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南红山文化官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高翔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原创]红山古玉12字鉴定法

[复制链接]
31#
 楼主| 发表于 2009-2-25 22:26:00 | 只看该作者
[upload=jpg,dsc03700.jpg]UploadFile/2009-2/200922522261156691.jpg[/upload]<br/>
32#
 楼主| 发表于 2009-2-25 22:27:00 | 只看该作者
&nbsp;
<p><font size="5">(3)拍卖公司不敢收货造成了史前高古玉市场的恶性循环。</font></p>
<p><font size="5">拍卖公司对于史前高古玉的真伪也存在疑虑,为了公司的信誉,宁愿拍卖较容易辨认的明清玉器也不愿意接史前高古玉。拍卖公司越是这样,收藏者们越不愿意把钱投资到史前高古玉上,造成了史前高古玉甚至是明清以前的古玉都不被人们看好,出现古玉卖不过新玉的奇怪现象。</font></p>
<p><font size="5">可喜的是,这种怪局将很快被打破,现在国家有关部门已经开始尝试采用科技的手段来研究解决史前高古玉的鉴定问题。民间一些几十年从事史前高古玉收藏、研究的学者们的科学鉴定方法也已经得到了人们的认可。相信,在传承传统古玉鉴定法的基础上,再结合现代高科技仪器的鉴定,今后会有越来越多的人能认识史前高古玉及其价值。</font></p>
33#
 楼主| 发表于 2009-2-25 22:28:00 | 只看该作者
[upload=jpg,复件 snv30894.jpg]UploadFile/2009-2/200922522273524894.jpg[/upload]<br/>
34#
 楼主| 发表于 2009-2-25 22:28:00 | 只看该作者
&nbsp;
<p><font size="5">第四节 呼唤鉴真——红山古玉新篇章 </font></p><br/>
<p><font size="5">面对困境,面对近年来源源不断出现的高级仿品,过去和现在的一些鉴定古玉的方法已不适应当代古玉的鉴真。我们不能再死守原有的鉴定理论,而是一方面需要从客观实际出发,针对真品的不同特点进行科学研究,总结规律;一方面深入市场,不断总结实践经验,进行科学、客观、全面的分析和鉴定,而不能再一味以主观性的推理、考证、猜测、对比去鉴定真伪。</font></p>
<p><font size="5">在民间红山古玉一件也得不到承认之后,一个从“疑红”到“疑古(古玉)”的更大事实开始在全国出现了。由于民间红山古玉被否定,其自然旧貌也就被否定,于是所有与民间红山古玉自然旧貌相同的古玉,便一起模糊起来,变得让人认不敢认同。</font></p>
<p><font size="5">几十年来,对红山文化所谓的300件说已严重阻碍了我们对中华早期文明的探求。面对困境,我们并没有灰心丧志,红山遗址踏访,市场考古、红山玉展等等事实已能充分证明红山时期的文明是后人无法想象的,我们已不能因为狭隘的历史观而被禁锢在一个简单的数字中。</font></p>
<p><font size="5">面对现实,鉴别红山古玉真假已成当前制约红山文化研究的关键。那么,怎样鉴定才能让红山古玉重见天日呢?面对时代的使命,本人历经二十多年的潜心研究,在传统鉴定法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科学技术手段,提出了“任氏红山古玉12鉴定法”,而且正在联合有志之士共同对红山古玉进行系列的科学研究。</font></p>
35#
 楼主| 发表于 2009-2-25 22:29:00 | 只看该作者
[upload=jpg,snv30309.jpg]UploadFile/2009-2/20092252229528790.jpg[/upload]<br/>
36#
发表于 2009-2-25 22:32:00 | 只看该作者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高翔</i>在2009-2-25 21:38:00的发言:</b><br/>
<p><strong><font color="#333333" size="5">各位网友大家好:</font></strong></p>
<p><strong><font color="#333333" size="5">为了让大家对《<span style="FONT-SIZE: 14pt; COLOR: black; FONT-FAMILY: 宋体; mso-bidi-font-family: 'Times new=" AR-SA? mso-bidi-language: ZH-CN; mso-fareast-language: EN-US; mso-ansi-language: 1.0pt; mso-font-kerning: Roman?; New?>红山古玉<span lang="EN-US">12</span>字鉴定法</span>》有一个系统的认识,在此发专贴,将《<span style="FONT-SIZE: 14pt; COLOR: black; FONT-FAMILY: 宋体; mso-bidi-font-family: 'Times new=" AR-SA? mso-bidi-language: ZH-CN; mso-fareast-language: EN-US; mso-ansi-language: 1.0pt; mso-font-kerning: Roman?; New?>红山古玉<span lang="EN-US">12</span>字鉴定法</span>》进行系列讲解。</font></strong></p></div>
<p><font color="#993366" size="6">高版好</font></p>
<p><font color="#993366" size="6">辛苦了</font></p>
<p><font color="#993366" size="6">小弟從头學起</font></p>
<p><font color="#993366" size="6">給您敬茶了</font></p>
37#
 楼主| 发表于 2009-2-25 22:32:00 | 只看该作者
&nbsp;
<p><font size="5">“红山文化古玉研究要建立在100%真品的基础上进行,否则不会有意义的”。关于百分之百真品的基础这一原则,也是人们讨论的焦点,我们已做了大量工作,采集标本全部来自遗址,它们与国藏品相比有所不同,各文化区与文化层及土壤含元素不同,水文环境的不同,其质变度与表层沁象的不同等。虽然我们不可能全部采齐需要的标本,但根据手头有限的遗址文物表象,联合各学科专家进行矿物学研究,此项技术已日渐成熟。</font></p>
<p><font size="5">红山古玉如何传承,并更进一步予以深入研究,科技能否为红山古玉的研究服务,这些是我们面临的课题,我们的研究方法是在传统对比鉴定法的基础上,应用科技鉴定手段来辅助研究。我们认为,红山古玉鉴定要依靠多学科的论证,通过科学仪器的检测和多学科的论证,从玉质分析入手,借助矿物学、地质学等高科技手段进行反复实验,并最终获得了阶段性成果,获得了较高的学术评价。下一步我们还将进一步与地质专家、生物专家等合作,努力建立多学科科技鉴定体系,最终破解红山古玉的真伪和年代问题,实现以科研手段全面揭示红山古玉的真实历史之谜。</font></p>
<p><font size="5">我们相信“任氏泛红山古玉12字鉴定法”与科学的结合是未来古玉鉴定的一个发展方向。高科技手段对于鉴定真伪会越来越彰现它的作用和意义。我们从红山古玉鉴定的科技应用实际情况看,红山古玉的断代从道理上讲很简单——任何物质都存在生命的衰变周期,我们完全可以借助科技手段利用这一点来对其进行断代。当然,作伪者也在研究技术方法,利用科技成果作伪,于是有人就认为鉴定的问题是难以科学解决的。其实不然,之所以这么认为主要是没有人去进一步深入研究,是因为他们没有意识到技术只有在不断研究中才能得以推动和进步的。</font></p>
38#
 楼主| 发表于 2009-2-25 22:35:00 | 只看该作者
[upload=jpg,20061027126261829.jpg]UploadFile/2009-2/200922522345832369.jpg[/upload]<br/>
39#
 楼主| 发表于 2009-2-25 22:39:00 | 只看该作者
&nbsp;
<p><font size="5">从“任南红山文化网”的科研人员已进行的一系列实践看,红山古玉的鉴定必须要力避单一的某一方面的研究,它需要充分利用多种手段去综合研究。科技的手段可以测定古玉所含的微量元素,通过微观的分析是可以确定的,这个微观分析结果对于断代、防伪提供了很充分的技术支持。因此,我们有信心在此基础上逐步制定出我国高古玉鉴真标准及断代标准。</font></p>
<p><font size="5">辨识真伪是困扰红山古玉藏友的大问题,也可以说,红山古玉收藏最大的问题就是保真。现在仿品所造成的主要损失都落在了藏家身上,这严重打击了藏家们的积极性,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唯一的途径就是提高大家的鉴识水平。</font></p>
40#
 楼主| 发表于 2009-2-25 22:47:00 | 只看该作者
[upload=jpg,img_5147.jpg]UploadFile/2009-2/200922522462576965.jpg[/upload]<br/>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任南红山文化网 ( 京ICP备18011924号 )

GMT+8, 2025-2-9 01:21 , Processed in 0.050983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