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河之水天上来
辽宁省辽东半岛古城《辽阳市》这个称谓源于山海经中的《潦阳》(音:老阳)。但是“潦阳”这个称谓指的却并不是现在的《辽阳市》,而指的是“辽山”。山海经卷一南山经记“凡鹊山之首,自招摇之出,以至箕尾之山,丸十山。”就是辽山,即现在《辽阳县》的首山至窟窿山。辽山的南段三座山就是《潦阳》。解决了辽山问题也就解决了“潦阳”问题。同时还有许多问题也会迎刃而解,比如辽河和辽河源问题。
山海经卷十三海内东经,“潦水出卫皋东,东南注渤海,入潦阳。”“虖沱水出晋城南,而西至阳曲北,而东注渤海。”“入越章武北,漳水出山阳东,东注渤海,入章武南。”山海经这里讲的是流入渤海的三条水,有两条水漳水、潦水,在渤海北。其中的潦水“东南注渤海,入潦阳”。在此“注”是顺流,“入”是逆流。潦水就是辽河,根据“潦水、、、、、、入潦阳”这个规律,我们沿潦水首先是“大辽水”逆流而上向东在唐马寨北《沙河口》分为两条水即现在的太子河,南沙河,两河一大一小,在此分别向北和向东迂回“入潦阳”。正因为如此,这两条入潦阳的水也就是所谓大潦水和小潦水。沿太子河逆流是汤河直抵《窟窿山》。南沙河逆流,河源在《玉树顶》下的《青云观》。这些就是辽河和辽河源。潦山就是千山。寻找辽河和辽河源根据《山海经》不可避免我们选择的是“入辽阳”,找到原始千山。这只能是唯一的选择。 由于“水出辽山”那么顺理得到的是《辽山》。辽山就是千山。与《辽阳、辽山》无关的水都不是辽水。现大辽水源于《窟窿山》汤河、太子河、大辽河,统称《大辽河》。大辽水与小辽水交于唐马寨《沙河口》,沙河口就是“小辽河口”。水经注认为“辽山小辽水所出,水出辽山,西南流经辽阳县为淡渊,晋永嘉三年涸”根据这个规律,也只有《南沙河》符合这个规律,所以小辽水只能是今之南沙河,该河晋永嘉三年涸,雨季除外现河床内流动的全部是城市污水,最后全部注入渤海。大辽水也只能是今之汤河、太子河、大辽河 。辽山即千山,千山出两水即汤河,南沙河,该两河就是古大小辽河。大小辽河的命名在于潦山的潦字,其中的大字发源的水就是大辽水,小字发源的水就是小辽水,日就是“龟山”龟山也有一水,就是说“潦”字画的可能是萨满教的一道符,符的内容是三条水加大、日、小,大字又带了两个点可以是大火堆,指的是这座高入云端的大山呈火焰形山体。山海经卷二西山经记“南望昆仑,其光熊熊,其气魂魂。”这座山的外形应该是烟气飘动的大火堆。三滴水分大中小,大潦水源于“窟窿山”汤池,中潦水源于“仙人台”,后汇入小潦水不计,小潦水源于玉树顶。潦字起源于潦山,潦字实际等于是一幅潦山地图。潦字没有别的起源。
大辽河由辽阳县下八会《窟窿山》发源为汤河、太子河、大辽河,大辽河入海口在营口此为大辽河。小辽河源在鞍山大孤山青云观现名《南沙河》。水经注认为:“水出辽山”原文是:应劭曰;“辽山,辽水所出,西南至辽队入大辽水。”同卷《小辽水》,《经》“又玄菟高句丽县有辽山,小辽水所出”《注》:“水出辽山,西南流经辽阳县与大梁水汇。”又说:“小辽水又西南经襄平县为淡渊。晋永嘉三年涸。小辽水又经辽队县入大辽水。”大梁就是大辽,大梁水就是太子河。太子河南只有《南沙河》,太子河与南沙河、大小辽水的交汇点在唐马寨。就此大小辽水与古文献的若干相关记载相吻合一清二楚正所谓“两不相朦也”。
当然人们也说过关于《辽河》的许多好话,因为辽河也是中国人的母亲河。当然这主要原因是在老哈河和希拉木伦河那边发现了《红山文化》。可是很遗憾老哈河、西拉木伦河根本也不是什么辽河。
人们唱“长江长”很合理,因为的确长江长。又由于黄河黄,人们接着又唱“黄河黄”也顺情。现在轮到了“辽河辽”就不唱了,因为说不清“辽”是个什么东西、情绪不对茬。再说《辽河辽》也不成话,所以“辽河辽”没人唱但是有人说,现在我们说的就是辽河。辽河是文化河,辽河源是文化源。辽河、辽河源与长和黄都没有关系。辽河文明是没有任何折扣的最古老的关于母亲的文明,就是中国人的所谓《潦天妈》文明。(潦音:老)因为辽山在辽阳而辽水出辽山。辽山就是山海经中的“潦阳”(山海经卷十三海内东经)这一地区也就是后来的《辽阳》包括现在的《辽阳市》和《辽阳县》。潦阳之上有“潦天”。易曰“人生于寅”。银河(寅河)就是《潦天妈》。其形象就是在大小辽河流域发现的“无头孕妇”。由于辽河源于潦天,因此人们说“辽河之水天上来”是有道理的,辽河源于“天”。至于滚马岭、牛屎地、光头山等等的这些地方,听听这些个名字和这些名字所代表的文化,它们可能是辽河源吗?
本文仅仅是提出了一个问题。本网拟就“辽河”问题再次深入辽东半岛调查研究,欢迎国内外朋友参与,同时也欢迎各位朋友参与讨论。
辽河源
大辽河源在潦山南端的《窟窿山》。小辽河辽河源应该在潦山的中段,青云观南《玉树顶》但它们都还不是辽河源。辽河源只有一个,古老的辽河文明把辽河源安排在了《对桩石》。
辽河是什么?遼猫、遼狗、遼水、遼火、遼阳、遼河:夸父与日逐走,入日,就是“遼阳”。饮于河渭,就是“遼水”。至于“遼河”一词的本意就是过河,如:“遼到了河对岸”遼了、跑了。这些情况说明:辽河指的是渡口,辽河源就是一个渡口。或某一条河的渡口就是辽河或就是辽河源,当然这个渡口非同凡品,应该是一处无比有神气的渡口,因为事实是这个渡口在半空之中,这个渡口是鞍山市《对桩石》浪漫的“天河渡口”。天河源于《昴宿山》天河呈S性中线由东向西“流经”巨石阵,南北分布的两枚巨石桩这就是天河渡口故名《对桩石》。这个渡口就是辽河或辽河源。请参照《鞍山巨石阵》一文及相关图片。
潦阳、潦水,遼阳、遼河,《山海经卷八海外北经》“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这里的概念用的就是:潦阳、潦水,遼阳、遼河。“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这个故事说的大概是:夸父南遼日、北遼泽,奔波于天地之间。这里的方位关系是南北而非东西,这是活的易经“三才图天、地、人”,夸父在中国文明之中很可能是位里程碑式的人物。夸父之仗很可能就是《华表山》华表。华表山华表就是千山的“千”千山又名《千华山》,千华山华表位于千华山的“中华”。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9-13 18:36:09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