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南红山文化官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陆建钢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千古悬疑

[复制链接]
181#
发表于 2011-5-10 21:15:00 | 只看该作者
钟,鼎,彝,簋,觚,炉,壶,爵,尊,樽无一为食器。只有酒器。
182#
发表于 2011-5-10 22:24:00 | 只看该作者

鼎做为单一烹功能为素面无纹,做为礼法祭铭时有纹饰且精湛。
183#
发表于 2011-5-10 22:54:00 | 只看该作者
见闻小分享:这篇新闻是今年三月底四月在媒体上发布的,引起不少人关注! 考古专家发现远在战国时期,古人以经有吃狗肉的习惯. 该科学报告指出器内骨头的DNA是狗类动物,而非家禽. 老韩 发表于 2011-5-10 21:00:00
有原文吗?这是禅师解的啊!
184#
发表于 2011-5-10 23:10:00 | 只看该作者
据新华社电 考古人员去年底在一座战国秦墓的青铜鼎里发现了半鼎“骨头汤”,鼎里炖的是什么肉呢?日前,经动物考古专家鉴定,鼎里炖的是半只年龄不足一岁的雄性幼狗。 去年11月25日,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考古专家在西安咸阳机场二期考古工地上清理一座战国秦墓时,在其壁龛中发现了一件青铜鼎、一件青铜钟和一件漆器残件。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隋唐考古部部长刘呆运说,这件高20厘米、腹径24.5厘米的铜鼎在外形上没什么独特的,但将其打开时发现还有半鼎骨头汤,汤的表面漂浮着青铜挥发出来的绿斑锈物质,汤色混浊而骨头清晰,因长期浸渍,骨头也变为青铜锈的绿色。 经过专家鉴定,骨头为不到一岁的小公狗的骨头,因铜鼎密封较好,汤至今没有挥发。 另外,考古人员还在青铜钟中发现了疑似酒的液体。专家分析,虽然两者的液体都有待检测,但按照事死如事生的原则,墓主人一定是鼎食之家的贵族,生前喜好酒肉,死后也就享用不已了。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科技考古部部长胡松梅说,在库房标本库里保存有陕西商洛东龙山遗址(夏商时期)出土的4只完整的狗骨。这次发现的尺骨与标本库里的几乎一模一样,而桡骨呈半圆形,确定为食肉类动物。最后经过与标本比对分析,大家一致给出结论:骨头为狗骨头,因为骨骺未愈合,应该为一只未成年的小狗,年龄在十个月到一年之间。 记者在资料室看到,考古人员已经整理提取出骨头,将其按位置拼出了原有的模样。胡松梅说,鼎内的长骨头为小狗的左前肢,还有小狗的7块颈椎骨、13块脊椎骨和17条肋骨。虽然仍“缺胳膊少腿”,但从整体看已可说是半只幼狗。
185#
发表于 2011-5-10 23:12:00 | 只看该作者
從棉花---布---衣服--加上名家設計--名人穿上--這就是價值的最大提升,若加上歷史文化就造成文明,這價值更不可思議了,古人名言玉成器方為美,多少先人的泣心血完成一件古玉從各時期的演變帶給我們對歷史文化的瞭解景仰,棉花只要知道產地規格足矣但一件衣服若有了歷史''解讀''何其重要,從整体的欣賞,料,工,設計,更重要誰穿過,何時,何地,太多可以研討,同理堆世事皆學問, 現代資訊的進步,我輩們有了空前的時機研究古玉太幸運了,
186#
发表于 2011-5-10 23:21:00 | 只看该作者
战国期秦墓鼎不烹禽,烹狗,明白了。谢老韩师。
187#
发表于 2011-5-10 23:22:00 | 只看该作者
据新华社电 考古人员去年底在一座战国秦墓的青铜鼎里发现了半鼎“骨头汤”,鼎里炖的是什么肉呢?日前,经动物考古专家鉴定,鼎里炖的是半只年龄不足一岁的雄性幼狗。 去年11月25日,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考古专家在西安咸阳机场二期考古工地上清理一座战国秦墓时,在其壁龛中发现了一件青铜鼎、一件青铜钟和一件漆器残件。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隋唐考古部部长刘呆运说,这件高20厘米、腹径24.5厘米的铜鼎在外形上没什么独特的,但将其打开时发现还有半鼎骨头汤,汤的表面漂浮着青铜挥发出来的绿斑锈物质,汤色混浊而骨头清晰,因长期浸渍,骨头也变为青铜锈的绿色。 经过专家鉴定,骨头为不到一岁的小公狗的骨头,因铜鼎密封较好,汤至今没有挥发。 另外,考古人员还在青铜钟中发现了疑似酒的液体。专家分析,虽然两者的液体都有待检测,但按照事死如事生的原则,墓主人一定是鼎食之家的贵族,生前喜好酒肉,死后也就享用不已了。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科技考古部部长胡松梅说,在库房标本库里保存有陕西商洛东龙山遗址(夏商时期)出土的4只完整的狗骨。这次发现的尺骨与标本库里的几乎一模一样,而桡骨呈半圆形,确定为食肉类动物。最后经过与标本比对分析,大家一致给出结论:骨头为狗骨头,因为骨骺未愈合,应该为一只未成年的小狗,年龄在十个月到一年之间。 记者在资料室看到,考古人员已经整理提取出骨头,将其按位置拼出了原有的模样。胡松梅说,鼎内的长骨头为小狗的左前肢,还有小狗的7块颈椎骨、13块脊椎骨和17条肋骨。虽然仍“缺胳膊少腿”,但从整体看已可说是半只幼狗。
188#
发表于 2011-5-10 23:27:00 | 只看该作者
战国期秦墓鼎不烹禽,烹狗,明白了。谢老韩师。 禅乐居 发表于 2011-5-10 23:21:00
考古最迷人的地方是經常有新'發現'胡適大師的名言,大胆假設小心求証,在收藏亦復如此,
189#
发表于 2011-5-10 23:31:00 | 只看该作者
据2007年cctv4现场直播,河南某地发现战国墓,墓主人是女性,级别有5个青铜鼎,并有大量玉器。包括半成品,还有红山龙,商周玉器。是继殷商妇好后又一位女性爱玉收藏大家。
190#
发表于 2011-5-10 23:31:00 | 只看该作者
烹狗?贵族贵焉食忠犬? 。。。。。飞鸟尽,良弓藏,走狗烹。。。。古已有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任南红山文化网 ( 京ICP备18011924号 )

GMT+8, 2025-2-10 22:04 , Processed in 0.056534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