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南红山文化官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玉人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转载:王红旗出土古玉鉴定法--鉴定四步曲

  [复制链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6-6-29 08:13:29 | 只看该作者
玉器加工工艺与包浆、沁色、灰皮、玉裂、土蚀土咬等现象的关系


    包浆、沁色、灰皮、玉裂、土蚀土咬等现象,是玉器入土以后形成的,为何要把他们和玉器的加工工艺扯清关系,目的是为了解决老玉新工的问题,也就是这些入土现象是在工艺后形成,还是原生老料后添工。

    在讲述之前,先说明一点:这些现象不是孤立的,要辩证的综合分析,切勿以点带面,以偏概全。

    出土玉器,表面会反射很温润的光泽,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包浆,由于它长时间密闭或沉睡在墓室的土中、水中,所以,加工工艺的内部,比如阴线、孔洞里,包浆会是一致的;而作伪的玉器,由于使用高速旋转的工具,再加上局部部位打磨不到位,所以这些部位会很生涩,与打磨部位的光泽会不一致,特别是细小的阴线和孔洞之中。只要你仔细观察,借助60--100倍的放大镜观察最明显。相同的,对于玻璃光现象的玉器也是如此。如果所有部位包浆一致,再仔细看一下工艺特征是否和器型纹饰相吻合,比如孔洞内的旋纹是否具备古代加工的特点?是否会深浅、粗细、疏密不一样?战国器型和纹饰是铜质砣具加工还是铁制工具加工等等。

    沁色,是入土后形成的最大的一个特征,出土古玉几乎都有沁色(用“几乎”,不排除个例)。即使我们肉眼看不出,在盘玩的时候也会有沁色的变化。唐宋以前,古代加工玉器往往会选用无杂质、无瑕疵的原料,所以原生带的沁色几乎不可能,即使选用,也是选用原伴生的,无法剔除的玉料,比如徐州博物馆的和田青花料大玉熊,就是原生玉矿产生的黑色的伴生色。即使唐宋以后开始采用留皮的原料加工玉器,这种原来的皮色,还是和它入土后形成的沁色有很大区别的。这就说明一个问题:沁色,是后天入土而产生的,所以,有沁色就会有骑在加工工艺上面的现象,而出现刀工断沁的现象,那就要打一个很大的问号,再结合其他特征比较,就很容易判断它的真伪。

    还有人会说,宋代不是出现了摹古之风,如果当时先做沁再雕工,然后再入土,不是一样工在上面吗?错,如果当时作色,一是沁色相对单一,二是由于加工沁色会采用高温的方式,玉器会开裂,这样,入土后土壤里的矿物颜色会更容易顺着原来的缝隙进入,如果您仔细观察,二次受沁的现象还会告诉你,沁在工艺上面。

    还会有人问,如果先加工完再用化工染料作伪古玉,沁色不也在工艺上面吗?是的,但是作伪的沁色和天然形成的沁色是有很大区别的,这里就不再罗嗦。

    灰皮,虽然出土古玉中,这种现象相对而言较少,但是,如果出现这种现象,依然是在工艺的上部,并且灰皮是伴随着沁色同时存在的,也就是行间通常说的:有灰就有沁,灰皮底下就有沁。原因很简单,由于灰皮的产生,也是破坏了玉质内部的分子结构,正是这一点,也是沁色产生的必要条件之一,而沁色会先于灰皮产生。所以,这个说法不无科学道理。

    玉裂,是玉器长期在密闭的环境中受地温、地湿,以及本身内外应力的反应所造成的必然现象,也就是行间普遍的说法:“出土古玉十玉九裂”。所以,这些裂也会在工艺的上部,特别是裂缝较大的,还会出现工艺处错牙的现象。

    土蚀土咬,就更不用细说了,它肯定是在工艺的上部。但是,需要区分的是,自然地土蚀土咬和酸碱腐蚀的土蚀土咬是有很大区别的。自然地土蚀土咬,不但有孔洞伴随产生,还会有结斑、玉质内部毡状结晶析出、沁色等现象伴随。所以,只要区分开来,自然很容易鉴别。

    再次重复,以上特征绝不可孤立的作为一个强证,必须结合其他入土特征综合、全面、辩证的分析和判断,才会做到万无一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16-6-29 10:55:23 | 只看该作者
玉人 发表于 2016-6-29 07:50
出土古玉鉴定解析之一  鉴定玉器的几个错误观点和看法
一、 鉴定玉器的几个错误观点和看法

谢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16-6-29 11:01:07 | 只看该作者
向王红旗老师致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16-6-29 11:32:39 | 只看该作者
好教材。谢谢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楼主| 发表于 2016-6-29 13:53:37 | 只看该作者
再说鉴定出土古玉先看玉质


    前几天和几个朋友一起小聚,又谈到鉴定古玉先看玉质的问题。我仍然坚持了我自己的观点:鉴定出土古玉,不应先分析玉质。

    这里我强调的是出土古玉,而非传世!

    我不排除玉质的重要性,我觉得玉质只是我们玩到一定层面以后,站在收藏的角度考虑的问题,如果玩老玉,太多注重玉质,很多好东西就会和我们失之交臂。我的观点,并不意味着我们就不管玉质,不了解玉质,不学习玉质,只是鉴定出土古玉的时候,不要把玉质的鉴别放在首要位置而已。我把理由说一下,和广大朋友继续探讨:

    其一,关于玉石的分类,恐怕到目前还没有一个人能用肉眼把所有玉石的种类明明白白的说清。拿仪器测定的微观结构图像数据来说,也仅仅是对现有的,已知的玉石肌理特性作了分析,而古代制玉用料,很多玉石的品种我们今天已经无从查找,所以,如何分清古代玉石的种类,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再者,有哪一位鉴定者能带着笨重的,能检测微观数据的仪器到处买东西呢?既然不现实,凭肉眼就能准确无误的分辨出玉料是新疆和田还是青海还是俄料吗?恐怕这也不现实,还是经验而已。如果按照自己掌握的知识,认为一块玉料在现在已经绝矿了,比如说和田黄玉,首先你就把“它绝对是老料,现在找不到”的认识,强加到这件器物上,你附加的其他分析也就会受这种思路的影响,会处处围绕着这件“老料”做补充,如果你再疏忽了入土的特征,当时加工的工艺,恐怕错判是在情理之中的。所以,过分的强调玉质,就会被一些错误的观点和认知框死,就会犯形而上学的错误。玉质对于古玉新老的鉴定,充其量只能针对我们已知的玉矿而言是可取的,我们未知的,无根可据的,只能勉为其难,瞎子摸象!

    其二,如果一件玉器,入土以后,经过几百、上千年的变化,它是否还和最初的玉璞的物理特征完全相同吗?答案是否定的。所以这就给肉眼判断一件玉器的玉质属性带来了一定的障碍。一件东西,你可能看和田山料,另一个人可能断青海料,还有人会说是地方玉,这也就给一件器物新老的断定有了很多不同的结论。现实生活中,很多这样的例子。再如:玩新玉料玩得特别好的朋友,你给他一块老玉,他就会迷糊,不敢断定,就是这个道理。因为新料里没有入土后沁色、钙化、绺裂、土蚀土咬等现象,有的只是皮色,而在唐代以前,玉器加工一般是不留皮色的。所以,从一块刚刚出土的老玉器上判断一件东西是什么玉质,由于玉质内部发生了各种变化,恐怕精密仪器也很难定夺。

    综合以上两点,鉴定玉质的好坏,充其量在某些方面仅仅能作为鉴定古玉的一个辅助作用,而非主导作用。如果您玩到一定层面,或是单纯的玩明清件,要求工精料美,您从玉质下手,这当然是无可厚非的事情。

    我始终坚持:入土特征和加工工艺特征为主,去断新老;器型纹饰辅助断定年代,再加一些细小的特征为辅助这个观点,相信会经得起时间和实践的检验。

    所以,“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如果玩古玉的路子偏了,鉴定的结果自然会有偏差。

     鉴定是一门综合学问,鉴定的结果是严谨的,必须全面、科学、认真的解析,才能尽量减少误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楼主| 发表于 2016-6-29 13:55:31 | 只看该作者
鉴定玉器的几个错误观点和看法之五:要玩出土古玉,先从明清件开始

   

    我觉得这个观点是有偏颇的,原因如下:

    1、从出土特征看:老玉大多是出土的,具备入土后形成的各种特征,比如沁色、钙化、绺裂、包浆等,而明清件大多又是传世的,不完全具备这些特征。所以,对于沁色、包浆、钙化、绺裂等的成因、表象,你也就无从知晓。

    出土古玉和传世的明清件在入土特征上,有着本质的区别,如果先玩明清件,你就根本无法理解出土古玉的各种特征,再见到真正的出土古玉,你就可能无从下手。

    2、从工艺上看:虽然古代的玉器和明清件使用的工具大同小异,但每一个时期所用工具不同,在玉器上面留下的痕迹就不同。而明清件以大量使用铁质砣具为主,所以,仅研究明清件,就只能了解铁质砣具的加工痕迹。这对于春秋以前的铜质工具和文化期以前的石质砣具的加工痕迹就无从了解,那么,仅从工艺上,你就无法断定春秋以前的老玉。

    综合上述,这个观点有一定的局限性,对于玩出土古玉来说,也是害人的一种错误观点。当然,你自己喜好,你有大把的钱去支撑你的收藏,那就另当别论了。

    建议大家玩出土古玉,应从老残片玩起,先把入土特征掌握,再把工艺掌握,不断的积累经验,循序渐进,这才是符合客观规律的好的方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楼主| 发表于 2016-6-29 13:56:24 | 只看该作者
补充:鉴定玉器的几个错误观点和看法之六:和田玉没有水线,有水线的玉器都是新玉,大多是青海料的



    在现实生活中,经常听到朋友讲:和田玉没有水线,只要看见有水线的玉器,那就是青海料,青海料是九十年代才发现开采的,所以这件玉器不可能是老的。

    大家说一下,这个观点错误吗?估计你身边也不泛很多这样的例子。

    首先,关于水线的形成。

    玉石形成的时候地质环境很不稳定,在两块玉石初步形成的时候,由于地质环境发生变化,玉石之间产生了挤压和重新融合,然后水线就产生了。水线是玉石里面一条半透明的像筋一样的东西,成直线或者近似直线的形式出现。

    一般来说,青海料里的水线比较多,而且往往交叉纵横甚至连成一片,这是青海料的结构特征之一。

    所有玉石都是在几亿年前形成的,并且在形成的过程中,原理几乎都是相同的,所以,所有玉石都会形成水线,不但在和田籽料、和田山料、俄料、青海料中存在,在其他各类地方玉石里都会存在,但在青海料里多一些而已。

    为何很多老玉器里我们几乎看不到水线呢?

    这是由于玉器在古代礼制中特殊的地位,古人对玉器的加工要求非常严格,特别是某些礼器或是玉质好的器物,比如观赏品,馈赠品等,在制作的时候,有瑕疵的地方都会剔除,而古人认为,水线是一种瑕疵,所以都会去除,这就是古人留给我们的精品玉器上很难看见水线的原因。而在一些陪葬品或是不很精致的器物上会发现水线的存在。

    所以,我们不要随意听信先人留给我们的一些不正确的言论,比如水银沁是水银造成的等等、、、因为当时的生产力条件决定,古人无法用科学的手段解释一些现象,所以先人留给我们很多经验性的东西,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地验证这些理论是否成立,是否正确,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时间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最好标准,不管是对物还是对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任南红山文化网 ( 京ICP备18011924号 )

GMT+8, 2025-1-18 16:43 , Processed in 0.051643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