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咄,“善男子”,无量劫来饮狂散毒,驰逐五尘,升沉三界,犹如猛风吹兜罗毦,大热沸镬煮豆升沉,从苦至恼、从恼至苦,何不息心达本,以一其意”。狂心顿歇,歇即菩提 “咄”等于发脾气骂人。智者大师的教育法多半第一棒就打下去,咄!善男子,你要晓得一个人的生命,从无量劫以来都在饮狂散毒。以佛法看来,世界上没有一个正常人,都是精神病、狂人,心里发狂,如中毒一般,追逐色声香味触五尘,在三界中升沉,在男女的观念里滚来滚去跳不出来,像打摆子一样,今天清净一点,明天又不清净,后天又清净起来。被一股风力吹动,好似猛风吹木棉花,以中国的语言表达,就像三、四月开在杨柳树的白花,微风一吹,漫天飘散,兜罗毦像柳絮一样轻。 他又说人身无始劫以来,像在沸腾的热油祸中煮豆子,上上下下翻腾不已。唱京戏的有两句话“过了一天又一天,心中好比滚油煎”倒是很恰当地形容了这个人身。人身在滚烫的油中还跑得满快乐,“从苦至恼,从恼至苦”,由痛苦到烦恼;由烦恼到痛苦,不要看成玩文字,苦和恼两样,烦恼是轻微的痛苦;严重的烦恼就是痛苦。 “何不息心达本”,何不把心念休息下来,“狂心顿歇,歇即菩提”,就回到生命的本来,即佛的境界,一放下就息心,回到本来面目。禅宗祖师这句话了不起,“本来面目”——中国禅宗祖师所创,此话用了几千年,很简单,仔细一想真厉害,人活了一辈子,自己面孔长得什么样子?不知道。我是没有看过自己长得什么样子,不晓得诸位看过没有?世界上真正准确的镜子很少,就算准确,镜中影像左右相反,镜子里看的也不是我们本来面目。我们活了一辈子,本来面目看不见,因此“生不认魂,死不认尸”,人活着,自己灵魂什么样子,没有看过;死了以后灵魂回转来看自己尸体,不认得。 最近有位同学翻译了一本有关投胎研究的书,西方心理学家做实验,以催眠术使人回忆投胎的过程,内容牵涉很广,颇有研究价值.催眠回忆时叙述妈妈前生是他什么人,爸爸前生是他儿子,投股成为双胞胎时两人吵架,一个要红头发、一个要黄头发,各人抢“尸体”等等,很妙的一本书。 “生不认魂,死不认尸”,众生自己的本来面目没有看过,所以要息心达本,认识我们心性的本体。 “息心达本”就是明心见性。“以一其意”是方法,在没有明心见性以前,修持止观只有四个字:“以一其意”,把意识专一起来。 “意若一者,何事不办”。专一意识,没有事情办不成。观心也是意识专一,佛经八万四千法门,真正修持方法就是一句话:“系心一缘”;释迹牟尼佛告诉我们:“制心一处,无事不办”,若能心念意识专一,身心便有转机,只看大家能不能专一! 譬如现在很多同学学佛、学打坐,为什么没有效果?因为不能“以一其意”。有的也是偶然瞎猫撞上死老鼠,撞到一下子而已。一些人学佛好些年,外表看起来在打坐,里面热闹得很!又要听呼吸!又要念佛;这里有思想、那里又腿痛;这儿脚发麻、那儿又有声音来,吵死了!一会儿又讨厌人家从你前面走过、一会儿又怕风,你看你那个意在那里闹得厉害!真一心,或者一句佛号,专一其意,没有什么困难,就是一句话:“以一其意”。总之没有境界、没有效果,是因为你的意不能专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