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不甘心这样的结论,又利用“阿波罗”14号的S-4B上升段的火箭去撞击 月球,结果又引起了一场长达3小时的月震,深度还是35—40公里。在此以后,又利 用“阿波罗”15号的火箭制造月震,震波传到了1100公里远的风暴洋,甚至达到弗 拉矛洛高原的月震仪。如果用同样的方法在地球上制造地震,震波只能传100公里, 也不会出现持续1小时之久的震动。 让我们来做一个小实验。如果我们以同等的力量去敲击两个悬空的金属球,一 个实心球,一个空心球。实心球会发出“嗡”的一响,震动很快就会停止,而空心 球不会这样,它“当”的一响后,震波沿着壳体会反复震荡,持续很长时间。科学 家面临的问题就与此相类似。通过数次人为制造的月震显示,月球内部的结构肯定 与地球不同,否则就不会发生类似的震动,从月球震动的特点来看,十分像空心球 体的震动,否则,一次小小的冲击决不会造成几小时的震动。因此,在这一事实面 前,就连最保守的科学家也认为,虽然不能由此得出月球内部完全是空洞的结论, 但至少它可以证明,月球内部存在着一些空洞。 但以上这几次试验还不能得出最后的定论,因为光有月震的横波,并不能完全 说明问题,而人类在月球上安放的月震仪,距离又过分接近(因为月球永远有一面 背对着地球,不可能在背面安放月震仪,即使安放了,信号也传不回地球),因而, 测不到月球的纵波。如果,月球的确是中空的,那么,纵波不会通过月球中心,而 横波则会在月球壳体上反复震荡。科学家希望月球能发生一次较大的陨石撞击,通 过测量纵横月震波传播的时间差异,来证明月球内部是中空。幸运的是,这种概率 极低的事件竟然发生了。 1972年5月13日,一颗较大的陨石撞击了月面,其能量相当于200吨TNT炸药爆炸 后的威力。参与“阿波罗”计划的科学家给这颗陨石起名为“巨象”。“巨象”造 成的巨大月震确实传到了月球的内部,如果月球是个实心球体,那么,这种震动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