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南红山文化官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高翔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原创]红山古玉收藏之我见,请大家发表自己的见解

[复制链接]
171#
发表于 2007-10-19 10:26:00 | 只看该作者
真的假不了,人为仿制的东西市场上多见,玉质、工、型可仿,鉴别从上述三项入手容易上当。熟、肥有的用油寝、炸等手段作假,但其浮浅、脏“旧”的特征有经验的人一眼就可辨认;现市场上也有做浆的,好象在玉的外壳镀了一层膜,与玉质结合不牢,但与真浆的哪种滑腻、盈润、精光内润的感觉相差甚远;沁色有拿带脏色、脏点玉料,半石半玉料,带皮料充沁的,但要掌握高古玉原玉质都是纯净的这一个要点,后天沁色都是有沁门的,沁色是有过度的,如发现玉件内有沁点、沁色外侧没有沁门,那么该玉件一定假古。……总之,真古玉的工上表面自然态特征、浆、肥、熟、沁、神、沁色过度等难以仿制。学好高古玉鉴定必须常上手把玩,常到市场转,常给自己的藏品提问题、常学习、不固执、要谦虚、有条件的话要常看真品,对自己肯定的收藏要有足够的理论依据,当你的收藏经验积累到一定程度,也决不能受其他人甚至专家的所言所左右。
172#
发表于 2007-10-19 10:52: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才洪在2007-10-19 10:26:44的发言:
真的假不了,人为仿制的东西市场上多见,玉质、工、型可仿,鉴别从上述三项入手容易上当。熟、肥有的用油寝、炸等手段作假,但其浮浅、脏“旧”的特征有经验的人一眼就可辨认;现市场上也有做浆的,好象在玉的外壳镀了一层膜,与玉质结合不牢,但与真浆的哪种滑腻、盈润、精光内润的感觉相差甚远;沁色有拿带脏色、脏点玉料,半石半玉料,带皮料充沁的,但要掌握高古玉原玉质都是纯净的这一个要点,后天沁色都是有沁门的,沁色是有过度的,如发现玉件内有沁点、沁色外侧没有沁门,那么该玉件一定假古。……总之,真古玉的工上表面自然态特征、浆、肥、熟、沁、神、沁色过度等难以仿制。学好高古玉鉴定必须常上手把玩,常到市场转,常给自己的藏品提问题、常学习、不固执、要谦虚、有条件的话要常看真品,对自己肯定的收藏要有足够的理论依据,当你的收藏经验积累到一定程度,也决不能受其他人甚至专家的所言所左右。

总结有深度

[em29][em29][em29]
173#
发表于 2007-10-19 10:54: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rn在2007-10-19 10:52:47的发言:

总结有深度

[em29][em29][em29]

才洪

老師

才氣

洪溢

 

[em24]
174#
发表于 2007-10-19 18:07:00 | 只看该作者
学生云海向老师和诸大家学习[em27][em27][em27]
175#
发表于 2008-6-24 23:18: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高翔在2007-6-20 21:20:00的发言:

要想收藏红山古玉只有自己练就本领啦!!!

1、要读书。但要有选择的读,因为目前有些书也是有问题的。

2、要实践。要上手真东西。识真方能辨假。

3、要去博物馆多看真品。

4、要去玉石鉴定部门鉴定玉质。

5、要向老师当面求教。

高翔老师的建议和五要基本可行,但有的难以做到.我以为任南红山文化网(以下简称任网)就是我要读的书;任网老师的古玉图照就是真东西,虽不能上手,足可上眼;博物馆的真品图照任网也没少贴,与去博物馆隔着玻璃看差不多;去玉石鉴定部门不如去老师那当面请教,但老师哪有那么些时间,还不如随时上任网请教.所以我把五要变一要:要天天看任网,反复看任网.这招虽然差点,要能坚持不懈亦可见效,您说呢?---路峰.2008.06.24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6-24 23:19:12编辑过]
176#
发表于 2008-6-25 00:24: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高翔在2007-6-21 19:53:00的发言:

红山古玉有几时?

我今有缘得遇之。

人求古玉不可得,

古玉却与人相随。

尊敬的高翔老师您好,这个主题很利引导大家走上正路.读您诗意有得,亦兴记之:"红山古玉五千年,若幸得之甚有缘.伪品蒙人欺眼拙,高翔任网吐珍言.---路峰.2008.06.25

177#
发表于 2008-6-25 00:56:00 | 只看该作者

红山古玉五千年

若幸得之甚有缘

伪品蒙人欺眼拙

高翔任网吐珍言

 

 路峰.2008.06.25

178#
发表于 2008-6-26 11:49:00 | 只看该作者
高老师所言极是,学生受益匪浅。补充一条,实践出真知。
179#
 楼主| 发表于 2008-7-2 22:43:00 | 只看该作者
 

对红山古玉的再思考


不是所有的真品红山古玉都能进入市场而成为商品;但是所有仿品的红山古玉却都进入市场而成为商品,仿品现象的产生,有它产生的原因:


一、收藏者鉴别能力的低下


在红山古玉收藏的背面,还是严重地反映着收藏人鉴别能力的匮乏与理论的空缺,对红山古玉收藏的理论研究的知识、鉴别方法的技能几乎是空白,在收藏过程中普遍存在重收藏轻研究,重价值轻理论,其结果必然是收藏方法不得当,鉴别能力低下。任南红山古玉十二字鉴别法正在解决这一问题,但十二字法的学习与应用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需要大量的实践学习,只看看文字,看看图片,看一两件东西,是掌握不了十二字的,所以出现了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有许多爱好者到任南老师那里学习了十二字法,也拿到了一两件真品,(多数是任南老师为了让爱好者学习赠送的),然后就去淘宝,结果淘来的却是许多仿品。而且这现象很普遍,我在反思这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要找到其规律,要综合分析,不能以偏概全。


有一个令人非常痛心的现实——中国古玉有着8000年的历史,古玉的艺术价值、在中国美术界没有人研究和利用,而只有造假者在研究利用!!!

180#
 楼主| 发表于 2008-7-2 23:41:00 | 只看该作者
 

随着收藏品市场的发展,红山古玉的价值日益凸显,但也伴随着出现了令人忧虑的现象,如注重红山古玉的交换价值,忽视审美价值与认识价值;有些甚至错误地把红山古玉的价格与其价值等同起来,有些极度不负责任的专家的行为严格地来说是一种欺诈行为,因而导致红山古玉收藏的混乱,以至大家对这些鱼目混珠的红山古玉无所适从,从而导致了仿品的泛滥,基于这种现状,大量的仿品,贩运式的唯利是图经营,造成了大批假冒仿红山文化玉器上市,使收藏家们不敢问津。从而导致了真品流失,仿品层出不穷的欺骗着热爱红山古玉的人们。红山古玉的收藏跌入了一个被仿品包围起来的怪圈之中。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任南红山文化网 ( 京ICP备18011924号 )

GMT+8, 2025-10-31 00:13 , Processed in 0.054292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