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南红山文化官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k12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讨论]疑似品-对古玉鉴赏由浅渐深的讨论

[复制链接]
11#
发表于 2007-3-24 19:47:00 | 只看该作者
这个网站具有很高的学术性,与国家标准器相符的红山古玉件没有必要在此讨论,大家都看好的东西也没有讨论的价值,既是公认的东西在此网公示一下只是叫那些认为我们根本不懂红山的那些人一点眼色,不要认为只有个别人懂,别人都是门外汉,真要是叫起针来,这些人又都鼠迷了,就会说假、仿、低仿、酸咬等简单词汇,如果这些人真要对红山确有研究就不要在这里斗嘴,假,假在那里?仿,仿在何处?酸咬有何特征?上几幅细图讲解一下,我们也跟着学习学习。唉!真是急死人了,都老大不小了,怎么,如何叫人信服还得叫别人一一告诉吗?
k123 该用户已被删除
12#
 楼主| 发表于 2007-3-25 04:25:00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13#
发表于 2007-3-25 18:50: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k123在2007-3-25 4:25:57的发言:

首先,我没有讲这就是红山时期的器物,但可以在出土器物中找到类似器物。

其次,经与180余组酸腐结果资料对比,未见此类皮壳。

再次,需要什么部位细图,请明确提出。


 

呵!这不仅是考题,而且是精心策划的考题,把非红山的例证都用上了,佩服!这里我再次声明,本人没有什么文化,水平很低,来这里是学习的,不是答题来的,我非常害怕考试,更何况这么多人在出考题。不过我想,要是一个一个来,让我能应付过来的话,我还是愿意试试。这里很多人都说了,任南红山文化网是四大专业网站中水平最高的,而K123先生又是这里的大师,我乃无名小卒一个,因此在这里被考死了也不丢人。为了正确领会考题,我想就先生的问题先请教两个问题:

1、你说出土资料中能找到类似器物,是红山文化的么?是这种皮壳?如果你有这样的正式出土资料请传来,让我好好学学。

2、你180组酸腐结果资料都是什么酸蚀的,怎么蚀的,多长时间,资料可信么?你这180组资料能含盖所有的酸蚀情形么?你的资料中未见此类就能证明它不是酸蚀的了么?

上述两个问题望能不吝赐教。细部图的是先不着急。

 

[em03][em03][em03][em03]
14#
发表于 2007-3-25 20:09: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hongzhi在2007-3-24 19:00:14的发言:
以下是引用红山药匣子在2007-3-24 17:34:08的发言:

谢先生解释。因为我是新来的,不太懂这里的规矩,看来我误解了。既如此,我先说两句,不妥之处请指正。

首先,从形状看,似琮,但红山无此类型。其次,从皮壳看,似强酸腐蚀的结果。因信息量不够,只能看个大概,待细图上来后再谈具体看法。

中华网的"红山牧人"先生,正在讲关于"酸蚀伪品"的专题,有时间建议同好们也可以去学学.我们不要有门派观念.

可以去学学.我们不要有门派观念...

k123 该用户已被删除
15#
 楼主| 发表于 2007-3-25 23:28:00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16#
发表于 2007-3-25 23:34:00 | 只看该作者
我们不要有门派观念...[em01]
17#
发表于 2007-3-25 23:44: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k123在2007-3-24 13:52:12的发言:

请各网来的高人在此发表看法。

[em01]

k先生.器中斜纹是玉裂吗?有盘过的照片吗?

[此贴子已经被admin于2007-3-30 7:20:07编辑过]
k123 该用户已被删除
18#
 楼主| 发表于 2007-3-26 08:33:00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19#
发表于 2007-3-26 08:44:00 | 只看该作者
请教K123先生:中间是透孔吗?
k123 该用户已被删除
20#
 楼主| 发表于 2007-3-26 13:44:00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任南红山文化网 ( 京ICP备18011924号 )

GMT+8, 2025-2-11 15:45 , Processed in 0.055530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