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修止既久,不能开发,即应修观,观一切法无碍无异,怗怗明利,渐觉如空。 他说我们修定,在一个无念或清净境界修持久了,或者住一境界久了,“不能开发”。老是定下去,不是佛法。佛法要修定,外道也要修定,定是“共法”,不是“不共法”。这些佛学名词要搞清楚。 “修止既久,不能开发”,只有定的功夫,没有智慧,不算悟道。你不要认为打坐坐得好就有道!那毫不相干。我经常说:“打坐修得好就算有道,那北投成济堂前的一对石狮子,已经坐了三十几年,它们早成道了!”那不是道,那只是训练修止的一种功夫。修止既久不能开发,要赶紧转,要起心动念、要穷理、要研究、要修观。 那么,在止静所引起的观慧,“观一切法,无碍无异”,这四个字很严重,不要轻易看过去!譬如在坐许多人都有打坐的经验,也稍有定力,你有障碍吗?有障碍,身体酸痛的地方,你能叫它不酸不痛吗?它才不理你呢!你还非听它的不可!有时听它的,酸痛得让你眼泪直流,有障碍。无挂无碍做不到,这是个关键,障碍就是业力,把生死根源纠缠封锁在里头,使你开发不了,所以无法解脱。好比建筑房子装设开关,壁纸一贴,外表看起来很漂亮,墙纸里面是电源电线与水泥混绞一起。你解脱不了,就没有办法无碍。 何谓“无异”,异就是两样。我们是有点异,或许没有两样,开眼看得见,闭眼看不见,是两样“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我们做不到,色是色,空是空;暗是暗,明是明。我们是有异,修到了是无异。所以要观一切法,使观的成就到达“无碍无异”。 “怗怗明利”,怗现在讲是古文,在当时却是白话。古文有“妥贴”二字,翻成白话就是恰到好处。怗怗就是妥贴的形容,不管定也好,慧也好,乃至身体空洞舒服得恰到好处的意思。那当然没有障碍,也没有头痛、腰痛,一身妥贴得不得了!你看人生活着,每个人回想身体哪里有舒服的时候?不是腿酸、腰痛,就是头昏、眼睛看黑板看得难受,不妥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