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南红山文化官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妙难思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教材] 任南红山文化网向<高古玉审评与检验标准>冲击

  [复制链接]
51#
发表于 2007-10-2 22:08: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弥勒慈在2007-9-15 0:48:43的发言:

任南先生在长期的对高古玉、特别是红山诸文化古玉的实践总结的<任氏十二字鉴定法>----属感官鉴定,由前五识---第六识转起,破第七识(具生我执)--转第八识,弥勒慈命名为<<任氏十二字破迷开悟转识成智鉴定法>>.
 

张如柏教授长期的运用科学仪器在高古玉上的理化分析实验鉴定法,弥勒慈命名为<<张氏理化分析实验科学鉴定法>>.
 

<<任氏十二字破迷开悟转识成智鉴定法>>和<<张氏理化分析实验科学鉴定法>>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为《高古玉审评与检验标准》奠定了基础!

52#
发表于 2007-10-2 22:08:00 | 只看该作者

天府早报 > 今日成都(a06版)

成都人收藏的石头“宝气”冲天

昨日一场免费讲座吸引了百余位奇石收藏者到场,专家惊叹,四川民间也能发现国宝级宝贝
  红山文化时期的玉圭、三星堆文化时期的玉戈、清代的玉牌……昨(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成都理工大学博物馆内“宝”气冲天,被来自川内的奇石收藏爱好者们挤破了门槛,听讲座的、拿宝来鉴的人络绎不绝。中国宝(玉)石协会理事、著名矿物学专家张如柏教授连连惊叹:民间收藏的好多东西都价值不菲,称得上“国宝”级别。
现场:藏家水平不低
上午9时开始的专家免费讲座,吸引了百余位收藏爱好者。成都奇石学会会长、成都理工大学博物馆馆长李奎为藏家们传授了一些基础的奇石收藏知识和经验。讲座之后,专家与藏家们进行了互动。“如果那个玉器的出处是违法的,那我购买之后会不会也违法?”“被加工过的石头究竟是工艺品还是天然品?”“为什么拍卖会上还会有赝品出现呢?”五花八门的问题让李馆长感叹:“虽然是民间藏家,可他们的总体水平不错,每个人都比较懂行。”
鉴定:玉戈来头真不小
鉴定活动开始后,会场突然变得拥挤起来。有人专门开车从德阳、攀枝花等地搬来了大大小小的箱子,有人不仅背了涨鼓鼓的书包,腰间还挂了好几件玉石挂件,一下子亮出了许多宝贝,观赏石、玛瑙、翡翠……因为是免费鉴定,而且鉴定的专家是在收藏界很有名气的张如柏教授,藏家们恨不能将家里全部的藏品都搬到现场。
一位来自双流的藏家一亮出他的宝贝———一只红色的玉戈,便引起了张如柏的注意。在用聚光手电筒仔细看了看后,张如柏称,这件宝贝算得上国宝,“这是三星堆文化时期的东西”。而一只精美的C形龙,无论是龙头、龙身都栩栩如生,张如柏说这是红山文化时期的玉器,市场价值无可估量。
“我的家里还有好多藏品。”这位藏家甚至还邀请张教授到自己家里去帮忙看看。尽管已经72岁,张如柏见玉就像找到了知音一般,立即答应隔日就去瞧瞧。“虽然民间有赝品,但只要认真研究,依然能在民间发现国宝级的宝贝。”张如柏建议藏家们在淘宝时首先要多看,多实践,搞清楚奇石在每个时代的特征。
  早报记者关义霞

53#
发表于 2007-10-2 22:08:00 | 只看该作者
成都理工学院的张如柏教授、中国地质大学珠宝学院院长吴国忠教授、北京大学宝石检测中心主任的杨富绪教授及四川大学历史系的教授黄奇逸,在《金香玉及其考证》一文中提到,最早的香玉实物记载见于唐代肃宗时期,但文学作品对香玉的描述亦起于唐至至清代。例如:晚唐时期的诗人温庭筠的诗中就有“雀扇圆圆掩香玉”;刘兼的诗中也有“雨洗梨花玉有香”;李洞亦的词中有“野棠开尽飘香玉”。他们提到,在《金瓶梅》第九章中,西门庆害死武大郎之后,迎娶潘金莲时曾写下了“玉貌娇娆花解语,芳蓉窈窕玉生香”之句。他们认为,古诗里虽有些是比喻,但中国的比喻是一物喻一物,都是以真实存在才可作喻的。若无真实存在,这喻怎么喻呢?他们还在清代徐寿基所著的《玉谱类编》的第二十四集“服饰部”玉衣一节中,列出了唐文宗太和年间有一首民歌:“玉鸟尚含天乐啭,寒凤犹带玉衣香”。玉衣早在汉代就有,人们熟知的金缕玉衣、银缕玉衣便可证明。他们认为,此处的玉衣香,是否就是指用香玉制的玉衣呢?!他们还提到,在兴华所著的《和绅传》一书的第十九章,曾描写和绅喜得贵子,家人给小孩洗澡时的祝福中有:“……桃杏玫瑰晚香玉……”之句。他们认为,此处所说的桃、李、玫瑰等植物均含有香料的成份,这里指的晚香玉,可能有两种含义,其一是指一种晚香玉(Polianthes Tuberosa)植物。有些植物晚上发出香味是因为花朵中的精油存在于油细胞中,多以游离状态存在,白天和晚上不断挥发。因为晚上气温低,油细胞中水解酶的活化性强,原来和糖类结合在一起的精油成份,就能不断地分解成游离状态,因而能在晚上发出更浓的香味来,故而有的植物晚上发出香味,人们称之为夜来香或月下香。其二是指一种玉石。他们推测,在清乾隆时期是不可能知道有晚香玉这种植物的,认为晚香玉可能是一种含有香味的玉石。
54#
发表于 2007-10-2 22:09:00 | 只看该作者
玉中“香妃”——矿物学家张如柏谈香玉

http://www.pm123.net   来源:新华网    时间:2005-12-28 17:01:50 

  我国独有的一块重达256公斤的香玉标本,22日成为新落成的首都博物馆的新“宝”。

  因能发出独特天然香味而得名的香玉,于上世纪90年代初已被发现,是世界玉石家族的新成员,也是我国独有的玉石新品种。记者为此采访了中国宝(玉)石协会理事、著名矿物学专家张如柏教授,请他就香玉的话题作了深入浅出的介绍。

  香玉为什么会发出香味

  张教授说,自然界有些植物可以提炼出芳香油类的有机化合物,如锡金黄花茅、芸香草、枫茅、地椒等,本身会放出芳香气味,其根、茎、叶可提炼芳香油。而岩石吸收天然有机气体,从上世纪30年代开始就已被矿物学家、地球化学家发现。特别是近十多年来,地气测量方法已经很成功地用于找寻石油、天然气及各种金属矿床。有机气体在天然矿物中与矿物的内部结构有关系,香玉属于蛇纹石玉族矿物,具有典型的层状结构,在电子显微镜下放大1-5万倍可见其横切面是卷曲状,类似于我们日常用的卷筒卫生纸,有机气体分子可以储藏在空筒及层间之中,因此香玉会有香味。

  关于香味的有机气体,经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成都有机化学所用仪器测定,该蛇纹石玉吸收有67种气体,大部分属于植物香料范畴。其主要有机物是醇类、醛类、呋喃类三大类,均是香料化学的组成物。

  张如柏说,传说乾隆宫中回部和卓氏之香妃,周身也沁清香。《诗经》说“有女如玉”;我们说“有玉如女”,那么香玉就是玉中的“香妃”。

  我国古代文献中就有香玉的记载

  张如柏介绍说,有关香玉的记载,在《四库全书》《古玉辨》等文献中都可找到。最早的是唐朝肃宗赠送给李辅国的辟邪香玉的论述,这在清代谷应泰著的《博物要览》和陈之龙所著的《格致镜原》两书中有记述,从中可知,早在唐朝肃宗(公元756-762)时,就有香玉的雕琢品。其中陈之龙所著的《格致镜原》中说,“肃宗赐李辅国香玉辟邪二,各高一尺五寸,奇巧非人间所有。其玉之香可闻于数百步,虽锁之于金函石匮,终不能掩其香。”

  清乾隆年间的大学士纪晓岚在他写的《阅微草堂笔记》一书中,也对他家收藏的一块香玉有叙述。

  至于古代文人墨客对香玉的描述,更是不胜枚举。如晚唐诗人温庭筠的“雀扇圆圆掩香玉”,刘兼的“雨洗梨花玉有香”,李洞亦的“野棠开尽飘香玉”等。但由于香玉太少,难得为世间所见,持得者必珍爱万分,秘不示人,故未见官方文件记载。

  如何识别真假“金香玉”

  张如柏告诉记者,香玉因其含有天然香气而得名。但目前在成都、深圳等地发现假冒的香玉,在北京也不断有人送香玉标本到北京大学检测。经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有机化学所气体测定室测定的结果表明,所含的有机气体与真的香玉种类不同,同时红外吸收曲线也不同,而来自成都和深圳的两块假香玉的红外线吸收峰值则完全一致。

  他说,真假香玉有很大不同:在名称上,香玉的矿物学名称是蛇纹石玉,而假的是大理石。在气味上,香玉具有典型的独特香味,且因其天然而持久。而假的则有不纯的香味气味,且不持久。在颜色上,真的香玉呈淡黄色、黄色、褐红色等,火烧后无熔融现象。而假的呈黄褐色,表面涂有一层像腊的涂料,火烧有熔融现象。

  张如柏说,从直观上看,真的香玉彩色自然,新鲜而有玻璃光泽,而假的表面的伪色呈油脂光泽,且不正常。但最有效的办法是把两种样品进行矿物红外光谱分析,马上就会泾渭分明。

  张如柏告诉记者,香玉的发现,是我国宝玉石界的一件大事,它不仅填补了玉石家族的新品种,而且有理论、经济上的意义。香玉是在一种非常特殊的生物地球化学条件下形成的玉石,因而在自然界十分罕见。过去也有人研究香玉,但多从奇石的角度去研究,而从地质学、矿物学、香料化学和历史学等多学科去研究,这在国内尚属首次。(记者吴广生)

55#
发表于 2007-10-2 22:09:00 | 只看该作者
<<矿物岩石 >>2003年03期
张如柏 , 杜崇良 , 龙照云

Ca,Na,U)2(Nb,Ti)2(O,OH)7.钙贝塔石的强X射线:2.975(10.222),2.570(5.400),1.81 6(9.440),1.549(8.622),1.050(6.844),等轴晶系,a=1.029 nm.">钙贝塔石发现于四川西昌的霓辉石-钠铁闪石脉中,与之共生的矿物是霓辉石,钠铁闪石,钠长石,铈磷灰石,硅钛铈矿,沥青铀矿,重晶石,方解石和彩钼铅矿等.钙贝塔石呈黑色,黑褐色,具八面体晶形,大小为2 mm~8 mm,条痕为黑色或黄褐色,油脂到沥青光泽,贝壳状断口.摩氏硬度为6.05~6.44(Hv=570.08kg/mm2~689.06 kg/mm2);无解理,比重4.51(扭力天平法测定),反射率从406 nm(1 3.53%)到659 nm(11.87%).经计算钙贝塔石的化学式为Ca,Na,U)2(Nb,Ti)2(O,OH)7.钙贝塔石的强X射线:2.975(10.222),2.570(5.400),1.81 6(9.440),1.549(8.622),1.050(6.844),等轴晶系,a=1.029 nm.

关键词: 贝塔石亚族 , 钛-钽-铌酸盐复什氧化物 , 四川西昌
56#
发表于 2007-10-2 22:09:00 | 只看该作者
砷铝锶石(Arsenogoyazite),SrAl3〔ASO4〕2(OH)

作为新矿物首次发现于德国(Walenta et al.,1984),与磷铝锶石分别是As+P的两个端员矿物。我国首先发现于新疆某地含金蚀变带的人工重砂中(张如柏等,1987)。共生矿物有磁铁矿、石榴子石、锆石、磷灰石等。矿物属三方晶系,为白色粒状集合体,粒径0.02~0.1mm,D=3.65,H=3.1~3.2。探针分析结果表明:SrO18.37,BaO 0.00,CaO 0.91,Al2O3 30.42,As2O5 39.07,Ce2O3 0.68,FeO  0.40,SiO2 0.10,SO3 0.51,H2O+ 9.58,总计100.04%
57#
发表于 2007-10-2 22:10:00 | 只看该作者
金香玉面世 巧克力味玉石捐给恭王府 
2006年6月19日 8:31  来源:北京晨报   
  
    在中国历史上,很多文学作品中有对散发香味的玉石的描写,更有“有眼不识金香玉”的民间俗语,可现世中却很少有人见过这种玉。6月18日,恭王府收到了来自四川省宝玉石协会的3件特殊捐赠品,它们即是由这种香玉雕琢而成的,也是这种玉的首次面世。  

  6月18日10时30分,3件珍贵的香玉雕刻作品由四川省宝玉石协会副会长蓝家琛捐赠给恭王府。此3件作品是根据1913年在纽约拍卖的恭王府文物图录中的照片所仿制的。  

  凑近玉雕,记者看到其主要呈黄色,散发出一股浓郁的巧克力香。“史料记载,在唐朝肃宗时,就有关于香玉的雕琢品。可是,这种玉是否真的存在,一直是个谜。”恭王府该负责人称,这种香玉于几年前才被发现。而6月18日3件玉雕作品的呈献,也是香玉本身多少年来的首次面世。  

  北京大学宝石检测中心主任杨富绪说,2002年9月,他听说川陕边界处有这种宝玉存在,于是带领考察小组赶赴当地。杨主任说,他们第一天用鼻子四处去嗅,可无任何线索,第二天通过放炮,才崩出一块散发着香味的石头。  

  经矿物专家测试分析,这种玉石是一种蛇纹石玉。成都理工学院的张如柏教授说:“蛇纹石玉的特殊结构,使得有机气体分子可以储存在层间,香味可能是这样被吸收的。”  

  张教授说,自然界有些植物可以提炼出芳香油类的有机化合物,可能是这些植物所含的有机分子渗入到玉石层间,为玉石所吸收。杨富绪主任补充道,这只是推测,香味的成因还需进一步研究。  

  原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珠宝学院院长、中国宝玉石协会副会长吴国忠说,市场上目前也充斥着一些假金香玉。据他介绍,近五六年来,在广东、广西、深圳的古玩玉器市场上,出现了一种所谓的金香玉。  

  “它们实际上是大理岩经过染色而成的,其矿物成分是方解石,而不是真正的蛇纹石。”张如柏教授说。
58#
发表于 2007-10-2 22:10:00 | 只看该作者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59#
发表于 2007-10-2 22:11:00 | 只看该作者

任南先生与張如柏教授历史性握手

二位对利用高科技手对高古玉的检测进行了深度交流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矿物学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许多专门的分支学科。 
 
    矿物形貌学是研究矿物晶体形态和表面微形貌,并据此探索其生长机制和生成历史。 
 
    成因矿物学是研究矿物个体和群体的形成,结合物理化学和地质条件,探索矿物的成因。研究矿物成分、结构、形态、物性上反映生成条件的标志——标型特征。成因矿物学已应用于地质找矿,并逐渐形成找矿矿物学。 
 
    实验矿物学是通过矿物的人工合成,模拟和探索矿物形成的条件及规律。 
 
    结构矿物学是探索矿物晶体结构,研究矿,物化学成分与晶体结构的关系,进而探讨矿物成分、晶体结构与形态、性能、生成条件的关系。 
 
    矿物物理学是固体物理学、量子化学理论及谱学实验方法引入矿。物学所产生的边缘学科。这一学科的发展使矿物学的研究从原子排列深入到原子内部的电子层和核结构。它研究矿物化学键的本质、精细结构与物理性能。 
 
    光性矿物学主要探讨显微镜下,矿物的各种光学性质和镜下测定各种矿物光学常数的方法。已建立起完备的以矿物光学常数为依据的矿物鉴定表,它是矿物鉴定的主要手段之一。 
 
    矿物材料学是矿物学与材料科学相结合的新分支。研究矿物的物理、化学性能和工艺特性在科学技术和生产中的开发应用。 
 
    此外,尚有按分类体系系统地阐述各类矿,物的系统矿物学;以某类矿物为对象的专门研究,如硫化物矿物学、硅酸盐矿物学、粘土矿物学、宝石矿物学等;全面研究某一地区内矿物的区域矿物学,研究地幔矿物的地幔矿物学;研究其他天体矿物的宇宙矿物学(包括陨石矿物学、月岩矿物学等)。 
 
    检测矿物化学成分的方法有光谱分析,常规化学分析,原子吸收光谱、激光光谱、X 射线荧光光谱和极谱分析,电子探针分析,中子活化分析等。在物相分析和矿物晶体结构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是粉晶和单晶的 X射线分析,物相鉴定,测定晶胞参数、空间群和晶体结构。 
 
    此外,还有红外光谱用作结构分析的辅助方法,测定原子基团;以穆斯堡尔谱测定铁等的价态和配位;用可见光吸收谱作矿物颜色和内部电子构型的定量研究;以核磁共振测定分子结构,以顺磁共振测定晶体结构缺陷(如色心);以热分析法研究矿物的脱水、分解、相变等。透射电子显微镜的高分辨性能可用来直接观察超微结构和晶格缺陷等,在矿物学研究中日益得到重视。 
 
    为了解决某方面专门问题,还有一些专门的研究方法,如包裹体研究法,同位素研究法等。矿物作为材料,还根据需要作某方面的物理化学性能的试验。 
 
    矿物是结晶物质,具有晶体的各种基本属性。因此,结晶学与化学、物理学一起,都是矿物学的基础。历史上,结晶学就曾是矿物学的一个组成部分。矿物本身是天然产出的单质或化合物,同时又是组成岩石和矿石的基本单元,因此矿物学是岩石学、矿床学的基础,并与地球化学、宇宙化学都密切相关。 
 
    矿物学还是研究矿物原料和材料的寻找、开发和应用的基础。因此,它与找矿勘探地质学、采矿学、选矿学、冶金学、材料科学的关系也很密切。此外,矿物学运用数学、化学和物理学的理论和技术,并彼此相互渗透和结合,还产生了如矿物物理学等新的边缘学科。 
 
    矿物学的研究领域日益的扩大,由地壳矿物到地幔矿物和其他天体的宇宙矿物,由天然矿物到人工合成矿物;矿物学的研究内容由宏观向微观纵深发展,由主要组分到微量元素,由原子排列的平均晶体结构到局部具体的晶体结构和涉及原子内电子间及原子核的精细结构;矿物学在应用领域的迅速发展。  
 
    矿物学的研究成果除在地质学研究和找矿工作中进一步得到应用外,矿物本身的研究目标还在于从中获得具有各种特殊性能的矿物材料,这方面的研究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60#
发表于 2007-10-2 22:11: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一壶居士01在2007-9-27 22:23:23的发言:

张如柏教授和任南先生的历史性会面,是古玉科学考古与实物考古两大门类的会师,地处东北的红山文化与地处西南的三星碓文化以两位大家的握手为标志,已经形成东北(先天震卦)与西南(先天巽卦)的风雷激荡之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任南红山文化网 ( 京ICP备18011924号 )

GMT+8, 2025-2-8 15:44 , Processed in 0.072184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