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廿多年前,文物販子都懂得一般民眾的心理,將破爛的紅山皮売刨去才把紅山賣出,而博物館亦如此將破爛的紅山皮売刨去才把紅山展出,所以要觀摩真正的紅山就必須看真正的生坑紅山。
使用道具 举报
红山古玉皮壳、沁色,千奇百怪,红山文化的古人治玉,能很好的做阴刻线和减地阳起、圆雕、透雕等。其精湛的技艺让人不可思议,既然有了如此高超的治玉技术,可以断言古人在这时期中应有有大量的创作!
红山古玉群,应该是一个宇宙的缩影!
我们应该把我们见到的红山古玉,分门别类的进行归集、达到一定的数量时一定会从中发现什么!比如动物的种类、昆虫的种类、几何造型的含义、人物的像貌、人体的比例等等,我相信有一天把这些总结出来,会是一个史前宇宙的在现!!!
0.jpg (18.15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07-6-30 23:38 上传
[原创]红山古玉收藏之我见,请大家发表自己的见解
图中的字(或符号)象什么?
0.jpg (5.09 KB, 下载次数: 0)
2007-6-30 23:40 上传
0.gif (47.3 KB, 下载次数: 0)
2007-6-30 23:43 上传
收藏红山古玉要有博大的胸怀、超前的意识和勇于创新的精神去思考、发现、研究、建立自己理念。
任南先生红山古玉大量的藏品揭示和说明了他坚实的收藏实践。
文博系统的专家对于红山古玉有一个比较定型的认识,就是全世界只有300件,都在博物馆。由于各种原因,他们对于国内民间收藏的红山古玉一般不予认同,更不用说集合起来进行研究。而民间收藏家认为红山古玉不止这300件。
我们国家规定官方的文博专家、鉴定家不能自己收藏。像红山古玉这样的国宝,大部分秘藏在博物馆的库房,专家也极少能长时间上手。不在收藏第一线、缺少经验是一个致命的缺陷。对于新出现的红山古玉认知程度自然有些滞后。
体制也导致博物馆的部分专家缺乏责任心。他们把真的看成假的不用负责任,不像民间藏家一定要弄清问题。民间收藏家的经验是割肉割出来的!
这些中华民族的瑰宝现在身份不明。识货的抢它,不识货的就说它是高仿品、践踏它。如果不能得到重视,民间的红山古玉会在这种状态中被破坏。不少精美的红山古玉流到国外。遇到国宝不认识,把真品鉴定为赝品,是造成国宝外流的重大原因。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小黑屋|手机版|任南红山文化网 ( 京ICP备18011924号 )
GMT+8, 2025-10-30 01:34 , Processed in 0.056590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