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南红山文化官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975|回复: 5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红山古玉玉表的自然脉象之见解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11-10 11:01: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红山古玉玉表的自然脉象之见解

“脉者何?宇宙中的万事万物循一定轨道和一定方向、连贯有条理的运行现象称之为“脉”。

大到宇宙星系运转,小到原子运动无处不在,地球表面的山脉、河流的走势、起伏、转折和变化,人体的血脉,事物的传承,等等脉者无处不在。故自然界中的万事万物皆呈现各自之脉息。

红山古玉在自然界经历了千万年的演变,故在其玉表必有脉的呈现。如地表之山脉也。

在红山古玉上可以看到如地表一样的那些蜿蜒而至气脉流贯,叠峦起伏,变化多端的脉象。

     山脉在水平面以上的丘陵山区清晰可辨,那么到了平原,没有山体的地方,是否也有“脉”呢?答案是肯定的,平原也有脉,只是其标志不象山脉那么明显,但也有足迹可寻,此时的“脉”虽已经转入水平面以下,而由地表的地形与水流组成的形态为标识,依:“高一寸为山,低一寸为水,察其隐隐若现的山脉入地的脊梁,一望而可知。”也就是说,此时的脉是指伸地下的岩土层,地下岩土层也是有走向的,根据山脉的脊梁伸入地表时的脉象,也可以探知。从地质构造来看,水往低处流,岩层的走向也一样。不同的地区地下岩层的构造也不尽相同,导致地表具有不同的地形地貌。

 

 

 

   红山古玉的表象也同样有山脉有平原。在高倍放大镜下观察与地貌极为相似。

红山古玉脉的呈现是玉内部运动之外现,亦或外界物质对玉表侵蚀之态,如流水蚀地壳,如风沙蚀地表物,因侵蚀之物在宇宙运转之中故一定时间内具有相对固定的运动方向,促成玉表自然态之一定变化态,然后成其脉,所以脉依侵蚀物质的运动方向而成。

红山古玉在地层所受侵蚀物及侵蚀力更为复杂,有液体物质有固体物质,有积年累月在玉表上沿一定通道流动性侵蚀形成道,有沾附在一处侵蚀形成坑,也有两者交错作用。且玉与所埋地层的土壤接触也有松有实,所以有凸起有凹陷,千万年如一日。还有不同的土壤化学元素成分不同,不同深浅的地层压力不同,复杂之因素形成玉表自然态之复杂。

 

 

 

(这段文字是我和玉友杨先生就红山古玉的表象之脉息的探讨之共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1-10 18:22:48编辑过]
2#
 楼主| 发表于 2007-11-10 11:02:00 | 只看该作者
[upload=jpg]UploadFile/2007-11/20071110112099920.jpg[/upload]
[upload=jpg]UploadFile/2007-11/200711101122699546.jpg[/upload]
3#
 楼主| 发表于 2007-11-10 11:03:00 | 只看该作者
[upload=jpg]UploadFile/2007-11/20071110113259061.jpg[/upload]
[upload=jpg]UploadFile/2007-11/200711101131460138.jpg[/upload]
4#
 楼主| 发表于 2007-11-10 11:04:00 | 只看该作者
[upload=jpg]UploadFile/2007-11/200711101141147394.jpg[/upload]
[upload=jpg]UploadFile/2007-11/200711101142859616.jpg[/upload]
5#
 楼主| 发表于 2007-11-10 11:05:00 | 只看该作者
[upload=jpg]UploadFile/2007-11/20071110115435776.jpg[/upload]
[upload=jpg]UploadFile/2007-11/200711101151513941.jpg[/upload]
6#
 楼主| 发表于 2007-11-10 11:06:00 | 只看该作者

[upload=jpg]UploadFile/2007-11/200711101163947027.jpg[/upload]

红山古玉一世界,

岁月演变有真踪。

高起星峰低落穴,

宏观微观规律同。

7#
 楼主| 发表于 2007-11-10 19:27:00 | 只看该作者
[upload=jpg]UploadFile/2007-11/2007111019272795309.jpg[/upload]
[upload=jpg]UploadFile/2007-11/2007111019274821893.jpg[/upload]
8#
 楼主| 发表于 2007-11-10 19:45:00 | 只看该作者
[upload=jpg]UploadFile/2007-11/200711101945258409.jpg[/upload]
9#
发表于 2007-11-10 22:28:00 | 只看该作者

     晚辈不才,能得高前辈之厚爱,诲我以不倦,所述之观点也皆因先得前辈之启悟方成!

      文字略有不通之处,再作修改,再烦高兄整体,以作抛砖引玉:

    红山古玉之“脉象”的呈现是玉内部物质运动之外现,亦有外界物质对玉表侵蚀之呈现态,如流水蚀地壳,如风沙蚀地表物,因侵蚀之物在宇宙运转之中有其相应的通道及力向。故在一定时间内,其具有相对固定的运动方向,久而久之,促成玉表自然态之一定变化态,然后成其“脉象”,所以“脉”应依侵蚀物质的运动方向而成。
   

红山古玉在地层所受侵蚀物及侵蚀力极为复杂。就侵蚀物质而言,有液体物质也有固体物质,这些物质积年累月地在玉表上沿一定通道促成流动性侵蚀,形成道;也有此类物质沾附在玉表相对固定的一处,长时间侵蚀形成“坑”,也有两者交错作用之结果。且玉在地层中所处的态势不同,或水平或倾斜;或倒置或侧身,形态多样,因此,玉件与所埋地层的土壤接触也有松有实,角度多变,千万年如一日地受外来侵蚀及来玉内部的自身质变,所以玉表自然侵蚀态有凸起有凹陷,结合侵蚀源与侵蚀方向,所成之“脉”也会出现在玉表的不同位置,千变万化。这正如我们平时冲淋浴洗澡,若人是垂直站立,水流便自上而下流动;若平躺,水流则会分成左右方向流向我们身子两侧,那么,我们身体不同的姿态所形成的水流之脉的方向、位置自然就不同了。另外,不同地层的土壤,其化学元素成分亦不同,不同深浅的地层,其内部压力也不同,古玉所处复杂之因素形成玉表自然态之复杂,便不难理解了。于无规律处见规律,正成就了古玉表面自然态之“乱而有脉”的真像!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1-10 22:58:22编辑过]
10#
发表于 2007-11-10 22:39:00 | 只看该作者
[em04]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1-10 23:04:00编辑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任南红山文化网 ( 京ICP备18011924号 )

GMT+8, 2025-4-27 10:42 , Processed in 0.059427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