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南红山文化官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教学] 收藏家任南

   关闭 [复制链接]
91#
发表于 2007-2-11 12:26:00 | 只看该作者

李四光 推翻洋人的断言

国防大学副教授 张文杰

地质学家李四光

  石迹耿千秋 毕生作写照

    李四光早年为悼念一个好学生曾写过此诗,亦为其毕生从事地质科学研究的光辉写照。

    崎岖五岭路,

    嗟君从我游。

    峰峦隐复见,

    环绕湘水头。

    风云忽变色,

    瘴疠蒙金瓯。

    山兮复何在,

    石迹耿千秋。

    李四光,中国地质事业的奠基者和领导人。他毕生从事地质科学的研究和教育事业,成就卓著,蜚声海内外,是我国冰川学研究的奠基人。他独创的地质力学理论,为我国的地质、石油勘探和建设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生平

    ■他是同盟会中年龄最小的会员。孙中山送他八个字:努力向学,蔚为国用

    李四光,原名李仲揆,1889年出生于湖北省黄冈县一个贫寒人家。他自幼就读于其父李卓侯执教的私塾,14岁那年告别父母,独自一人来到武昌报考高等小学堂。在填写报名单时,他误将姓名栏当成年龄栏,写下了“十四”两个字,随即灵机一动将“十”改成“李”,后面又加了个“光”字,从此便以“李四光”传名于世。

    1904年,李四光因学习成绩优异被选派到日本留学。他在日本接受了革命思想,成为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中年龄最小的会员。孙中山赞赏李四光的志向:“你年纪这样小就要革命,很好,有志气。”还送给他八个字:“努力向学,蔚为国用。”

    1910年,李四光从日本学成回国。武昌起义后,他被委任为湖北军政府理财部参议,后又当选为实业部部长。袁世凯上台后,革命党人受到排挤,李四光再次离开祖国,到英国伯明翰大学学习。1918年,获得硕士学位的李四光决意回国效力。途中,为了解十月革命后的俄国,还特地取道莫斯科。

    ■国民党政府驻英大使接到密令,要李四光公开发表声明,拒绝接受新中国的政协委员职务,否则予以扣留……

    从1920年起,李四光担任北京大学地质系教授、系主任,1928年又到南京担任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所长,后当选为中国地质学会会长。他带领学生和研究人员常年奔波野外,跋山涉水,足迹遍布祖国的山川。他先后数次赴欧美讲学、参加学术会议和考察地质构造。1949年秋,新中国成立在即,正在国外的李四光被邀请担任政协委员。得到这个消息后,他立即做好了回国准备。这时,伦敦的一位朋友打来电话,告诉他国民党政府驻英大使已接到密令,要他公开发表声明拒绝接受政协委员职务,否则就要被扣留。李四光当机立断,只身离开伦敦来到法国。两星期之后,李夫人许淑彬接到李四光来信,说他已到了瑞士与德国交界的巴塞尔。夫妇二人在巴塞尔买了从意大利开往香港的船票,于1949年12月启程秘密回国。

    回到新中国怀抱的李四光被委以重任,先后担任了地质部部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全国科联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他虽然年事已高,仍奋战在科学研究和国家建设的第一线,为我国的地质、石油勘探和建设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1958年,李四光由何长工、张劲夫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由一个民族民主主义者成为共产主义战士。60年代以后,李四光因过度劳累身体越来越差,还是以巨大的热情和精力投入到地震预测、预报以及地热的利用等工作中去。1971年4月29日,李四光因病逝世,享年82岁。

    背景

    ■鉴于李四光在学术界和教育界的地位,蒋介石多次表示要其出任教育部长、大学校长或驻英大使,都被他拒绝。

    ■抗战期间他两次见到了周恩来。后来他说:“我在周先生身上产生一个最大的感觉———中国有了共产党,中国就有了希望。”

    李四光一生经历了中国社会几次大的变革。辛亥革命的经历,使他得出应以科学来改变旧中国面貌的结论。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发现这种“科学救国”的理想已是难以实现的幻想。北洋政府时期,军阀之间混战不已,没有一个管老百姓的死活。李四光曾化名在报上发表过一些讽刺、责骂的文章。南京政府时期,他亲眼看到国民党的腐败和对科学的不重视,看到爱国青年仍然受到追捕迫害。1933年,中央研究院总干事兼“中国民权保障同盟”总干事杨铨被特务暗杀,李四光非常气愤,把刚鉴定出来的一个古生物化石新属以杨铨的名字来命名,用这种科学家特有的方式表示纪念与抗议。鉴于李四光在学术界和教育界的地位,蒋介石多次表示要其出任教育部长、大学校长或驻英大使,都被他拒绝。

    在困顿与痛苦中,李四光逐渐认识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要性。抗战期间,他在重庆两次见到了周恩来。后来他说:“我在周先生身上产生一个最大的感觉———中国有了共产党,中国就有了希望。”这也是他在国外那么热切地怀念祖国、那么坚定地返回新中国的一个根由。

    故事

    ■外国专家私下对李四光说,如果这些遗迹在国外被发现,早就被公认是冰川遗迹了

    冰川的分布是研究地质构造的重要依据,李四光对冰川的研究投入了极大的精力。有些外国人对中国的冰川进行过考察,断言“中国没有第四纪冰川”。李四光却提出“让事实说话”。1921年,他回国后在太行山的沙河县、山西大同盆地口泉附近发现了第四纪冰川遗迹,虽遭一些外国专家傲慢地否定,他却没有丧失勇气和信心,继续带领学生在太行山、九华山、天目山、庐山等地考察,又发现了许多有力的证据。1933年,李四光以《扬子江流域之第四纪冰期》为题,在中国地质学会第十次年会上作了学术演讲,会后专门请中外学者到庐山实地考察。有的外国专家私下对李四光说,如果这些遗迹在国外被发现,早就被公认是冰川遗迹了。此后,李四光加紧了对第四纪冰川的考察,先后在扬子江流域、黄山等地发现了大量遗迹,最终推翻了外国人的错误结论。其研究成果对掌握地下的水文和构造,对发展建设事业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毛泽东问:“如果中国真的贫油,要不要走人工合成石油的道路?”李四光根据数十年对地质力学的研究,说明中国的陆地一定有石油

    解放初期,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开始后就遇到石油短缺的困难,当时全国所需石油80%至90%都依靠进口。1953年底,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央领导人把李四光请到了中南海。毛泽东十分担心地问李四光:“有人说‘中国贫油’,你对这个问题怎么看呢?如果中国真的贫油,要不要走人工合成石油的道路?”

    李四光根据数十年来对地质力学的研究,从他建立的构造体系、特别是新华夏构造体系的特点,分析了我国的地质条件,说明中国的陆地一定有石油。毛泽东、周恩来在认真听取了汇报后,支持了他的观点,并根据他的建议,在松辽平原、华北平原开始了大规模的石油普查。从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勘探部门相继找到了大庆油田、大港油田、胜利油田、华北油田等大油田,在国家建设急需能源的时候,使滚滚石油冒了出来。这样,不仅摘掉了“中国贫油”的帽子,也使李四光独创的地质力学理论得到了最有力的证明。

    ■1968年冬天的一个深夜,有关方面向国务院报告,当天清晨7时某地将发生7级地震,周总理紧急找到李四光……

    1968年冬天的一个深夜,周总理紧急找他,说有关方面向国务院报告,当天清晨7时某地将发生7级地震,请国务院批准立即通知居民搬到室外去住。周总理问:“李老,你的看法怎样,真是这么急吗?”李四光马上给当地的一些地应力观察站打电话了解情况,根据无异常变化的反映及自己的分析判断,对周总理说明不必发警报。后来的事实证明了李四光的判断:该地没有发生强烈地震。

    李四光晚年仍极大地关注地震研究。他经常分析大量的观察资料,还冒着动脉瘤破裂的危险,多次深入实地考察地震的预兆。逝世的前一天,他还恳切地对医生说:“只要再给我半年时间,地震预报的探索工作就会看到结果的。”

    他把自己一生的辛勤劳动都献给了伟大的祖国和人民!


《北京青年报》 2001年6月27日
92#
发表于 2007-2-11 12:31:00 | 只看该作者

李四光原名李仲揆,13岁那年,李仲揆一个人到西湖新学报名上学,买了报名单后,忙中出错,误将年龄“十四”岁填入了姓名栏,再买份报名单吧,又没有钱,无奈他将“十”字添上几笔,便成了他的姓“李”,这样,姓名栏便写成了“李四”,受墙上横匾直书“光被四表”的启发,他又在“李四”后面添了个“光”字,这样李仲揆就变成了李四光。

  李四光长期从事古生物学、冰川学和地质力学的研究,在鉴定古生物蜒科化石、发现中国第四纪冰川和创立地质力学诸多方面建立了卓越的功勋。

  长期以来,国际上一直充斥着中国内地第四纪无冰川的谬论。为了证明中国有第四纪冰川的遗迹,李四光足迹踏遍了祖国大江南北,先后考察了太行的东麓、大同盆地、扬子江流域,几上庐山,发现牯岭西谷的一块巨石矗立在另一块巨石之上,并得出庐山有大量冰川遗迹的结论,坚定地认为庐山是“中国第四纪冰川的典型地区”。涉足黄山、九华山、天目山,发现了比较典型的冰蚀地形和冰川堆积泥砾剖面……1936年,李四光在黄山找到了冰磨条痕,发表了《安徽黄山之第四纪冰川》,至此,中国无第四纪冰川之谬论不攻自破。

  李四光在科学史上的贡献,莫过于创立了地质力学这一新兴边缘学科。他著有《地质力学概念》一书,认为地壳运动中发生岩石变形是由于地应力作用的结果。

  1947年7月,他代表中国出席第 18届国际地质大会,第一次应用他创立的地质力学理论,作了题为《新华夏海之起源》的学术报告,引起了强烈反响。从此,地质力学这一由中国人创立的新学科正式载入史册。

早在1922年,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布莱克威尔德曾武断地断言:“中国是缺乏石油资源的国家。”这一错误,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才被李四光驳倒。李四光认为,整个新华夏体系是巨大的“多”字形结构体系,三条隆起带和三条沉降带互相间隔着,在隆起带蕴藏着多种矿藏,在沉降带又蕴藏着丰富的天然气和石油。在李四光理论的指导下,我国先后在大庆、大港、胜利、华北等地找到了石油,从而把“中国贫油论”的帽子彻底地甩进了太平洋。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2-11 12:34:20编辑过]
93#
发表于 2007-2-11 15:34:00 | 只看该作者
李四光加紧了对第四纪冰川的考察,先后在扬子江流域、黄山等地发现了大量遗迹,最终推翻了外国人的错误结论。其研究成果对掌握地下的水文和构造,对发展建设事业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94#
发表于 2007-2-16 09:51:00 | 只看该作者

一壶转摘,赠东胡老师并祝东胡老师春节愉快!

    佩玉望着窗外的明月,凝神良久,然后缓缓地说:“那也是一个明月之夜,父亲在听我弹完一曲《岐山凤鸣》的古乐后,兴致极高地对我发了一篇长论。他说圣人极为重视乐,把乐和礼视为治国安民的两个最重要的手段,故《乐记》篇里反复将乐和礼并在一起说。如: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节也。又说:乐也者,动于内者也;礼也者,动于外者也。家父说,圣人认为,礼是从外部来有等级有秩序地节制邦国;乐则从内里来熏陶化育百姓的心境。圣人一向最为看重人心的教化,故乐的地位实在礼上。而乐的功能,圣人以一‘和’ 字来概括。这‘和’字真正地体现了我们华夏这邦的最高智慧。”

    佩玉说到这里略为停了一下,张之洞心里一震。“乐者,天地这和”这样的话,《乐记》一篇里的确反复出现过,但自己并没有深究,更没有对“和”字有这样高的认识。他恳切地对佩玉说:“想必令尊对圣人标出的这个‘和’字,有一番人所不及的探讨,我愿洗耳恭听。”

    佩玉淡淡一笑,说:“家父说,古代许多典籍中都提到了‘和’字。早在春秋时,周太史便说过‘和实生物,同则不继’,《论语》上‘礼这用,和为贵’,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中庸》里说‘ 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董仲舒说‘德莫大于和,和者,天地之正也’。可见古来圣人贤士都注重‘和’,把‘和’视为天地间的惟一正道。”

    张之洞突然悟到,为什么宫中三大殿:保和、中和、太和,都以“和”为名,其由原来在此。作为国家权力的最高代表,三大殿均以“和”为名,充分表达先贤对“和”的重视程度,也说明“和”的境界,正是他们所努力追求的最高境界。

    “家父说,这‘和’ 字的产生,乃是受音乐的启发。”

    佩玉这句话,立即引起张之洞的注意,他认真地听下去。

    “各种不同的乐器,如琴瑟笙竽笛箫等等,单独吹奏,则是各种不同的声音,若将它们合起来一起吹奏,则有两种情况出现:一是听起来驳乱无序,糟糟混混,这种声音称之为杂;一是听起来高低得宜,众音协调,让人悦耳舒心,这种声音则为和。”

    “不错,解释得好!”张之洞连连点头。

    “家父说,圣人视这种众音相宜而产生的协调之美为天地间最大的美,这种美的产生,其基础在调和。若笙之音高了,则吹低点,箫之声缓了,则加快点,通过相互间的调节控制,寻出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声音来。于是,和声便产生了,天地间的大美也就出现了。圣人之所以超过凡人之处,就在于将此推衍到人世间,由此而感悟出治理邦民之道。世事纷杂,众生芸芸,正好比琴瑟笙竽各发各的音,若将他们都调理得各自得宜,互相协谐,则可以奏出人世间的和声。如此,邦民就治理好了。所以古往今来,贤哲们都苦苦追求一种中庸、中道、中行、中节,试图找到这样的和协之音,以达到万邦咸宁万众一心的目的。这就叫做致中和。”

    圣人的治国之道,由听乐而产生。这个道理居然让老塾师说得如顺理成章,张之洞心里暗自佩服。

    “家父说,这是圣人由音乐推及到治国一路。同时,圣人又将它推及到治心一路。人的心声与天地间万籁之声,也好比琴瑟笙竽之间的关系。若人的心声能调到与天地间万籁之声取得协宜一致的地步,那么,人的心声与天地间的万籁之声组成了和声。这种和声又超过了治理邦民的中和,乃最高之和,名曰太和。这种太和,王夫之有解释。他说阴与阳和,神与气和,是谓太和。这太和,便是典籍中常说的天人合一。”

    张之洞完全被女琴师这几句话给吸引住了。“天人合一”,是他读书明理以来所全身心追求的目标。他苦于不知如何才能达到,即不知津渡在何方。今夜听佩玉转述其父听说的这篇长论,他似乎隐隐约约地看到了一处渡口,通过这道渡口,便可引航到“天人合一”的彼岸。 

 
              ---摘自小说《张之洞》(唐浩明著)丁亥年春节将至,一壶转摘,赠东胡老师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2-16 11:23:08编辑过]
95#
发表于 2007-2-16 10:08:00 | 只看该作者

丁亥年春节临近---一壶于华严菩萨圣诞日特转载摘录一贴祝怀师和大家丁亥新春快乐吉祥

寒夜兴来茶胜酒

                   转自——流年流月流日


  十二月六日甲子 寒夜兴来茶胜酒

  一.武夷泉水武夷茶

  晚上去看南师。这几天直挂念着,心里很想很想他老人家。特别是这几天天冷了,更想去看望。

  甲戌时,甲子日甲戌时,正印贵人临日时,踏进老师门,老师一见就说:“很久没来了,昨天还想到你呢?”心里一乐,难怪,昨晚特别想念,原来是与老师感应呢。

  刚坐下,从武夷山回来不久的首愚法师进来了,还跟着一位年轻人,拎着二大桶水。首愚师对南老说:“老师,这是魏太太特意送来的武夷清泉水,专门到山涧里去取的,特意送来给老师泡茶。”老师一听,站起来,对那位送水的年轻人拱手作礼致谢。并对正准备泡茶的小许说:“拿出武夷的好茶来,用武夷泉水泡。”大家一听,劲头全上来了。在上海,能喝到千里迢迢从武夷山运来的清泉,泡极品武夷茶,真是难得啊!不禁想起前几天在武夷时品茶时的美妙情景。

  南师知道我也去武夷参加元辰居士的纪念会,就问起了很多细节,听到很多人的感人发言后,感慨地说:“做人做到这份上,不容易啊!”这时,泡好的茶香已经满室芬芳,一入口,众人齐声叫好!老师说:“这个泉水,泡的茶,可用一个字:“冽”。”老师当即让侍者打电话给魏太太表示感谢,电话没通,就嘱明天一定要记得致谢。武夷山因为山体均为岩石,所有的土均为岩石所化,故水质清澈,没有土味,所出的物产,更是别具一格。武夷一处,没有工业,没有污染,满山皆绿,故水质极为上品。

  老师对武夷茶亦内行,一品,就说:“这是新茶。”于是小许又拿了一泡一九九五年的大红袍来泡,大家皆大饱口福。

  喝茶也有季节与体质之分,体性寒之人多喝红茶与武夷乌龙,体性热之人宜喝绿茶与安溪乌龙;夏天宜喝绿茶与安溪乌龙,冬天则宜红茶或武夷乌龙。

  今天,夜寒茶暖,神仙也。

  二.天干与夏商两朝的帝系

  今天难得人比较少,都是熟悉的,气氛很轻松。于是趁机向老师请教问题。

  这几天正在思考的事,成了第一个问题:“老师,我最近发现,历史的编年中,夏朝从大禹开始到桀,五百多年间十七位王,从十三位的胤甲开始,到十四位的孔甲,及最后一位桀,名字叫履癸,有用十天干为名的,到了商朝,五百五十多年三十个王,除汤外,其他的二十九个王都是用天干为名,而后,就没有一个朝代的王或帝以天干为名了。这个现象是不是说明,十天干,大概是从夏朝后期才出现的,并在商朝得到很重视?”     

  老师一听,笑道:“这个问题提得不错,读史能注意到这个问题,不容易。不过,应该说,从夏朝后期起,特别是商朝,天文学比较发展了,帝王们重视天文学了。十天干,也有说是十种武器。”

  我心里想,是不是有这种可能?天干出现在这些帝王的名字里,要么是表明是以他们出生的年份来为名,要么就是以出生的日为名?可惜,我们历史的编年,即使是到现在,前几年花许多人力物力去做的断代史,也只是断到武王伐纣的年代,大约是公元前一零二六年。所以,无法知道商朝的帝王的年表,不过,或许从这些帝王的名称中,可以知道他们的年份呢?比如纣王的名字叫帝辛,他的前一位王叫帝乙,会不会是相差七年或十九年生?可惜现在研究历史的人,懂得天干地支作用的人,好象不是很多了。

  老师又说:“我们中医的经络和穴道,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研究的。历史上的纣王,说他很残忍,解剖人体,其实他是为了了解人体的穴道,因为经络只有在活人身是可以了解到,所以,我常对学西医的人说,他们那一套不是生理解剖学,而是死理解剖学。纣王为了弄清楚胎儿在母体的情况,还让人把孕妇的肚子挖开,后来下面的人都做不下去了,太残忍了。到这个时候,对人体的穴道大约知道了一百多处,后来到了王莽时期,也用活人作实验,又找到了一百多个穴道,到了元朝的耶律楚材时期,他把战场上快死的士兵拿来做解剖,又找到了一百多个穴道,到这时候,中医针灸学上的穴道,算是比较齐了。后来才有元朝的四个铜人。把这些串起来,就可以比较清楚地了解整个历史的过程了。”

  我说:“老师,我们老祖宗用干支来记日记年,很了不起的。每天,每月,每年都有它的含义,如今年乙酉,金木交战,所以,有不人死于肝和胃病,飞机失事不断,我在去年就作了预言。明年丙戌,火旺,会有很多人得肺和肾,妇科病,火灾,电灾,爆炸,地震,火山都会在爆发。不象现在的公元纪年,二零零四和零五,只是数字的变化而已。”

  老师笑着说:“你倒是喜欢玩起这套来了。要玩,就玩深,有时间可以看看古今图书集成术数部和四库全书的术数部份。上次让你看的《造化通》看了吧,还有一部份书,以后再复印给你。”

  老师真慈悲,无以为报,只得合什一礼。

  三.孔子的易经功夫失传了?

  话题转到易经。老师的大作《易经杂说》和《易经系传》风靡四海,易经方面的造诣自是独树一帜。近来为了研习易经的原来面目,即做为卜卦用的易经,特意又找出《史记》的《孔子世家》细读,想从其中得到一些消息。司马迁精神不死!读着他老人家的《史记》,可谓字字矶珠。在《田敬叔完世家》的结束语里,就对孔子晚年喜易有精彩的评论,并说:“夫易之为术幽明远矣。非通才达人无以注意矣。”想过去,当年孔子在易断方面的功夫是极为了得的。可惜后世诸儒,一则为功名,二则迂腐者多,灵通者少,反而把易的功用弱化,而重其道德教化了。现代的一些所谓的哲学家,更是动不动就要用什么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来研究易经,简直是用自行车钥匙要去开飞机了。

  于是请教老师说:“最近用易经的原文进行占卜,极为灵验,又很切题,问什么,就答什么。是不是对易经的功用应该回到它最初的面目?”然后,就举了一些近期卜算的例子。还将读日本人高岛吞象的《高岛断易》的心得向老师做了简要的报告。

  老师说:“你说的是一方面。孔子后来把这套东西传给了商翟,再一直传下来到了汉朝时,就是京房一系了,后来就流入江湖。玩这个东西,玩久了,会有灵上身的,很准的。”

  这时首愚法师对老师说:“老师,这次在武夷山,黄老师一看我,就指出我的腰背有毛病和胆有问题。泽道法师对他也是佩服得不得了。”老师问:“是看相?”首愚师说:“我把出生时间报给他,没几分钟就看出来了。”老师回过头笑着对我说:“你现在还差一个,会看病还不行,还要会治病。”然后,老师就要我为他算一下。我知道老师精于命理,不敢造次。但想,这也是学习的好机会,所谓弄斧必到班门,才会知道深浅。于是就大致说了一下。

  老师的八字:戊午/乙卯/甲子/乙亥。六岁上运。这个命,年柱偏财坐伤官,但月日时却是水木一片。有曲直仁寿之相,六岁到四十六岁,运走火地,伤食竞发,故天聪早慧,学识过人,但伤官之运,在仕途上和政治报负方面,即有天性仁慈,无忍官场黑暗,更有运程不利,故风尘仆扑,难以得意。四旬以后,运入西方,三十年官杀运,杀印相生,身旺有力,所以文名四起,但难免压力重重,七旬以后,入北方水地,印星发力,或有清福可享。 又断了老师从零三年三月到明年四月,运走劫财,交游四海,但花钱如流水。然后老师又问:“再往下呢?”反正在老师面前,说错了也没事,于是笑道:“明年丙戌,其实从今年十月就开始了,老师要走财运,食神生财。”

  老师笑了。大家也都笑了。

  然后,老师说:“我这个命,有人说是伤官带刃。”

  老师是精通命理的。于是对老师说:“老师这个命局,有点象李鸿章。年柱不纯,不然事功会更大。伤官在内,所以,老师有威而不发,如果在外,就不得了了,是掌千军万马的人物。”说得老师哈哈大笑。

  我又向老师请教:“老师,在武夷山,为泽道法师论命时,他问,有人说出家人出家后,命运的作用就没法控制了。我对他说,据我所知,除非一个人能离开地球,否则,任何人都无法摆脱命运的力量的,我这样说对不对?”

  老师点点头说:“对!有人问我说,神仙的命是不是没法算,我对他说,不是的,命里注定他要当神仙。”大家听了都笑起来了。

          丁亥年春节临近---一壶于华严菩萨圣诞日特转载摘录一贴祝大家丁亥新春快乐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2-16 11:25:41编辑过]
96#
发表于 2007-2-18 21:26:00 | 只看该作者

红山文化的研究首先要了解史学.世界史等相关史学,探索红山文化文明以及红山文化由何处而来.何处的何处而来<很多史书经中所描述的故事不是平空而起的>

 

红山文化的探究是一个大工程.不是我们想象的几个猪龙几百件玉器这么简单.读读山海经.深了去了.

简单点.就论辩别真伪.也争论了几十年.瞎说了几十年.什么用料.工法.太浅了点吧.大个世界的自然变化规律.往往是相通的,一块小小的红山玉也是一个小千世界呀.她的自然变化规律与自然界万物之变是一样的.而这个自然态的变化是仿不了的.

97#
发表于 2007-2-18 23:55: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一壶居士01在2007-2-16 9:51:48的发言:
    佩玉望着窗外的明月,凝神良久,然后缓缓地说:“那也是一个明月之夜,父亲在听我弹完一曲《岐山凤鸣》的古乐后,兴致极高地对我发了一篇长论。他说圣人极为重视乐,把乐和礼视为治国安民的两个最重要的手段,故《乐记》篇里反复将乐和礼并在一起说。如: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节也。又说:乐也者,动于内者也;礼也者,动于外者也。家父说,圣人认为,礼是从外部来有等级有秩序地节制邦国;乐则从内里来熏陶化育百姓的心境。圣人一向最为看重人心的教化,故乐的地位实在礼上。而乐的功能,圣人以一‘和’ 字来概括。这‘和’字真正地体现了我们华夏这邦的最高智慧。”

    佩玉说到这里略为停了一下,张之洞心里一震。“乐者,天地这和”这样的话,《乐记》一篇里的确反复出现过,但自己并没有深究,更没有对“和”字有这样高的认识。他恳切地对佩玉说:“想必令尊对圣人标出的这个‘和’字,有一番人所不及的探讨,我愿洗耳恭听。”

    佩玉淡淡一笑,说:“家父说,古代许多典籍中都提到了‘和’字。早在春秋时,周太史便说过‘和实生物,同则不继’,《论语》上‘礼这用,和为贵’,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中庸》里说‘ 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董仲舒说‘德莫大于和,和者,天地之正也’。可见古来圣人贤士都注重‘和’,把‘和’视为天地间的惟一正道。”

    张之洞突然悟到,为什么宫中三大殿:保和、中和、太和,都以“和”为名,其由原来在此。作为国家权力的最高代表,三大殿均以“和”为名,充分表达先贤对“和”的重视程度,也说明“和”的境界,正是他们所努力追求的最高境界。

    “家父说,这‘和’ 字的产生,乃是受音乐的启发。”

    佩玉这句话,立即引起张之洞的注意,他认真地听下去。

    “各种不同的乐器,如琴瑟笙竽笛箫等等,单独吹奏,则是各种不同的声音,若将它们合起来一起吹奏,则有两种情况出现:一是听起来驳乱无序,糟糟混混,这种声音称之为杂;一是听起来高低得宜,众音协调,让人悦耳舒心,这种声音则为和。”

    “不错,解释得好!”张之洞连连点头。

    “家父说,圣人视这种众音相宜而产生的协调之美为天地间最大的美,这种美的产生,其基础在调和。若笙之音高了,则吹低点,箫之声缓了,则加快点,通过相互间的调节控制,寻出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声音来。于是,和声便产生了,天地间的大美也就出现了。圣人之所以超过凡人之处,就在于将此推衍到人世间,由此而感悟出治理邦民之道。世事纷杂,众生芸芸,正好比琴瑟笙竽各发各的音,若将他们都调理得各自得宜,互相协谐,则可以奏出人世间的和声。如此,邦民就治理好了。所以古往今来,贤哲们都苦苦追求一种中庸、中道、中行、中节,试图找到这样的和协之音,以达到万邦咸宁万众一心的目的。这就叫做致中和。”

    圣人的治国之道,由听乐而产生。这个道理居然让老塾师说得如顺理成章,张之洞心里暗自佩服。

    “家父说,这是圣人由音乐推及到治国一路。同时,圣人又将它推及到治心一路。人的心声与天地间万籁之声,也好比琴瑟笙竽之间的关系。若人的心声能调到与天地间万籁之声取得协宜一致的地步,那么,人的心声与天地间的万籁之声组成了和声。这种和声又超过了治理邦民的中和,乃最高之和,名曰太和。这种太和,王夫之有解释。他说阴与阳和,神与气和,是谓太和。这太和,便是典籍中常说的天人合一。”

    张之洞完全被女琴师这几句话给吸引住了。“天人合一”,是他读书明理以来所全身心追求的目标。他苦于不知如何才能达到,即不知津渡在何方。今夜听佩玉转述其父听说的这篇长论,他似乎隐隐约约地看到了一处渡口,通过这道渡口,便可引航到“天人合一”的彼岸。 

 
              ---摘自小说《张之洞》(唐浩明著)丁亥年春节将至,一壶转摘,赠东胡老师


刚刚地看到,回帖晚了,请您见谅!

98#
 楼主| 发表于 2007-2-20 11:36:00 | 只看该作者

大年初二论红山

[upload=jpg]UploadFile/200722011361899200.jpg[/upload]
解渎红山文化与史前文明,国家有关部门与任先生合作

解读红山文化与史前文明,国家有关部门与任先生合作.

有关部门与博物馆联合民间收藏鉴赏大家任南先生.就利用国际先进科学技术对古玉已进行多项采集研究工作,为中华民族文明起源做了很多贡献.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9-7 22:52:13编辑过]

0.jpg (275.49 KB, 下载次数: 0)

任南其人一壶居士说

任南其人一壶居士说
99#
发表于 2007-2-21 20:37:00 | 只看该作者
[upload=jpg]UploadFile/200722120373023729.jpg[/upload]

0.jpg (84.69 KB, 下载次数: 0)

任南其人一壶居士说

任南其人一壶居士说
100#
发表于 2007-2-22 17:54:00 | 只看该作者

早年与任南共同探索的挚友

<p><font color="#f73809" size="5">早年与任南共同探索的挚友<font color="#000000" size="3">&lt;左九州方圆公司董事长于捷先生.右付先生红山爱好同仁&gt;</font></font></p><p>[upload=jpg]UploadFile/200722217531340039.jpg[/upload]<br/></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2-22 23:01:16编辑过]

0.jpg (234.82 KB, 下载次数: 0)

任南其人一壶居士说

任南其人一壶居士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任南红山文化网 ( 京ICP备18011924号 )

GMT+8, 2024-9-8 10:14 , Processed in 0.064106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