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南红山文化官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陆建钢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千古悬疑

[复制链接]
41#
 楼主| 发表于 2011-5-6 21:21:00 | 只看该作者
韩河师,您是长辈,应是稳重之人................... 好了、陸先生.........别赞我了。 我从不敢口出狂言...............,也不敢引用“齐楚” 韩河 发表于 2011-5-6 21:04:00
大胆假设,谨慎求证,科学观,您赞同吗?
42#
发表于 2011-5-6 22:04:00 | 只看该作者
迪文师我很欣赏您怀疑几乎一切的眼力!多年君子之交,我再次与您交流:并不指望您认可,只期待心悟。 1就用您28楼贴中图,看皮壳及过渡层次,右侧从强风化为主,中以中风化为主,左减弱,沁色土大黄。 2土大黄是内析硅酸盐钙物质与外源物质交互衍生凝晶。 3朱砂不参与交互交融合,而凝结在外层。 4其中偏左玉光泽清晰,呈渐舒展过渡。 5下左腕足玉熟凝有渐变。 玉种为何,不必老生常谈,节省精力了。 敬茶,迪文兄。 禅乐居 发表于 2011-5-6 18:15:00
武汉市博物馆--明代梁庄王墓出土玉器! 明代的和田玉都产生质变了,而上面战国的玉件还光亮如新? 再看看这件战国玉琮的色变与质变的对应!
43#
 楼主| 发表于 2011-5-6 22:20:00 | 只看该作者
姜迪文师,以下都是馆藏,同样是战汉的,您去看下http://bbs.rn-hswh.com/showtopic-43337.html您一定认为古玉到代的必须是老残旧的话,馆藏品不同意您 另外您发的几件明晚期玉器,正所以这样,您该多看看历史,明末吏治腐败,进贡玉料遭到官吏层层盘剥,到皇帝老儿那里去,皇帝都感叹“不堪用”,玉质差松的埋变当然不如玉质慎密的了,不然羊脂玉为何珍贵呢?难道只是白啊,细啊!
44#
发表于 2011-5-6 22:23:00 | 只看该作者
大胆假设,谨慎求证,科学观,您赞同吗? 呵呵.........这叫科学观呀; 大胆老师就会赞同,人有多大胆、糧有多大产........
45#
发表于 2011-5-6 22:26:00 | 只看该作者
微风忽悠,问鼎烹禽。 向姜迪文师问好![url=]微风忽悠,问鼎烹禽。[/url]
46#
发表于 2011-5-6 23:11:00 | 只看该作者
47#
发表于 2011-5-6 23:12:00 | 只看该作者
48#
 楼主| 发表于 2011-5-7 00:10:00 | 只看该作者
大胆假设,谨慎求证,科学观,您赞同吗? 呵呵.........这叫科学观呀; 大胆老师就会赞同,人有多大胆、 韩河 发表于 2011-5-6 22:23:00
韩河师说点实在的吧,左右而言他无意义,这件玉器哪里不对了?可以说的确切详细有理有据吗?我不给自己的东西辩论,但这件东西不是我的,是琦玮兄得,我可以和你辨一辩的
49#
发表于 2011-5-7 00:44:00 | 只看该作者
由于经验、学识和涵养,立场、观点和方法,视角和感悟等等的差异,使人们在对于古玉神韵的理解上,存在着极大的分歧或异议。面对一件被评说的玉器,智者见智,仁者见仁。但孰智孰仁,又常常是众说纷纭。这就是古玉收藏领域一个非常现实而又严竣的问题,即如何以审美的视觉,透过不同时代古玉所承载的历史文化内涵,并以此为切入点,来正确理解并把握“神韵”的真谛。----转引清泉老师
50#
发表于 2011-5-7 00:54:00 | 只看该作者
姜迪文师您在上海,去常熟很近,去琦玮古玉馆参观吧!不想与你再说些啥!我很忙,不多陪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任南红山文化网 ( 京ICP备18011924号 )

GMT+8, 2025-2-5 10:38 , Processed in 0.052951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