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南红山文化官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陆建钢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千古悬疑

[复制链接]
51#
发表于 2011-5-7 01:07:00 | 只看该作者
陆版主,不仅这件玉器,而且几乎每件古玉都有悬秘,都有历史文化及古人愿景!需要我们去研究,今后事多,很忙!千万不必让所有人都观点一致,网络上让人说,支持或不支持皆淡淡一笑!
52#
发表于 2011-5-7 01:31:00 | 只看该作者
中国古文化的魅力在于她的内容和理念:毫无疑问,中国古文化的内容和理念是丰富多彩的,但万变不离其宗,基础仍然是相当明显的,那就是“天人合一”的观点,很多人以为“天人合一”是道家的哲学思想和理想,其实,诸子百家也好,还是其它的各类思想、文化、建筑等,古人都崇尚“天人合一”的理念,“天人合一”的背后其实是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的思想本质,天,并非简单的天,而是万事万物的别称,人,并非简单的人,而是理论、理念、法则,真正的“天人合一”,就是将人和物质世界完美地统一起来,尽叙其意.
53#
发表于 2011-5-7 04:10:00 | 只看该作者
鉴赏解读是收藏中最重要的,在某种意义上是评定作品的艺术水平过程,因此 必然会影响作品的入藏与否,同时也是决定藏品价值的重要因素。当年乾隆爷为解一件八个连接一起的玉环,绞尽脑汁都不明白为什么,因为这是两个主环套了6个小环,往墙上一挂,八只环子就呈现八卦图果,渴望一解,若是谁能解开玉同环,有大赏赐,于是十里长街文人学者,胡同小巷贩夫走卒个个擦拳摩掌,“蠢蠢欲试”一时间洛阳纸贵,谁也不服谁,有文彩飞扬的,有引经据典的,当然也有”刘姥姥逛大观园”说的让人笑掉大牙式的,也有不少恨自己不成钢发挥不了在一边骂那些至少能呈上几句的----乾隆爷的案几上的解读呈文有一尺厚,最后一庙里的和尚的解读被乾隆认可,皇爷的理由即雷人又合理:“没有比这篇更好的,那就是这篇---是真?是假?是叙述的虚谬?还有虚谬的叙述?正史?野史?无法届定,只可妄说之妄听之,但有一点是真实和启悟我们的是,非俗间之物,与世无争即有争,与世无求即有求,皇爷的那句“没有比这篇更好的,那就是这篇---与陆师的那句“哥玩的不是玉,是文化!”同样让我折服!
54#
发表于 2011-5-7 08:07:00 | 只看该作者
大仙,大仙,胡说八道。
55#
发表于 2011-5-7 08:44:00 | 只看该作者
古玉达人杜平认为:“乱世藏金,盛世藏玉。高古玉是东方文化中最具人文内涵的高贵艺术品,懂得感受高古玉背后的文化内涵,真正读懂它、彻底认知它,才可领悟到玉文化的最高境界和精髓之处,古代艺术品只有在它背后的文化内涵被充分挖掘后,即会彰显出它的经济价值,而高古玉的文化价值一旦被充分挖掘出来,经济价值会大幅井喷攀升,商业价值是无法进行衡量的,所以高古玉一直是收藏界和投资界有识之士所密切关注的黑马型目标。高古玉承载着厚重的文化沉淀,是玉器类鉴藏的终极目标,当我们面对那些来自于遥远时代的,威武赫赫的神人兽面玉雕塑中所散发出的神秘、深邃魅力的古代艺术杰作,我们不由得为祖先们鬼斧神工的艺术创造力而折服的同时,如何传承和保护好中国古代玉文化,可谓任重道远,是当今现代人的神圣使命和历史责任。”高古玉墙内开花墙外香,流转地摊,飘零海外,在国内目前并没有得到很好的重视和研究,在海外各大博物馆却被西方文博界所尊崇和珍视,这是一种严重背离的不正常现象,国人应该加强重视和深刻反思!
56#
发表于 2011-5-7 08:58:00 | 只看该作者
鼎原用于烹制,也是祭司礼器,常言一言九鼎,指的是九五之尊,言出必行,鼎常用来代表国家 圆鼎,中部夔凤纹、乳钉勾连纹,楚制用鼎。 方鼎为齐国制式,两鼎间活链相连结又见链接一鹅放置于鼎的上方 鹅为禽类谐 陆建钢 发表于 2011-5-6 4:15:00
學習了
57#
发表于 2011-5-7 09:02:00 | 只看该作者
 玉痴皇帝乾隆,他所最爱并竭力推崇的却是高古玉,乾隆对远古和前朝的古玉器非常喜爱和尊崇, 高古玉器,必定摩挲把玩,爱不释手,从高古玉中寻求灵感,题诗吟咏,镌刻其上,常有锦上添花之妙清宫收藏有大批的夏商周古玉器,一些文化期的高古玉如良渚玉琮、齐家玉刀、古蜀玉璋、龙山璇玑等,在清宫珍藏中都有收藏。其中有古玉器六瑞之一的玉琮,由于西周以后,玉琮的制作已少,汉代以后几乎未有新作。就连见多识广的乾隆皇帝,也不知道此物何名。将它误认为是古人用来供抬举辇车或乐鼓之人的压肩物件。并在御制诗中堂而皇之地称它为“杠头”。由于不解纹饰结构,应按上大下小方向竖立,竟然又按常规,将其倒过来加配铜胆木座刻诗记趣,用来当笔筒蓄水,竟也演绎出古玉的别样风情.乾隆对古玉的喜好在其御制诗文中多有表现, 。在乾隆一生所作的4万余篇御制诗文中,咏玉之诗多达800余首。
58#
发表于 2011-5-7 09:20:00 | 只看该作者
 20世纪国际拍卖业的发展推动了东方艺术市场的兴旺,同时也引导出新的收藏理念。收藏家今后看重的将是藏品的质素和综合价值,那些罕贵的艺术珍品会令买家不惜代价竞购。内涵丰实存量有限的中国古代艺术品,其市场价格将因需求增大而持续走高。受此影响,一些资深庄家会释放出高品质的珍藏,而这批可信度高的艺术精品正是收藏界梦寐以求的典藏之物,必受追逐。     
59#
发表于 2011-5-7 09:50:00 | 只看该作者
开窗处其实已很清楚,建议受沁处清洗盘开,我想新老就会更明了了,先用客观的事物说话,还是先定新老吧,主观的臆测那是个人的观点不作评论。我是小学生本没有发言权,只是觉得此物争议大,期盼早日有一个大家能接受的定论,也好让我们这些小生多学点东西。
60#
发表于 2011-5-7 10:58:00 | 只看该作者
大胆假设,谨慎求证,科学观,您赞同吗? 呵呵.........这叫科学观呀; 大胆老师就会赞同,人有多大胆、 韩河 发表于 2011-5-6 22:23:00
韩河师说点实在的吧,左右而言他无意义,这件玉器哪里不对了?可以说的确切详细有理有据吗?我不给自己的东西辩论,但这件东西不是我的,是琦玮兄得,我可以和你辨一辩的 =========== 呵呵.........陸先生、你是黃先生学生,也是牛大师的高徒,你找错人了,你可守着、最好去找你的大师辨一辩真假......。或者你用你的学识系统点鉴证一下什么地方对了?也好让我们学习学习。 指示谁的藏器对评论不是要点、也不是以人为基准来定位,都是一样的。真实的评判眼光来自于公众的意见,哪怕是百分之一的观点,这件藏器假如我没有说差错的话在红网已经上了二回贴子了,别的网也上过,你可自己用点心翻阅评论是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任南红山文化网 ( 京ICP备18011924号 )

GMT+8, 2025-2-10 13:00 , Processed in 0.055264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