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比较结果之四
假说:鞍山市南沙河现有称谓不是该河原有称谓,史前辽河有两条,一条为小辽河——鞍山市南沙河,另一条为大辽河,大辽河可能是今之辽阳县联河。(另文讨论)
使用道具 举报
比较结果之五
假说:古籍里“桥山”有两解:一说是沮水穿山底而过,因名;一说是山锐而高曰桥。小孤山的卜鸽山石桥,大孤山的上石桥及唐家房英家堡等地的“桥山”属第二种类型:
上石桥现为村庄名,该村庄在仙人台脚下,据考:原来只有上石桥而没有下石桥,故所谓上不是上下的上而是上去的上,有上而无下指的是死人的灵魂,即通过石桥上天“成仙”,天在哪里,显然指的是仙人台。上石桥即上桥山,石桥之山即《桥山》。桥山也有两座另一座在析木(略)。
比较结果之六
商榷:何谓轩辕国?郭沫若认为“黄帝轩辕氏,实为天鼋氏”。黄帝时发明了指南车是后人的附会,石器时代根本加工不了所谓车。石器时代也根本没有后来的汉字,根据汉字的字义来解释轩辕也并不靠谱。据轩辕二字的字音,轩应为东北土话,音“轩离”的轩,轩离,意为加工。辕即鼋是甲鱼,组词为轩鼋。是否可以理解轩辕国为“加工出了天鼋氏的国度(族群)”,即为《轩辕国》。既然郭沫若有了“实为天鼋氏”的说法,那么或者此之前根本不存在轩辕,只有夭沃,即一南谓之吆,一北谓之喔,组词“吆喔”。《轩辕之国》可能原为《吆喔之国》。吆喔:模仿野鸡鸣叫声,为什么是野鸡而不是家鸡,野鸡鸣叫是两个音节与吆喔两音节相符,家鸡鸣叫声为三个音节。野鸡被认为是凤凰的雏型之一,故而“夭沃”一词应为凤凰鸣叫声。吆喔:原始语汇,表示独立存在、或彼此独立存在时的状态、感受,延用至今。
比较结果之七
有人说“黄帝受河图,见日月星辰之象,于是始有星官之书。命大扰探五行之情,占斗纲所建,始作甲子文。”甲子文即天干地支,被认为是黄帝时发明的日历,用以记年、记月、计日、计时。“一个文化”中大批的原始石窝符号群,其中就有大量的祭天、祭地、祭时、祭人、等内容。甲子文指的本不应是后来的汉字,这些符号群应该就是所谓“星官之书——甲子文”,轩辕国有“甲子文”在情理之中。
比较结果之八
析木大石硼,山海经中称之为“鞠陵于天,”大石硼在一个文化中的位置令人瞩目,析木大石硼在一个文化的文化链中应为“祖龛”,祖即是神。龛是古人对一个文化的总结,是一个文化沃土中的佼佼者,集中体现了一个文化的最高成就,也是古轩辕国存在的结构性证据之一,并由此开始了一个文化的新纪元,以多样文化形式传承后世。析木大石硼一般被认为是青铜时代的作品(存疑),代表了一个文化的尾。一个文化起步于孤山文化。一个文化跨越的历史年代为距今4.000——40.000年。据群众提供的情况,大孤山区也有一座大石硼,是天然品,在原羊儿峪东沟,可供数人避雨,1958年被采石者炸毁,现原地点现在已被200万吨城市垃圾覆盖。
比较结果之九
什么东西是“乘黄” 通过对比,我们知道,山海经,夭之野中的“乘黄”与沃之野中的“龙山”均指酋长们升天时所骑乘的龙,即指某一特定的山脉,而黄帝骑乘的龙即为“乘黄”。乘黄即指“鞠陵于天”所倾靠的“析木山”。《管子·小臣》:“昔人之受命者,龙龟假,河出图,洛出书,地出乘黄,今三祥未见有者。”管子把“乘黄”与河图洛书并列为三祥,但管子又说“今三祥未见有者。”而“一个文化”中的两地则“三祥皆有,”这样规模的遗址组合群体就等于指明了,遗址群体中的某座古墓应该是“某位乘黄者”的葬处。这个地点指的是析木山149、9高地。而沃之野的“龙山”,指的是千山风景区西部仙人台所属山脉,其中遗址组合群体中的古墓群在羊耳峪。“有三泽水,名曰三淖”,指的是鞍山市南沙河上游三个史前湖泊,现沼泽尚有遗存,具体位置在上石桥西、黄岭西部、倪家台北部共三处,与山海经记载相符。
比较结果之十
供参考的第一批地名称谓补充修正:一个文化的发现研究过程中,地名错误、混乱及许多地方无地名,这是一个尚待解决的问题。根据古文化遗存,建议:小孤山地区析木山(无名)应为苍龙山。卜鸽山、鸡冠山应为凤凰山。274、5高地应为轩辕台(仙人台)。149、9高地应为鞠陵于天。某无名高地应为通天台。窑沟北山257、1高地应为龙鱼陵居。
缺失,两个轩辕国的遗存都很对称,一般甲地发现情况乙地也会有情况,但也有还没找到的情况,如,据山海经记载,有一座重要古墓,它应该坐落在原大孤山的山顶,但鞍钢大孤山铁矿以采掘到了负250米以下,同时有一些重要遗址又被大孤山铁矿的尾矿坝所覆盖。有的原始符号群被施工机械毁掉,或被采石者彻底炸掉,又如,羊耳峪遗址在一个文化中地位极为重要,但已辟为鞍山市垃圾场,200万吨城市垃圾已将羊耳峪东沟无可挽回的填死。千秋公墓继续北扩,再往北扩一点儿就会再毁掉一个古祭祀场,类似情况还有许多,我们又无能为力,文管部门又不管,所以也存有许多遗憾。
三、关于这些石制品的年代问题或这些石制品跨越了多少年代的问题
我们理解一个文化的物质文化遗存跨越了原始社会、母系社会、直至进入父系社会、就是说从自然崇拜生殖崇拜直至祖先崇拜漫长的历史时期。
目前我们缺乏对这些遗址直接断代有效的自然科学手段,只能采用所谓间接断代方法,即相关遗址、相关资料、道听途说而得到的常识,并以它们之间的形式逻辑关系为年代判定的基本依据,可能有较大误差。
1、山体上大量易经符号石刻,国内仅此一例,易经时至今日仍然在继续使用,但易文化产生的年代之久远却几乎无法判定,对于易文化的发生发展而言,新石器时代时间太短,旧石器时代时间又太长。所以我们只能说易经文化可能发生在时空悠远的几乎望不到边的古代。我们斗胆采用了孤山仙人洞发掘成果,即孤山文化装饰品。我们看到这些装饰品应该是易经三才图的最早样品,它的地层年代为晚更新世,距今四——十一万年。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小黑屋|手机版|任南红山文化网 ( 京ICP备18011924号 )
GMT+8, 2025-4-27 08:43 , Processed in 0.062500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