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南红山文化官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任南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教学] 任南古玉鉴定法(任南著)

   关闭 [复制链接]
391#
发表于 2009-5-9 10:57:00 | 只看该作者

12法都看了.领会了吗?吃透了吗?怎么运用呢?

任先生的方位说您吃透了吗?老料有方位.老料仿件有方位酸腐也象对应了.这要怎么看!大家来讨论.12法中有解.

仿品的做毛做烂和自然态质变的区别您搞明白了吗?籽麻西瓜比例搞明白了吗?这几关过了又是一大进步!

任网团队

 

392#
 楼主| 发表于 2009-5-9 14:14:00 | 只看该作者

  仿次生物--对貌似解理的表层凸起认不清将不会认自然态质变次生.记住解理是对应母材质反应出的一种深入肌里质变产生的岩象表象.对自然态渐变产生的解理表象了解很重要,

形似尚可仿,神似不可求。史前玉文化的发展和繁荣的推动力是神,神的旨意通过玉器这样的神物表现出来。

后人在仿制这时期的玉器时为的是牟利,由于没有对神灵、对祖先、对图腾的崇拜之情,因此,他们也就碾琢不出红山古玉所蕴藏的神韵。
    所以仿品形似而难达神似。

 识别伪红山古玉的形似神不似现象,只要熟知红山古玉器的造型和神韵,增强审美能力和水平,还是不难掌握的。

393#
 楼主| 发表于 2009-5-10 11:39:00 | 只看该作者

仿品酸腐格状纹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394#
 楼主| 发表于 2009-5-10 14:55:00 | 只看该作者

仿品酸腐格状纹

 

 

395#
 楼主| 发表于 2009-5-11 11:08:00 | 只看该作者

内质变与仿品对比

396#
 楼主| 发表于 2009-5-11 12:10:00 | 只看该作者

仿品酸腐格状纹

 

397#
 楼主| 发表于 2009-5-11 13:38:00 | 只看该作者

 6、 孔:这里所说之“孔”专指目测不能观察到的细微孔洞。红山文化玉器上的自然态微孔孔型为不规则型或几何型,孔边沿部位会下陷或翘起。因孔洞内易积水,必导致土壤中物质色素顺孔而入聚积,久而久之,以洞为中心点,有色向四周晕散现象,形成沁色,玉质也会随晕散而产生质变,这质变也会由内部向外展开.由如烂心萍果态.孔壁内多见支撑状晶簇,孔底也常见次生物或微小磁性铁珠附着.且有古菌丝生成。而带孔老料仿品其孔口边缘与玉表多处于同一水平面且孔口变形,且孔边缘显现为非自然态

398#
 楼主| 发表于 2009-5-12 10:06:00 | 只看该作者

花料仿品要警惕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399#
 楼主| 发表于 2009-5-12 14:18:00 | 只看该作者

黄料带色红山文化型仿品---裂边囗无清晰边缘,属断头裂!

 

400#
 楼主| 发表于 2009-5-12 14:26:00 | 只看该作者

黄料带色红山文化型仿品---边囗无清晰边缘,属断头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任南红山文化网 ( 京ICP备18011924号 )

GMT+8, 2025-5-10 19:50 , Processed in 0.060633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