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司马迁在《中记》中写到大禹治水时有这样一段话:“(禹)陆行乘车,水行乘舟,泥行乘橇。山行乘撵,左准绳,右规矩,载四行,以开九州,通九道”。在这里,司马迁给我们展现了禹带领测量队治水的生动画卷。你看,禹带着测量人员,肩扛测量仪器,准、绳、规、矩样样具备。他们有时在陆地坐车行进,有时在水上乘船破浪,有时在泥泞的沼泽地里坐着木橇,有时穿着带铁钉的鞋登山。由此可见,“准、规、矩”是古代使用的测量工具。
“准”是古代用的水准器。这在《汉书》上就有记载。“绳”是一种测量距离、引画直线和定平用的工具,是最早的长度度量和定平工具之一。禹治水时,“左准绳”就是用“准”和“绳”来测量地势的高低,比较地势之间高低的差别。“规”是校正圆形的用具。“矩”是古代画方形的用具,也就是曲尺。古人总结了“矩”的多种测绘功能,既可以定水平、测高、测深、测远,还可以画圆画方。一个结构简单的“矩”,由于使用时安放的位置不同,便能测定物体的高低远近及大小,它的广泛用途,体现了古代中国人民的无穷智慧。
然而,“准、绳、规、矩”还不是最早的测量工具。1952年,人们在陕西省西安市半坡村发现了一处距今约六七千年的氏族村落遗址。在这个遗址中,有完整的住宅区,其中有四十六座圆形的或方形的房子,门都是朝南开的。由此可以断定,氏旅人是能准确地辨别方向的。他们用什么办法来辨认方向呢?据推测,他们是观察太阳、星星来辨别方向的。
一般的物体,如树木、房屋等,在太阳光的照耀下,都会投射出影子来,人们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常常观察这些影子,慢慢地,人们发现这些影子不仅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着,而且还发现这些影子的变化是有规律的。“立竿见影”便是我国古老的测量工作。古人们用“立竿见影”来确立方向,测定时刻,或者测定节气乃至回归年的长度等等。由此可以说,中国最古老、最简单的测量工具是“表”,也就是普通的竹竿、木竿或者石柱等物。人们从远古研究“竿影”不知有多少千万年了。经过长期的生产实践,人们通过“竿影”的丈量和推导,创造出一套“测量高远术”来,“立竿见影”成了汉语中的一句成语。
以琮
推估為
測量儀器
有待斟酌
使用道具 举报
新华网 辽宁省朝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校长、历史学教授雷广臻在日前召开的首届红山文化国际高峰论坛上提出,从战国初年到汉代初年,经多人撰写集成的古书《山海经》的“海外西经”“大荒西经”篇记述的是中国北方地区最著名的新石器时代文化——红山文化区域的物事。
《山海经》是一部后人记述先人记忆的著作,主要是新石器时代开始之后到国家形成之间古代先民对其生活状态及其环境的记忆遗留。这些关于先人的神话传说式的记载,暗示了那个时代的特征,对研究史前文化有着重要意义。
“确定《山海经》之‘海’的准确地理方位,就能破译红山文化以及其他史前文化的密码,也能基本破译这本承载了史前信息经书的密码。”雷广臻教授说。
雷广臻教授经多年研究,定《山海经》之“海”指的是渤海。由此推断《山海经》“海外西经”篇记述的就是大凌河、老哈河红山文化区域在古代红山先民时期发生的物事。
雷广臻教授解释说,首先,“海”指渤海在古文献中是约定俗成的。其次,围“海”而成南、西、北、东四个方位(即海外南经、海外西经、海外北经、海外东经),在中国版图上只有渤海能形成这样的方位格局。其他,如黄海、东海、南海则不能构成这样的格局。第三,《山海经》“海外西经”篇所记述的物事与大凌河牛河梁等红山文化区域的古人文、古地理相符。例如大凌河牛河梁等红山文化区域是恐龙和鱼化石的重要产地,而《山海经》“海外西经”篇中记述着“发现有外形像鲤鱼,也可以叫作‘鲵’的鱼类化石‘龙鱼’”。又如《山海经》记述,“刑天与帝争神”(蚩尤与黄帝战争)在这一带发生,这与其他史书所记一致,即发生在与大凌河牛河梁毗邻的河北北部。《山海经》又记述这里有轩辕之丘、轩辕国,这些事项在牛河梁遗址都已对上号。
据雷广臻教授推断,《山海经》“大荒西经”篇中的“大荒”指的是红山文化遗址所围绕的位于内蒙古中部的科尔沁沙地。因此,“大荒西经”篇记述的也应该是红山文化区域的物事。
雷广臻教授介绍说,首先,红山文化主要遗址都是围绕科尔沁沙地分布的。远古先民对沙地的概念,一代一代流传下来,就是对“大荒”的记忆。第二,《山海经》在展开“大荒西经”记述之初,首先说明“大荒”在“西北海之外”,如果“海”指渤海,那么“西北海之外”只能是“红山文化区”。“大荒”(科尔沁沙地)与红山先民发生了极密切的关系,因而这种实际发生过的关系以传说的形式保留在《山海经》一类的古文献中。(
《史记-五帝本纪》---司马迁
1从盘古王表探寻红山诸文化与华夏文明奠基三圣的衔接
http://www.rn-hswh.com/bbs/dispbbs.asp?boardID=1&ID=4231&page=5
2正视人类的史前文明正视泛红山文化古玉
http://www.rn-hswh.com/bbs/dispbbs.asp?boardID=1&ID=5664&page=2
3红山文化前渚文化文明将可揭密人类起源....任南
http://www.rn-hswh.com/bbs/dispbbs.asp?boardID=1&ID=4296&page=25
4史前文明对当今科学信仰的冲击
http://www.rn-hswh.com/bbs/dispbbs.asp?boardID=1&ID=5663&page=3
5《揭开史前文明的面纱》:考古与神话
http://www.rn-hswh.com/bbs/dispbbs.asp?boardID=1&ID=5665&page=3
6泛红山红山文化研究与“中国古代文明探源工程”
http://www.rn-hswh.com/bbs/dispbbs.asp?boardID=1&ID=5492&page=5
7周宜兴:启动中华文明探源工程 研究龙文化的根
http://www.rn-hswh.com/bbs/dispbbs.asp?boardID=1&ID=5610&page=5
8五帝时代中华文明的重心不在中原-江林昌
http://www.rn-hswh.com/bbs/dispbbs.asp?boardID=1&ID=5626&page=5
9红山文化——中华玉文化的形成?
http://www.rn-hswh.com/bbs/dispbbs.asp?boardID=1&ID=5624&page=5
10关于建立史前古玉考古型制学的思考
http://www.rn-hswh.com/bbs/dispbbs.asp?boardID=1&ID=5617&page=5
11中国古代历法简介
http://www.rn-hswh.com/bbs/dispbbs.asp?boardID=1&ID=5732&page=1
12专家发现红山文化影响商代玉器证据
http://www.rn-hswh.com/bbs/dispbbs.asp?boardID=1&ID=5622&page=5
13从赤峰发现的红山文化彩陶熊兽头想到的熊图腾现象
http://www.rn-hswh.com/bbs/dispbbs.asp?boardID=1&ID=5480&page=6
14红山文化前......恐龙化石中发现外星人头盖骨
http://www.rn-hswh.com/bbs/dispbbs.asp?boardID=1&ID=4620&page=6
15中央电视台《探索·发现》:寻找布洛陀-对探寻红山文化的启迪
http://www.rn-hswh.com/bbs/dispbbs.asp?boardID=1&ID=5373&page=6
16远古母亲西王母
http://www.rn-hswh.com/bbs/dispbbs.asp?boardID=1&ID=5547&page=6
17红山文化遗址中发现青铜陶范和铜质器物
http://www.rn-hswh.com/bbs/dispbbs.asp?boardID=1&ID=5531&page=7
18王先胜《关于建立考古纹饰学的思考》对破解泛红山有重大启迪
http://www.rn-hswh.com/bbs/dispbbs.asp?boardID=1&ID=5493&page=8
19黄帝年代之历法钩沉
http://www.rn-hswh.com/bbs/dispbbs.asp?boardID=1&ID=5491&page=9
20苏秉琦重建中国古史框架的努力和中国文明起源研究
http://www.rn-hswh.com/bbs/dispbbs.asp?boardID=1&ID=5486&page=9
21泛红山红山诸文化古玉-探索中国文化的物象之源
http://www.rn-hswh.com/bbs/dispbbs.asp?boardID=1&ID=5488&page=9
22中华上古史近代形成的“约定俗成”的认识模式将被突破
http://www.rn-hswh.com/bbs/dispbbs.asp?boardID=1&ID=5407&page=9
23沧海桑田--伏羲的准确时间
http://www.rn-hswh.com/bbs/dispbbs.asp?boardID=1&ID=5452&page=10
24河图洛书---用天地之数推算史前红山诸古玉事理
http://www.rn-hswh.com/bbs/dispbbs.asp?boardID=1&ID=5384&page=10
25《任南网》人类文明探源工程:伏羲朝、炎帝朝、黄帝朝年代表
http://www.rn-hswh.com/bbs/dispbbs.asp?boardID=1&ID=5395&page=11
26上古诸圣世谱
http://www.rn-hswh.com/bbs/dispbbs.asp?boardID=1&ID=5382&page=11
27《红山文化 考古刍议》-官方目前的“权威”说
http://www.rn-hswh.com/bbs/dispbbs.asp?boardID=1&ID=4984&page=11
28CCTV《探索发现》《五千年以前的文明》解说词
http://www.rn-hswh.com/bbs/dispbbs.asp?boardID=1&ID=5380&page=11
29《历史年代循环发展五行公式》-试试可以推出红山前诸文化年代
http://www.rn-hswh.com/bbs/dispbbs.asp?boardID=1&ID=5366&page=11
30红山诸文化古玉-远古华夏传统文明文化符号
http://www.rn-hswh.com/bbs/dispbbs.asp?boardID=1&ID=4996&page=13
31红山史前岩画是有条件、有可能从整体上深度破解的“岩石语言”
http://www.rn-hswh.com/bbs/dispbbs.asp?boardID=1&ID=4883&page=13
32发现--人字洞遗址200万~240万年前
http://www.rn-hswh.com/bbs/dispbbs.asp?boardID=1&ID=4943&page=13
33美国今日传来消息.一件石斧80万年前加工
http://www.rn-hswh.com/bbs/dispbbs.asp?boardID=1&ID=4667&page=16
34央视10【探索发现】《中国古代玉文化》电视片解说词
http://www.rn-hswh.com/bbs/dispbbs.asp?boardID=1&ID=4716&page=17
35二百万年前已有工具
http://www.rn-hswh.com/bbs/dispbbs.asp?boardID=1&ID=48&page=17
36任南红山诸文化研究-揭开华夏文明穷源溯本工程大幕一角
http://www.rn-hswh.com/bbs/dispbbs.asp?boardID=1&ID=4201&page=24
37cctv<今天的村庄和古老的歌谣>(解说词节选)
http://www.rn-hswh.com/bbs/dispbbs.asp?boardID=1&ID=5699&page=2
38盘古王表---红山诸文化的历史时间推测
http://www.rn-hswh.com/bbs/dispbbs.asp?boardID=1&ID=3971&page=26
39应重新看待历史
http://www.rn-hswh.com/bbs/dispbbs.asp?boardID=1&ID=4001&page=29
40最远古的足迹---史前人类?
http://www.rn-hswh.com/bbs/dispbbs.asp?boardID=1&ID=3588&page=35
41令人惊叹的史前文明
http://www.rn-hswh.com/bbs/dispbbs.asp?boardID=1&ID=3490&page=39
42让我们重新认识历史
http://www.rn-hswh.com/bbs/dispbbs.asp?boardID=1&ID=2915&page=41
432百万年前人牙化石与非洲古人类年龄相当
http://www.rn-hswh.com/bbs/dispbbs.asp?boardID=1&ID=2813&page=48
44史前地球生物与红山玉
http://www.rn-hswh.com/bbs/dispbbs.asp?boardID=1&ID=2132&page=61
45史前文明与神话传说
http://www.rn-hswh.com/bbs/dispbbs.asp?boardID=1&ID=2140&page=61
46从古玉器看中国与美洲文明的关系
http://www.rn-hswh.com/bbs/dispbbs.asp?boardID=1&ID=1479&page=65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小黑屋|手机版|任南红山文化网 ( 京ICP备18011924号 )
GMT+8, 2025-4-28 09:02 , Processed in 0.056146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