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来财向来不喜欢喝酒,也就不喜欢酒味儿。不过,现在他一点也不生气自己妻子,陪别的男人喝成这样。倒来了一份耐心,把妻子一点点顺在床上,让她躺得舒服些。而他自己躺下后,怎么也睡不着了。他真的觉得妻子很行。那么,将来卖了钱,第一件事就是怂恿妻子花钱。现在别的女人有的东西,她都得有—事情就是那样令人尴尬地对比着。这一年,买古玉把妻子苦够呛,小来小去的东西也没添,一回家便脱下体面的袜子,穿露脚趾头的。而女人的市场又变化太快,想不到的新鲜玩意层出不穷,一个个往女人身上穿,把她们打扮得极为好看。 没出一周,联系鉴定专家的张哥们儿,又给A的妻子打电话,说他又联系到那个大拍卖行的一个干部,宴请的饭店也已经订好了,明天晚上六点半,还是在万豪饭店。 A的妻子奇怪又请,也不好细问因由,就只问订桌花了多钱,要立刻把垫的钱,给张哥们儿送过去。 张哥们说:“这回我负责。” A的妻子一口一个不用。朋友帮到这份上,已经是非常够意思了。 张哥们儿在电话那边直了,说上次请鉴定专家没请好,这次他拿饭钱是应该的。 A的妻子顿时觉得脑袋一片空白,后来才问。 张哥们儿讲起来。原来,那个鉴定专家在A的妻子去卫生间时,告诉张哥们儿,这种东西也不一定一点价值没有,仿的有仿的价,将来也许有机会参加拍卖。鉴定专家还叮嘱张哥们儿,找机会劝告A的妻子,今后万万别再买了。他管这种东西叫锦州文化,便说起锦州人造假的故事,是工厂开得老大,你要多少这种东西,他们就有多少这种东西,可以成车送货。并感叹,没有人能想到现在造假的技术,会有多么高明先进。他说完就去洗手。回来时,想起催张哥们儿也去洗手。他说古玉做旧的时候,一定用酸烧,残留下来的酸照样烧手,摸过就必须洗手。见张哥们儿还愣着,显得不够配合,便认真启发道:“你闻着没,这屋里的空气都是酸的!”这一来,难堪的就不是张哥们儿一个人了,张哥们儿的哥们儿脸,也都一个一个红着。张哥们儿心里老大不快,这个鉴定专家叫他请的,而且他还是为一个女人办事。心里就来了犟劲儿,当初看见那件古玉的第一印象顽固起来,一定要叫个劲儿似的。他相信,这个鉴定专家不认,不等于天下的鉴定专家都不认,一定能找到认的。而明天请到的这个干部,是管的鉴定专家的人,他手下的鉴定专家老多了,可以挑最有两下子的。 A的妻子绝对不让张哥们儿掏钱圆场,说了一大堆话谢他,声音一滑,哭了。 到了第二天,A的妻子去了一看,拍卖行的那个干部,果然和那个鉴定专家不一样,见了东西便说,这绝对是真的,有五六千年历史,态度格外明朗。他说开古玉,一时显得十分内行,是专家型的管理人才。 张哥们儿笑开了,就陪那个干部说东西真—怎么真,真在哪说,气氛热闹得不行。 A的妻子忙着向大恩人敬酒,汉子一样干。 痛痛快快喝出一个高潮,那个干部遗憾一句“上次你们请人先告诉我一声就好了”,便问张哥们儿,“你知道他以前是干什么的吗”,一看大家。 张哥们儿赶紧大声回答不知道。 那个干部说:“面包厂管仓库的……” 这就乱了,大家左一个右一个怪不得,再提到那个鉴定专家时,一律使用面包厂那套货的称谓。喝起酒来,竟是特别甜爽,就掀起了第二个高潮。 谈到给A的妻子推荐哪一个鉴定专家,那个干部认真了,说那些鉴定专家都不行,只有他们拍卖行经理才是真懂,他们拍卖行能有今天,都是因为有他当这个经理。再说下去,话里充满敬仰的味道。 经理毕竟是经理,不是鉴定专家,就十分忙,找他的人老了。他一般不见,拿着手机在人们想不到的地方办公,工作时间也非常弹性。只是周一上午开中层干部大例会,他才一定在拍卖行。 赶在周一上班时间,A的妻子抱着古玉,去了拍卖行。见了经理,不免长长地客气起来。 经理说:“东西呢?” A的妻子把那古玉拿了出来。 经理扫上一眼,说:“还有什么?……收起来吧……”便说开面包厂那套货说过的关于“锦州文化”的故事。不知道是他学他,还是他学他。 A的妻子木住了。 那个干部只管在边上点头给经理看。听经理把故事全部讲完,代A的妻子谢过经理,再默默地把A的妻子送到楼下,摆手告别。 马路上乱哄哄的。A的妻子边走边狠狠地往心里记这个“锦州文化”。 锦州制玉手工业很有历史,周代《尔雅•释地》中说:“东方之美者,有医巫闾之(王旬)、(王于)、琪焉。”医巫闾指的就是锦州地区。从那时起,锦州制玉一直没断,是当地的传统手工业,这便和岫岩一起,构成了东北制玉历史最悠久一说,名扬全国。不过,如果现在让锦州市民来讲自己地区的文化,即便是说了三天三夜,说尽了制玉历史,不得不说到又咸又鲜又丰富多采的锦州小咸菜上了,怕是也讲不出在光荣的制玉史上,还有一个形成规模专造红山古玉赝品骗人的“锦州文化”。他们还蒙在鼓里,做梦也没想到,外面的人下手那么狠,一下就让他们臭名昭著天下了。 应当提一句,制造仿古旅游纪念品,是另一个性质的事。锦州制玉手工业,的确按古代玉器生产过一些旅游纪念品,其中也有红山文化内容。不过,因为价值观念不一样,把一个蝉蛹用心雕刻,玉质又玻璃似地好,结果弄得轮廓、线条、道道、孔眼也跟着透明,分明不起来。明眼人一看,便知是少了红山神韵,只是向红山古人学习一下罢了。红山古玉的艺术造型多简单,似乎允许有很多忽略,可以顾头不顾尾,把喜欢的整完就拉倒。做工也是能少一笔便少一笔、能浅一笔便浅一笔似的,显得每刻一道都非常吝啬力气,如同速描一般,勾勾了事,绝不见楞见角。玉质按现代的玉的价值观念看,也是不怎么样的那一种,实的质感强些。又罩了历史风霜,更是表面莹润的不多。相当一部分因地区土壤中的特别成分侵蚀,还蒙了红沁。如果玉表平整些,红沁便沁得均匀些,薄膜一般,且按石头机理的变化有深有浅,令人叫“大红袍”去了,欣赏得不得了。如果玉表不平滑,红沁则在蚀坑的洼处集中,形成无数重点,麻巴起来。只有放在远处时看,让麻巴宏观一些,才会获得树叶斑驳一般的感觉,不再觉得沁得有一点愣。红山古玉这样的艺术造型,这样的玉质,这样的沁法,与清代精雕细刻、纹饰繁琐不露地的玉石玩意比,似乎粗糙很多。可大美就在这个粗字上,是用了至少五千多年的工夫,才创造出这么天人合一的玩意,令现代聪明人好好满足了一回返朴归真的欲望。这根本不是一个锦州、一个辽宁、一个国家仿造就能够真出来的。开列仿造就能够真出来的命题,怕是连“西游记”中真假美猴王的故事,也没看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