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南红山文化官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蓬莱九仙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史前文明新发现

[复制链接]
181#
 楼主| 发表于 2007-6-21 19:17: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abubuyou在2007-6-20 23:15:56的发言:

給您

賀節

來著了

[em01]

多谢abubuyou大人

[em27][em27]
182#
 楼主| 发表于 2007-6-21 19:20: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gaoMG在2007-6-19 11:53:04的发言:
受教了,多谢。

互相学习,交流.[em27][em27]
183#
发表于 2007-6-21 20:21:00 | 只看该作者
受教了,多谢。蓬莱九仙[em01]
184#
 楼主| 发表于 2007-6-21 20:48: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dok在2007-6-21 20:21:31的发言:
受教了,多谢。蓬莱九仙[em01]

[em23][em24]向dok学习,你们都是我的老师,我只是个小学生.[em04]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6-21 20:49:02编辑过]
185#
发表于 2007-6-21 20:52: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蓬莱九仙在2007-6-21 20:48:17的发言:

[em23][em24]向dok学习,你们都是我的老师,我只是个小学生.[em04]

您能

教授

反老返童

的仙術

聽課

[em04]

[em01]
186#
发表于 2007-6-21 21:48:00 | 只看该作者

实践出真知

 

 [em01][em01][em01]

187#
发表于 2007-6-21 22:11:00 | 只看该作者
 红山文化,是距今五、六千年间一个在燕山以北、大凌河 与西辽河上游流域活动的部落集团创造的农业文化。因最早发 现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郊的红山后遗址而得名。
     红山文化全面反映了我国北方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特征和 内涵。其后,在邻近地区发现有与赤峰红山遗址相似或相同的 文化特征的诸遗址,统称为红山文化。已发现并确定属于这个 文化系统的遗址,遍布辽宁西部地区,几近千处。其内涵丰富, 拥有一大批造型生动别致的玉器,多与猪、龟、鸟、蝉、鱼等 动物形象。随着七十年代这批玉器被识别出来,考古学家发现 了红山文化大型玉龙,这是我国最早的龙之一。龙,是中华民 族古老文化的象征,也是中国历化封建帝王极权的化身;那么, 红山龙,中华五千年文明史,是怎样的关系?这一课题把古文 明探索者的注意力引向了东北的辽河流域。
188#
发表于 2007-6-21 22:12:00 | 只看该作者
  八十年代中期,经过对辽西东山嘴-牛河梁红山文化女神庙、 祭坛、积石冢的发掘,终于取得了更重要的成果。
     喀左县东山嘴遗址坐落在山梁顶部中央,面向东南,俯瞰 大凌河开阔的河川。这是一处用大石块砌筑的成组建筑遗址, 呈南圆北方、中心两侧对称的形制。南部圆形祭坛旁出土的陶 塑人像中,有在我国首次明确发现的女性裸像。伴随出土的陶 器如镂孔塔形器等造型奇特,显然不是日常生活用具。可见, 这是是神圣的祭祀所在。
     与东山嘴相距仅三、四十公里的凌源、建平两县交界处, 分布着大规模红山文化遗迹—牛河梁女神庙、祭支、积石冢群。 牛河梁居大凌河与老哈河之间,为东西走向的山梁。这一带黄 土发育,地理环境优越,红山文化遗存密集;以高高在上的女 神庙及广场平台为中心,十几个积石大冢环列周围,并且都和 远处的猪头形山峰相呼应,形成一个互为联系的祭祀建筑群。 目前,发掘工作限于局部,但女神庙已出土大量泥塑人像残块, 可辨别出至少分属六个人像个体。其中最小的如真人一般大小, 主室出土的大鼻大耳竟等于真人的三倍。泥塑人体上臂、手、 乳房等,与泥塑禽兽残块以及采绘庙室建筑构件、墙壁残块等, 舞一不是杰出的艺术作品,而一尊较完整的人像头部,尤为雕 塑佳作。头像结构合理,五官比例准确,表情生动逼真,她不 仅是我国文明黎明时期艺术高峰的标志,也是亿万炎黄子孙第 一次看到的五千年前用黄土塑造的的祖先形象,对中华文明起 源史、原始宗教思想史的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女神庙南 1公里的牛河梁第二地点一坛四冢东西一行排列,间距不过几米。 坛是以同心圆式的三圈淡红色石椿分三层叠起、地收构成的大 型祭坛。冢的结构复杂,形制各异,共同之处是都有内、外石 墙;冢内若干石棺墓只随葬玉器。从墓的大、小随葬玉器的多 少看,氏族成员的等级分化已很严格。例如冢2的积五笔型大墓, 用加工整齐的巨石砌出方一作为墓框。这种大墓往往筑于冢的 中心部位,上面再积石封土,形成高耸的山头,以象征墓主人 至高舞上的地位。
189#
发表于 2007-6-21 22:12:00 | 只看该作者
红山文化坛、庙 、冢,代表了已知的我国北方地区史前文 化的最高水平,专家们因而对中华文明起源史、中华古国史进行 了新的思考;把中华文明起源史的研究,从四千年前提早到五千 年前;把中华古国史的研究,从黄河流域扩大到燕山以北的西辽 河流域。
     牛河梁这一史前民族圣地,正规划建设成史迹博物苑和自然 历史公园。
女神庙全长约22米,宽约2-9米,主体建筑长18.4米。平面略呈“亞”字形, 系一半地穴式建筑遗存。庙为多室组成,主室为圆形,左右各有一圆形侧室。 主室北部为一近方形室,南部似有三室相连,成一横长室;左右对称,主次 分明,布局严谨而又有所变化。这种建筑格局,作为中国建筑的传统延续了 几千年,已可追溯到此。所以这座女神庙不仅是中国最早的庙,亦可称为东 方建筑之祖。
辽宁西部普遍发现的墓葬形制看,积石冢是红山 文化墓葬最基本的一种形制,与国内新石器时代华北、中原地区以土坑为主 的墓葬完全不同。
190#
发表于 2007-6-21 22:12:00 | 只看该作者
 积石冢环女神庙而建于周围各山头,冢内小墓围绕中心大墓,四周又砌筑 石框界。中心大墓的规格原原高于一般小墓,随葬品也明显多。中心大墓皆 为男性,这表明男性上升为社会的主导力量。当时已初步形成了较为明显的 等级观念,原始礼制已成了维系社会关系的纽带。它标志着中华文明正在这 里发生。
    在牛河梁中梁的顶部东西长150米、南北宽80米的范围内,分布六个建筑 单元,形制为五冢一坛。积石冢群以圆形祭坛为中心,呈东西对称分布,南 北也形成一定的格局。每个大冢的形体、结构和内涵既各具特色,又统一为 一个整体。 
    牛河梁遗址女神像出土于女神庙主室西侧。残高22.5,面宽16.5米。为一尊与真人大小相近的彩塑头像。其面部轮廓为方圆形,较扁平,颧骨突出,眼角上挑,鼻梁较低而短,鼻尖鼻翼较圆,嘴较宽,微露笑意,下颚则圆而尖,双眼嵌淡青色圆饼状玉石为睛。具有蒙古人种特点 。
    该雕像完美地塑造出一个极富生命力而又神话了的女神面相。她不仅是我国文明时期艺术高峰的标志,也是炎黄子孙第一次看到的五千年前用黄土塑造的祖先形象。她是红山人的“女祖”,也是红山人的“共祖”,是牛河梁遗址群中最重大的发现之一,对中华文明起源史、原始宗教思想史的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任南红山文化网 ( 京ICP备18011924号 )

GMT+8, 2025-11-23 04:48 , Processed in 0.052738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