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结构与外部作用的共同结果形成脉象这是共同规律,但不同器物最后呈现(成为我们手中之玉)时的脉象截然不同,这应该去关注玉件自身材质、自身年龄、入土时间、受侵蚀物质、受侵环境、时间等来断,这是两个不同层面的问题。 假如上楼两件古玉材质一样,那么它们的自身年龄、入土时间、受侵蚀物质、受侵力向、受侵环境及时间等因素会完全一样吗?不一样的话,其脉象能一样吗? 假如此两件古玉的自身材质不一样,再加上它们的自身年龄、入土时间、受侵蚀物质、受侵力向、受侵环境及时间等因素不一样,脉象会一样吗? 所以说,如果要求不同玉件的脉象规律,我们该去求什么同,该去求什么异,我们要更辨证些、更明确些。 上面两件东西的脉象肯定存在比较大的差异,那么我们在认可这一点的基础上,我们能发现它们之间有什么共通的地方,我觉得才更有价值,所以我们的重点应该放在“同”这一点来探讨,可能更有价值,因为这才是一切脉象的规律所在。 个人观点,贻笑大方。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1-11 22:13:44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