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南红山文化官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hongzhi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红山文化古玉.转图----开门品的蚀痕[相+理]

[复制链接]
441#
发表于 2007-7-8 21:57:00 | 只看该作者

hongzhi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442#
 楼主| 发表于 2007-7-9 16:56: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long在2007-7-8 15:19:07的发言:

和您的意见基本一致,原来在表面有一层包浆的皮壳或叫浆皮,文物人员在清理时触动了重沁处,使其有了扩散,两红之间处就是扩散造成的,而且重沁处原本是应该有点炸和虚浮状的[层次感],在一触摸后变成实而平。

不知说的对否。

您说的,很有可能。

[em27]
443#
 楼主| 发表于 2007-7-9 16:57: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rn在2007-7-8 17:58:13的发言: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边口与残坑为自然态团状脉型解理.熟边有渐变.

hongzhi

[em27][em27][em27]

感谢任老师的讲解。

[em27][em27][em27]
444#
 楼主| 发表于 2007-7-9 16:58: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掌门人在2007-7-8 21:57:22的发言:

hongzhi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谢兄的香茶。

[em27][em27][em27]
445#
发表于 2007-7-9 18:13: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rn在2007-7-8 17:58:13的发言: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边口与残坑为自然态团状脉型解理.熟边有渐变.

hongzhi

[em27][em27][em27]

[em29]体会[em29] 学习 [em29]

446#
发表于 2007-7-9 21:18: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云海在2007-7-9 18:13:56的发言:

[em29]体会[em29] 学习 [em29]

學習

[em27]
447#
 楼主| 发表于 2007-7-10 09:24:00 | 只看该作者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448#
 楼主| 发表于 2007-7-10 09:34:00 | 只看该作者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449#
发表于 2007-7-10 10:03: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hongzhi在2007-7-10 9:34:54的发言: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这种表象只有在博物馆里能见到。

应该是所谓的水沁。盘出来太漂亮啦。

450#
 楼主| 发表于 2007-7-10 10:08:00 | 只看该作者
我怀疑有些白的地方原来是碱皮,不过还没发落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任南红山文化网 ( 京ICP备18011924号 )

GMT+8, 2025-2-11 11:43 , Processed in 0.055341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