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当我们对白色石头的来历迷惑不解的时候,我们来到了向导所说的石头堆的所在地。 石头堆由于时间久远,已经只剩下了一个小小的鼓包,石头堆正是由我们刚才发现的那些白色石头堆砌而成,在土层下面似乎还埋有白色的石头,看来石头堆是从地上一直延伸到了地下。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一个特点,就是这里的石头都是以石头堆为中心向山下散落的。在另外几个地点,我们又发现了同样的石头堆,它们都是建造在山顶上,那么这些石头堆到底是干什么用的呢? 就在我们对石头堆仔细研究的时候,另一个发现让我们觉得更为蹊跷:我们看到很多白色石头上都有被烧过的痕迹,这又是怎么回事呢?在这一地区,我们先后又探索了几个山头,在地表都发现有大量的陶器残片和石器工具以及石头堆。这些工具和陶器到底是被什么人所使用的呢?那些为数众多的石头堆又是谁堆砌的呢?结束本次科考后,我们带着采集到的陶片和玉石标本,来到了北京石刻博物馆,请这里的专家进行了鉴定。 采访:北京石刻博物馆 副研究馆员 刘卫东 (从玉石的形态,以及发现的大量石器工具和陶片的纹饰上看,这里应该是红山文化的遗迹,至少说红山人曾经在这里生活过) 红山文化,距今已有4500年以上的历史,最远可以追溯到六七千年前,但是,很多人都认为红山文化只是在内蒙古赤峰地区才有,而这里离赤峰有数百公里之遥。 采访:北京石刻博物馆 副研究馆员 刘卫东 (红山是一个文化,它应该不会只局限在一个地点,因此,这里有红山的遗迹也是比较正常的。) 李恭笃,中国考古学会会员,辽宁省考古学会常务理事,他曾经参与过赤峰地区红山文化考古的现场发掘工作。李恭笃初步判定,我们采集回来的陶片年代跨度从2000年前至4500年前不等,部分陶片应该属于红山文化,而那些石器工具年代就更为久远,应该在六七千年以上。 采访:中国考古学会会员,辽宁省考古学会常务理事 李恭笃 (通过陶器上的纹饰以及玉石的形态上判断是红山文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