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南红山文化官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一壶居士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任氏鉴定法》-系统科学的红山诸古玉鉴真法

[复制链接]
51#
 楼主| 发表于 2007-6-30 11:47:00 | 只看该作者

谈谈“净”(静-中国字同音同意)

人的学问修养、身心状况,如何才能达到微妙玄通,深不可识的境界呢?只有一个办法,好好在混浊动乱的状态下平静下来,慢慢稳定下来,使之臻于纯粹清明的地步。以后世佛道合流的话来说,就是“圆同太虚纤尘不染”,不但一点尘埃都没有,即便连“金屑”,黄金的粉末也都找不着,务必使之纯清绝顶。--净!
52#
 楼主| 发表于 2007-6-30 11:50:00 | 只看该作者

为理解“净”,可从其反面"浊"来辅助(就如古玉欲鉴真,可从识假入手):

什么叫“浊”呢?佛学在《阿弥陀经》上有“五浊恶世”之说。因此,我们古代的文字,也常描写这个世界为“浊世”。例如形容一个年轻人很英俊潇洒,就说他是“翩翩浊世之佳公子也”,相当现在穿牛仔裤的年轻小伙子,长发披头,眼睛乌溜溜,东膘西膘,女孩子暗地里叫声“好帅”一样。

53#
 楼主| 发表于 2007-6-30 11:51:00 | 只看该作者
生长在世局纷乱,动荡不安的时代里,我们静的修养怎样能够做到呢?这相当困难,尤其现代人,身处二十世纪末叶,二十一世纪即将来临的时代。人类内在思想的紊乱,和外在环境的乱七八糟,形成正比例的相互影响,早已不是“浊世”一词便能交待了事了。什么“交通污染”、“噪音污染”、“工业污染”、“环境污染”等等后患无穷的公害,又有谁能受得了?
54#
 楼主| 发表于 2007-6-30 11:51:00 | 只看该作者
因此,“孰能浊以静之徐清”,谁却能够在浊世中慢慢修习到身心清静?这在道家有一套经过确实验证的方法与功夫。譬如,一杯混浊的水,放着不动,这样长久平静下来,混浊的泥渣自然沉淀,终至转浊为清,成为一杯清水,这是一个方法。然而,由浊到静,由静到清,这只是修道的前三个阶段,还不行。更要进一步,“孰能安以”,也就同佛家所讲的修止修观,或修定的功夫,久而安于本位,直到超越时间空间的范围,然后才谈得上得道。
55#
 楼主| 发表于 2007-6-30 11:53:00 | 只看该作者

这等于儒家的曾子所著的《大学》注重修身养性的程序,“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是同一个路线,只是表达不同而已。如果我们站在道家的立场,看儒道两家的文化,可套句老子的话作结论:“此二者同出而异名”。

任南先生对红山和红山前诸古玉真品的“净”字定义,大概就是这个来历吧!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6-30 11:54:04编辑过]
56#
发表于 2007-6-30 16:23:00 | 只看该作者
[em10]
57#
发表于 2007-7-6 10:15:00 | 只看该作者
我《任氏十二字鉴定法》学习心得体会上传汇报,供大家参考。耽误的时间有些长,请原谅。
  
[upload=png]UploadFile/2007761018820682.png[/upload]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7-6 10:18:16编辑过]
58#
 楼主| 发表于 2007-7-14 09:45: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妙难思在2007-7-6 10:15:42的发言:
我《任氏十二字鉴定法》学习心得体会上传汇报,供大家参考。耽误的时间有些长,请原谅。
  
[upload=png]UploadFile/2007761018820682.png[/upload]

[em27][em27][em27]
59#
发表于 2007-8-16 01:43: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红灵玉在2007-8-15 19:10:26的发言:

对红山古玉“神韵”的感觉,是要以一个人的艺术、美学、经验、各种知识的综合素质为基础的。是文化素养以及多年收藏知识的积累,才有了这种感悟“神韵”的能力。

有道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当个藏家,要感悟红山古玉的神韵,只要多看真品,多读书,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艺术素养,功到自然成,终有一天在不知不觉间就会有了这种感悟“神韵”的本领。

以下是引用红灵玉在2007-8-15 19:15:38的发言:

老师的总结是透过复杂的现象,看到了其变化的内在规律。不是就现象而论现象,因为红山古玉历史悠久,变化复杂各种表象不可尽数,就是将所有见到的表象都列举出来,也是有局限性的、不全面的。而将其规律性的特征总结出来,是最具指导意义的,这也是老师12字鉴别方法的精髓所在。

[em27][em27][em27]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8-16 1:43:38编辑过]
60#
发表于 2007-8-16 09:17:00 | 只看该作者
[em27][em27][em27]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任南红山文化网 ( 京ICP备18011924号 )

GMT+8, 2025-7-27 15:17 , Processed in 0.051075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