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南红山文化官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一壶居士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南师推荐的佛学概论-《宗境录》略讲

[复制链接]
191#
 楼主| 发表于 2007-12-31 11:15:00 | 只看该作者

佛是万能的吗?

那么,我们晓得某些宗教教义讲教主万能,佛教有没有呢?拿比较宗教来看,佛教没有,佛教说佛‘万德庄严’,并不讲他万能不万能,万法与万能是两样,善性一切圆满就是万法庄严。佛能‘通一切智,彻万法源’,但成佛有三不能,不是万能:

一、不能转定业。譬如这个世界的劫运如此,站在比较宗教哲学的立场,教主万能,怎么不来救救这个苦难的世界?为什么?那么佛教答覆:这是众生的定业,无法转。

二、不能度不信之人。你说不信会下地狱,他说我下我的地狱,各走各的路,你对他一点办法都没有!

三、不能度无缘之人。佛经上讲,释迦牟尼佛要度一位老太太,她看到佛就讨厌,佛就现神通从四方八面让她看,她干脆蒙起眼睛,来个老子不理你,释迦牟尼佛毫无办法。这位老太太与阿难有缘,佛叫阿难去教化,阿难对她说什么她都信,这就是有缘。

还有一个有关缘的故事;有一次佛在打坐,听到山门外有吵架声,一看是舍利弗跟一位老头子吵架,佛问何故?舍利弗说老头子要出家,他们一查此人五百生没有做过一件与佛有缘的事,所以不答应他出家,他硬吵著要出家。佛说你们这些罗汉只知道五百生,五百生以前他干什么你们知不知道?再用神通看看,五百生以前他是狗,跟我结了缘,那时我是修道的隐士,死后烧出舍利子,弟子为我盖了舍利塔,他是狗,狗喜欢吃大便,跑到厕所吃大便,突然听到有人过来,一著急尾巴黏了一团大便就跑,结果看到我的舍利塔,把大便一甩甩到我的塔上,跟我结了缘,因此可以出家。这个故事等于判例,说明佛难度无缘之人。

 

(编注:唐朝元圭禅师提出佛有三能三不能。一、佛能空一切相,成万法智,而不能灭定业;二、佛能知群有性,穷亿劫事,而不能化导无缘;三、佛能度无量有情,而不能尽众生界。)
192#
 楼主| 发表于 2007-12-31 11:16:00 | 只看该作者

佛这三样都不能吗?能,加上时间都能,这点要注意!这也是人生哲学,天下有许多事加上时间与空间皆会变去,由不能而变成能,定业只有时间的限制,好比犯罪坐牢一百年,百年过后,从一百零一年开始就可以转了,定业也可以转。不信之人现在不信先逗逗他嘛!充其量打你一拳,这一拳跟狗甩大便一样,就可以结缘,不管善缘恶缘,先结缘再说,将来就会起作用,所以三不能,加上时空变化也可以转。

为什么举这些例子讲这么多闲话给大家听?主要说明‘唯除不信人,千佛不能救’这两句话是不了义教,不彻底,现在我们多方补充变成了义教,虽然是不信之人也可以救,不要千佛,一切众生都可以度他,因为加上时空而有此作用。
193#
 楼主| 发表于 2007-12-31 11:16:00 | 只看该作者

接著引证经文:

如《华严经》中说:信为手,如人有手,至珍宝所,随意采取。若当无手,空无所获。如是入佛法者,有信心手,随意采取道法之宝。若无信心,空无所得。

《华严经》有一句话:‘信为道源功德母’,所以菩萨有十信。什么是信?你说我很信佛。那不是佛法的信,要正信。大家心里有数,尽管研究佛法,尽管跟某人学佛,老实讲,都不信,这也不要难过,这是真的,不信是应该,为什么呢?因为我们是众生嘛!众生天生带来贪嗔痴慢疑,多疑一定不信,不多疑就不叫众生,人字旁加个‘不是’(弗),那不是人,是‘佛’。所以我们深切反省,尽管研究佛法,并没有真信,真信了立刻就成功了,这句话不只包括在座的,大致在家出家,据我所知,天地良心,并不真信,此谓和尚不吃荤,肚里有数(素)。有人说真信,叫他去修,他又说时间没有到,他怕万一修不成上当。有些入说理上信,做起来不得效果,信心没有建立,被所知障障碍,自己反省不出来,真能够反省到,知人者智,自知者明,那是天下明白之人。《华严经》的信讲了多少卷!可见信心之难。

再说普通的信都是迷信,不是正信。如果你说绝对相信,每一句话都信,你是迷信,为什么?这些话是《宗镜录》的,不是你的。什么是正信?这句话我证到了那个境界。说空,你信不信?信。空了没有?没有空。那你是迷信。你自己证到了空的境界,啊!原来是这样!这个时候是真信。《华严经》要你起的是正信,一信便入道。

如拿儒家的智、仁、勇三达德来讲,我们做到智仁勇了没有?绝对做不到,所以你信智仁勇是对的,那你是迷信。学问修养到达了真智真仁真勇,对自己严格地反省、严格地修待、严格地求学问,这个是大勇,没有大勇做不到勇猛精进。大家学佛,下了课回去抽一、二个钟头看看《宗镜录》多好!没有这个勇气,因为事情忙,天气又热,夏日炎炎正好眠。那你为什么来听?蛮好听的嘛!那不是信。‘若无信心,空无所得’,不会证果,最后一句话值得注意!没有证果,因为没有正信。

194#
 楼主| 发表于 2007-12-31 11:17:00 | 只看该作者

如昔人云:人之无道,犹车之无轴。车无轴不可驾,人无道不可行。

昔人:从前的人。为什么讲昔人?这是儒家的书上说的,他怕和尚骂人,宗教的情绪很糟糕,唉呀!外道的书,连永明寿禅师都避免这些,只好讲‘昔人云’,从前有人说,谁说不管了。

假使一个人没有道,这个道不是讲修道的道。人生做人做事或修道,没有原则信守,等于车子没有轴心,走不动。车子没有轴心不可驾,人没有中心思想不可行,没有办法修行。世间法也如此,做人有个原则,原则是不变的。

195#
 楼主| 发表于 2007-12-31 11:18:00 | 只看该作者

又云:君子无亲,非道不同。何得一向略虚不勤求至道。

永明寿禅师这本《宗镜录》,其内容不但搜罗了佛经的三藏十二部,连诸子百家也一起编进去,以后你就知道,读了《宗镜录》,等于读了一本真正中国文化的精华,可惜千多年来大家都忽略了这本书,都晓得好,没有这个勇气和耐心去读完它。所以他引用古人的话‘君子无亲,非道不同’,什么道理?‘何得一向略虚不勤求至道’,他说,一切大丈夫君子唯道最亲,真道最亲,不是道当然不要追求。人都懂得这个道理,实际上却不勇猛精进去实行,很可惜!

196#
 楼主| 发表于 2007-12-31 11:18:00 | 只看该作者

空宝

此《宗镜录》是珍宝聚,能得诸佛无上大菩提法宝,一切不可思议功德。故是清净聚,无六十二之邪见垢,八万四千之烦恼浊故。能满一切众生愿,能净一切众生心。

这是永明寿禅师对‘本宗大旨举意便知,何待敷扬劳神述作’这句话的答覆,尚未答覆完。人家问一句话,他老人家唏哩哗啦一倒出来,仿佛要把人噎死的样子,可见永明寿禅师的才具。我们看文字都懂,这里不多做解释。
197#
 楼主| 发表于 2007-12-31 11:19:00 | 只看该作者

接著他又引用原文,证明他这个理论。

如《大智度论》云:是般若波罗蜜,乃至毕竟空亦不著,不可思议亦不著,是故名清净聚。

他说明自己为什么著作《宗镜录》的用心和价值,现在又引用龙树菩萨的《大智度论》加以证明,这个大智慧成就的法门是般若波罗蜜。什么叫大智慧成就?空的境界,乃至空掉以后,连空都没有,你打坐有个空已经不是般若波罗蜜,有个空就是有法相可得,《心经》上就告诉你:‘是诸法空相’,连毕竟空也不著,不执著空。佛法不可思议,到了最高处连不可思议都没有,真达到这个境界,才到达究竟清净,究竟清净就是涅槃。‘是故名清净聚’,《宗镜录》是一切法的清净聚,此处引用《大智度论》解释什么叫清净聚。

198#
 楼主| 发表于 2007-12-31 11:19:00 | 只看该作者

尔时,须菩提应作是念,是般若波罗蜜是珍宝聚,能满一切众生愿,所谓今世乐、涅槃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乐。愚痴之人而复欲破坏,是般若波罗蜜清净聚。

他继续引用《大智度论》的话,《大智度论》也是引用佛说的《大般若经》的话,这个来源要搞清楚。讲到这里,佛再告诉须菩提‘应作是念’,白话的意思是,你要有这样一个观念、你必须了解,了解什么呢?般若波罗蜜这个大智慧成就的法门,是珍宝聚,是世界上真正的智慧的宝库。这个宝库能满一切众生的愿望。智慧成就达到空的境界,这一生可以得到究竟快乐,乃至这一生生命结束,可以证得究竟涅槃之乐,不生不灭的境界。也可以证得无上正等正觉,拿中国文字讲,大彻大悟境界。可是一般愚笨的人,不知般若空的境界有这样究竟,反而加以破坏。所以佛说这个般若波罗蜜是清净的宝库。
199#
 楼主| 发表于 2007-12-31 11:19:00 | 只看该作者

真般若,不落空有

如如意宝珠无有瑕秽,如虚空无有尘垢,般若波罗蜜毕竟清净聚,而人自起邪见因缘,欲作留难破坏。

有如如意宝珠,没有瑕疵污秽;又如虚空没有尘垢。可是一般人自生执著的邪念,自己生破坏想。然而空是要证得的空,不是理论上的空。只是理论上的空,落在佛法所称的断见,那不是空,很严重的。以为什么都没有,那同唯物思想一样。唯物思想认为人死了什么都没有,人死如灯灭,三世因果,六道轮回是骗人的。这些皆属断见,断见即邪见、边见。一个东西从有到没有,到了边际就没有,也落入边见,这些统统属于邪见。南传小乘佛学谈偏空的搞不好就有这种思想倾向的危机。此即东南亚佛教国家落到今天的结果,背后的重要文化思想因素,要今世乐、现行乐大有问题。这一点希望搞文化思想的年轻同学们特别留意!

‘空’很难谈,很难讲,因此后世祖师说‘宁可执有如须弥山,不可落空如芥子许’,这是佛教的教育,我万分之万同意这个话。所以我经常劝人老实念佛,走‘有’法不会错。‘空’法是无上大法,不是上上根器很难走。‘宁可执有如须弥山’抓到有法修;‘不可落空如芥子许’,一个偏见在空的这一面,有丝毫偏差,落入拨无因果,错误了,不得了!所以禅宗虽以空为号召,但是强调‘空有双融’。然而后世学禅的,多半走入偏空之果,因而变成狂禅,非常严重。
200#
 楼主| 发表于 2007-12-31 11:20:00 | 只看该作者

譬如人眼翳见妙珍宝谓为不净,故知空华生病眼,空本无华;邪见起妄心,法本无见。

譬如眼睛有毛病,看到好的干净的宝贝当作不干净的东西。‘故知空华生病眼,空本无华;邪见起妄心,法本无见’,这四句话是永明寿禅师的名言,高超的文学意境散发著无比的智慧,真是美极了!‘故知空华生翳眼’,眼睛有病看到前面有花,其实没有。‘空本无花’,虚空中哪里有花?‘邪见起妄心’,邪见、边见、断见等这些错误的思想观念怎么来的?因为妄想所生起。‘法本无见’,本体本空,一念清净,哪里有这许多邪见?真到了清净,连正见都空了,何况还有邪见?当然没有。这个就是真正的佛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任南红山文化网 ( 京ICP备18011924号 )

GMT+8, 2025-11-25 20:17 , Processed in 0.077975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