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南红山文化官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7350|回复: 12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任南红山文化网》考研探究红山诸古玉人文文化理路管窥[经]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2-17 14:03: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经]

[upload=jpg]UploadFile/20072261204247741.jpg[/upload]

山海经

易经》(可参阅《易经与任南红山古玉杂说》http://www.rn-hswh.com/bbs/dispbbs.asp?boardID=2&ID=1194&page=1)

黄帝内经

尚书

诗经

礼记

春秋左传

道德经

南华经

(《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楞伽经》《楞严经》《心经》《金刚经》《无量寿经》《药师经》《地藏经》《圆觉经》《华严经》《妙法莲华经》《普贤行愿品》《维摩诘经》《解深密经》《四十二章经》《大涅盘经》《阿含经》《八大人觉经》《佛说天地八阳神咒经》《十善业道经》

一壶居士注:上述古圣先贤经典著作,均可通过《任南红山文化网》结缘赠送。

[此贴子已经被admin于2007-7-17 11:41:30编辑过]
2#
 楼主| 发表于 2007-2-18 14:42:00 | 只看该作者

一壶注: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有其事有其象(如任南老师的馆藏红山泛红山古玉),必有其理,如果得不出事和象的“理”,是因为我们现代人的智慧不够;有其理必有其象和事,如果复现不了其事和象,那是现代科学实验的手段还暂时达不到。《任南红山文化网》正在开展的,,,,和将要做的,,,,,,(请参读[史部]和[科学检测]部分)

祝任南老师丁亥年新春快乐!吉祥如意!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2-18 14:47:08编辑过]
3#
发表于 2007-2-18 14:44:00 | 只看该作者
谢谢一壶居士为<任南红山文化网>所做的贡献
4#
发表于 2007-2-18 15:06:00 | 只看该作者
智者不惑 仁者不忧 勇者不惧
5#
 楼主| 发表于 2007-2-19 23:56:00 | 只看该作者

学《易》与用《易》---《易与任南红山泛红山古玉管窥》

至于我们要对每一卦、每一爻作再深一层的研究,据我现在所了解,便不是那么简单了,必须研究中国古代天文学,也叫作星象学——天文现象,二十八宿星的躔度,同每一个卦所代表的星座,每一星座在某一躔度上和其他星座所发生的关系,构成了一个现象。譬如说北斗七星,那七颗星如何像一个斗?是人类观察天文,把那七颗星连起来,画出来像一个斗。如西方人讲天女星,是神话的构想像一个天女,实际上没有,只是把一些星星连起来的虚线,大概像一个天女,那就如《易经》所说的“象”。现在西方的天文学那么发达,也离不开星象,这个星象学和现代的太空学分两路了。一路是实际研究追查每个星球在天体里的相互关系,是天文走到太空方面去了;一路是研究追查星座和地球发生的影响关系,而构成抽象性的对人类活动的作用,这就变成星象学。星象学有印度的、埃及的、中国的、西洋的,各个系统不同,但大致上原则还是一样的。可知《易经》每卦每爻的意思,是由星象学来的。汉朝有名的《京房易传》,把这个要点藏在里面,没有明指出来,等于对后人留了一手。后来到了宋朝《易经》的大家邵康节,所谓能“前知五千年,后知六万年”,就是从这个星象系统来的,所以他敢吹这个牛。那么我们知道中国的天干、地支、五行、八卦,都是归纳了非常复杂的星象学,化繁为简变成一般人都能懂得的抽象东西。因为一般人不知道天干、地支、五行、八卦的来源是星象学,就认为是江湖术士,实际上江湖术士的这一套,基本上有其最高深的中国文化作背景。

一壶注:至于我们要对任南红山泛红山每一件古玉作再深一层的研究,据我现在所了解,便不是那么简单了,一是对照《山海经》上图画出的形象及所处的地理位置(方位)--在地成形,同时必须研究中国古代天文学,也叫作星象学——天文现象,二十八宿星的躔度,同每一个古玉件所代表的星座,每一星座在某一躔度上和其他星座所发生的关系,构成了一个星宿,星宿图案与古玉件形象相对照--在天成像,然后再对照《山海经》上图画出的形象及所处的地理位置(方位)。进而参研《黄帝内经》,以达至“究天人之际(人生的究竟),通古今之变(知变适变,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和谐自身、和谐社会、和谐中国,和谐世界)”之目的。推论:任南红山泛红山每一件古玉形象和寓意:中国的天干、地支、五行、八卦,都是归纳了非常复杂的星象学,化繁为简变成一般人都能懂得的抽象东西,化繁为简变成一般人都能懂得的具形具象的古玉?!

6#
 楼主| 发表于 2007-2-20 00:17:00 | 只看该作者

郭沫若先生是结合《古文学》和《古詺刻文》的资料,运用马克思主义来研究中国古代史的第一人!

尹达先生是结合《考古实物》资料,运用马克思主义来研究中国古代史的第一人!

任南先生是民间结合《收藏和馆藏红山古玉实物》资料,提出运用《易经》《山海经》《黄帝内经》探究华夏上古文明和人文文化源流、印证古圣先贤学说和探究生命(有情世界和无情世界)究竟的第一人!?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2-20 0:21:50编辑过]
7#
发表于 2007-2-24 16:01:00 | 只看该作者
经史略韬,起于生命的浩瀚,终于万物之渺茫,学无止境,不为物所迷,不为情所困,难也不难。我继续作沙发等下文,为了开怀.....
8#
 楼主| 发表于 2007-2-26 12:05:00 | 只看该作者

[upload=jpg]UploadFile/20072261204247741.jpg[/upload]

以<任南红山文化网>为交流平台,探寻红山泛红山文化理路和所呈现的华严境界----妙难思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2-26 12:05:59编辑过]

0.jpg (11.09 KB, 下载次数: 0)

[公告]《任南红山文化网》考研探究红山(泛)古玉人文文化理路管窥[经]

[公告]《任南红山文化网》考研探究红山(泛)古玉人文文化理路管窥[经]
9#
 楼主| 发表于 2007-2-26 14:08:00 | 只看该作者

中国文化与佛学八讲---南怀瑾先生讲于中华文化大楼

第一讲

开场白

此次应邀讲解中国文化与佛学,一共是八周,选择这个题目,是基于三个原因。第一:由于近年来西方文化潮流,呈现对中国文化极端之倾慕,对于中国文化所具备的实证功夫,尤有强烈的需求,这种世界文化潮流的趋势,也促使我们对整理自己的文化工作,有刻不容缓的感觉。第二:谈到研究中国文化,佛学实为一大主流。自唐代以后儒释道三家之中,佛学为最重要的一家。但是在今天看来,各方面对中国文化中最重要的佛学,实在尚欠透彻及正确的了解。因此,展开对佛学的研究,亦为迫不及待之事。第三:近年来各大专社团,曾屡次相邀讲解佛学,皆因时间关系,未能应约。此次集中安排,也是藉机向大家报告心得,同时提供一个共同研究的方针而已。
10#
 楼主| 发表于 2007-2-26 14:09:00 | 只看该作者

概论的问题

近年来,大专学校中研究佛学的风气很盛,许多同学常常来问,研究佛学应该从那一本书入手,以及有没有佛学概论等问题。

这是一件颇令人迷惑的事。诚然,佛学概论约有八九种之多。可惜的是,这些概论的编法和写法,受了西方概论的影响,多数是东抄西抄,越论越远。这些概论,只在文字上下功夫,内容并不完整,读后所得的印象,距离佛学的精神愈来愈远,而距离普通的学问则愈来愈近。

所以重新编订一部完整的佛学概论,是目前迫切需要的工作。新的概论,应该包括实证功夫,因为佛学在基本上是建立在实证功夫上的,它也应该以佛学的真精神为根据,不能将佛学歪曲成一种学说。

这是一桩颇不简单的工作,必须集合许多有修养的人,共同努力才能完成。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2-26 14:11:04编辑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任南红山文化网 ( 京ICP备18011924号 )

GMT+8, 2025-2-3 13:33 , Processed in 0.059464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