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南红山文化官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任南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泛红山文化] 红山文化与鞍山古巨石阵 张骏伟 张天夫 任 南

  [复制链接]
51#
 楼主| 发表于 2009-7-29 16:19:00 | 只看该作者

鞍山古巨石阵------------------------------------张骏伟

鞍山石排孔下图为连云港大伊山石排孔fficeffice" />

[upload=jpg,01.jpg]UploadFile/2009-7/200972916184274077.jpg[/upload]
52#
 楼主| 发表于 2009-7-29 16:20:00 | 只看该作者

鞍山古巨石阵------------------------------------张骏伟

[upload=jpg,01.jpg]UploadFile/2009-7/200972916191850022.jpg[/upload]

连云港现远古星象图(原说明)

该岩画位于朝阳西团山西坡一块平坦的巨石上,长ffice:smarttags" />130厘米、宽76厘米。所刻内容可分两组。一组在岩石的顶部,有一个类似棋盘的图案,棋盘的旁边有个十字交叉的图案(见图);另一组在岩石中部,有一和交叉线条类似的图案,右下角有一直径3厘米的石穴,右上角一横杠,左上角是三个平行排列的横杠,左下角是一8厘米字。此处岩画是该市已发现的30多处星象图中最特别的一处,为研究连云港地区远古星象提供了重要的实物fficeffice" />

53#
 楼主| 发表于 2009-7-29 16:21:00 | 只看该作者

鞍山古巨石阵------------------------------------张骏伟

[upload=jpg,01.jpg]UploadFile/2009-7/200972916202879197.jpg[/upload]
[upload=jpg,01.jpg]UploadFile/2009-7/200972916205972962.jpg[/upload]

这两幅图是河南具茨山岩画(网上下载)。由于河南具茨山地区,江苏连云港地区,辽宁鞍山地区所发现的古岩画都存在古易经符号这一基本情况,基本情况说明了三者间的基本联系。具茨山岩画被初步判定为40007000年。连云港岩画初步被判定为一万年。

54#
 楼主| 发表于 2009-7-29 16:23:00 | 只看该作者

鞍山古巨石阵------------------------------------张骏伟

[upload=jpg,01.jpg]UploadFile/2009-7/20097291623341559.jpg[/upload]

鞍山地区的这些岩画之中存在一万年、三万年、十万年的证据。如星象图男女生殖器中的男生殖器星图是现北斗七星排列在十万年前的排列位置,即是证据之一。北斗星“斗”的概念是几万年以后的事情,根据古天文图:此之前该星座被看作是一枚男生殖器,与此星座相对的是仙后星座(外国星名)是女生殖器。

55#
 楼主| 发表于 2009-7-29 16:26:00 | 只看该作者

鞍山古巨石阵------------------------------------张骏伟

[upload=jpg,01.jpg]UploadFile/2009-7/20097291624696523.jpg[/upload]
[upload=gif,01.gif]UploadFile/2009-7/20097291624689066.gif[/upload]
[upload=jpg,01.jpg]UploadFile/2009-7/200972916252174309.jpg[/upload]
[upload=jpg,01.jpg]UploadFile/2009-7/20097291626375354.jpg[/upload]

易经三才图,太极、两仪、四相。左侧“为太极图”。

    易卦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源头之一,该图对中国易学史与东北文化史的研究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并且为探询易学源头提供了一条重要线索。这幅图远早于集安高句丽五盔坟壁画中的太极图。

    三才图:相互叠加的三才图就是太极图,而没有叠加的三才图的左图就是太极图,所以该三才图应理解为中国最早的太极图。

订正:二十八宿中的井、鬼、柳、星、张、翼、诊。应为:斗、牛、女、虚、危、室、壁。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7-31 14:14:10编辑过]
56#
 楼主| 发表于 2009-7-29 16:27:00 | 只看该作者

鞍山古巨石阵------------------------------------张骏伟

[upload=jpg,01.jpg]UploadFile/2009-7/20097291627534446.jpg[/upload]

鞍山《巴坟沟》大石龟祭祀场,该祭祀场符号群按二十八宿四相分布,占地面积6×2平方公里。此大石龟为龟龙合体占北方七宿“井、鬼、柳、星、张、翼、珍”龟背之上的太阳黄道标注清楚,但是本祭祀场二十八宿的排列位置与现行的天文图出入较大基本无法对号,情况较为复杂。fficeffice" />

所谓玄武就是这个东西,该石龟的正面有一易经“天五图”,这就明确的向祭祀者表明了我就是天。玄字意天上,武字中“正”字五划,玄五(武)就是所谓河图洛书中的天五图,也就是所谓“龟背图”中的主要内容。“兲”这个字古文念“天”。

57#
 楼主| 发表于 2009-7-29 16:28:00 | 只看该作者

鞍山古巨石阵------------------------------------张骏伟

[upload=jpg,01.jpg]UploadFile/2009-7/20097291628563599.jpg[/upload]

此类大石棚几乎漫山皆是,古人类在此地居住会发生大石棚文化吗?或许所谓巨石文化的大石棚文化就是在这里发生的。fficeffice" />

58#
 楼主| 发表于 2009-7-29 16:31:00 | 只看该作者
[upload=jpg,01.jpg]UploadFile/2009-7/200972916312134860.jpg[/upload]
59#
 楼主| 发表于 2009-7-29 16:33:00 | 只看该作者
[upload=jpg,01.jpg]UploadFile/2009-7/200972916323130169.jpg[/upload]
任网辽东行
60#
 楼主| 发表于 2009-7-29 16:35:00 | 只看该作者
任网辽东行.辽东藏友藏龙[upload=jpg,01.jpg]UploadFile/2009-7/200972916343191210.jpg[/upload]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任南红山文化网 ( 京ICP备18011924号 )

GMT+8, 2025-2-4 00:03 , Processed in 0.054482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