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红山古玉显微图像对任南12字鉴别法的验证
“净”
通过显微图像可以清晰的看到,勾云形器的玉表的自然状态以及红山古玉“净”的特征。美得如此干净。
显微图像把红山古玉的沁色、质变、干净、自然态之美、展现的淋漓尽致!
0.jpg (108.92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07-9-1 00:48 上传
[原创]红山古玉显微图像对任南12字鉴别法的验证
0.jpg (106.78 KB, 下载次数: 0)
2007-9-1 00:49 上传
0.jpg (108.62 KB, 下载次数: 0)
2007-9-1 00:51 上传
0.jpg (97.59 KB, 下载次数: 0)
0.jpg (103.95 KB, 下载次数: 0)
2007-9-1 00:52 上传
0.jpg (91.42 KB, 下载次数: 0)
2007-9-1 00:53 上传
0.jpg (113.19 KB, 下载次数: 0)
2007-9-1 00:56 上传
0.jpg (96.97 KB, 下载次数: 0)
2007-9-1 00:58 上传
0.jpg (103 KB, 下载次数: 0)
使用道具 举报
高老师的微观照片好漂亮,典型的工上质变态,团状脉纹、凸起物周边沟槽、解理、骇晶、水融沁蚀、沁色。只是好象缺点儿熟透感.另外,整体表象感觉过于均匀,沁色在两边,说不清方位感。学习中,对否请指教。
0.jpg (58.82 KB, 下载次数: 0)
2007-9-1 11:41 上传
0.jpg (62.88 KB, 下载次数: 0)
2007-9-1 11:42 上传
0.jpg (92.61 KB, 下载次数: 0)
2007-9-1 11:44 上传
0.jpg (89.31 KB, 下载次数: 0)
2007-9-1 11:45 上传
0.jpg (91.44 KB, 下载次数: 0)
2007-9-1 11:46 上传
不同地域不同材质不同年代不同地层等原因.自然裹玉表象是有差别的
关键是自然质的渐变与人工仿烂的区分.
:“首先从材料讲.按岩象学解释.切开原石.这个面是岩石断面.<仿品无论做的多烂,在断面表层所呈现的显微立体成像是材料各种解理的断面.大坑大断面小坑小断,是各种形态的断面.>
何为自然解理?切开的原后面为断面.而这断面如在地下藏5000年.材料会受自然界中各种因素影响.断面层会生成新矿或被沁残.因料内部结构原因<不同材质解理态是不同的>会呈现对应材料的解理表象<这个表象分四级>而非新切岩石断面态,<须了解一点自然态岩象 >”。
请宏志老弟就高老师的微观图具体讲解一下好吗?也同时具体指点一下我的上述认识是否有误。折扣一词太玄,老哥悟性尚低,还请明确逐条指教是荷。谢谢.给您上茶.敬酒.
个人认为,断面也可以人工沁残,表象分级也可以程度的不同而做出.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小黑屋|手机版|任南红山文化网 ( 京ICP备18011924号 )
GMT+8, 2025-2-2 19:42 , Processed in 0.060837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