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体非恶即是戒。止体不动即是忍。止无间杂即是精进。止则决定即是弹。止法亦无,止者亦无,即是慧。因止会,非止非不止,即是方便。一止一切止,即是愿。止止爱,止止见,即是力。 “止体非恶即是戒”,他说修定好。人一定,不起坏念头,不妄想,自然得戒。 “止体不动即是忍”,一得定后,万缘不起,别人骂你混蛋,混蛋跟鸡蛋差不多,你也不管、不生气了!止体不动就是忍辱波罗密。 “止无间杂即是精进”,一得定,在止的境界,没有杂念,一路下去就是精进。 “止则决定即是禅”,得了止、定后,一切功德随之而来,这就是真禅。 “止法亦无,止者亦无,即是慧”,最后,由定生慧,无所谓止,无所谓定,一切皆空,就是般若波罗密,你必须从这个路上引导。 “因止会,非止非不止,即是方便。一止一切止,即是愿”,一念一停,止在那里,一切念都具备,这是愿波罗密。 “止止爱,止止见,即是力”,力波罗密一修成功即成佛,力波罗密有如此重要。力波罗密是十种波罗密的第九位,入佛之位靠力波罗密。所以诸位学佛修道,虽然没有什么心得,不要灰心。反过来讲,大家都有点影子,但是这点影子力量不够,这个力量是要功德智慧修来的。所以力波罗密成就就成佛。譬如大家发愿,救天下、救国家、救人类,在坐许多青年常对我说:“将来要跟着你的思想救人类、救世界。”我说:“我是开万和牛肉店的,你开的牛肉店比万和还要大一点。”你说他对不对?对啊!有这个愿,为什么达不成?功德达不到,其力未充。 所以庵提遮女问文殊菩萨,明知生死是幻,还是被生死这股力量转走,其理由何在?文殊菩萨回答四个字:——“其力未充”。你说看空了生死,但是生起病来还是害怕的。你看空了那一点没有用。为什么念佛、念咒子不能起作用?其力未充故,力量不充实。力是十波罗密的最后一位,力充实就成佛了! 力要如何充实?普通讲定力、愿力、智慧之力。譬如打坐腿发麻,硬是狠心定下去做不到,其力不充。我常说你不会真受不了,如果现在来个歹徒在旁边威胁你,起来就枪毙你,你的腿不会晓得痛,一定坐下去,充其量两条腿死掉,人还活着。所以坐不下去被腿动摇,也是力未充。 当然,你不要硬干,我是讲理论,不要认为我那么讲,自己拼命熬腿,受了伤找外科,然后埋怨我,这也是其力未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