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南红山文化官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任南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教学] 任南团队人类起源探索

   关闭 [复制链接]
411#
 楼主| 发表于 2009-11-18 12:52:00 | 只看该作者
  多次史前人类文明

   根据史书记载,我们本次人类从最原始的石器时代到出现现在的高度文明才不超过一万年时间。很显然,这些文明古迹不属于我们本次人类所创造,实际上,许多文明古迹我们现在人类技术都无法建造。根据这些确凿的证据,一些学者提出了史前文明学说,是指在我们本次人类文明之前在地球上曾经存在过人类文明。

    同时,所发现的许多文明古迹时间跨度非常古远。从当今发掘出和发现的各种不同史前人类文明遗迹看,从一个非常久远的远古时代开始,在我们这个地球上就一直存在着人类并发展出高度发达的文明,如在三叶虫化石上发现的6 亿年至2.5 亿年前的穿着鞋的人类脚印,在今天的非洲加蓬共和国发现的20亿年前的大型链式核反应堆,在现今南非发现的28亿年前的金属球,及多次不同时期的石器等等,很难想象它们属于同一人类文明时期。因此,科学家们又提出了多次史前文明的理论,认为地球上曾经有过多次史前人类及文明。人类的发展并不象以前想象的那
样,而是周期性的,不同时期地球存在不同的文明。

    现代科学已认识到,一切事物发展皆有周期性。人有生、老、病、死;植物、动物也有生、老、病、死;社会的发展有周期性,同样,人类的发展也很可能有周期性,这可以从当今发掘出和发现的各种不同史前人类文明遗迹和不同史前人类石器时代留下的工具找到线索。

    学者Emilio Spedicato在其著作《Galactic Encounters , Apollo ObjectsandAtlantis : A CatastrophicalScenario For Discontinuities in Human History 》中对史前人类毁灭的原因作了深入的分析,认为来自外星际空间的物体(彗星,陨石等)造成地球气候的异常可能导致人类文明的毁灭。

    然而,很明显的是,这些不同史前人类及其拥有的文明都最终从地球上消失了,不同时期地球的大灾难毁灭了当时的文明,甚至灭绝了当时绝大多数的生物,只残留下极其少量幸存的古迹。那么这些文明为什么被淘汰?如何被淘汰?

    史前人类文明的消失

    现代科学界已发现:在地质历史上发生过几次特大的灭绝,几乎灭绝了所有的生物。地球周期性灾变的直接证明非常多。从已发现的证据看,史前人类文明曾因各种灾变而毁灭,这包括地震、洪水、火山、外来星体(包括陨石,彗星)撞击、大陆板块的升降、气候突变等等。

    1 万2 千年前沉入海底的亚特兰第斯大陆

    亚特兰第斯曾是一个具有高度人类文明的大陆,但却在大约11600 年前一场世界性的大地震灾难中沉入海底,成现今的南中国海一带,这一带的海很浅,平均深度只有约60米左右。只有当时大陆上最高的山峰残留在水面上,即在现在的印度尼西亚。

    沉入海底的遗迹

    在秘鲁海岸边的水下200 米深处,人们发现了雕刻的石柱和巨大的建筑物。在直布罗陀海峡外侧的大西洋海底,成功地拍摄了八张海底照片。从这些照片中可以清晰地看到,有一座古代城堡的墙壁和石头台阶…… .它沉沦的时间也是在大约一万多年以前。在百慕大三角地带海域西面,发现了一座巨大的金字塔。

    很显然,这些曾代表着史前人类并有光辉灿烂文明的城市遗迹却因大陆下沉而沉入海底。

    史前大洪水的描述

    大约1 万2 千年前左右,上一期人类文明曾遭受一次特大洪水的袭击,那次洪水也导致大陆的下沉。考古学家陆续发现了许多那次大洪水的直接和间接证据。人类文化学家也通过研究世界各地不同民族关于本民族文明起源的传说则发现:世界各地不同民族的古老传说都普遍述及人类曾经历过多次毁灭性大灾难,并且如此一致地记述了在我们本次人类文明出现之前的某一远古时期,地球上曾发生过一次造成全人类文明毁灭的大洪水,而只有极少数人得以存活下来。全世界已知的关于大洪水的传说有600 多则。例如,中国及日本、马来西亚、老挝、泰国、印度、澳大利亚、希腊、埃及及非洲、南美、北美土著等各个不同国家和民族的传说中都保留着对一场大洪水的记忆。虽然这些传说产生于自各个不同的民族、文化,却拥有极其相似的故事情节和典型人物。对于这一切证据和现象,用偶然或巧合是根本无法解释的。有关那次大洪水的过程,《圣经》中有所描述。虽然《圣经》是一本宗教书籍,但很多学者认为《圣经》描述的是真实的人类历史。以下为《圣经》中关于那次大洪的摘要:“洪水泛滥地上40昼夜,水往上涨,把方舟从地上漂起”:“水势在地上极其浩大,山岭都淹了”:“5 个月后,方舟停在拉腊山上;又过4 个月后,诺亚离开了方舟,地已全干了。”那次洪水同时伴随着大陆的变迁完全摧毁了当时整个地球的人类文明,只有极少数人活下来了。近来考古学家发现的许多史前遗迹,如亚特兰第斯大陆、希腊文明及海底建筑物等等均可能因那次洪水而消失。

    曾受陨星撞击的地区

    中、美等国专家最新联合测定出中国广西百色打制石器的年代在80万年前。专家推断,万古以前,这一地区曾经受到陨星的撞击,大火烧毁了茂盛的森林,留下一层红色的溶岩,打制石器就埋在这层溶岩底下,可以推断制造那些石器的人类就在那场天灾中消失了。

    玛雅文明的消失

    考古学家自今仍无法解释,文明达到顶盛时期的玛雅文明为何在公元前9 世纪左右,几乎同时从热带雨林中的丛林深处灭亡了?没有发现任何证据可以证明是人为原因造成玛雅文明毁灭。

    气温突降导致的灾难-西伯利亚冻土中的遗骸

    科学家们在西伯利亚的冻土中,发现了冰冻的成千上万的哺乳动物的遗骸。有的很完整,有的被扯碎和树干绞在一起。检测它们胃里的食物,发现了还没来得及消化的温带的草。气温的剧降导致温带地区变成冻土,极短时间内,发生这场不可思议的毁灭性的灾难,温和地带草原上的生物,全部冻僵在今天的位置。

    6500万年前的大灾难

    恐龙曾是地球在6500万年以前广泛存在的动物,科学家在全球不同地区均发现了不同种类的恐龙化石,推测恐龙曾存在于地球长达1.4 亿年之久,并发现人类曾与恐龙同时生活的证据。

    在美国得克萨斯州Glen Rose 的拉克西河(Raluxy)河床中发现了生活在白垩纪的恐龙脚印,考古学家们吃惊地在恐龙脚印化石旁十八英寸半的地方,同时发现有12具人的脚印化石,甚至有一个人的脚印迭盖在一个三指恐龙脚印上。把化石从中间切开,发现脚印下的截面有压缩的痕迹,这是仿制品无法做到的,显然不是假冒的。另外在附近同一岩层还发现人的手指化石和一件人造铁锤,有一截手柄还紧紧留在铁锤的头上。

    在秘鲁岩洞发现了上千件2 亿年前的经过雕刻过的石制艺术品,其中一些绘有令人吃惊的图案 .远古时的飞行员正在一群恐龙的上方操纵一种奇异的飞行器,一群人正在用斧攻击并制服恐龙。

    很显然,具有高度文明的人类曾经与恐龙出现在同一历史时期。但是,科学家发现恐龙这种动物却在6500万年前突然灭绝,尚无法解释其突然灭绝的原因。可能的原因是,那时地球可能曾经历了一场巨大劫难,当时的人类文明以及包括恐龙在内的各种生物在那场灾难中被毁灭。

    摩汉乔。达罗城因突然高温而毁灭

    在摩汉乔。达罗文明遗址发现了许多人的遗体,而这些人并非是埋在坟墓,而是呈突然瘁死状。发掘者之一格里布斯说,“很明显可以看出,这些人都是因一时突然的变异而瘁死的”。虽然人们提出流行病、袭击、集体自杀等等假说,但这些均无法在一瞬间突然夺去全部居民的性命。印度考古学家卡哈博士发现部分尸骨上有高温加热的痕迹。科学家提出了她们是火山爆发甚至古代核子战争的牺牲品。但几乎可以肯定,因突如其来的高温导致摩汉乔。

    达罗城的毁灭和居民的瘁死。

    南美洲蒂亚瓦纳科遗址的见证

    科学家在位于南美洲玻利维亚与秘鲁交界处的蒂亚瓦纳科遗址挖掘出了大量的海洋生物贝壳、飞鱼化石,显示它过去曾是一个港口,拥有完善的船坞和码头,其中有一座庞大的码头可供数百艘船舶同时装卸货物使用。然而,这座据推算有17000 年历史的古老的港口城市,现竟上升到海拔4000米左右的高原上。可以推测,大陆板块的剧烈运动和上升可能是这个港口被毁灭或遗弃的原因。

    因地震沉入海底的地中海古城

    最新发现的地中海古城,盛极一时的文明中心在1200年前的一个晚上毁于一旦。这个盛极一时的文明中心为什么在一夜之间消亡了呢?根据推测和判断,伊拉克利翁和法老城的其他城市最有可能是毁于大地震,因为从海底保存完好的建筑残骸来看,多数的房子和墙体倒向一个方向。大地震发生后,法老城迅速沉入海底,这也是为什么考古学家今天在距离陆地4 海里外的阿布吉尔湾20至30米深的海水底下发现法老城的根本原因。考古学家推测说,这次超大规模的地震应该发生在7 世纪或者8 世纪,因为潜水员在法老城里发现的银币或者珠宝都是拜占庭时代的,没有比这更晚的了。据此,考古学家们设想了法老城遭天劫的情景:1200年前的某一天,地中海震撼了,一阵惊天动地的震颤将法老城活生生地撕裂了,一条深不可测的深渊出现在法老城城市群中心地带,过惯了安逸舒适生活的法老城的公民们终于感到害怕了。然而,就在他们目瞪口呆的时候,那道裂缝里突然喷出数十米高的海水,转眼之间就将街道、房屋和人们吞没了,海水越涌越多,土地渐渐下沉。没多久,盛极一时的法老城化为一片汪洋,无以计数的生命葬身于茫茫的大海中,几乎没有人逃脱这场灾难。从那以后,这个城市群就在30米深的海洋里沉睡了1200年,直到现在被重新发现为止。

412#
 楼主| 发表于 2009-11-18 15:08:00 | 只看该作者
  美州惊现黄泉大道

hspace=0

     在美州的著名古城特奥蒂瓦坎,有一条纵贯南北的宽阔大道,被称为“黄泉大道”。它之所以有这么个奇怪的名字,是因为公元十世纪时最先来到这里的阿兹台克人,沿着这条大道进入这座古城时,发现全城空无一人,他们认为大道两旁的建筑都是众神的坟墓,于是就给它起了这个名字。

     1974年,在墨西哥召开的国际美州人大会上,一位名叫休·哈列斯顿的人声称,他在特奥瓦坎找到了一个适合其所有建筑和街道的测量单位。经过使用电子计算机计算,该单位长度为1.059米。例如特奥蒂瓦坎的羽蛇庙、月亮金字塔和太阳金字塔的高度分别是21、42、63个“单位”,其比例为1:2:3。

     哈列斯顿用“单位”测量黄泉大道两侧的神和金字塔遗址,发现了一个更加惊人的情况“黄泉大道”上这些遗迹的距离,恰好表示着太阳系行星的轨道数据。在“城神庙废墟中,地球和太阳的距离为96个”单位“,水星为36,金星为72,火星144。”城堡“背后有一条特奥蒂瓦坎人挖掘的运河,运河堡”的中轴线为288个“单位”,正好是火星和木星之间小行星带的距离。轴线520个“单位”处有一座无名神庙的废墟,这相当于从太阳到木星的距离。再过945个“单位”,又有一座神庙遗址,这是土星到太阳的距离,再走1845个“单位”就到了“黄泉大道”的尽头月亮金字塔的中心,这恰恰是天王星的轨道数据。如果再将黄泉大道“的直线延长,就到了塞罗瓦戈多山山顶,那里有一座小神庙和一座塔的,地基仍在。其距离分别为2880和3780个”单位“,正是海王星和冥王星轨道的距离。

     如果说这一切都是偶然的巧合,显然令人难以信服。如果说这是建造者们有意识的安排,那么“黄泉大道“显然是根据太阳系模型建造的,肯定特奥蒂瓦坎的设计者们早解了整个太阳系的行星运行情况,并懂得了各个行星与太阳之间的轨道数据。然而,人类1781年才发现天王星,1845年才发现海王星,1930年发现冥王星。那么在混沌初开的史前时代,是哪一只看不见的手,为建造特奥蒂瓦坎的人们指点出了这一切呢?

 

413#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7 15:09:00 | 只看该作者
红山文化与鞍山市千华山华表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0.jpg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千华山华表  通高五米 海拔540米 位置:十山九丘的交汇点,山海经称此处为“昆吾”。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1.jpg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辽河源 该山海拔约500米山顶有古天象台、易经符号、天然人像等遗存,山顶由巨石排列的九瓣莲花组成 。

鞍山千美摄影沙龙 徐  元摄

●鞍山市千华山华表       张骏伟       

         鞍山建市于1937年,占的是辽阳地盘,所以鞍山古文化就是辽阳古文化。古都辽阳,  辽阳何意?辽阳怎么来的,什么是辽阳?原始辽阳是什么?

《遼陽》山海经中称之为《潦阳》。潦字和老字同音,潦字是山名,老字是潦山的运行原理,潦阳就是老陽,“老阳”就是《遼陽》,老阳就是易经中的老阳,潦山就是辽山,这是《辽阳》这个名词的基本概念。中国人认为自己的文明源于易经,源于易经的主要部分《河图洛书》,这些东西的总和就是《辽阳》。

       辽宁省辽东半岛古城《辽阳市》这个称谓源于山海经中的《潦阳》(音:老阳)。但是“潦阳”这个称谓指的却并不是现在的《辽阳市》,而指的是“辽山”,辽山即《千山》,《千山》在辽阳市的南方。山海经卷一南山经记“凡鹊山之首,自招摇之出,以至箕尾之山,丸十山。”就是辽山,即现在《辽阳县》的首山至窟窿山。辽山的南段三座山就是《潦阳》。解决了辽山问题也就解决了“潦阳”问题。同时还有许多问题也会迎刃而解,比如辽河和辽河源问题。

      山海经卷十三海内东经,“潦水出卫皋东,东南注渤海,入潦阳。”“虖沱水出晋城南,而西至阳曲北,而东注渤海。”“入越章武北,漳水出山阳东,东注渤海,入章武南。”山海经这里讲的是流入渤海的三条水,有两条水,漳水、潦水,在渤海北。其中的潦水“东南注渤海,入潦阳”。在此“注”是顺流,“入”是逆流。潦水就是辽河,根据“潦水、、、、、、入潦阳”这个规律,我们沿潦水首先是“大辽水”逆流而上向东在唐马寨北《下口子》分为两条水即现在的《太子河》还有《南沙河》,两河一大一小,在此分别向北和向东迂回“入潦阳”。正因为如此,这两条入潦阳的水也就是所谓大潦水和小潦水。沿太子河逆流是汤河直抵辽阳县下八会《窟窿山》。南沙河逆流,河源在《玉树顶》下的《青云观》。这些就是辽河和辽河源。潦山就是千山。寻找辽河和辽河源根据《山海经》不可避免我们选择的是“入辽阳”,找到原始千山《潦山》,这只能是唯一的选择。 由于“水出辽山”那么顺理得到的是《辽山》。因此与《辽阳、辽山》无关的水都不是辽水。现大辽水源于《窟窿山》汤河、太子河、大辽河,统称《大辽河》。大辽水与小辽水交于唐马寨《下口子》,下口子就是“小辽河口”。水经注认为“辽山小辽水所出,水出辽山,西南流经辽阳县为淡渊,晋永嘉三年涸”根据这个规律,也只有《南沙河》符合这个规律,所以小辽水只能是今之南沙河,该河晋永嘉三年涸,雨季除外现河床内流动的全部是城市污水,最后全部注入渤海。大辽水也只能是今之汤河、太子河、大辽河 。辽山即千山,千山出水汤河,南沙河,两河就是古大小辽河。大小辽河的命名在于潦山的潦字,其中的大字发源的水就是大辽水,小字发源的水就是小辽水,日就是“龟山”龟山也有一水向西流古名上巳水。就是说“潦”字画的可能是萨满教的一道符,符的内容是三条水加大、日、小,大字又带了两个点可以是大火堆,指的是这座高入云端的大山呈火焰形山体。山海经卷二西山经记“南望昆仑,其光熊熊,其气魂魂。”这座山的外形应该是烟气飘动的大火堆。三滴水分大小中,大潦水源于“窟窿山”汤池,中潦水(上巳水)源于“仙人台”,后汇入小潦水,小潦水源于玉树顶。潦字起源于潦山,潦字实际等于是一幅潦山地图。潦字没有别的起源。

大辽河由辽阳县下八会《窟窿山》发源为汤河、太子河、大辽河,大辽河入海口在营口此为大辽河。小辽河源在鞍山大孤山青云观现名《南沙河》。水经注认为:“水出辽山”原文是:应劭曰;“辽山,辽水所出,西南至辽队入大辽水。”同卷《小辽水》,《经》“又玄菟高句丽县有辽山,小辽水所出”《注》:“水出辽山,西南流经辽阳县与大梁水汇。”又说:“小辽水又西南经襄平县为淡渊。晋永嘉三年涸。小辽水又经辽队县入大辽水。”大梁就是大辽,大梁水就是太子河。太子河南只有《南沙河》,太子河与南沙河、大小辽水的交汇点在唐马寨。就此大小辽水实况与古文献的若干相关记载相吻合一清二楚正所谓“两不相朦也”。

    “水出辽山”出于辽山的水就是辽水,辽山就是辽阳,后来在辽山的北面建立了城市这个城市使用了祖先们流传下来的宗教名词《潦阳》,这就是坐落在辽河边上古老的六朝古都《辽阳》。

      当然人们也说过关于《辽河》的许多好话,因为辽河也是中国人的母亲河。当然这主要原因是在老哈河和希拉木伦河那边发现了《红山文化》。可是很遗憾老哈河、西拉木伦河根本也不是什么辽河。

      人们唱“长江长”很合理,因为的确长江长。又由于黄河黄,人们接着又唱“黄河黄”也顺情。现在轮到了“辽河辽”就不唱了,因为说不清“辽”是个什么东西、情绪不对茬。再说《辽河辽》也不成话,所以“辽河辽”没人唱但是有人说,现在我们说的就是辽河。辽河是文化河,辽河源是文化源。辽河、辽河源与长和黄都没有关系。辽河文明是没有任何折扣的最古老的关于母亲的文明,就是中国人的所谓《老天妈》文明。因为辽山在辽阳而辽水出辽山。辽山就是山海经中的“潦阳”(山海经卷十三海内东经)这一地区也就是后来的《辽阳》包括现在的《辽阳市》和《辽阳县》。潦阳之上有“潦天”。易曰“人生于寅”。银河(寅河)就是《老天妈》。其形象就是在大小辽河流域发现的“无头孕妇”。由于辽河源于潦天,因此人们说“辽河之水天上来”是有道理的,辽河源于“天”。至于滚马岭、牛屎地、光头山等等的这些地方,听听这些个名字和这些名字所代表的文化,它们可能是辽河源吗?

    

辽河源

     大辽河源在潦山南端的《窟窿山》。小辽河辽河源应该在潦山的中段,青云观南《玉树顶》但它们都还不是辽河源。辽河源只有一个,古老的辽河文明把辽河源安排在了《对桩石》。

     辽河是什么?遼猫、遼狗、遼水、遼火、遼阳、遼河:夸父与日逐走,入日,就是遼阳。饮于河渭,就是遼水。至于遼河一词的本意就是过河,如:遼到了河对岸遼了、跑了。这些情况说明:辽河指的应该是渡口,辽河源就是一个渡口。或某一条河的渡口就是辽河或就是辽河源,当然这个渡口应该非同凡品,应该是一处有神气的浪漫渡口,因为事实是这个渡口在半空之中,这个渡口在鞍山市大孤山镇《对桩石》浪漫的“天河渡口”。天河源于《昴宿星团山》天河呈S性中线由东向西流经巨石阵,南北分布的两枚巨石桩这就是天河渡口故名《对桩石》。这个渡口就是辽河或辽河源。请参照《鞍山巨石阵》一文及相关图片。  

     潦阳、潦水,遼阳、遼河,《山海经卷八海外北经》“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这里的概念用的就是:潦阳、潦水,遼阳、遼河。“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这个故事说的大概是:夸父南遼日、北遼泽,奔波于天地之间。这里的方位关系是南北而非东西,这是活的易经“三才图天、地、人”,夸父之仗很可能就是《华表山》华表。华表山华表就是千山的“千”千山又名《千华山》,千华山华表位于千华山的“中华”。山海经中记载的夸父是中国易经的原创者之一,夸父在中国文明之中很可能是位里程碑式的人物。

414#
 楼主| 发表于 2009-12-3 11:29:00 | 只看该作者
以往发现的红山文化玉器基本都是红山文化晚期玉,而中、早期的却很少发现。红山文化晩期测定为8000年左右,而中.早期是多少年?
415#
 楼主| 发表于 2009-12-4 12:30:00 | 只看该作者
泛红山文化始自末次冰期,晚期智人向现代人的过渡阶段,距今约四万年至新石器时期。其地域范围是以东北亚为中心的北太平洋地区。因此,有必要对当时的气候与生态环境作一简要的叙述。 

    末次冰期距今约12万年至1万年。在此期间,寒冷期和温暖期(或称间冰段)是交替出现的。由深海钻探的氧同位素记录提供了末次冰期气候变化的精确资料。资料表明在距今4万年至2.5万年左右曾是一个较温暖的间冰段。自距今2.4万年至1.4万年是寒冷期或称作末次冰期的高峰期。自距今1.3万年至距今1万年左右气温迅速回升。上述气温变化的趋势在世界各地是同步的。 

  在末次冰期整个北美大陆,包括现在的加拿大和美国北部都被一英里厚的冰层覆盖。当时的海平面很低,现在的白令海峡是干固的,西伯利亚和阿拉斯加之间是一片干固狭长的陆地。究其原因,是受到北太平洋黑潮暖流的影响,使得该地区温度比其它同纬度地区较为温暖潮湿,比较适合人类和多种生物生存。 

  东北亚以至整个亚洲,晚期智人多出现于距今4万年至3万年期间,这个时期恰是末次冰期温暖的间冰段。这一时期也是晚期智人向现代人的过度阶段。在此期间内,泛红山文化经历了其产生及发展阶段。在距今2.4万年至1.4万年是寒冷期,据考证,此次寒冷期的气温下降幅度较大,东北亚地区年平均降温超过摄氏10度。在此期间,大陆的冰体总量增加,海平面下降,很多生活在北方的动物南迁。故笔者推断:在此期间,部分泛红山文化先民向南迁徙,随之泛红山文化扩散至整个环太平洋地区。 

    在末次冰期的晚期,生活在该地区的动物群称为“猛马象---披毛犀”动物群。该动物群主要有梅氏犀、印度象、猛马象、水牛、猎狗、驼鸟、鹿、野驴等。大体型的动物多分布在纬度较高的高寒地区。值得注意的是其中一些动物如印度象、犀牛、水牛、驼鸟等,这些生活在温带或热带的动物出现在该动物群中,证明该地区当时曾有过温暖的气候环境。这些动物的造型也多出现泛红山文化玉群中,如犀牛、象、水牛等。这些动物可能是寒冷期后自低纬度地区迁徙而来。1996年12月,辽宁省新民市附近,曾挖掘出一件完整的水牛角化石,经专家鉴定,确认其时间为距今1万年左右的晚更新世晚期。这一发现证明东北亚地区,在末次冰期晚期曾经有很好的自然生态环境。

泛红山文化专题研究之二 

          ----末次冰期末期发生的殃及世界的大洪水 

  末次冰期的高峰阶段,即距今2.4万年至1.4万年期间,大量海水被冻结成冰。据估计,这使得全世界的海平面平均下降了400英尺以上。其后,气温逐渐回升,在末次冰期接近尾声时,大约是公元前7000年左右,绝大多数冰层融化,海平面上升,比最低时上升了约400英尺。这时海岸线的轮廓与现在大致相同了。此时,末次冰期晚期沿海地区的大片陆地被淹没了,冰川完全退缩到两极地区,冰川的分布状况与现在基本相同了。(参看泛红山文化网站中泛红山文化区在末次冰期时的地图,其中红色标示的陆地在公元前7000年时已全部被海水淹没)
    冰期在距今14000年以后,气候转暖,冰川开始融化。在其融化的初期2---3千年时间里,一直处于缓慢的消融状态中,海平面也是缓慢上升的。然而,在融化到一定程度时,冰川下层积水过多,冰川突然崩塌,使海平面瞬间急剧上升,从而引发了灾难性的后果。1993年,通过海底岩芯标本的研究证实:在公元前8700年左右,地球暖化加剧,50年内气温上升摄氏7度,大部分冰层是在短短1至3年内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融化与崩塌,导致了世界性可怕的灾难。这一灾难使得人们在末次冰期创建的文明被摧毁殆尽。冰川的急剧融化与崩塌也引发了气候的剧烈变化,使得大批动物死亡,很多物种在这场灾变中消失了。生态环境随之发生急剧改变。由于海平面的急升也会引发地球板块的移动或升沉,从而产生强烈的地震,部分地区的地形、地貌也随之改观。在此可举一例:美国的佛罗里达州于13000年前的面积为现在面积的两倍,中等海平面比现在低70米。生活在当时的大体形乳齿象在此次灾难中消失了。最近,在70米下的海底发现了它们的遗骨。在日本内海80米深处也发现过乳齿象的牙齿。

    在此次灾难对于人类来说同样是毁灭性的,灾难过后只有极少数的人类留存下来。东北亚与北太平洋地区的泛红山文化消失了,世界其它地区的文明也同时消失了。如此严重的灾难深深地留在了当时幸存的人们的心中。直到现在,世界各地几乎都有大洪水的传说。冰期过后,遗留下来的人类又开始了新一轮文明的创建,这即是新石器时期的文明。所谓“新一轮文明的创建”,即是说,新石器时期不是人类文明的初创期,而是承前启后再创文明的时期。新石器时期之所以能以旧石器时期无可比拟速度向文明迈进,是因为当时的人类不是晚期智人,而是有文明背景的现代人。这是泛红山文化学说的基本观点,是全新的历史观。用这个观点去认识和审查远古史,很多远古的谜团将会迎刃而解。

    关于末次冰期气候与生态环境的研究是十分重要的,因为气候与生态环境关系到当时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对于我们研究现代人的产生与发展也提供了重要的线索。笔者的基本观点是末次冰期晚期的文明是现代人创建的,所谓现代人即是与我们现在地球上的人类相同的人类。在泛红山文化区,现代人的产生大约是距今4万年至三万年期间,当时正值末次冰期温暖的间冰段,随着现代人的产生与发展泛红山文化也经历了其发生与发展阶段,在距今2.4万年左右,即寒冷期前,曾发展到一个高峰期。在接下来的约一万年的寒冷期对于人类无疑是十分严峻的考验,寒冷期过后,即距今1.4万年后,由于无法抵御严酷的自然环境大部分智人人种消失了,地球上绝大多数人类已是现代人。末次冰期的寒冷期过后约三千年的时间里,泛红山文化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峰期。该地区人类已发展到以现代人为主体的母系氏族社会,人们的生产、科技和生活水平均已超过新石器时期的水平,故称其为史前超文明。世界其它地区也有类似的情形。人类这一阶段的文明对于整个人类是至关重要的,它不仅关系到新石器时期的文明进程,而且关系到人类的生存。没有这一阶段的文明,人们便不可能有抵御各种自然灾难的能力,人类就会像很多物种一样,在末次冰期结束时的大灾难中消失。

泛红山文化专题研究之三 

          ----末次冰期晚期生活在泛红山文化区的人类 

    泛红山文化玉群中各种人物的造型为我们提供了许多重要的文化信息,是我们发现晚更新世晚期存在人类文明的重要依据。在“万古奇珍----泛红山文化玉群”一书的总论中提到:泛红山文化玉群中古人的造型很多,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些人物的造型中,相当部分是原始人类的造型,如有些人物头型似早期智人,眉骨突出,没有垂直的前额。且多数人物的双腿不是直立而是弯曲的。由此可见,泛红山文化玉群为我们提供了早期智人到与现代人相同的新人的造型。新人的造型以蒙古人种居多。这表明,当时泛红山文化区是一个智人人种与现代人混居的区域。据考古发现,亚洲的晚期智人多出现在距今3万至5万期间。在泛红山文化区的晚期智人有河套人、山顶洞人、扎赉诺尔人以及韩国丹阳的垂杨界人、日本的绳文人等,另外还有未消亡的早期智人,如辽宁的金牛山人等。在末次冰期晚期,扎赉诺尔人的分布很广,有些考古学家认为,他们起源于贝加尔湖,逐渐东迁至黑龙江、韩国、日本等地,还有一部分跨过白令海峡直至美洲西北部。也有的学者认为他们是从中国的南方迁徙到北方继而扩散到世界广大地区的。 

    现代人的产生时间应该是晚于晚期智人,笔者估计其时间大约是距今4万至3万年左右。他们是由少数的晚期智人因基因突变而产生,他们的脑量与晚期智人相同,但是他们在生理上与智能上与晚期智人均有质的差别,不可一概而论。自他们产生之日至末次冰期结束前两万多年时间里,他们逐渐取代了当地的智人人种,并创建了末次冰期的文明,特别是末次冰期的寒冷期过后至末次冰期结束前,即自距今一万三千年至一万年的这段时间里,他们创建的泛红山文化发展到高峰期,当时已是以现代人为主体的母系氏族社会。从泛红山文化玉群可以看出,当时已出现了农业、畜牧业,养蜂、养蚕等付业,社会化的手工业,天文观测和航海技术等。其文明程度已超过新石器时期,是史前的超文明。这一时期的文明不仅关系到新石器时期的文明进程,而且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由于泛红山文化玉群中有众多外星生命体、不同物种的融合体以及生殖文化的微观造型,因此笔者猜想:现代人的产生以及末次冰期人类文明的产生与发展可能与外星科技的介入有关。依据进化论的观点,从腊玛古猿进化到人类经历了800万年。而现代人产生于末次冰期的晚期,仅两、三万年内即脱离蒙昧进入文明,其主要的文明成就很可能是在寒冷期过后的2—3千年内完成的,这不仅是在泛红山文化区,在世界范围内也大致如此。为甚么会是这样呢?是否在末次冰期的晚期有外因介入了人类的发展呢?我们可以猜想,但有待于科学的判定。 

    近年来,由于分子生物学的迅速发展,有些人类遗传基因研究学者对现代人起源提出了新的看法,即现代人起源于东非的依索比亚,在距今15万年左右,在那里出现了一个不同于晚期智人的现代人群体。他们在智能、体能及对环境的适应性远超过晚期智人,大约在距今10万年以后,他们向世界各地迁徙,逐渐取代了各地的智人人种,成为了现代人的共同祖先。著名遗传基因华裔学者金力近年来在中国各地收集了一万多个中国人的细胞作遗传基因测试,结果证明:中国现代人同样起源于东非,并由遗传学的证据显示:一些东非现代人的后裔大约于四万年前由中国的南海登陆,分作两支,一支迁徙到中国的东北和东北亚地区,另一支迁徙到黄河上游的西北地区。金教授的这一观点尚未被中国的古人类学家所认同。如果金教授的立论成立,那么笔者在前文中所讲的各种晚期智人都未能发展成现代人,在距今3—4万年期间在东北亚地区出现的现代人是从非洲而来。是他们创建了泛红山文化时期的文明。金教授还认为:现代人分布到世界各地后,由于地域、气候与生态环境等的不同逐渐形成了不同肤色、外貌和语言的种群,并且他们之间的交流从未间断,这种交流包括人群间的融合与文化交流。金力的学说不为中国的古人类学家和考古学界以及很多中国人所认同主要原因是金力的学说只有遗传学的证据而没有人文考古的证据。有趣的是,泛红山文化玉群中,很多不同的人物或动物的形象为金力的学说提供了人文考古有价值的实物佐证。笔者认为,以人类遗传基因为依据去探索古人类的迁徙和发展的轨迹是科学的方法,这种方法称为“分子考古学”。它与以古人类的遗址、遗迹、文物和墓葬等为依据的人文考古是相辅相承,相互为补的。对古玉器的研究属于人文考古的范畴。中国的玉文化在中华文明史中占有突出的地位,因为它覆盖了自远古至今的中华文明史,玉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基因。特别是史前时期,玉文化是中华文明最重要的文化载体。笔者在“万古奇珍----泛红山文化玉群”一书中对泛红山文化玉群的研究也是对当时的现代人(不是晚期智人)在中国和环太平洋地区发展轨迹的探索,也即是通过玉文化去探索中华民族早期在文明进程中的发展轨迹。 

    泛红山文化的理论涉及到现代人的产生、中华文明的产生、人类文明的产生以及宇宙生命、外星文明、外星文明介入人类文明等重大学术问题。这些问题不仅为学术界所关注,而且受到世人的普遍关注。泛红山文化的理论是基于对泛红山文化玉群的研究,正是通过泛红山文化玉群所带给我们的文化信息的解读,使我们了解到在末次冰期出现了现代人和由他们所创建的末次冰期的文明。由此可见玉文化在中华文明史中的重要性。遗憾的是,多年来玉文化并未受到中国学术界的重视,如谈到新石器时期,他们只重视石文化、陶文化;谈到夏、商、周时期他们只重视铜文化,很少提到玉文化。笔者并不否认石文化、陶文化、铜文化的重要性,但它们都是中华文明进程中阶段性的文化载体,只有玉文化是中华文明进程中特有的贯彻始终的文化载体。所以笔者认为中国有一部玉制的中华文明史,玉文化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基因。自2000年中国学术界开展了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笔者在此提醒此项工程的参与者们千万不可忽视中华玉文化在此项工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416#
 楼主| 发表于 2009-12-4 12:33:00 | 只看该作者

考古界通过一大批远古红山型文化玉器的研究,发现了一个被遗落的远古文明时代。该文明是与新石器时期中国北方的红山文化直接相关,且其时空范围涵盖了红山文化。与之相应的玉群称为“泛红山文化玉群”。泛红山文化始自末次冰期,是高水平的史前文化。是中华文明以及环太平洋地区文明的重要源头。

本书属文物考古范畴,是一部重要的史前考古文献,也是一部精美的远古雕塑艺术大典籍。

 

本书的概论题为“穿越时空的探索——论泛红山文化”,通过对泛红山文化玉群的研究,论证了自末次冰期晚期直至新石器时期悠长的时间范围内,及自东北亚横跨北太平洋直至美洲西北部的广阔地域范围内曾经有过以泛红山文化为代表的史前人类文明,并且对该文化的性质作了具体的分析和研究。

 

其内容涉及:

 

1、原始氏族社会的各类原始崇拜,如自然崇拜、祖先崇拜、生殖崇拜、性崇拜、图腾崇拜等,以及原始宗教的地位与作用;


2、在史前文化中独具特色的外星生命体崇拜等,以及外星科技介入人类文明的可能性;


3、泛红山文化的时空范畴以及它与红山文化的关系。


4、泛红山文化向环太平洋地区扩散;


5、泛红山文化与当时世界上不同地区的交流以及当时存在世界性整体文明的可能性;


6、对泛红山文化玉群中大量融合体造型的分析;


7、泛红山文化基因改造产生现代人的可能性;


8、泛红山文化玉器的特点等。

 

417#
发表于 2009-12-11 14:15:00 | 只看该作者
[em56]
418#
发表于 2009-12-16 19:16: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许群利在2009-12-14 17:18:00的发言:
                                         5000年前的奢华往事

  这可能又是一个被洪水毁灭的伟大文明。

  在灾难来临之前,这个聚落的权贵们安逸舒适。

  族人为权贵们修建了3000平方米的宫殿和神庙。为了防潮,宫殿的地面是由厚度1.5米的红陶块铺成,这种红陶块经过高温烧制,质地坚硬。

  虽然聚落南面有奔腾的裕溪河,但首领和权贵只会享用这条河里的鱼类,河水他们是不会喝的,因为不卫生。

  为了满足权贵的需要,凌家滩人在宫殿内凿出了一个直径约1米、深约3.8米的水井,井壁上半部也是用那种红陶块圈成。这样,住在宫殿里的人们每天都能喝到干净的水,甚至不用担心旱季的到来。

  因为南面的裕溪河里有鲜美的河鲜,北面的太湖山里有取之不尽的山果和野兽,四周开阔的平原则为耕种提供了便利,这里的人们根本不用担心肚子问题。

  在这个部落,女人们青睐的男子是长方脸、浓眉大眼、双眼皮、蒜头鼻、大耳以及大嘴,为了使自己更为英武,男子们喜欢留八字胡,此外还要计较头冠是否别致,玉镯是否精美,腰带是否与众不同。

  当然,这些都不用权贵们本人来制作。

  宫殿的周围有专门的手工作坊,这里的匠人技艺高超,他们首先制作出最大直径不超过0.17毫米的管钻,然后用这个工具钻出直径只有0.15毫米的玉芯。当这些玉器在5000多年后出土时,人们必须用激光束才能还原这种效果。

  尽管凌家滩四周物产丰富,但这里权贵们要使用的玉器原料都来自遥远的巢湖沿岸,完成这个搬运过程的通道就是面前的裕溪河,这样能够使工匠们省去很多的力气和时间。

  背山面水的地理位置,让这里的人们不用担心外敌的攻击。但为了以防万一,他们还是磨制了刃口锋利的石钺、玉斧和玉戈,挖出了严整的护城壕沟,同时还训练着随时准备出击的武士。这些武士,他们只接受手持玉虎首璜的人的命令。

  他们的安逸还在于到处结盟,权贵的子女们纷纷与外族结姻,他们要用玉龙凤璜来见证这种政治婚姻的可靠。

  为了让族人相信权力是由上天确定的,权贵们不仅使用玉龟和原始八卦图版来占卜,还在聚落的最高处修建了祭坛,坛呈长方圆角形,西高东低,面积约1200平方米,分三层筑成,表层有积石圈和祭祀坑。在这里,聚落的情况可以一览无余。

  墓葬都安排在祭坛的下方,在权贵们的墓葬里根据个人的身份和喜好,安放着最精美的玉器,其中一个权贵特别喜欢猪,他的墓葬里放进了一只重达88公斤的玉猪。

  可是,5000多年前,这一切的奢华仿佛都在一夜之间消失。

  是因为洪水吗?谁也不能确定。20多年来一直主持安徽含山县凌家滩遗址考古挖掘工作的张敬国教授,虽然曾经根据地层水流的痕迹进行过大胆的猜测,不过,正如他所言,考古一定要以事实为依据。

  张敬国:我遇到了又一个“殷墟”

  在所有的媒体报道中,凡是涉及到凌家滩考古的报道,就一定会有张敬国的名字出现;同样,只要有关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张敬国的报道,必然也离不开凌家滩。

  记者想从有关凌家滩考古之外的报道搜寻张敬国的故事,结果一无所获。对此,张敬国“呵呵”一笑,说:“除了凌家滩考古,我很少跟媒体打交道。”

  谈及凌家滩对自己的影响时,张敬国坦陈:“我的名气是随着凌家滩的名气一起变大的,我的学术成果,都来自凌家滩。”

  在多次接洽后,张敬国在他那不足10平方米的办公室里接受了记者采访。

  没有凌家滩前的寂寞

  在安徽省城合肥市,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不是一个容易找到的地方。记者连续换了三辆 出租车才赶到了目的地。上最后一辆车前,司机告诉记者:“我不知道考古所的地方,先到安徽省博物馆,你们再问路吧。”

  在安徽省博物馆门卫的指点下,记者看到离博物馆大约30多米左右有一栋5层高的小楼。门卫说:“那就是考古所的办公楼了。”

  小楼的大门没有朝着马路开,记者穿过一条浅浅的窄巷,才看到一块写着“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白底黑字长条招牌。后来记者才知道,这10个字是考古学家夏鼐题的。

  张敬国的办公室就在这座小楼的第四层,最东头的房间。

  1985年底,张敬国就是在这个房间接到了所领导的命令,收拾行装,赶往一个名叫凌家滩的陌生山村。那时的张敬国已经大学毕业10年。

  1975年从北大考古专业毕业后,张敬国被分配到安徽省博物馆。因为大学里学的就是考古,年轻的张敬国在博物馆做了3年研究工作后再也坐不住了,申请调到文物考古研究所。因为他觉得只有在野外进行实地考古,才能真正发挥他的特长。

  “感兴趣是一回事,但真正深入下去就必须有一个长期的痛苦的过程。”2007年8月7日,张敬国向记者回忆起那个年轻的自己时感慨地说,“那时候考古调查全靠两条腿走。我调到考古所后,很快就参与了一个苏鲁豫皖先秦文化考古课题,淮河以北21个县市,我们考古队七八个人,硬是靠步行就把这个课题跑完了。”

  “哦,好像从睢溪到双墩那段路上我们也雇过一辆三轮车,因为这两个地方之间有70公里呢。”张敬国端起桌上一个直径约15厘米的大搪瓷茶缸,浅浅地喝了一口,说,“不过,走到一半车就坏了,我们连推带拉,走了很多路终于找到一个小镇,这才把车修好重新上路。”

  可是,当张敬国和同事们到达目的地,住进双墩的烈士陵园招待所时,他们发现难熬的事还没结束。“蚊帐上全是蜘蛛网,被子又油又黑,大家只好和衣而睡。”张敬国说,“那已经是当地最好的旅馆了。”

  工作条件的艰辛在张敬国看来并不是最难捱的。“除了清贫,还要耐得住寂寞。”张敬国说,“考古人有兴奋的地方,那就是考古出了成果。”

  可是在现实生活中,这样的成果却并不是所有考古工作者都能遇上的。“考古界很多前辈研究了一辈子都碰不上一个大发现。”张敬国告诉记者,眼看着许多年轻人到考古所后不久又离开,既感到惋惜,又感到无奈。

  幸运的是,这样的寂寞生活在张敬国进考古所7年后就结束了。

  是窖藏,还是文化遗存?

  1985年下半年,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突然接到来自含山县文物管理部门的一个报告:含山县长岗乡凌家滩村村民在挖坟埋葬时,挖出许多陶器、石器、玉器。

  考古所接到报告后,就把调查工作交给了考古部主任杨德标和当时还是一名普通考古人员的张敬国。

  杨德标和张敬国随即赶往凌家滩进行实地调查。

  张敬国告诉记者,调查中发现器物出土地点有陶器碎片和少量的红烧土块,但挖出的土较纯,坟堆附近非常干净,不见有陶器碎片,据此他们认为出土地点可能是窖藏。

  不过,当两人把调查范围扩大后,又在凌家滩村前的河岸边发现许多陶片,这些陶片与葬坟挖出的陶片不论胎质、颜色,还是器形都几乎一样。再问老乡,老乡告诉他们,在葬坟的岗地上,犁田犁出过石器、玉器,有许多都被小孩玩丢了。

  张敬国他们随后回到长岗乡文化站,重新观察村民挖出来的石器、陶器和玉器。他们找来一块猪肉,取出一个两面对钻孔眼,刻有月亮纹饰的石钺进行实验切割。“我们感觉石钺刃口非常锋利。”张敬国说,“其他的陶器和玉器也都是以前很少见的。”

  这时,他们又产生了另一种猜测,这里会不会是一处新石器时代晚期的聚落遗址呢?

  “是窖藏还是文化遗存,我们当时还拿不定主意,只能把实地情况和我们的猜测都上报给所里。”张敬国说,“因为所里暂时没经费支持我们的工作,所以一直拖到1987年。”

  怎么就让他一个人去了凌家滩?

  两年后,考古所终于安排了3000元资金对凌家滩遗址进行试掘。这次,张敬国是孤身前往。

  为什么这样的考古活动,会由一个普通工作人员来主持呢?据了解,那次考古的人员除张敬国外本来还有三位:杨德标、王步毅以及刚从北京大学考古专业毕业两年的何长凤。不过临出发前,三人都因为有其他工作在身而放弃前行,任务就落在了张敬国一个人身上。

  “看到他们三人无法前往,我也有些犹豫,但又想到如果再推后,天气渐渐热了,野外工作很困难,最后还是决定按计划进行。”张敬国说。

  最后确定参加发掘工作的人员有安徽省考古研究所张敬国(领队)、巢湖地区文物管理所蒋楠、含山县文物管理所靳水年、原长岗乡文化站站长李余和。

  “这次我们的目的就是看一下地下到底是什么情况。如果证实了是文化遗存,那我们今后就可以大规模地发掘。如果是一种窖藏,我们就不必要那么大动干戈。”

  据张敬国回忆,他和蒋楠从含山县城赶往长岗乡,那时长岗乡还未通汽车,他们只能乘含山县城到东关镇的车在太湖山下,此时是早上9点多钟。随后,他俩扛着几十斤重的行李和发掘工具徒步走到长岗乡政府。

  “等到长岗乡的时候已经是11点多了,我们累得浑身是汗,文化站李余和站长已在乡政府门口等着我们,他把我们安排到乡政府对面的招待所二楼住下,招待所十分简陋,没有自来水和 卫生间,用水还要到楼下拎。”张敬国说,“当天中午乡里的杨书记和乡长金从广请我们吃饭。不知不觉我们我们五人喝了4斤酒。”

  “乡政府距凌家滩遗址5里路,每天从工地到住地来回四趟,一天要跑20里,一共干了20多天。”在张敬国的记忆中,这段辛苦的日子却是他考古生涯中最快乐的时光。

  “20多天发掘了4座墓葬,特别是代号87M4和87M1的两座大墓,出土的文物让我们非常震撼。”张敬国说。

  据了解,87M1的重要收获是发现了三件站姿玉人。玉人不论其造型、琢玉技术,还是玉人的设计思想都表现得极为高超。三件玉人的出土,首次展示了中国新石器时代原始人的整体形象,为研究远古文明社会提供了极丰富的信息。

  87M4墓内出土的玉器更是让张敬国激动,有玉版(刻着原始八卦图)、玉龟、玉勺、三角形玉饰、玉人头饰、玉管、玉璜等。

  张敬国兴奋地对记者说:“极为重要的是玉龟的上下腹甲夹着玉版,这就和历来最难令人置信的像‘元龟衔符’(《黄帝出军诀》、‘元龟负书出’(《尚书中侯》)、‘大龟负图’(《龙鱼河图》)等等的神话故事印证起来,真是不可思议!”

  后来记者在采访李余和时,他也清晰记得20年前大家的欣喜若狂。李余和说:“张敬国在一张纸上拼命地写,写好以后就叫我去邮局寄给省电视台,他希望用镜头把这一切拍下来。”李余和当时也很激动,一口气骑着自行车冲到了十多公里外的东关镇邮政局。可惜,一直到试掘结束大家都没等到电视台的人。

  


419#
发表于 2009-12-16 19:17: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许群利在2009-12-14 17:19:00的发言:
又一个“殷墟”

  由于这是第一次如此大规模地接触远古文明,张敬国还是留下了一些遗憾。

  张敬国告诉记者:“蒋楠剥离玉龟和玉版时,因为激动,他嘴里不断哆哆嗦嗦地说:‘张老师,出玉八卦,出八卦图了……’我说:‘赶快照相,我们俩边清理边照相。’我拿起珠江牌照相机不停地按,一口气拍了20多张。工作结束回到合肥把胶卷冲出来一看,我一下呆了,只有几张冲洗出来,其余胶片都是黑的。我问照相专业人士,他们说珠江牌照相机有这个缺点,有时你虽然听到快门声但它却打不开,我非常懊恼,历史的瞬间没有拍下来,这是无法弥补的损失,亦是我一生的遗憾,我和蒋楠发掘时的工作照都淹没在黑色的胶片里了。”

  张敬国还告诉记者一个更遗憾的事情:“我把粘满泥土的玉器拿到水塘边清洗,握在手心放在水里泡了一会,有气泡不断从水里冒出,才过了一会,我就感觉玉好象没有了,赶紧拿出水一看,玉真的没有了,仔细一看,全成了粉状糊,把我吓了一跳。以前我认为玉是温润而坚硬的半透明石头,怎么泡在水里就化了,这是什么玉啊?我又拿一件放进水里,又是同样结果,我就再不敢放进水里洗了。后来我采取用布先浸一点水,把玉上的土浸湿,然后再擦,这样效果比较好。”

  张敬国告诉记者,就是因为这些遗憾,让他不得不开始对玉石进行深入的研究,如今也成为安徽省内玉器界的专家。

  在此后的1987年11月、1998年11月、2000年11月以及2007年的5月,张敬国带领考古人员对凌家滩又进行了4次大规模发掘,发掘总面积2200平方米,出土玉器和石器1300多件,墓葬66座。

  在此期间,1998年,张敬国请中国文物研究所对现场发掘出的草木灰标本进行了碳14年代测定,确认凌家滩遗址的年代为5560±195年。同年,凌家滩遗址发掘被国家确认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2001年成为国务院公布的第五批文保单位。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有着“中国环境考古奠基人”之称的周昆叔教授专程赶赴凌家滩考古发掘现场考察后认为,凌家滩是中国的又一个“殷墟”。

  为凌家滩喝的酒

  几次发掘的成果,让张敬国在考古界声名大振。除了考古成果,他的酒量也成为大家助兴的谈资。

  “也是因为凌家滩考古,我才酒名远扬的。”张敬国尴尬地说。不过相关“酒事”,他却如实记录在了《凌家滩田野考古发掘报告》上。

  1998年11月,正当张敬国准备第三次进行考古发掘时,在民工工资问题上与当地政府一时间没能谈拢。

  “当时行政村翟书记提出民工工资每天45元,不同意则其他一切免谈。”张敬国说,“45元一天的工资我从来没有支付过,这比县长的工资都高,可谓是漫天要价。”

  “我和贾庆元请书记吃了两天饭。胡副县长也对翟书记做工作,都没有说服翟书记放弃45元一天的价码。我们急得没有办法,这如何是好,再过两天大部队就进村了。就在我们急得团团转的时候,有一个老乡向我们支了一招,他说翟书记白酒1斤半喝不倒,远近闻名。

  “我和老贾商量后对同事说,我们晚上摆酒请村干部和书记来,我打头阵,先和书记喝,如果我倒了,你们再上,一定要把书记放倒!我做了安排,我的同事陪村干部,我陪书记。那天晚上喝得天昏地暗,村里一共来了8人,我们只有4人,更何况村支书一斤半的海量,但喝到最后,村里干部都被我的同事喝跑了,只剩下书记和一个队长,这队长不喝酒。喝到这时,书记讲话已不清楚了,我感到有希望了,赶紧又和书记放了4个雷子(满杯),这下书记真的不行了,那队长说张教授你真是海量,书记喝酒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他已经醉了,就到此为止吧。我说好,送书记走。书记摇摇晃晃走到门口,我请队长扶着他,我也是摇摇欲坠,但还撑得住。把书记送走,我心里感到非常难受,我问喝了多少,他们说8瓶,天啊!不一会队长来了,他说书记倒在稻草堆里睡着了,走不了。

  “第二天一早,尽管我依旧头疼欲裂,难受死了,但为了过这一关,我硬撑着问,书记在什么地方?他们说还在草垛里睡觉。我找到书记,说中午请你喝酒。书记说,张教授你是文化人,能有这样的好酒量,我佩服你,我不管上面怎么说,你说吧,工钱多少一天?我说高于当地标准,一天15元。书记说行,就听你的,一天15元。我握着书记的手说谢谢!谢谢!今天中午我向你赔罪,再喝一杯怎么样?他说过几天我来请你,今天不能喝了。

  “这一关过去了,我浑身感到轻松了许多,但我的‘坏名声’也在一夜之间传遍了凌家滩、铜闸镇,一提到我的名字就是‘好酒量’。”

  这时,记者在张敬国的办公室角落里看到两个贴着“原酒”标签的塑料瓶。张敬国笑着说:“这是泡药酒用的。以前酒量好,现在年纪大了,只能喝点药酒。”

  发现遗址的三个版本

  从1987年第一次进行发掘开始到现在,已经整整20年。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关于凌家滩遗址的发现,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张敬国教授、含山县文物所所长祁述义以及当时的长岗乡文化站站长李余和都有着不同版本的描述。由于他们都是历次发掘的见证人,所以这样三个不同版本使凌家滩遗址的发现更显得扑朔迷离。

  张敬国版本

  在张敬国所著《凌家滩田野考古发掘报告》中,他是这样描述这个历史性的开始的:

  “1985年凌家滩村因老人过世挖坟埋葬时,挖出许多陶器、石器、玉器,引起村民极大关注,当时的长岗乡文化站站长李余和知道后,第一时间赶到凌家滩村控制了事态发展,收缴了部分文物,宣传了文物法规,保护了现场,才使凌家滩有了今天的重大考古挖掘成果和震惊中外的知名度。1985年6月凌家滩遗址的发现,是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最重大事件之一……

  “李余和把收藏的文物送到含山县文物管理所,该所立即上报安徽省文物研究所。”

  祁述义版本

  1987年,祁述义从安徽大学历史系开设的文物干部培训班毕业,才回到含山县文物管理所工作,就遇上了凌家滩遗址发掘。

  祁述义在回忆当年的情形时,用了“跃跃欲试”四个字来形容年轻时的自己。他解释说:“以前实习就常去些外地的考古遗址考察,没想到这次考古活动发生在家乡,真想把学校学到的知识全用上!”在随后的凌家滩遗址发掘中,祁述义全部都参与其中。

  对于凌家滩遗址的发现,祁述义回忆说:“1985年,凌家滩村民万传仓的母亲过世,家人挖墓时挖了近40件玉器,开始他们都没在意,把玉器在家放了整整一年。直到1987年,村里有人把玉拿到芜湖市文物商店去卖。文物商店的工作人员经过询问得知文物来自凌家滩,当天就将情况通报给含山县文物管理所。”

  祁述义说,所里工作人员接到电话,立即向巢湖汇报,巢湖又报到了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研究所立即派人赶往凌家滩,并在万传仓家看到了一大堆文物。之后,文物所将这批文物征集到县里,并给了万家300元奖励。后来,文物所请省考古所专家对文物进行考证,这样凌家滩才重见天日。

  李余和版本

  李余和是张敬国认为的“发现凌家滩文化第一功臣”,时任长岗乡文化站站长。

  在当地村民的介绍下,记者找到了李余和的家。那是一座红砖青瓦的平房,门口一排泡桐,阳光透过树叶,在地上映出斑驳光影。

  听完记者的来意后,李余和忙招呼记者进屋,打开电扇,搬出板凳。

  等坐定后,李余和回到卧室里翻出一本64开的笔记本,他对记者说,事隔年代太长,要查日记才能知道准确的资料。

  李余和翻看一会儿手中那本已经泛黄的笔记本后,向记者讲述他所知道的凌家滩遗址发现的开始:“1985年,我们县里搞文物普查。主要工作是普查革命遗址,因为在抗日战争时期,我们这里有新四军活动。据说还有一家医院,当时有不少战士牺牲在这个医院里。所以我们怀疑山上有些坟是埋葬牺牲的新四军战士的。”

  “是1985年12月2日,没错,就是那天开会的。”李余和指笔记本上记载的日期说。

  在随后的调查过程中,李余和听说一户村民在给家人土葬时挖到了宝贝。

  “当时有个谣言,村民都说给老人挖墓时挖出了很多银子。我就去打听,但那家说不是银子,是一堆石头,泥巴还没洗干净呢。”李余和说,“我去一看,总共挖出30多件。里面有的像玉环,有的像宝塔。我随后就上报了文化部门。”

  据李余和回忆,报告交上去1个多月,就来了两个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专家,其中一个就是张敬国。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12-16 19:17:58编辑过]
420#
发表于 2009-12-20 22:29:00 | 只看该作者
[em57][em56][upload=gif,顶.gif]UploadFile/2009-12/2009122022301222256.gif[/upload]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12-20 22:30:13编辑过]

0.gif (143.48 KB, 下载次数: 0)

0.gif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任南红山文化网 ( 京ICP备18011924号 )

GMT+8, 2025-1-19 08:21 , Processed in 0.072112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