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南红山文化官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教学] 高古玉高科技测年代

   关闭 [复制链接]
251#
发表于 2007-9-3 16:10: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任南在2007-9-1 17:23:54的发言:

以下是引用rn在2007-2-17 0:01:52的发言:

北大检测图片

[upload=jpg]UploadFile/2007217014425167.jpg[/upload]

发贴心情
[转帖]玉器鉴定进入数字时代
以下是引用自然太在2007-9-1 0:22:28的发言:

   

“作为一种历史文物的鉴定方法,其鉴定结果准确性是对这种方法进行优劣评判的最根本标准。这项发明之所以能保证其鉴定结果的准确,就是因为在它独有的显微图像数据库中存有涉及泌色、结晶体、变形、突起、钻孔等16大类500余种传世玉器常见表面特征的海量图文数据。这些数据所反映的特征中绝大多数都是人工无法仿造的,在实际鉴定工作中鉴定专家有时仅凭其中的一两项特征就足以鉴别待鉴玉器的真伪。与此同时,在这个数据库中也收集了大量的当代人工制伪玉器特有的表层特征,其中部分的伪品特征都是时下最新制伪工艺的“成果”。在海量的真伪两方面信息的衬托之下,加之科学的比对方法,足以确保让真品脱颖而出,伪品原形毕露。”

    古玉终于有了科学鉴定法!脱离眼学,证据说话。这里的关键是显微图像数据库的建立。这也证明任老师红山古玉研究思路的正确性。红山古玉的鉴别也必定是走微观鉴定的路子,建立各种工上自然态质变的显微图像数据库。对于红山古玉(包括其它新石器时期古玉)来说,工上自然态质变会更加明显,抓住几条作为充分条件的,人为不可仿的工上自然态质变特征,可鉴真伪矣!工作量也是瞒大的!


玉器鉴定进入数字时代

 

                         ----传世玉器计算机辅助鉴别方法问世

   20071月一项名为“计算机辅助的传世高古玉真伪鉴别方法”的发明专利在香港国际专利发明博览会上被授予金奖,其知识产权价值被香港权威知识产权评估机构评出了730万美元的高价。,这项发明的诞生,引起了国内外专业人员的关注,一位国内学者甚至预言,这项发明的诞生标志着中国的玉器鉴定从此走入了一个数字化的新时代。

    这项名为“计算机辅助的传世高古玉真伪鉴别方法”的发明是一种传世古玉的鉴别方法,它采用计算机图像识别技术为基础,利用大量的传世古玉上的常见特征的显微结构图像、量化数值以及人工制伪玉表层特征的高清图像,分门别类组合而成了一套真伪古玉特征的高清数码图像数据库。在鉴定时只需根据方法规定的标准对待鉴玉器的表面特征进行数码图片采集,并向计算机系统提供出待鉴玉器的器型、类别和表面特征等信息,即可通过计算机系统在数据库中调取有关的真伪玉器特征图像与待鉴玉器的图像采集进行比对,并得到一个由计算机系统提供的鉴定结果。因为采用这种方法进行的鉴定工作是由计算机系统辅助进行,大大的提高了玉器鉴定工作的效率。同样,因为采用这种方法的鉴定工作全部是以数字化的形式在计算机系统中进行,鉴定信息可鉴定结果均可通过网络传递,有效的减少了待鉴玉器在鉴定过程中的移动和运输,避免了鉴定工作中待鉴玉器的不必要损坏,为跨地区的远程鉴定提供了巨大的方便。

    作为一种历史文物的鉴定方法,其鉴定结果准确性是对这种方法进行优劣评判的最根本标准。这项发明之所以能保证其鉴定结果的准确,就是因为在它独有的显微图像数据库中存有涉及泌色、结晶体、变形、突起、钻孔等16大类500余种传世玉器常见表面特征的海量图文数据。这些数据所反映的特征中绝大多数都是人工无法仿造的,在实际鉴定工作中鉴定专家有时仅凭其中的一两项特征就足以鉴别待鉴玉器的真伪。与此同时,在这个数据库中也收集了大量的当代人工制伪玉器特有的表层特征,其中部分的伪品特征都是时下最新制伪工艺的“成果”。在海量的真伪两方面信息的衬托之下,加之科学的比对方法,足以确保让真品脱颖而出,伪品原形毕露。

    如此完整、科学的数据和方法,耗费了开发者的大量心血。据这种方法的发明人周菩介绍,他从上个世纪80年代初开始接触、收藏传世古玉,在20多年的收藏历程中收藏了大量的传世古玉珍品,也积累了大量传世古玉的真伪鉴别经验。在长时间的收藏、鉴定经历使他发现,传世古玉经历了成百上千年的风雨沧桑,历史会在他们的表面留下了许多不可抹杀的印迹。而人为制造的玉器伪品,因为制作过程中的急功近利,也会在玉石的表层留下磨洗不去的“罪证”。这些表面特征多数是不可人为伪造或掩盖的。所以周菩在收藏之余,十分注意玉器表面特征的收集。此项发明的图像数据库中的大部分数据都是周菩在收藏之余所精心收集。为了使这些特征更好的系统化、全面化,周菩还收集了许多国家馆藏和他人收藏的传世古玉上的特征信息,在征集这些信息的过程中周菩还曾多次深入红山等遗址地区。并研究了其它领域中的一些理论和方法,如考古学中的埋藏学、层位学、类型学等,刑侦学中的指纹鉴定、笔迹鉴定、痕迹鉴定等。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多年的收集和科学的整理终于让我们看到了今天的发明成果。

        作为一项科研成果,这项发明为从事玉器研究的文博专业工作者和广大的玉器收藏爱好者的玉器鉴定工作提供了一个客观、科学的数字化辅助工具。作为一种科学的鉴定方法,它还为文物鉴定工作的数字化、信息化提供了一种十分有意义的新思想。以往我们文博工作者眼中的鉴定信息化往往存在于鉴定信息的收集阶段,即通过色谱、C14等方法采集一些待鉴文物的物理化学信息,作为鉴订的参考依据,而很少将数字化思想引入到实质鉴定阶段。在实质鉴定阶段所通依靠的往往只有鉴定专家的感观、触觉和经验了。“计算机辅助的传世高古玉真伪鉴别方法”打破常规将计算机技术应用到了实质鉴定的阶段,以计算机图形比对的方式让计算机直接参与鉴定,在鉴定工作中让电脑部分的代替人脑,在提高鉴定人员工作效率的同时也极大的降低了在原有的人工鉴定方法中各种人为因素的干扰。据周菩介绍他发明这种鉴别方法的初衷,就是因为在同一件文物的鉴定过程中专家的意见经常相互分歧,而专家的鉴定工作往往是以个人经验为基础,在鉴定过程中缺少科学工具的支持,所以他才萌发了发明计算机辅助鉴定工具的想法。而他的这项发明也确时为传统的玉器鉴定工作提供了一种科学、方便的辅助工具,将玉器鉴定工作从此带入了数字时代。

       目前此项发明专利已于20067月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正式受理,专利的成果转化和具体软件工具的开发工作都正在筹划当中。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我们的文博工作者和收藏爱好者在从事古玉鉴定时就可以用上科学的数字化工具了。

 

 

 

 

252#
发表于 2007-9-5 11:20:00 | 只看该作者

自然沁色镜下,其晶形完好。一般受沁部位主要是在两晶体之间的空隙里产生。而人工染色做沁,是短时间以热与酸为主,所以对晶形在不同层面上有不同程度的损害,使晶形产生不完整。酸与原晶体间杂质产生酸化物质,与未人工做沁处比较,则更可以一目了然。
真品中有沁、有蚀的微镜表象,同人工的沁、蚀共处现象,在微镜下,是好区别的。<专家对镜下之真伪沁的解读>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次生结晶:古玉入土数以千年,其中一些成分在地下潮湿环境长期作用下,经毛细管作用,析出器表,形成少量斑晶(呈云母光泽,白色者为透闪石晶,黑色为阳起石晶——呈针状、冰花状,多见之于裂缝、刻痕、蚀斑、受沁处,与石英岩中云母片的随机分布大不相同,很容易区别);

253#
发表于 2007-9-5 12:24:00 | 只看该作者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真品中有沁、有蚀的微镜表象,同人工的沁、蚀共处现象,在微镜下,是好区别的。<专家对镜下之真伪沁的解读>


工上自然态质变是辫别真伪的关键
254#
发表于 2007-9-5 16:24:00 | 只看该作者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

 

世人共争不急之务,于此剧恶极苦之中,勤身营务,以自给济。尊卑、贫富、少长、男女,累念积虑,为心走使。无田忧田,无宅忧宅,眷属财务,有无同忧。有一少一,思欲齐等。适小具有,又忧非常。水、火、盗贼、冤家、债主,焚漂劫夺,消散磨灭。心悭意固,无能纵舍。命终弃捐,莫谁随者?贫富同然,忧苦万端。世间人民,父子、兄弟、夫妇、亲属,当相敬爱,无相憎嫉。有无相通,无得贪惜。言色常和,莫相违戾。或时心诤,有所恚怒。后世转剧,至成大怨。世间之事,更相患害,虽不临时,应急想破。人在爱欲之中,独生独死,独去独来,苦乐自当,无有代者。善恶变化,追逐所生。道路不同,会见无期。何不于强健时,努力修善,欲何待乎?世人善恶,自不能见,吉凶祸福,竞各作之。身愚神暗,转受余教。颠倒相续,无常根本。蒙冥抵突,不信经法。心无远虑,各欲快意。迷于嗔恚,贪于财色。终不休止,哀哉可伤!先人不善,不识道德,无有语者,殊无怪也。死生之趣,善恶之道,都不之信,谓无有是。更相瞻视,且自见之。或父哭子,或子哭父,兄弟、夫妇更相哭泣。一死一生,迭相顾恋。忧爱结缚,无有解时。思想恩好,不离情欲。不能深思熟虑,专精行道。年寿旋尽,无可奈何。惑道者众,悟道者少。各怀杀毒,恶气冥冥。为妄兴事,违逆天地。恣意罪极,顿夺其寿。下入恶道,无有出期。若曹当熟思计,远离众恶。择其善者,勤而行之。爱欲荣华,不可常保,皆当别离。无可乐者。当勤精进,生安乐国,智慧明达,功德殊胜。勿得随心所欲,亏负经戒,在人后也。

 

首席,对那些不信因果,敢做恶事的,不要纵恶,以法治之,方能止恶扬善。另请将他嘴脸公之于众,免其再害他人;所骗之玉,亦请公之网上,大家认认。

另北大生命科学学院特异功能研究所陈守良教授已联系上,老先生退休在出书。我们约好等他有空时去拜访他。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9-5 16:30:34编辑过]
255#
发表于 2007-9-6 10:30: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洒家在2007-9-5 16:24:31的发言: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

 

世人共争不急之务,于此剧恶极苦之中,勤身营务,以自给济。尊卑、贫富、少长、男女,累念积虑,为心走使。无田忧田,无宅忧宅,眷属财务,有无同忧。有一少一,思欲齐等。适小具有,又忧非常。水、火、盗贼、冤家、债主,焚漂劫夺,消散磨灭。心悭意固,无能纵舍。命终弃捐,莫谁随者?贫富同然,忧苦万端。世间人民,父子、兄弟、夫妇、亲属,当相敬爱,无相憎嫉。有无相通,无得贪惜。言色常和,莫相违戾。或时心诤,有所恚怒。后世转剧,至成大怨。世间之事,更相患害,虽不临时,应急想破。人在爱欲之中,独生独死,独去独来,苦乐自当,无有代者。善恶变化,追逐所生。道路不同,会见无期。何不于强健时,努力修善,欲何待乎?世人善恶,自不能见,吉凶祸福,竞各作之。身愚神暗,转受余教。颠倒相续,无常根本。蒙冥抵突,不信经法。心无远虑,各欲快意。迷于嗔恚,贪于财色。终不休止,哀哉可伤!先人不善,不识道德,无有语者,殊无怪也。死生之趣,善恶之道,都不之信,谓无有是。更相瞻视,且自见之。或父哭子,或子哭父,兄弟、夫妇更相哭泣。一死一生,迭相顾恋。忧爱结缚,无有解时。思想恩好,不离情欲。不能深思熟虑,专精行道。年寿旋尽,无可奈何。惑道者众,悟道者少。各怀杀毒,恶气冥冥。为妄兴事,违逆天地。恣意罪极,顿夺其寿。下入恶道,无有出期。若曹当熟思计,远离众恶。择其善者,勤而行之。爱欲荣华,不可常保,皆当别离。无可乐者。当勤精进,生安乐国,智慧明达,功德殊胜。勿得随心所欲,亏负经戒,在人后也。

 

首席,对那些不信因果,敢做恶事的,不要纵恶,以法治之,方能止恶扬善。另请将他嘴脸公之于众,免其再害他人;所骗之玉,亦请公之网上,大家认认。

另北大生命科学学院特异功能研究所陈守良教授已联系上,老先生退休在出书。我们约好等他有空时去拜访他。


有空时去拜

256#
 楼主| 发表于 2007-9-7 21:20:00 | 只看该作者
美国科学家报告,他们新开发出一种石英水合测年技术,能够弥补现有手段在测定古代器物年代方面的不足。 
加利福尼亚大学欧文分校埃里克森教授和同事说,新方法主要基于石英会发生水合作用的原理。各类岩石中几乎都含有石英,人类从文明早期就开始与这种矿物打交道。在塑造雕像或制造工具的过程中,包含石英的岩石经过切削和打磨后,其表面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与渗入的水分结合形成水合层。利用氮粒子束流测量文物外部水合层的厚度,就可以确定文物的制造年代。 
埃里克森等人认为,新方法较适用于测定距今5万到10万年间含石英文物的年代。而现有技术对这一时期文物的测年效果都不尽人意。常用的放射性碳年代测定法,一般只适用于距今5万年以内包含有机成分的文物。而另一种钾氩测年法,通常在测定距今10万年到43亿年间的含矿物样本的文物时精确度比较高。 
石英水合测年法在鉴别文物真伪上可能也有用武之地,因为文物赝品表面通常不含水合层或水合层很薄。科学家们说,这一技术甚至还可以用来测定地震裂层等地质事件的发生年代。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9-7 21:25:07编辑过]
257#
发表于 2007-9-15 11:17:00 | 只看该作者
发贴心情
今日传来消息
今日传来消息美国科研机构对我国一只石斧 利用同位素的氩氩法对其测代.....测得加工者在80万年完成的....证实中国地质专家根据玉石上溢出物判断估计在10万年以上.的判断有了依据
258#
 楼主| 发表于 2007-9-24 22:06:00 | 只看该作者
[upload=jpg]UploadFile/2007-9/20079242262723023.jpg[/upload]

0.jpg (81.57 KB, 下载次数: 0)

红山文化前诸文化古玉用上高科技测年代[技]

红山文化前诸文化古玉用上高科技测年代[技]
259#
发表于 2007-10-10 16:15: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admin在2007-9-24 22:06:38的发言:
[upload=jpg]UploadFile/2007-9/20079242262723023.jpg[/upload]

    研究高古玉的次生矿物法,是鉴别高古玉的核心。

    期待。

   

260#
发表于 2007-10-11 12:02: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自然太在2007-10-2 13:33:01的发言:
   学习。如果再放大下去.....不愁找不出通用的工上自然态质变的不可仿证据。商周以后的古玉,质变沁蚀弱一些,但放大到一定程度,也同样能找出不可仿的微观表象特征。

再放大

[upload=jpg]UploadFile/2007-10/2007101111482066866.jpg[/upload]

 

[upload=jpg]UploadFile/2007-10/20071011120362677.jpg[/upload]
[upload=jpg]UploadFile/2007-10/200710111205775207.jpg[/upload]
[upload=jpg]UploadFile/2007-10/200710111215513191.jpg[/upload]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任南红山文化网 ( 京ICP备18011924号 )

GMT+8, 2025-10-29 14:21 , Processed in 0.179964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