就怪在它一般呈圆形,显得十分有规则,看

上去挺扎眼的。科学家在研究月海时,产生了两个疑问:有规则的月海是怎么形成

的?月海为什么深度彼此相等,平得像台球桌一样?

    以上曾经说过,根据现在的天文理论,环形山是陨石撞击天体表面留下的“星

伤”,如果真的是这样,那么为什么在月球13的地区内,几十亿年来(月球的年

龄至少有40亿年)没有遭到过撞击呢?这显然是说不通的。那么奇怪的月海是怎么

形成的呢?

    19697月,美国宇航员万里迢迢从月面上采撷回对公斤月岩(第一次着陆的地

点就在静海边),按理说月海的成因应该一目了然,可情况恰恰相反,科学家通过

对月岩的分析,不但没有解决月海的成因问题,而且还推翻了许多以前对月球的结

论。

    分析的结果表明,月海岩石是由某种熔岩凝固而形成的,而且这些熔岩是由钛、

铬、锆等耐高温、耐腐蚀、高强度的金属构成的,而且含量比地球高出十几倍。现

在科学家仅能知道的是:月海是由某种能发出高温的“力”,在熔解了以上这些金

属后形成的。据美国航空航天局的科学家估计,为了熔解以上各种成分的金属,并

把它们制成合金,至少需要4000℃的高温,低于这个温度是不行的。

    那么,怎样才能使月球表面(是表面而不是内部)达到这样的高温呢?科学家

百思不得其解,因为太阳表面的温度才是6000℃。地球物理学家罗斯·迪勒指出:

谁能想象出来,将钛加热到如此高温使其熔化,并覆盖了大小像得克萨斯那么大的

月海(指的是月球上的静海)?而且谁能推测出月球曾经比地球的温度还要高呢?

288#
 楼主| 发表于 2008-4-11 20:43:00 | 只看该作者

为了解释月海的成因,科学家从自然状态出发,提出了“撞击熔化”说。英国

曼彻斯特大学天文系的斯德纳克·柯帕尔认为,月海是由巨型陨石、小行星或彗星

撞击月面时形成的,撞击发生时,极高的温度熔化了月球表面的物质。但这一假说

缺少有利的证据。诚然,巨型陨石撞击月面会造成足以熔化上述金属的高温,但撞

击同样会使这些物质向四处扩散,而决不会就地熔解,因此在撞击事件以后,应该

形成一个巨大的陨石坑或者环形山,而不该如此平坦。事实上现在的月海根本看不

到撞击后的任何痕迹。柯帕尔本人通过以后的研究也发现,月海的熔岩并不是在撞

击后形成的高温中熔化的,构成目前月海熔岩的金属物质明显是在陨石撞击月面很

久之后才形成的,就好像是把以上金属成分熔解以后填进巨型陨石坑里,从而形成

了平坦的月海。

    另外一种解释是“火山活动说”。持这一观点的学者们认为,月海熔岩是在火

山活动中从月球内部流出来的,进而形成了月海。但是,另~位天文学家尤里博士

否定厂这种假设,他通过精密的计算证明,月球火山不可能发生如此大的喷发,以

至于喷射出来的物质能够形成占月面13面积的月海,因为月球的个头太小了,它

根本担不起如此的重任。再者,科学家至今没有找到把如此多的熔岩从月球内部喷

射出来的火山口及输上月面的通道。

    “火山活动说”还有一个疑点,现在构成月海的物质密度极大,它是由许多重

金属构成的,即使我们承认月海是由月球火山喷发形成的,那么这些重金属又从何

而来呢?因为按照一般常识,在火山喷发的过程中,密度大的物质会在熔岩中下沉,

决不会浮到表面上来。

    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一位美国航空航天局的科学家这样说:“我们面临的难

题是如此之多,只怕我们只能采取‘特殊火山活动’这种假设了。”他所说的“特

殊火山活动”,就是通过人工控制的某种放射性能源在月面上造成火山活动。一句

话,将月海的形成归结为某种智慧生物活动的结果。

    不错,科学家在对月岩的分析中,确实找到了一些好像智慧生物活动的痕迹,

因为人们在月岩中发现了真正的纯金属颗粒,有纯铁颗粒,也有一些近似纯钛的金

属颗粒。这对科学家来说又是一个不解之谜。

    几乎所有的科学都证明,在星球自然演变的过程中,是根本不可能形成纯金属

状态的。也有一部分人认为,这些纯金属颗粒是由陨石带到月面上来的,但科学否

定了这种看法。美国《纽约时报》的科学编辑约翰·诺布尔·维尔福德说:“这些

纯铁颗粒肯定不是陨石带来的物质,因为陨石中的铁成分应与镍等金属形成合金。”

这一看法也是科学界的普遍看法。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现在发现的纯铁颗粒是不会

生锈的铁颗粒,这说明它在形成时曾经过脱硫、脱磷的工艺处理,这在铁的自然形

成过程中也是办不到的。

289#
 楼主| 发表于 2008-4-11 20:44:00 | 只看该作者

 月海还有一个使人不解之处,那就是它们的形状几乎都呈现圆形。大家知道,

巨型陨石或小行星的撞击一般会形成环形山,或者巨大的深坑,它们都是圆形的,

而且由于反作用力的结果,在环形山或陨石坑的中间,一般会有一块突出的地貌。

但是,月海虽然很圆,但它却平坦如镜,既看不到四周的环形山,也看不出中间的

突出地,因此它不可能是陨石撞击后形成的;如果月海是由于熔岩喷发形成的,那

么外流的炽热熔岩也应该是个极不规则的形状,决不可能几处月海都是圆形的。那

么,月海为什么会是圆形的呢?

    从地球上看去,月球上有一片昏暗的地方,那就是月海。对于月海之所以昏暗,

以前一直是这样解释的:月海由于地势低洼,所以反射太阳光的能力较差,这样从

地球上看上去就是昏暗一片。可是,美国“阿波罗”15号的宇航员在登上月球之后

也说:月海是个昏暗的区域。那么也就是说,月海之所以昏暗并不是由于反射太阳

光的强弱造成的,以往的解释大错而特错。错在哪里呢?现在的研究证明,月海几

乎是由重金属构成的,所有的月海物质都是由铁、钛等金属按照一定比例组成的,

其中铁的成分最大。美国航空航天局的一份报告说:“在月海的玄武岩石中有难以

想象的铁”,我们来作一个对比,地球上岩石的含铁量大约是36,而月球岩石中

的含铁量却接近20,比地球大了十几涪。科学家终于搞清楚了使月海昏暗无光的真

正原因——月海中含有令人难以置信的铁和钛,由于含钛的物质呈黑色,铁也呈黑

色,所以月海才看上去十分昏暗。

    还有一个重要的情况,月海所含重金属的数量要远远大于月球环形山岩石中的

重金属,也就是说,月海的密度要大于其他部分,简直是坚不可摧。

    由于月海是如此的占怪,以至于用自然构成的理论根本无法解释它的存在。它

给人的印象好像并不是月球上的东西,与月球的其他部分格格不人。从月球的总体

月貌分析,科学家一致认为,月球的正面(有月海的一面)原来与背面是相同的,

即根本没有月海,在现在月海的位置上,应该也是布满密密麻麻的环形山,后来不

知出于什么原因,这一地区的环形山不见了,形成了现在的月海。

    关于月海形成的时间,许多人认为,它形成的比较晚,大约是月球来到地球轨

道之后形成的。美国康奈尔大学的科学家托马斯·戈尔德通过对月海岩石高温辐射

的痕迹推测,月海形成是在3万—10万年间,决不会比这个时间更早,很有可能要晚

于这个时间。

    月海的诸多不解之谜说明了什么?我们认为,科学家的推测与人类上古神话之

间是一致的:月海是在环形山消失之后出现的。月海的许多人工智慧生物所留下的

痕迹只能说明一件事,月海是类似于智慧生物们建造的,它实际上就是月球宇宙飞

船新的防护层,难怪它是由诸多重金属构成的。

    那么,原来月海部分的环形山又哪里去了呢?这又回到了我们的假说上,月海

部分原来的环形山是被月球反叛者用高能武器轰掉的。我们是这样设想的:月球反

叛者轰击月球时,巨大的爆炸力炸毁了月球宇宙飞船一部分防护层,就是月海那部

分原来的环形山,可能已经裸露出内部防护结构,月面上被轰出几个巨大的圆形深

坑。月球在这番强力的轰击下,受到了严重的破坏,不得不从近地轨道升起,造成

了所谓的“天地分离”。

    当月球上升到安全轨道以后,月球智慧生物用极高的温度将含有大量铁、钛、

铬、锆等金属物质熔解,填入这些深坑,形成了今天我们看到的月海。

    也许有人会震惊于我们这个大胆的结论,但这是一步一步逻辑推理的必然结果,

综合世界上古神话和传说,我们只能得出这样的结论,否则中国的“天”神话系列

就没有了意义。再说,我们关于月海成因的推测,还有“女娲补天”和“十日并出”

的神话作为佐证。

290#
 楼主| 发表于 2008-4-11 20:44:00 | 只看该作者

 第四节  女娲真的能补天吗

 

    “女娲补天”是中国神话史上最为著名的一则神话,流传极广,几乎家喻户晓。

它浪漫美丽,构思奇特,在全世界都极为罕见,大约除了中国人以外,其他人是根

本想象不出来的,谁敢想象碧蓝碧蓝的苍天竟会塌去一洞?又有谁能想象一位美丽

的女神用五彩石修补着苍穹?如果宇宙是伟大的,那么读了女娲的神话,你会感觉

到女娲神比宇宙还要伟大。

    女娲补天的传说最早记载于《淮南子》中。相传,水神共工与火神祝融因争夺

权力而发生战争,结果是水神输了。战败的共工没处撒气,就一头把支撑天地的大

柱子——不周山给撞倒了于是乎,天哗啦啦塌了一个大洞,大地上洪水泛滥,到处

是熊熊的大火,六种怪兽不知道从什么地方钻了出来,残害着人类。善良的女娲神

看见她的子民们在洪水和大火中四处逃生,心里十分难过,只好辛辛苦苦地去修补

破损的天空。因为当时的天空已经倾斜了,于是女娲又亲自将一只巨大的龟捉来杀

掉,砍下了它的四条腿,支撑在天的四面,把倾斜的天给扶正了,要不是这样.我

们现代的人说不定都是歪脖子、斜眼睛。

    文学名著《红楼梦》在开篇里,有一段十分精彩的描写,说的就是女娲补天的

事情:“看官.你道此书从何说起?说来虽近荒唐,细玩颇有趣味。却说那女娲炼

石补天之时,于大荒山无稽崖炼成高十二丈,见方二十四丈的大顽石三万六千五百

零一块,那女娲只用了三万六千五百块,单剩一块未用,弃之青埂峰下,谁知此石

自经锻炼之后,灵性已成,自来自去,可大可小;因见众石具得补天,独自己无才,

不得人选,遂自怨愧,日夜悲哀。”后来,这块无才去补苍天的顽石,在青埂峰下

滚来滚去,偶遇降殊仙草,于是引出了一段情意绵绵、泪洒纷纷的感人故事。

    女娲是人类的创造者,我们以前曾提到过她抟土造人的事迹,现在她又补好了

苍天,对人类来说真是功德无量。所以关于女娲的事迹流传甚广,并演变成一系列

的社会风俗。

    明代人杨慎在《同品》中记:“宋以正月二十三日为天穿日,言女娲氏以是日

补天,俗以煎饼置屋上,名曰补天穿。”现在中原地区还有一种关于女娲补天的传

说:女娲补天以后,用泥巴做成一男一女,让他们在几间结为夫妇。有一年,在过

大年的时候,夫妻俩为了感谢女娲,做了很多的年粑送给她,女娲只收了一点,说:

“我用了三万六千块石头补天,有一些缝没有合。你们把这些年粑带回去,在正月

二十日把它吃掉,便可以将天上的缝补严。”从此以后,中原地区有了过年吃年粑

的习惯,而且中原至今还传诵着这样的民谣:“二十把粑煎,吃了好补天,麦子结

双吊,谷堆冒尖尖。”竟然把吃补天的煎粑作为祈祷神灵保佑,祝愿来年五谷丰登

的象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任南红山文化网 ( 京ICP备18011924号 )

GMT+8, 2025-11-4 12:52 , Processed in 0.092328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