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南红山文化官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243|回复: 2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转载:王红旗出土古玉鉴定法--鉴定四步曲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6-29 07:46:1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王红旗出土古玉鉴定法--鉴定四步曲


      通过大量地实践,我总结了古玉鉴定的四个步骤,我称它为:出土古玉鉴定四步曲。为了区别于其他古玉鉴定方家的各种说法,也为了尊重自己的劳动成果,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从今天(2013年8月30日)开始,正式称为"王红旗出土古玉鉴定法"。

    出土古玉新老的鉴定,在对一件玉器整体的评估过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也是对这件玉器进行历史、经济、文化内涵等整体评估的首要因素,先决条件。如果一件器物新老不分,那还有什么继续探讨的余地呢?因为新的就是新的价值,已经很明朗,无需再继续探究。



    第一步:从入土特征,比如:沁色、钙化、包浆、土蚀土咬、形变等,初步判断玉器的新老。

    我把第一步在整个鉴定中占的比重归纳为:50--60%,这是古玉鉴定的首要因素,也是本源的问题,我称为环境第一位。

    是想,一件玉器在地下埋藏了数百上千年,肯定会发生各种变化,这就会在玉器内部或表面形成各种特征,这是不可逆的,作伪永远无法企及的。

    如何用科学的手段解析这些现象的产生,以及如何区分自然形成的特征与作伪的现象,这就成了每一个爱玉人必须要掌握的本领。

    脱离这些入土的特征,去空谈古玉的鉴定,自然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第二步:加工工艺特征,进一步确定它的新老;   

    我把第一步在整个鉴定中占的比重归纳为:40--50%,这也是鉴定古玉的本源问题之一,我称为工艺痕迹第二位。

    每一个时期,由于生产力水平的不同,加工玉器使用的工具也就不同。比如:隋唐以前使用几式砣机,隋唐后广泛使用高凳砣机;文化期晚期使用磨制和石质砣具加工;文化期晚期开始至春秋晚期以前,使用铜质砣具;春秋晚期至明清,广泛使用铁质砣具等等,这就会每个历史时期,在玉器表面加工时留下不尽相同痕迹,如何判定这些痕迹是否符合历史印记?只要我们掌握了它每个时期的特征,借助于高倍放大镜观察,不断总结,再结合其它特征综合分析,断定古玉的新老,几乎可以说百发百中。

    这也是鉴定古玉必不可少的方法和手段。

    以上两个步骤并非是孤立的,必须相互联系、综合判断,我把入土特征相互之间,入土特征和加工工艺之间的相互关系用12个字总结,叫:“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依存”。

   

    第三步:造型、纹饰等特征推断它的年代;

    造型和纹饰,是一个时代的符号,就像我们现代人穿休闲、西装打领带开宝马,而倒退200年,古人长袍马褂大辫子,坐马拉车,如是而已。

    如果你从第一部和第二步决定了玉器的新老,第三步断定年代就成了顺其自然的事情。这就要求我们,要不断去博物馆参观以及阅读带有馆藏图片的书籍,再就是借鉴前辈总结的一些关于纹饰演变的论文,别无诀窍。



    第四步:其他辅助特征进一步确定,比如细节,玉质,文化内涵等,达到万无一失。

     如果一件玉器,你90%解决了它的新老问题,为了进一步确定它的准确性,一些细节的辅助,也是必不可少的。比如:你去检验一件片状器的平整性;一件玉璧是否同心圆;玉质是否符合我们已知的古代用料特征;这件器物是否符合历史文化背景等等不经意的细节问题,更会让你鉴定的准确性如虎添翼!

   

     至于我的归纳和总结是否可行,能否经得起实践和时间的检验,函需广大爱好古玉的同仁、朋友进一步验证,诚恳地希望给予斧正。
2#
 楼主| 发表于 2016-6-29 07:50:08 | 只看该作者
出土古玉鉴定解析之一  鉴定玉器的几个错误观点和看法

一、 鉴定玉器的几个错误观点和看法


    鉴定古玉,没有捷径可走,只有用辩证的思路,正确的态度,科学的手段,不断地学习和大量地实践,不断地积累经验和丰富知识,你才能成为玉器鉴定高手。

    鉴定玉器,更不能脱离它在地下几百、上千年的环境中,自然形成的各种现象为基础。只有正确掌握了这些现象形成的原因和特征,才会在鉴定中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对于全国各地出土古玉器的鉴定,由于玉器的出土地点、坑口环境、风土习俗、宗教礼仪、玉材原料等因素的不同,玉器本身所具备的特征也不同,因而鉴定思路也就各不相同。所以鉴定时,必须综合考虑古玉的各种特性,决不能因为某一件器物或是某一特征以前没见过,抑或是国家馆藏没有,就一棍子打死。我们必须要运用科学、辩证、理性、全面的方法去鉴定。时间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最好标准,只有通过长时间学习专业知识,不断的对玉器进行盘玩、观察、试验、总结,你才能提高自己的鉴定水平,鉴定起来就会得心应手,不会打眼。

    下面有几个在现实生活中,大家经常谈起的观点,与大家一起讨论一下:

    观点一:有人认为:出土古玉的鉴定,有人说先鉴定玉质。

    我通过大量实践认为:这种说法值得商榷。

    绵延8000年的玉文化史,从考古发掘看,中原地区真正使用和田玉,是从商代中期开始,战、汉才得到广泛使用,并且受礼制所限,更多的还是就地取材,特别是一些陪葬玉器,更是用料一般。所以,玉质的鉴定,并非是鉴定玉器新老的首要因素。我认为:只要它承载了一定的文化和历史意义足以,何妨去刻意注重它的玉质呢?这一点,大家不妨翻阅《中国出土玉器全集》,可见一斑。

    观点二:在日常玉器的鉴定过程中,很多人都有这么一种认识:断一件玉器的新老,要首先断定这件玉器的工艺是老工还是新工。

    我觉得这种认识是错误的。首先,仿造者要高仿做假,如果使用一件老玉,再用老的工艺方法慢慢加工,那么,您从工艺上能说这件东西就是到代的老物件吗?所以,打眼,那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了。

    我认为:要断定一件玉器,应该先从沁色、钙化、包浆等方面断定这件东西的新老,然后再以工艺辅助断定年代。这是比较理性的,也是切实可行的有效方法。

    沁色、钙化、包浆,是入土后几百年甚至几千年自然形成的千变万化的特性,有它一定的规律性。这是鉴定玉器的根本,也是造假者难以企及的。你想,一件老东西,如果抛开入土几百、几千年自然形成的特征,盲目的从它的表面现象下手,是否有些本末倒置呀!?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就是这个道理,皮都没有了,毛长在哪里呢?

    观点三: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听到很多朋友这样讲:“民间几乎没有多少东西,真品也很少”;“我整天拿着钱到处转也买不到什么好东西”;“某某人手里怎么会有那么多好东西呢?那是不太可能的、、、”等等,众说纷纭。

    我们虽然无法考证民间到底有多少玉器,但上面的一些说法我认为显然是错误的。大家不妨从我列举的几个国家考古资料的数据仔细揣摩:

    安徽凌家滩文化的一个墓葬中出土玉器300多件,层叠了六层;

    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里出土玉器755件,还不算玛瑙、松石之类;

    山西曲村西周的一个夫妻合葬墓里,出土玉器1000多件、、、查《历代帝王世系表》,从夏代开始,到清代结束,共有500多位皇帝,当然都是一把手,再加上历朝历代的诸侯王、达官贵族等等,不计其数,难以统计。

    大家都知道,自汉代往前推进,墓葬的葬俗,都是严格按照礼制进行的。你自己想象吧,地下到底会有多少东西呢?!

    我们已知的,到目前为止,发掘的25座汉代诸侯贵族墓中,其中18座已经被盗。汉代的防盗措施可谓是固若金汤,都能被盗,何况是其他朝代的墓葬呀!!当然,这种被盗,不一定完全是现代人所为,因为自汉代以来就有,宋代达到极致,80年代亦疯狂一时。

    然而,盗出的东西,真正走出国门的,与国内的民间藏品相比而言,可以说是微乎其微。这一点,大家从网上查一下美洲、欧洲等收藏中国文物之多的各大博物馆的藏品可窥一斑。

    所以,民间不是没有东西,更不乏有很多精品、孤品!

    如果您有“民间玉器藏品不多”这种想法,如果您再照本宣科,按图索骥,在实际的鉴定过程中,您势必会扼杀很多你没见过的,考古资料中查不到的东西。

    所以,正确的观念,再加上您犀利的慧眼,检漏,自然所在,情理之中。

    观点四: 有人看见一件玉器的纹饰和器型在书本上没有见过,就断然否定它的正确性。

    我认为这种做法有些鲁莽和断然,大家想一下;既然地底下埋藏了古人如此之多的瑰宝,肯定有很多我们未知的东西。大家可以通过查阅历年来的考古资料足以能证明,很多我们以前未知的,没见过的器型和纹饰,正不断的被考古发掘、发现。所以,我们鉴定时,切不可大意和武断,只有不脱离玉器在地下几百、上千年形成的自然特性,就不会错判和误判。

    有以上观点的玉友,请大家务必要以辩证的思路,正确的态度,科学的手段,实践的方法,综合去评判一件玉器。
    下面我将会分别从古玉的沁色、钙化、包浆、形变、土蚀现象、加工工艺等各方面的成因,鉴定要点一一解说,因为这些特征是玉器在土壤中经过数百年甚至数千年自然变化形成的,也是鉴定玉器最根本的要素,很多特征更是仿造者无法企及的,所以从出土玉器本质的变化特征说起,才是科学的,比较有说服力,更是鉴定古玉的根本。

在鉴定运用时,这些方面绝不是孤立的,它们是相互联系或是同时存在的。所以,必须几方面的特征同时具存,才能下结论,否则就会以偏概全,缪之千里。

    我没有从玉质,玉器纹饰、器型,专业术语,玉文化等方面谈起,是因为很多专家的书籍上已经讲的非常全面、具体,这里不必要再浪费纸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16-6-29 07:54:02 | 只看该作者
中国出土古玉鉴定解析之二   沁色的鉴定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e2b9360100oypm.htm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16-6-29 07:55:17 | 只看该作者
中国出土古玉鉴定解析之三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e2b9360100ozt5.htm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6-6-29 07:56:29 | 只看该作者
中国出土古玉鉴定解析之四  包浆及灰皮的鉴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6-6-29 07:57:36 | 只看该作者
中国出土古玉鉴定解析之五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e2b93601017h27.htm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6-6-29 07:59:20 | 只看该作者
牛奶中掺多少白水要看良心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16-6-29 08:00:43 | 只看该作者
古玉鉴定解析之六---工艺的鉴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6-6-29 08:05:06 | 只看该作者
加工工艺特征在出土古玉鉴定中的地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16-6-29 08:12:26 | 只看该作者
鉴定出土古玉切不可以点代面,以偏盖全


    在和玩玉的朋友交流的过程中,经常有朋友拿着一件东西来一起探讨,当评价他的东西有疑问时,他会很不高兴。比如他会说,你看这沁色过度多自然啊,是出土的啊。或是:你看这工是老的啊,怎么就不对啊?殊不知这些朋友把出土古玉的某一点特征认为老,就把整件东西看老了。

    甚至还会有朋友把我讲的某一个观点在某一件古玉上对应不上,或是有偏差,就拿这一个点进行批驳。可是,我所讲的现象并非是在某一件出土古玉上都会同时出现。比如沁色:中原一带由于土质和坑内环境的原因,出土的玉器大多沁色较重,也比较丰富,而陕西陕西一带黄土高原出土的玉器,沁色大多相对单一。在实际鉴定过程中,还会遇见几乎没有沁色的玉器,我曾说过,出土古玉几乎都有沁色,难道没有沁色的玉器就不对吗?我说沁色过度自然,老料中也有存在沁色的现象,它的沁色形成原理和出土古玉原理是一样的,表象也是过渡自然;再者,如果玉器的某一部分过度不自然,难道我的观点就站不住脚吗?

    仅仅从玉器的某一个点或是某人鉴定的一个观点和您的认知存在分歧,就一棍子打倒,这是不可取的。不可断章取义,要就事论事,就物论物。

    同样道理,钙化、包桨、灰皮等现象也是如此,它与环境,玉质本身特性等因素都有很大的关系。

    所以,不同玉器,一定要结合坑口环境、不同年代不同工具的加工特征、玉质等各个方面,全面、综合、科学、辩证地分析。这是我始终强调的,也是必须要做的。这个观点不必强加给任何人,大家可以在实践中检验。

[size=+0][size=+0] [size=+0]   [size=+0][size=+0][size=+0]我所说的“鉴定古玉四部曲”,就是讲:先从大的面上开始,判断它的新老;再逐步到点上,比如工艺,进一步确定它的新老;最后再聚焦到每一个细小的点上,从更小的细节进一步佐证,以达到万无一失。

[size=+0][size=+0][size=+0][size=+0][size=+0][size=+0]    入土特征和加工工艺特征,在出土古玉鉴定过程中,是本源的问题,起决定性的作用!

    如果您反过来,先聚焦到一个细小的点上,您可能就会一叶障目,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见小溪不见大海。比如拿玉器表面的“次生变化”现象来说,经常听到朋友讲它的重要性,有“唯它才能断玉”的架势。殊不知,不同坑口,不同玉质的玉器次生变化的现象会一致吗?拿某一种玉质的次生变化和其它玉质的次生变化类比,有可比性吗?如果首先注重次生变化而忽略其他特征,您说能鉴定正确吗?一句话: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可一概而论。

    当然,我不反对从微观方面或某一点上入手鉴定,这是很必要的,这也是我下一步着重入手的方向,且我们已经开始入手。不但是微观,还要运用一些先进的仪器寻找科学的突破。

    然而,这些仅仅是鉴定古玉很必要的一种辅助手段,过度关注就会偏颇。如果一件玉器各种入土特征已经非常明显,工艺特征也一清二楚,我们非要再花费大量的时间从微观上佐证它老,您觉得意义大吗?!

[size=+0]    所以,鉴定古玉没有捷径可走,它不在于您读了多少本古玉著作,也不在于参观了多少个古玉博物馆,更不在于您拜访了多少位玩玉高手!虽然这些手段也是提高水平的因素,但是只有自己大量地实践,多上手古玉的实物,科学地进行研究,认真地总结经验,不断地积累知识,您才能找到一定的规律,鉴定的时候才会得心应手。

    活到老,学到老,古玉面前玩玉的每个人皆是学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任南红山文化网 ( 京ICP备18011924号 )

GMT+8, 2025-1-18 16:35 , Processed in 0.054867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