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力有设奋的支持才是正路 支持 [em01]以下是引用高翔在2007-6-22 14:11:53的发言:在鉴定民间红山古玉时,往往会听见一个关键词,以“东西对”或“东西不对”,来论说鉴定结果。“东西对”,被鉴物便是真品。“东西不对”,被鉴物便是赝品。没人能知道这个专业鉴定术语,产生于什么时代,但一定是用已知的一个,去与另一个对。对得上就“对”,对不上就“不对”。这也许就是这种鉴定术语的来源吧。 应用这种“对”的技术,需要有一个强大的数据库支撑。不光在器型上,在沁色上,在玉表自然变化上,而且在当时的宗教信仰上,祭祀形式上,社会风俗上,生产力水平上,地理环境和自然气候上等全面的海量数据库,足以产生一种让人把握得住的依据。目前认定的三百来件红山古玉,要概括从五千年以前开始、到不知再上溯多少年是头的三个时期诸多部落的远古文化、远古技术,以及在地底下处于种种复杂的保存条件所造成的旧貌,其实就是拿着几件古玉论中国万年历史。到头来,“对”的技术不过是“盲人摸象”。 任老师藏玉几万件,涉及各个时代。仅红山古玉就上万件。但任老师从来不对一件东西简单的说“对”与“不对”。从而总结出来“红山古玉12字鉴定法”。任南红山文化网论坛充分体现了任老师科学鉴定古玉的宗旨。与其他论坛和所谓“专家”有着明显的不同。在这里可以得到提高。学到本领。
[此贴子已经被admin于2007-6-22 15:32:10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