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引用李勇在2010-7-18 19:42:00的发言:
追逐文明的历程
“我想知道人类从野蛮进入文明的历程”
——伏尔泰
山西地处黄河中游,华夏腹地,山川秀美,气候适宜,是中国远古人类和文明的摇篮。数百万年前,这里制造出中国最早的石器工具,燃起了中国第一堆文明之火。沧海桑田,生生不息,远古人类艰难的行踪踏遍了太行山和吕梁山之间,不灭的篝火闪烁在汾水与桑干河两岸。新石器时代,先民们创造的灿烂文化,遍布山西南北。涓涓细流,百川归海;星散古国,辐辏升华,这些都昭示着我们的祖先跨进文明之门。最早的“中国”人从这里出发,走向未来。
今天,这些见证山西古代人类从野蛮时代进入文明社会的诸多珍贵的历史文物被整齐地陈列在山西博物院《文明摇篮》展厅,辅之以科学而艺术的陈列方式展示给世人。
远古圣土
一百八十万年前一个雨后的清晨,西侯度的先民又开始了一天的劳作。他们今天的任务是砍伐几棵粗大的果树。为了获取充足的食物来源,这可能是他们必须从事的工作。当手中的石头一次又一次击打在树身之上时,其中一位年长者惊奇的发现同一块石头的尖端和较薄的边缘比起其它部位更能起到显著的效果,于是他把这一“惊人”的发现告诉了他的同伴,当其中一位拣起一块砾石将手中不规则的石块艰难地打制成尖状器时,人类最早的石器工具便产生了,先民们把它们保存起来,倍加爱惜。一百八十万年后,这件由石英岩砾石加工而成的三棱大尖状器被考古人员发现并陈列在博物馆里,它的断面呈三棱状,尖端有清晰的人工打击痕迹,底部圆钝便于手握。是旧石器时代人类常用的工具之一。
从距今三四百万年到一万年前,称为旧石器时代。原始人类以打制石器为主要工具,原始人用石锤直接打击石料产生石片的方法,叫做直接打击法。直接打击法最常见的有碰砧法、摔击法和砸击法等,均是旧石器时代通用的打制石片的方法。碰砧法指手握扁平的石块,在石砧较突出的一点或边缘上碰击而产生石片的方法,一般用于硬度大而脆性和韧性较差的岩石;摔击法是指用双手紧握石锤,向置于地上的较大的石块摔击打下石片的方法;砸击法指手持所选石料,将其一端置于石砧之上,用石锤打击另一端。旧石器时代早期的猿人能制造简单的砾石工具,渔猎群居,开始懂得用火,进而学会保存和管理火种。他们依赖渔猎和采集,茹毛饮血,薪火相传,群居而生。
西侯度遗址代表着旧石器时代早期黄河中游古人类的生存状态和文化面貌。它位于山西芮城县黄河拐弯处的,是中国已知最古老的旧石器时代人类文化遗存之一,距今约180万年,属早期直立人阶段。上世纪60年代,在这里发掘出土了大批古脊椎动物化石、32件石制品、带有切割和刮削痕迹以及被火烧过的骨、角、牙等。根据动物生态学分析,当时的西侯度一带为疏林草原环境,气候凉爽,四季分明。研究表明,浸透着西侯度先民们劳动汗水和智慧的石器虽简单粗糙,但类型多样,工具的使用已有一定分工。
距今约20万年至4万年的旧石器时代中期,人类进化到了早期智人阶段,身体特征更接近现代人。他们通过长期的劳动经验积累,石器制作技术有了很大改进,石器的类型逐渐增多,功能进一步分化,加工也日趋精细。他们仍处于原始群居阶段,但已有较发达的语言,并出现埋葬死者的习俗。
1953年发现于山西襄汾县丁村的丁村遗址,是中国著名的旧石器时代中期文化遗址。其石器的形制、打制的方法都有新的进步,近年来新的发现表明,该文化已不仅限于汾河东岸的旧石器时代中期遗存,而是扩及汾河两岸,囊括旧石器时代早、中、晚期,传承关系清楚的遗址群,表明当时丁村一带的原始游群相当繁盛并有着比较稳定的活动范围。
今日的大同盆地,在旧石器时代早期曾是一望无际的湖泊,约10万年前,气候变迁,浩瀚的大同湖渐渐萎缩,桑干河形成。北京猿人的后裔许家窑人就生活在这里,依靠狩猎经济维持生活。许家窑一带当时为森林、草原、灌木相交混地带,气候处于冷期,年平均气温低于现今。在考古发掘过程结束以后考古队员们惊奇的发现出土的石球竟多达1079个,数量之多为国内外罕见,成为许家窑文化的显著特色。石球最大的重1500克以上,直径超过100毫米;最小的重量不足100克,直径50毫米以下。研究表明,它们曾是当时人类普遍使用的狩猎投掷工具。大的石球可用来直接投击猎物,中等大小的可以做成“飞石索”,小的则可用作“飞石索”上握在手中的扣环。
“飞石索”是一种比较进步的狩猎工具,可在开阔地段用于投击野兽。其用法是把石球系在绳索(藤条或皮条)的一端,利用旋转的离心力将其抛出,如现代杂技“飞流星”一样甩出很远去套绊猎物,以便于捕获。这种方法直到近代一些少数民族还在使用。石球的使用在人类童年时代具有重大意义,它改变了原先只是用棍棒追逐猎物的方法,使猎人们不必与猎物接近,远距离即可将奔跑的动物猎获,大大增加了食物和衣物来源。
距今约四万年至一万年的旧石器时代晚期,即“飞石索”之后,又一项工具的发明加速了整个人类追逐文明的历程。在今天朔州市黑驼山下的峙峪村生活着这么一群人,他们体质特征已与现代人基本相同。双手变得更加灵巧,能制造精致的石器和骨、角工具,思维能力进一步发展,身上佩带着装饰品,学会了人工取火,社会形态已进入原始氏族公社阶段,原始宗教产生,埋葬习俗更为普遍。他们对于野兽以及其他氏族群体的战争往往取得决定性的胜利,原因只有一个,他们发明了弓箭。
山西博物院的展庭里陈列着一枚中国已知时间最早的石制箭头,它的主人便是峙峪人。恩格斯说过“由于有了弓箭,猎物便成了日常的食物,而打猎也成了普通的劳动部门之一”,“弓箭对于蒙昧时代,正如铁剑对于野蛮时代和火器对于文明时代一样,乃是决定性的武器”。弓箭是相当复杂的狩猎工具,发明弓箭需要长期积累的经验和发达的智力。使用弓箭须人用臂力拉起弓、弦、箭,产生强大的弹力,将箭弹射出去。说明当时峙峪人已经能将物体的弹力和人的臂力巧妙结合起来。弓箭具有强大的杀伤力,它出现后的人类遗址中,发现的大型动物如野马等化石增多。说明弓箭的发明,促进了狩猎,是导致原始时代生产革命的重要里程碑。峙峪石镞是目前所知年代最早的,它说明当时峙峪人已使用弓箭,这与其发达的狩猎经济是相吻合的。因此,峙峪人也被喻为“黑驼山下猎马人”。
当峙峪人在黑驼山上追逐野马的时候,山西西南部的吉县清水河沿岸的台地上已经有人在烧烤青鱼了。人们围着篝火载歌载舞,不远处有位中年妇女正在给手中蚌壳钻孔,给自己制作一串精美的项链。旧石器时代晚期人类已有了审美的观念,磨制与钻孔等新技术多运用于制作装饰品上。此时钻孔技术已相当成熟,有尖状器钻孔法,即利用尖状器来挖孔。骨角木竹器钻孔法,是用坚硬的骨角木竹类作钻,以两手搓动,或加石制钻头,在孔中加砂子帮助研磨。这种方法后来发展成弓弦钻孔法,即拉动弓弦,带动钻具旋转来钻孔。柿子滩遗址是中国目前距今2——1万年间现存面积最大、堆积最厚、内涵最丰富的一处原地埋藏遗址。1980年在这里发现了一处比较完整的篝火遗迹、三个层面的古人类活动遗址、2000余件石制品、动物化石以及制作精美的蚌质穿孔装饰品。代表了旧石器时代晚期之末广泛分布于黄土高原和黄河中游一种独特的区域文化。柿子滩遗址丰富的遗存对研究华北地区细石器的起源乃至农业的萌芽提供了重要线索。
华夏直根
当原始先民将脚下的泥土烧制成各种类型的器物用来盛水和蒸煮食物的时候,当他们告别了逐水草而居开始建造房屋定居生活的时候,当他们发现所有的植物都能撒种而生、春播秋收,很多动物都能圈栏豢养、为人所用的时候,他们已经走出了旧石器时代的沼泽,开始了追逐文明的新的征程。
距今一万年前后,人类进入新石器时代。人们以磨制石器为生产工具,制造陶器,营建房屋,生活质量大幅提高。原始农业和畜牧业产生,人类开始过着定居的氏族公社生活,审美意识更加强烈。
1991年5月11日上午,山西翼城县枣园村风和日丽,晴空万里。考古工作者在进行田野调查时惊奇的发现一户村民院子外向南倾斜的坡地上一处堆放垃圾的灰坑里密集的分布着残碎的红色陶片。这引起了他们的极大兴趣,并立即对灰坑进行了清理,进而发掘出一个面积达两万平方米,距今约7000年左右,代表着山西南部的古代农耕文明的面貌的重要遗址。在该遗址中出土了大量的陶器,陶拍、陶挫等制陶工具,以及石刀、石斧、石镰、石磨盘等农业生产工具。枣园遗址是山西新石器文化的一块基石。它的发现,对研究山西及邻近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时光追溯到1926年10月15日,这一天是属于整个中国考古界的,这一天也是属于一个名叫李济的年轻人。李济(1896—1979)字济之,湖北钟祥人。早年毕业于清华,留学美国,先在克拉克大学专修心理学和社会学,后转入哈佛大学攻读人类学,获哲学博士。回国后任教南开大学,开始田野考古。这一日,已是清华国家研究院人类学讲师的李济踏入山西夏县西阴村遗址,定好基点、布方,接着挖起第一锹土的时候,这短暂的一刻成为历史的永恒。这是中国学者第一次独立主持的田野考古发觉,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幸运女神偏偏眷顾这个年轻人,两年之后,李济接受了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所长傅斯年之邀,主持发掘了安阳殷墟,成为一生从事考古事业的转折点。
《文明摇篮》展厅“西阴之花”专题展柜中整齐地陈列着西阴遗址的典型代表器物——彩陶,这一件件施以黑彩的红陶文饰精美、造型典雅、功能使用,这使你很难想象到它们是距今5500年前人们的作品。
随着农业的发展,种植经济在生活中占据了主要地位,植物题材的花瓣文饰被更广泛地用于陶器装饰。花纹大多使用等分圆分割法,花瓣呈轮花形,有的采用横向平行切割法,把花朵上下平行分割成几部分。而应用最广泛的是由直线与曲线组成的曲边三角纹。不同的三角纹组合构成的整体文饰,或相对或相背,或单体或连续,图案高度概括又不失灵活多变的效果,动感强烈,韵律明显。有学者认为,西阴遗存的彩陶以花卉纹饰为主要特征则是华夏民族之“华”的源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