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南红山文化官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高翔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转帖]人类曾经被毁灭

[复制链接]
121#
 楼主| 发表于 2008-4-9 23:19:00 | 只看该作者

伟大的爱因斯坦,在他最后的15年里一直致力于研究一个问题,那就是“统一

场理论”。迄今为止,尽管我们周围的物质千差万别,五颜六色,但它们基本上是

由四种基本粒子构成,即质子(P)、中子(N)、电子(e)、中微子(U),由这

四种粒子相互作用产生四种基本力:电磁力、引力、强核力、弱核力。对理论物理

学家来说,这四种表面不同的力完全可以统一成一种基本力,名为“统一力”,在

这力的四周形成一个场,那就是“统一场”。科学家认为,统一力是宇宙中最完美

的构成形式,因此他们断言:宇宙中存在许多这种“统一场”通道,物体一旦进入

这种场,时间、空间、速度三者都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从一个星际到另一个星际

就像我们打一个越洋电话那么快,只是我们迄今没有发现这些统一通道罢了。研究

统一场有什么意义呢?第一,它可以使我们获得巨大的能量。科学家从原则上可以

探测到质子的衰变,但一个质子的寿命为103万年,要使它发生衰变必须有一个10

15次方GEV的巨大质量,这远远超过了地球上所能达到的任何能量。电磁力的发明与

应用已经对我们人类社会产生了巨大作用,不难想象,如果“统一场”理论实现了,

人类将会获得极其巨大的能量。第二,它可以使我们跨越三维空间去建立新的宇宙

观,科学家的定量理论分析指出,在我们的三维空间以外,还存在着其他的空间,

现在随着“统一场”理论正在讨论的空间维度是十一维空间。

    1985年,美国物理学家费希巴赫提出了一个全新的看法,他认为,在宇宙间除

了四种基本力以外还存在“第五种力”,这一看法立即引起物理学界的大争论。19

97年,来自欧洲的消息说,人类在研究第五种力上已经有了一定的突破。我们没有

资格参加争论,只想说:今天的不可能,到明天都有变成现实的可能。在广大的宇

宙中,从概率的角度来说,比我们地球人类先进几倍或几十倍的高级生命是完全有

可能存在的,那么他们的科学技术想必也是很惊人的,我们今天正在努力探讨的问

题,很可能出现在他们的小学生课本里。如果月球人真像毕得格拉斯所说比地球文

明先进15倍的话,那么类似“统一场”的理论,在他们看来很可能是婴儿的启蒙读

122#
 楼主| 发表于 2008-4-9 23:20:00 | 只看该作者

物罢了。这样他们就可能穿行于星际之间,而不会去担心被任何一颗星球的引力所

捕获,同样他们也可以降临近地轨道而不再受地球引力的影响。

    近年来,一则惊人的消息可以使我们对以上的假设增加信心。1989年,在一次

记者招待会上,前苏联宇航专家马斯·捷诺华博士透露,1988年,人类在地球轨道

发现一颗来历不明的卫星,它的体积异常大,呈钻石形,外围有一维的强磁场保护。

起初人们怀疑这颗卫星是美国或前苏联等国发射的,后来才证实,地球上没有一个

国家发射过这颗卫星。这颗卫星是从哪里来的呢?法国天文学家佐治·米拉博士说:

“很明显,这颗卫星飞行了很长时间才来到地球,事实上它的设计也是这样,虽然

只是最初的估计,但我敢说它至少已经制成5万年之久!”据说,美国航天飞机的历

次飞行中,至少有一次是专门研究这颗来历不明的卫星。看来,宇宙中的其他高级

生命早已解决了星际长途飞行的动力及反引力等一系列技术问题。因此,“月球一

宇宙飞船”来到地球轨道,甚至降临地球近地轨道也就不是什么骇人听闻的事件了!

 

123#
 楼主| 发表于 2008-4-9 23:22:00 | 只看该作者

第五章 地球以外有生命吗

 

--------------------------------------------------------------------------------

 

        在银河系180亿个行星系中,假如1%的星系有生命的可能,那么概率

    1.8亿多;在这1.8亿中,假如1%有生物,那么概率是180多方;在180

    中,假如有1%是有智慧生物,那么概率是1.8万。如果算上河外星系,概

    率会高得吓人。因此,“人类是宇宙独苗”的想法是幼稚可笑的。

 

                       第一节  地球是宇宙的独苗吗

 

    每当繁星灿烂的夜晚,我们仰首苍穹,一道白练般的银河横亘天际,北极星旁

的仙女座星云隐隐向人们诉说着那耳听不见的故事。此时,牛郎织女的神话、嫦娥

奔月的传说、北极仙翁的故事,早已在心头环绕,追随屈原问天的古音,我们斗胆

问苍天:苍茫浩宇,可有亲朋?

    宇宙之中除了星辰以外,还有生物吗?有没有像人类这样伟大的智慧生物?宇

宙没有回答!是默认,还是不屑一顾?

    这不能怪伟大的宇宙,只能怪渺小的地球人,因为我们在宇宙回答之前,甚至

在我们提出问题之前,在我们的心中早已有了一个确定不疑的答案,那就是:地球

是宇宙中唯一的独苗。

    地球是宇宙独苗的看法自古就有。大家不会忘记,中世纪时候的西方,宗教神

学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因为万能的上帝就居住在地球上。当然,这不仅是西

方的问题,几乎在全世界各民族中都有类似的看法。中国人就认为,中国是世界的

中心,所以才叫“中国”。实际上,大家心里都明白,我们歌颂地球,并不是真正

歌颂地球的伟大,而是变着法子歌颂人类的伟大,“世间万物,惟人为大”,这才

是最根本的目的。“地球是宇宙中心”,“人类是宇宙的独生子”的观念早已深深

根植于人们的脑海。

124#
 楼主| 发表于 2008-4-9 23:23:00 | 只看该作者

如果说以上的观念产生于认识的落后,尚有情可原,但问题是这同人们的认识

似乎没有关系。事实上,直到今天还有相当多的人抱有同样的看法,现代科学在打

倒迷信的时候,似乎也无意消除地球中心论观念,相反,许多科学家都在积极寻找

证据,来证明地球人类是宇宙独生子的宗教观念。因此,关键在于人类自高自大的

本性。

    然而,不论人们如何小心翼翼维护着那易于破碎的自尊心,科学本身的发展正

一下又一下,一点又一点,将那本来早已千疮百孔的自尊心敲得粉碎,人们正被迫

接受如下事实:

    正如我们今天把世界看成一个整体一样,实际上整个宇宙就是一个完美的整体,

我们地球及太阳系只是这个整体中的一小部分,而且几乎小到完全可以忽略不计的

程度。同样的,正如目前所有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不能脱离世界整体性

影响一样,在宇宙中各星系的存在与演变也存在着相互的作用。当我们的文明正冲

破地球引力迈向宇宙文明之际,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在整个字宙中,能够有意识地

影响地球发展的绝非仅有人类(人类影响地球的历史充其量只有200万年的时间,仅

占地球时间的1/2500),浩浩的宇宙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人们意想不到的事情,生

命的生成与毁灭,乃是宇宙运行中必不可免的日常小事。

    让我们先来看一下宇宙中存在生命的概率:现代天文学公认,我们所处的银河

系大约有3000亿颗恒星,至少有180亿个行星系,假如这其中只有1%的行星系可能

存在生物,那么数字依然是庞大的,乃有18亿之多。再假如,这其中1%的行星系

上有生物,那么我们得到的数字仍将是180万。让我们再进一步假设,每100颗有生

命的行星,只有贝颗居住着智力水平与人类相等的生物,那么我们的银河系有可能

存在高级生命的行星仍有18万之多。这才是仅仅我们一个银河系,宇宙中间又存

在多少个类似银河系的巨大星系呢?恐怕是一个吓人的天文数字。

125#
 楼主| 发表于 2008-4-9 23:23:00 | 只看该作者

因此,单从概率的角度讲,地球人是宇宙间唯一智慧生物的观点是幼稚可笑的。

毫无疑问,宇宙间有数不清的与地球类似的行星,有类似的混合大气,有类似的引

力,有类似的植物,甚至有类似的动物。早在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哲学家米特罗德

格斯就曾说过:“认为在无边的宇宙中只有地球才有人居住的想法,就像播种谷子

的土地上只长出独苗一样可笑。”

    1997年,美国生物学家在地球上发现一种太古生物,这种生物能在极冷或极热

的极端环境下生存,并且它具有细菌和包括动植物及人在内的所有真核生物两种特

点,是地地道道的第三种生命形式。此种生物的发现证明,人类对生命所具备的特

点了解得相当不够。请不要忘记,这仅仅是在地球的环境之内,在广大的宇宙中间,

生命的形式更为复杂,用地球生物观点来品评宇宙生物的存在是最不可取的做法。

美国宇航局最近宣布,他们在地球附近的波雷尔利斯恒星周围发现了一颗绕其公转

的新行星,这颗行星与太阳系最大的行星木星的大小差不多。新发现的行星距离恒

3700万公里,是地球距太阳的14,比水星离太阳的距离还要近,其表面温度估

计达到200℃—260℃,在这种温度下,地球生物是很难生存的,但宇宙中可能存在

耐高温的生物。这颗行星的发现,使人们增强了信心,太空中很可能有大量存在生

命的行星。

    1969年,在陨落于澳大利亚的碳质球粒陨石中,发现了地球上不能天然形成的

右不对称氨基酸,显示了地球以外孕育生命的可能性。就在最近,美国宇航局宣布,

从哈勃太空望远镜中得到的照片显示,一直被认为不稳定的木星上发现有大气,还

有潮湿的土壤,这说明木星已经具备产生生命的基本条件。1996年,美国宇航局从

126#
 楼主| 发表于 2008-4-9 23:24:00 | 只看该作者

一块落在亚利桑纳州来自火星的陨石中发现,这块陨石中存在古代微生物,火星存

在生命的古老传说再一次被人们所重视。

    1963年,科学家利用射电天文望远镜在人马座发现了有机分子甲醛分子的光谱,

这一发现具有重大意义。因为,有机甲醛分子可以转化为氨基酸,而氨基酸乃是生

命物质的基本组成形式。有机甲醛分子的发现,再一次证明,地球生命决不是宇宙

中独一无二的现象,人类也不应该是宇宙的独生子。

    越来越多的发现为我们指示出了一个确定不疑的方向:宇宙中确实存在生命,

即使是我们最熟悉的生命形式,也有可能在宇宙的某个角落中产生。现在的问题已

经不是证明这些生命的存在,而是要想办法寻找它们。

    本世纪70年代,美国率先发射了“旅行者1号”和“旅行者2号”,其目的就是

在茫茫的宇宙中寻找可能存在的生命形式,并与之对话。此时,两艘宇宙飞船正以

每秒17.2公里的速度向外太空飞去。1986年,当它们穿过冥王星后,即飞离了太阳

系,成为一颗真正的宇宙行星。假如不出意外的话,它们分别于14.7万年和55.5

年后飞抵太阳系以外的另一个星系。

    “旅行者号”带有录制着我们地球人特征、地球风貌及美国前总统卡特向外星

文明致意信息的铜制镀金唱片。这位美国前总统在致文中这样写到:“我们向宇宙

传送这一信息。10亿年后,当我们的文明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地球的面貌大为改观

时,这一信息可能依然存在。在银河系3000亿颗恒星中,一些(也许有许多)恒星

的行星上有人居住,并存在着遥远的宇宙文明。如果一个这样的文明截获了‘旅行

者号’,并能理解它所携带的录制内容,就请接受我们如下的致文……。”很明显,

“旅行者号”是为了寻找地外文明而发射的,换句话说,美国人是以地外文明存在

的假设为前提条件的。

127#
 楼主| 发表于 2008-4-9 23:24:00 | 只看该作者

1994年,当苏梅克一列维彗星撞击木星时,科学家发现,当撞击发生时,有大

量水蒸气出现,这说明,这颗彗星上带有大量的固体水。有水就有生命。苏梅克一

列维彗星在宇宙中是颗很平常的彗星,它们在宇宙中穿行,产生生命的可能性是极

大的。

    实际上,问题还不单单在这里,生命的存在究竟需要怎样的自然环境?难道必

须拥有与地球相似的自然条件吗?地球的生物观普遍适合宇宙中所有的星球吗?事

实证明,生命只能在类似地球的行星上存在和发展的观点是站不住脚的。

    地球上一共有200多万种生物,在我们已知的120万种中,有9000多种井不需要

一般的自然环境。厄里希·丹尼肯在其著作《众神之车》中曾介绍了布里斯托尔大

学昆虫学家欣顿和布鲁姆在这方面所做的试验,这两位科学家把一种蠓在100℃的高

温下烤了几小时,马上又放进液氮中(一270℃),经过强辐照后,他们又把这些试

验品放回到正常的生活环境。这些蠓很快便恢复了活力,并且繁殖出了健康的后代。

这个试验充分说明,生命只有在地球的条件下才能存在的说法是错误的。

    地球生物观认为,阳光、水分、氧气是生命的三要素。然而,人们却在几千米

深的海底及北极冰层下发现了不需要阳光的生物,也发现了不需要氧气的细菌,它

们叫厌氧细菌。多年前曾有一则报道,人们从完全封闭的岩石层中发现了沉睡数万

年的青蛙,在正常的自然条件下,它们竟然恢复了生命的活力。生命真是不可思议,

它顽强到远远超出人的想象之外,随着认识的不断深入,我们已经发现了许多在完

全意想不到环境下存在的生命,比如,在放射性极强的核物质周围也同样有生命存

在。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相信“地外文明”是存在的,他们很可能比我们的进化早

几十倍,甚至上百倍。今天,我们不但能够登上月球,而且‘还能探测整个太阳系,

128#
 楼主| 发表于 2008-4-9 23:25:00 | 只看该作者

那么,一个比我们发达不知多少倍的文明,他们也完全有可能跨越星系来考察,在

与我们的先民接触当中,留下一些遗迹,传授一些知识。在这一思想下,产生了

“远古接触论”。

    远古接触论的创始人是美国的福特·恰尔兹·侯,他一生中孜孜不倦地搜集能

够推翻流行理论的资料和信息,提出“让科学从科学家的垄断下解放出来”的口号。

他的基本思想是:宇宙间存在巨大的生物,对于这些生物来说,我们世界的大小只

介于饲养箱与实验室之间。他甚至说:“我推测,我们是某些生物的私有财产。我

觉得地球本来不属于任何人,但后来它被勘察,沦为了殖民地。”

    欧洲有两位学者继承了福特的事业,他们是著名物理学家和化学家贝尔吉埃与

哲学家兼新闻记者刘易斯·鲍埃尔,他们在欧洲创办了《平面》杂志,并将福特的

口号用作杂志的题词。

    前苏联对远古接触论也很感兴趣。在本世纪初,前苏联宇航学的奠基人季奥尔

科夫斯基写了一系列文章,论述了高度发达星际扩张及他们之间的接触问题,他还

谈到了外星人对于地球的访问。同时,尼古拉·雷金也注意到,许多民族散居世界

各地,相距甚远,但其神话中的某些情节和题材却颇有共同之处,他认为,这些神

话可能包含着真理的内核,这就是远古时代曾经有外星人访问过地球。近年来,哲

学家布鲁佐夫与语言学家莫洛佐夫一起,试图创立一门“外星人远古访问学”,把

研究外星人与地球接触的现实性问题作为这门学科的首要任务。

    当然了,目前对地球以外生物及文明程度的推测还不可能有什么证据,这是这

个推测的致命弱点。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证据是至关重要的。但是,我们同样相

信,地球以外生物及文明的证据就存在于广大的宇宙之中,问题是你是否有能力将

它拿来。正像著名物理学家贝尔吉埃所说:“我们无法推翻外星人曾来访问以及原

始文明无影无踪地消失的假说,也无法推翻往昔文明的知识与技术足可与今天媲美

的推论。我们认为,我们称之为秘传的那些被各种形式遮掩起来的成就,也是实实

在在的成就,犹如魔法师的成就一样。”

 

129#
 楼主| 发表于 2008-4-9 23:26:00 | 只看该作者

  第二节  茫茫宇宙觅知音

 

    某一天,一批来自太空以外的生物,突然驾驶着奇形怪状的宇宙飞船,出现在

地球大气层之内。惊慌失措的地球人用所谓先进的武器向来犯者进攻,为保卫自己

的家园而战。只见一颗颗导弹拖着长长的浓烟,像一把把利剑刺向来犯者;一架架

战机义无反顾地冲向侵略者。然而,这一切都是徒劳的,由于科学技术的悬殊,使

地球人的反抗终究化为泡影。高贵的地球人,不得不向长着无数根触角、像章鱼一

样的宇宙生物,低下那高贵的头颅。地球被奴役了,地球人一律变成了奴隶,在章

鱼般生物的统治下,一批批悲惨地死去。

    这是经常出现在科幻小说中的情景。奇怪的是,这种情绪几乎统治了人们的思

想,好像宇宙以外的生物,不论他们的文明程度如何,都异常地贪婪、残暴,好像

宇宙间根本不可能出现平等的交往。实际上,科幻小说反映的只是一种情绪,是地

球人对自己认识的一种情绪。我们对宇宙生物的一切推测,都是从自我认识开始的,

因为我们人类正像小说中的地外生物一样,贪婪、残暴、自私,因此我们才把这种

认识强加给幻想中的地外生物。说穿了,这正是我们对自己本身失去信心的表现,

也是对人类文明所走过历程的反思。

    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世界科幻的发展正在向我们昭示一个真理,那就是,

人类对自己越来越怀疑,越来越恐惧,我们正在担心有一天,人类会被科学的发展

130#
 楼主| 发表于 2008-4-9 23:26:00 | 只看该作者

引向死亡地带。这决不是恶意中伤科学,也决不是笑谈。

    如果不信。我们来回忆一下。幻想是人类愿望的表现,也是对生活前途的展望。

在古代时期,人类的幻想都是美好的,充满了浪漫,表现了人类对未来的信心,它

们的格调基本上是明快的。想一想嫦娥奔月的神话,想一想精卫填海的传说,再想

一想盘古开天的壮举,多么浪漫,多么雄壮,根本没有一点点灰暗的色彩,读了使

人振奋。再读一读凡尔纳的作品吧!它向我们揭示了怎样一个奇妙的科学世界,人

类真是含着笑容在展望自己的未来。

    然而,从这个世纪以来,科幻的格调变了,它变得那么灰暗、那么沉重、那么

可怕。读科幻作品,不再是一种享受,而简直就是心灵的考验,你必须有钢丝一样

的神经系统,必须有久经沙场般的意志,还要有一次能吃下七只苍蝇的本事。《星

球大战》让你心跳加速到每分钟120次;《异形》和《苍蝇》让你三天吃不下饭;

《撒旦回归》让你真后悔来到这个世界,等等。从这类科幻作品中你读到了什么?

是恐惧,是失望,是悲哀。浪漫没有了,雄壮没有了,自信心也没有了。

    这究竟是为什么呢?难道真是对地球以外生物的恐惧?不!决不是。它是对我

们人类自己的恐惧,是对科学发展的恐惧。科学正在把我们变成青面獠牙的怪物。

如果历史是一面镜子的话,每一次照镜子时都发现,我们一次比一次变得更加丑恶。

    用人类的本性,来推知宇宙生物的本性是错误的,人类文明走上一条坎坷的道

路,这是由人类无限贪婪造成的,是由一种畸形的价值观造成的。事实上,在人类

无法解决自己所面临的问题时,也许我们只能把拯救人类的希望,寄托在地球以外

一种更加理性的文明身上。这大约也是我们寻找地外文明的潜动力吧!

    事实上,我们根本用不着把地外生物想象得多么可怕,如果他们果真存在,如

果他们能够跨越遥远的星系来到地球,那么他们的出现绝对不是掠夺者,他们不会

对地球构成什么威胁。我们相信,文明一旦达到了星系航行的程度,这样的文明应

该是道德的。如果他们真的需要资源,那也不会来掠夺地球,因为构成地球的物质

几乎是宇宙中最为普遍的物质。想一想地球在宇宙中的渺小,简直就像一颗沙粒,

我们的这种担心,实际上是高抬了自己。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任南红山文化网 ( 京ICP备18011924号 )

GMT+8, 2025-2-19 15:12 , Processed in 0.076465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