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南红山文化官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陆建钢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告诫各位藏友打好基本功!

[复制链接]
31#
发表于 2010-10-19 13:14:00 | 只看该作者
礼乐天下藏友,任南哪件观音的材料,你怎么看,
32#
发表于 2010-10-19 13:35:00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前辈辛苦。
33#
发表于 2010-10-19 13:48:00 | 只看该作者
礼乐天下藏友,任南哪件观音的材料,你怎么看, 翡丽 发表于 2010-10-19 13:14:00
历代采玉一层层采,玉有千种变化,却万变不离其宗,任南师观音料是老坑和阗子料,极品料与工,神韵后无来者。(你硬说是料器是因为你肯本不了解神韵与精湛工艺为何?更不了解玉性和可雕琢韧性?)言重了,虽然我很敬重你。
34#
发表于 2010-10-19 14:26:00 | 只看该作者
学习,学习。
35#
发表于 2010-10-19 14:29:00 | 只看该作者
再发一坑沁色基本很少沁色的汉代玉器 礼乐天下 发表于 2010-10-19 0:53:00
辛苦了您,这三幅图偏色较重,如有原版的传上就更好了。
36#
发表于 2010-10-19 14:59:00 | 只看该作者
礼乐天下藏友,任南哪件观音的材料,你怎么看, 翡丽 发表于 2010-10-19 13:14:00
37#
发表于 2010-10-19 15:09:00 | 只看该作者
告诫各位藏友玩高古前先打好基本功! 分清什么是和田玉,真假籽料皮色的区别,知道什么是真和田玉你就不会买到低防品,知道染色籽料你就不会买到假沁色的仿古玉! 大自然万年沁出的籽料和玉器成器后墓室的沁色可以触类旁通,这个是我一向的观点,此观点只针对和田 礼乐天下 发表于 2010-10-19 0:17:00
我对您“一向”的观点持部分保留意见:和田籽料生成的自然环境和促使其“被动”质变的成因是比较“单纯”的,出土的高古玉从石头到成品的加工过程处处体现着:劳动者的“血汗”这些人为的“污染”因素自然界是没有的,高古玉作为陪葬器伴随它的主人在封闭的环境里几千年,在这种有机物充斥的环境里的状况如何那?看看南越王垫身的玉壁及众多的随葬玉器的高度质变,比较看看“沁色”一样吗?由于古墓的自然环境各类,决定了其出土物的多种多样“干净”的一定有,因此“触类旁通”的说法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好。
38#
发表于 2010-10-19 15:20:00 | 只看该作者
“好籽无皮,好玉难沁。” 说得好!
39#
发表于 2010-10-19 16:48:00 | 只看该作者
玉质好正如君子出淤泥而不染,历经千年本色不改 礼乐天下 发表于 2010-10-19 0:58:00
礼乐天下版主功德好帖,谢谢了!
40#
发表于 2010-10-19 16:52:00 | 只看该作者
再看看什么是羊脂白玉 礼乐天下 发表于 2010-10-19 0:35:00
欣赏学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任南红山文化网 ( 京ICP备18011924号 )

GMT+8, 2025-2-3 20:04 , Processed in 0.053852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