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南红山文化官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自然太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原创]红山古玉收藏之我见[讨论]一点感想

[复制链接]
11#
发表于 2007-10-2 22:23: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才洪在2007-10-2 21:43:08的发言:

  9月20日我与另一位红友有幸与任老师面见,任老师非常忙,20日午后5时准备到机场飞往武汉进一步探讨关于红山乃至比红山更远的古玉年代测定的科学检测方法。早晨一开门我们就来到了任老师这,任老师非常热情,寒暄过后便把我们带来的玉件拿给任老师,任老师非常谦逊,宏观看了看后,又把玉件上电镜进行微观观测,他不轻易否定你的收藏,对于疑点他向你询问不同看法,希望你发表不同意见,对于明显的年代特征他向你耐心讲解自然态的非人为所能的现实。过后,他又把最近从造假厂家搞来的赝品拿给我们观察,然后又把那些赝品上电镜观察细部特征,表象与真品的差距便一目了然,真品的表象多种多样,赝品的表象也有所不同,任老师便在镜前一一的给我们耐心的给我们讲解它们的不同。过后,他又把他所收藏的不同地域、生坑藏品拿给我们观察,又给我们见识了葬香气味……这一聊就聊到下午快4点多钟了.

  看了任老师的收藏另我感到惊讶,准确的讲应该是震惊,我玩红山也有八年多历史了,对红山的东西是有些感悟的,任老师的藏品数万件一点也不虚夸,藏品的那种肥、熟、神韵太另我们陶醉了,在网上看任老师的藏品不瞒各位,与一些人看法相同,不敢相信任老师的古玉藏品真正的到代,亲眼看到任老师的藏品后再也不敢怀疑了。任老师不仅有大量的与馆藏品相似的古玉,而且也不乏有大量的馆藏品所没有的高古玉器。当我们问起他为什么不把那些更精华的东西上网公示一下呢?他笑答到“没有必要,另外现在造假太猖狂了,公示反而会给他们提供资料”。任老师的收藏已被国家所重视,以他个人名字命名的个人古玉收藏博物馆现已批准筹建。任老师不仅仅有大量的红山、泛红山古玉,而且还有相当数量的战、汉、明、清等高档白玉件,我作为一个和田玉经营者感到非常羡慕,任老师不愧是一个玉的收藏大家呀.

  由于篇幅有限,无法对任老师的印象描述得更全面.总之,此次见面任老师的那种热情、谦逊、仁慈、大度给了我们更深刻的印象。

12#
 楼主| 发表于 2007-10-3 12:51:00 | 只看该作者

任老师的那种热情、谦逊、仁慈、大度给了我们更深刻的印象。

     深有同感。任南先生无愧于“红山学”研究的一面旗帜。

13#
发表于 2007-10-3 17:57:00 | 只看该作者

[em27][em27][em27]

   学习!

14#
发表于 2007-10-8 20:03:00 | 只看该作者
我认为按任老师十二字鉴定方法加上把玩经验和市场的经验,悟性好的有师傅指导有三年以上时间的玉友,加上电子显微镜工具,基本能看懂玉件的老旧。至于老到具体哪个年代那是需要一定工夫的。可惜,我国的某些古玉鉴定“专家”就连第一步的工夫(玉件的老旧)还没入门呢?给人鉴定古玉,真是可怜可悲呀。
15#
发表于 2007-10-10 00:00:00 | 只看该作者

红山古玉收藏之我见,请大家发表自己的见解-高翔

红山古玉收藏是目前古玉收藏中争论最大的,众说纷纭,没有定论。显得有些乱,有些无奈。。。。。

有些人是“人云亦云”真假不辨。

有些人是“假做真时真亦假”认假不认真。

有些人是“别有用心”卖假货。

有些人是“不懂装懂”一概否定。

有些人是“不学无术”上当受骗。

有些人是“急功近利”被唿悠。

................................................

总之是我们的鉴别水平低才有了这些情况。我们去买一件衬衣、买一个喝水的杯子。。谁也不会去找专家,因为我们就能完全识别。道理就这么简单。

16#
发表于 2007-10-10 00:01:00 | 只看该作者

红山古玉收藏之我见,请大家发表自己的见解-高翔

明清玉与现代的比较接近,所以好辨认。战汉、唐宋也被研究了许多许多的年代,所以有一些定论和依据。

红山玉出现的时间很短,认识水平自然比不上历代古玉的水平。雪上加霜的是红山古玉的出现恰逢“收藏乱世”。

17#
发表于 2007-10-10 00:01:00 | 只看该作者

红山古玉收藏之我见,请大家发表自己的见解-高翔

要想收藏红山古玉只有自己练就本领啦!!!

1、要读书。但要有选择的读,因为目前有些书也是有问题的。

2、要实践。要上手真东西。识真方能辨假。

3、要去博物馆多看真品。

4、要去玉石鉴定部门鉴定玉质。

5、要向老师当面求教。

18#
发表于 2007-10-10 00:02:00 | 只看该作者

红山古玉收藏之我见,请大家发表自己的见解-高翔

市场出现的假冒伪劣红山玉器,只是与真品接近,制假者利用玉器收藏者经验知识的不足与市场的混乱蒙骗收藏者,他们伪造的红山玉器根本无法与真品相比,与真品相差甚远,若说仿造品与真品一模一样是根本不可能的。目前的红山玉器辨伪,仍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和认识。但是任老师的“12字鉴别法”是目前最全面、最有说服力的、最科学的方法!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0-10 0:03:01编辑过]
19#
发表于 2007-10-10 00:04:00 | 只看该作者

红山古玉收藏之我见,请大家发表自己的见解-高翔

收藏一件古玉,首先要了解它的材质,玉质要好。然后是工艺水平,工艺要美。

20#
发表于 2007-10-10 00:04:00 | 只看该作者

红山古玉收藏之我见,请大家发表自己的见解-高翔

以往鉴定古玉的一些理论,给辨伪工作带了新的难题,致使许多博物馆收藏家对高古玉不敢问津,有的怀疑一切,有的又片面的扩大化的肯定一些高仿品。面对近年的高级仿品,过去和现在的一些鉴定古玉的方法已不适应当代古玉的辨仿。现需要我们不要停留在原有的鉴定理论上,从客观实际出发,不断总结实践经验,进行科学的、客观的、全面的分析鉴定,而不是依靠带有主观性的推理、考证、猜测去鉴定真伪。

现在文物界有一个普遍认识:只要是研究某领域或专题文物理论文化的大专家,大师级人物,就一定毫无异议地认为他同样也是鉴定家,我们不怀疑文物理论研究有助于文物鉴定,也有一少部分既是理论大家又有实践鉴定经验。但事实上,文物学研究和文物鉴定是两个概念。文物研究,如玉文化研究可以坐在室内,在文献上研究,至著书、立说。但他不一定是一个鉴定真伪的专家,鉴定真伪是实践学,是市场经验,是收藏经验,是那些夜以继日对实物研究,痴迷的收藏家,而不是有些所谓的文物理论家。直白地说,现在玉作坊的玉工大多都能看出古玉或仿古玉的“老工、新工”,但他们对玉文化,或理论研究可能一窍不通;再者,我们求鉴定,也不要迷信权威部门,权威人士,高龄人士;我们首先看权威部门的专题文物收藏量,权威人士是否象收藏家那样,整天有资格接触藏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任南红山文化网 ( 京ICP备18011924号 )

GMT+8, 2025-2-16 07:42 , Processed in 0.055236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