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南红山文化官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一壶居士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南怀瑾<如何修证佛法>与如何成功任南红山古玉公益事业

[复制链接]
271#
 楼主| 发表于 2007-11-12 09:00:00 | 只看该作者

所以大家要特别注意八十八结使,唯识百法明门论的五十一种心所,什么是根本烦恼?什么是随烦恼?随眠烦恼?这“随眠”二字译得非常好,它缠着你,跟着你,使你在睡眠昏迷的状态中,自己也检查不出来,被它迷糊住了。其实,这也是自己的魔障。

一层一层检查,八十八结使能去几层,你禅定的功夫绝对就到了那里。若按照普通讲法,念住就是初禅,这个只是普通说法。至于真正的初果位,就不是这样了。所以,你即使得了初禅,却不一定证得初果。因为果的标准就是根据八十八结使,也就是你那个下意识的罪恶烦恼的根,贪瞋痴慢疑去掉了几层,就是果位的考验。我们不能不通教理,不要以为光是打打坐,抱一个话头就行了,没有用的。所以别人问禅,我就说:我有“馋”,你那里有好吃的我就来。哪有那么简单?不容易的。你就是做到念住,还要看你是住在什么念,念住在昏沉也是住,没有用的。气质没有转,心行没有转,没有用的。

其次,就算做到气住,呼吸停止了,充其量是二禅,并不一定就是二果。单单气住,并不能证果位。气住可以用意志控制做到,与道不相干。而且气住了以后,只要一逗他,他发起脾气来比谁都大。所以修行不是如此,不要搞错了。你认为气住了,自己有功夫、有道了,那个道卖几毛钱一斤啊?没有用的。主要关键在心理行为。

二禅气住后,同时要查查八十八结使,心理的罪恶烦恼去掉了多少?身口意三业去掉了多少?所以有许多人都讲功夫,讲了半天,身口意三业一点都转不了,自己不要自欺了。

脉停,印度很多瑜伽士都能做到,埋在土里不会死,这都是能够练出来的。这只是说明我们的生理功能,能够用心训练成各种状况,这个是唯心所造,做得到的。至于说,这是不是道果呢?不是的。

至于三果、四果,每个道果,都可以在发给大家的八十八结使那一张表查到。自己每天要随时检查自己,看看心理行为中,烦恼罪恶的状态解除了多少,检查今天善行做了多少,所以古代儒家有功过格,用红黑豆来标记,以检查自己的心理行为。
272#
 楼主| 发表于 2007-11-12 09:00:00 | 只看该作者

功夫做到了气住脉停,只能说明心行的功能,证明唯心所造的功能,的确可成就这些功夫、神通等。至于说证道,或证到空性,却不一定。证得三身――法身、报身、化身,那就更难。

这三身成就,也就是禅宗所讲的三关,真正的三关做到了,才能有三身的成就。禅宗祖师们,或其他许多人,虽然谈空说有,比如上次提过的雪岩钦禅师,道不可谓不高,但是不是三身成就?我们不得而知。

三身成就是可以现生做到的,先把气质变化过来,由善行开始做起,配合四禅八定的功夫,就有一点希望。我个人几十年来投身在这里头,也在实验求证阶段。没什么功夫,也没什么修养。在没有到达那个绝对的求证以前,不要随便给自己定一个范围,下一个定义,一下就错了。

以上是行的部分。
273#
 楼主| 发表于 2007-11-12 09:01:00 | 只看该作者

愿呢?更难谈了,行愿不到,见地不会到的。换句话说,行愿不到,修证功夫也不会到。坐得好有什么用呢?你说:我打起坐来,能够坐三个钟头,心里清清净净。那时你在那里偷懒,也可以说是一种“道者盗也”。阴符经上这句话的意思是,人取用天地的精华,借用生命原有的功能,就能修炼成道。人一生下来,偷天地间的食物、空气,打起坐来还子午卯酉,想吸天地正气,日月精华,这个强盗多厉害!所以说道者盗也。但是阴符经常鼓励我们当盗,真把宇宙的东西偷得来,我们的生命就成功了,我们的生命就是宇宙。然后你可以再让别人抢去,这是道家的观点。

墨子的思想出自于道家,墨子要我们“摩顶放踵以利于天下”,等于佛家大慈大悲的精神,牺牲自我,这是墨家的思想。墨子是道家神仙传上的人物,道家神仙传上说,墨子到汉武帝的时候还在世间。但是谁又见过他呢?

杨朱则绝对自私自利,自由主义的思想也出在道家。

现在回到主题,所以我们学佛打坐都是坐在那里偷盗,而在同一时间中,社会上那么多人却为我们在忙碌。所以佛家有一句话很了不起,就是早晚课颂的一句话:“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这就是行愿的愿,每天都提醒我们做功德。我们学佛的人都要随时随地检查自己,每天要上报四重恩,这四种恩都是我们所欠的:佛恩、父母恩、国家恩、众生恩。

众生对我们有什么恩呢?一个人活在世界上,靠社会上很多人的努力成果,所以学佛的人要上报四重恩。我们活着一天,都要麻烦很多人提供生命所需给我们,事实上如此。

下济三途苦,同时也要想到下三道――畜生、地狱、恶鬼的苦痛。换句话说,随时要想到不如我的人的痛苦,要想到怎样去帮助他们。可是我们做到了没有?学佛的人只想怎么为自己求到法财侣地,你帮忙我成道,如此这么一个动念,就是自私的基本。你为什么不先帮助人家成道呢?所以上面讲行,下面讲愿。愿发起了没有?自己想想看。

至于说:“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那真是在念经,念过去就完了,心里根本没这回事。首先众生无边誓愿度,只要度我就好了。烦恼无尽誓愿断,最好你帮忙我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你教我就好了。佛道无上誓愿成,将来总有一天会成。这四句话我们往往是这样下的注解,只要一反省起来,就很严重了。所以说行门很难很难的。

所有的佛经、三藏十二部都告诉我们了,都在讲行愿。行,三十七道品,六度万行,学佛的基本是在这些地方。了解三世因果、六道轮回,从心理行为上改进自己,渐渐地,功夫、见地自然会进步。这不是说教,是我的亲身体验,不从这里下功夫是解决不了问题的,不会证果的。心行的改变比打坐、比修证重要的多,而且只要心行改正一天,你的定力、打坐就随之进步一天。

所以说,为什么不能得定,甚至连打坐都坐不住呢?你在心行上去追求,不要在功夫上去追求。在功夫上追求是空的,偶然可以,过了几天就没有了。盘腿打坐与定没有绝对的关系。至于坐在那里,你身心能不能转得过来呢?这个就是问题了。其实并不在于打坐的姿势,要在心行上检查自己才是究竟,才能够谈到定。
274#
 楼主| 发表于 2007-11-12 09:01:00 | 只看该作者

今天结论重点就在这里。这次的课程以见地、修正、行愿为三大纲要。最后强调一句――行愿最重要。行到了,见地才会圆满,修证功夫才会证果。古人证果的多,就是在行愿。

现在很流行木讷祖师传(密勒日巴),个个都很佩服他,那你能不能学木讷祖师呢?做不到。木讷祖师的老师那么故意整他,四幢房子盖起来以后要他拆掉,把背上都磨破了,流脓流血,他没有怨恨。你们天天想要老师传密法,只要老师开口骂两句,你们就要骂老师了。像这样的心行,怎么行嘛!都想自己当祖师,当六祖。六祖到五祖那里求法,五祖叫他舂米舂了三年。我们不必舂米,反过来好像老师欠我们的,假使在以前的时代,早就一棒子打过来了。怎么那么不通呢?心是怎么个想法自己不检查,还要求人家很严格,要求老师更严格了,这个是不行的,随时都要注意心行。

见地到了就是法身;修证到了就是报身;行愿到了就是化身。三身都在一念之间,这个修证不到,不谈!

现在社会上,一般讲的功夫都有问题。因为全世界都在心理变态的状态中,几乎没有一个人真正证到,都是自欺欺人之谈。我希望我们这里在座的,能真正学佛,不要做自欺欺人之事。

八十八结使这段很重要,很重要的。自己随时去检查检查,八十八结使去掉了多少。瑜伽师地论中,声闻地、菩萨地的做功夫程序都讲完了,弥勒菩萨把怎么样修证,怎么样证果,所有秘密都告诉我们了,只要我们用智慧,尽心去看它就可以发现。

大家拿着这次所开列的书,包括大小乘经论及讲义去参考,好好从心行做起,必有好处,必能证果。
275#
 楼主| 发表于 2007-11-12 13:08:00 | 只看该作者
[upload=jpg]UploadFile/2007-11/200711121382613925.jpg[/upload]

0.jpg (53.89 KB, 下载次数: 0)

南怀瑾<如何修证佛法>与如何成功任南红山古玉公益事业

南怀瑾与如何成功任南红山古玉公益事业
276#
 楼主| 发表于 2007-11-15 09:14:00 | 只看该作者
四禅九天色究竟天(有顶天-阿迦尼吒天)无处于有色中过此名色究竟天。究竟群机穷色性性,入无边际,如是一类,名色究竟天。五不还天,于下界中九品习气俱时灭尽,苦乐双忘,下无卜居,故于舍心众同分中,安立居处。
此五不还天,彼诸四禅四位天王独有钦闻不能知见。如今世间旷野深山圣道场地,皆阿罗汉所住持故,世间粗人所不能见。
善现天(楞严经)善见天(俱舍论)离修定障,余品至微,见清澈,故名善见。精见现前,陶铸无碍,如是一类,名善现天。
善见天(楞严经)善现天(俱舍论)已得上品杂修,静虑果易彰,故名善现。十方世界,妙见圆澄,更无尘象一切沉垢,如是一类名善见天。
无热天意乐调柔,离诸热恼,故名无热。机括独行,研交无地,如是一类,名无热天。
无烦天烦谓烦杂,于无烦中,此最初故。苦乐两灭,斗心不交,如是一类,名无烦天。
无想天 若于先心,双厌苦乐,精研舍心,相续不断,圆穷舍道,身心俱灭,心虑灰凝,经五百劫,是人既以生灭为因,不能发明不生灭性,初半劫灭,后半劫生,如是一类,名无想天。此四胜流,一切世间诸苦乐境所不能动,虽非无为真不动地,有所得心,功用纯熟,名为四禅。
广果天异生果中,此最殊胜,故名广果。若于先心,无量净光,福德圆明,修证而住,如是一类,名广果天。
福爱天(楞严经)福生天(俱舍论)有异生,胜福所生,说名福生。舍心圆融,胜解清净,福无遮中,得妙随顺,穷未来际,如是一类,名福爱天。从是天中,有二歧路(无想天,广果天)。
福生天(楞严经)无云天(俱舍论)此上诸天无云,在无云首,故名无云。复次天人,不逼身心,若因已尽,乐非常住,久必坏生,苦乐二心,俱时顿舍,粗重相灭,净福性生,如是一类,名福生天。
请注意红色字体栏。
277#
 楼主| 发表于 2007-11-15 09:24:00 | 只看该作者

在一壶开始揭秘如何成就《任南红山文化》公益事业和如此精美的泛红山文化古玉的制作主人和时空之前,先来解决几个问题。

见思惑

  我们都晓得佛学分成大乘小乘,严格的讲,小乘里头又分两个;一个是小乘,另一个比小乘高一点,普通我们叫它中乘。小乘又叫声闻,比声闻高一点叫独觉,也叫缘觉。

  像阿难、须菩提等,在佛的弟子里只能算是声闻,再高一点就是独觉佛,独觉佛又叫做辟支佛,辟支是梵音。

  独觉就算生在没有佛没有文化,甚至没有佛教的世界,他自己也能开悟;虽不算大彻大悟,可是还是作一个了不起的超现实的圣人,这个属于独觉,也叫做缘觉,仍属于小乘。

  所谓小乘,目的是先求自了,先求跳出世界,避免入世。小乘又分四果罗汉,果是果位。初果罗汉叫须陀洹,二果罗汉叫斯陀洹,这都是梵文译音。三果罗汉叫阿那含。四果罗汉叫阿罗汉。罗汉不一定是出家人,无论在家出家,修行到一定的程度,都可以成罗汉。不过佛在世的时候,证得罗汉果的,出家人比较多。

  如何能够修到四果呢?必须能够断掉了见惑、思惑。

  「见惑」有五个,是思想上,学问上,观念上的问题;就是「身见」、「边见」、「见取见」、「邪见」、「戒禁取见」。许多宗教家、哲学家、大学问家,都脱不了见惑的范围;或者落在身见,或者落在边见,思想学问愈高的人,这个五见愈厉害。邪见、戒禁取见,多数是属于宗教信仰方面的,认为非这样不可,初一十五非拜拜不可,否则就犯戒了。有些教一定要吃什么东西才行,这些都属于戒禁取见。见取见是说自己的心得修养,譬如有人打坐修行有了境界,或者见光了,认为这个光才是道,你没有得到光就没有道,这就落在见取见上,都是思想观念的问题。

  「思惑」也有五个,就是贪、嗔、痴、慢、疑,这也是人性,是一个人与生俱来的。什么是贪?贪名、贪利、贪感情、放不下,贪这个世界上的一切,都是属于贪。

278#
 楼主| 发表于 2007-11-15 09:28:00 | 只看该作者
道在心念!在这个「思」念里头,这个东西叫思惑,在思想观念里头,这一点解不开是不行的。知识份子喜欢看书,照样是这一念,贪恋于书也是贪,不要认为这个不是贪,没有那一点不是贪,贪是人性根本,范围是非常非常广泛的。

有人自认不贪,什么都不要,年纪大了,功名富贵看通了。信不信?真来个功名富贵摆在他前面,他照样的去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1-15 9:29:13编辑过]
279#
 楼主| 发表于 2007-11-15 09:31:00 | 只看该作者
谁不嗔 谁不痴慢疑

  再说「嗔」,嗔心嗔念,大家以为自己都没有,脾气大,当然是嗔念,恨人、杀人、怨天尤人,都是嗔,是非分明也是嗔。或者你说什么都不会生气,就是爱乾净,看到不乾净受不了,也是嗔,一念的嗔就是厌恶。你念佛啊!打坐啊!你念的再好,如果这个思惑,这个心理行为一点没有转变,免谈学佛。这是真正的佛法啊!不管你是念佛的、参禅的、密宗的,随便你什么宗,你说天宗都没有用,必须要断这个思惑。

  「痴」就更不要说了,大家都痴,痴痴呆呆,每一个人都痴。我有两个好朋友,交往二十多年,都跟我在一起学佛。我告诉他说你差不多了,儿女都出国得博士了,也都结婚了,不过么,我对这位朋友太太讲,将来生了孙子你又去忙了。她说不会不会,老师啊!那个时候一定完全跟你学佛了。结果呢!两老在家里没有事,唉呀!把外孙从美国接过来玩玩吧!照样痴起来。这还算很普通的,痴心有很多很多种,红楼梦上林黛玉葬花,那个是痴到极点了,所以贪嗔痴,普通佛经上讲三毒,就是使我们不能悟道,不能超凡入圣的三毒。

  「慢」叫做我慢,就是自我的崇拜,自我的崇高。我们大家检查一下,人最佩服的就是自己,每个人都佩服自己。至于阿Q精神,没有办法跟人家打,不要紧,自认还是老子。所以人最崇拜的就是自己,这个叫慢。

  「疑」就更难了,佛学再研究下来,了解人性,人根本不会相信别人,因为有我,有我慢,所以人对一切真理都不信。譬如说,很多宗教徒,佛教的,基督教的,信什么教都不管,他跪下去拜拜,菩萨你保佑我,上帝你保佑我,你说他相信了没有?拜下去以后,心想,唉!不晓得灵不灵!都在疑。没有一个会真正绝对信的人。所以贪、嗔、痴、慢、疑这五样,是思惑,思想上根本障道,不能解脱。学佛是求解脱,能解脱一样已经是了不起了,五样都能解脱了,才能够证到四果罗汉。
280#
 楼主| 发表于 2007-11-15 09:32:00 | 只看该作者
话说再来人

  初果罗汉叫须陀洹,中文的意思是预流果,断了五个见惑,但是,根本思惑还没有解脱,因为余习未断,所以要七还人间。余情是剩余下来的情感,断不了的,还是要七还人间才能了。如果七还人间时,不晓得再进修,还是会后退的。

  修到了预流果的人,死后不到这个地球上来了,而升天去了。在天上的一辈子,比我们地球上长得多,天上的生命结束了再来做人,这一种人称为再来人。当然再来人不晓得是男人还是女人,是漂亮或不漂亮,是大富贵或者是穷苦,都不一定的,这个帐很难算,电脑也算不清。他们是来世间受报的,因为有些帐没有还,要来还帐,七还人间,生了死,死了生。

  所以,社会上很多都是再来人,当然在座之中也许很多,不过自己不知道罢了。须陀洹再来人间,就是还债,自己也不知道。假使自己能够知道,就已经不是初果罗汉了,一下就超过去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任南红山文化网 ( 京ICP备18011924号 )

GMT+8, 2025-2-3 05:50 , Processed in 0.064238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