璽印的名稱、起源與用途 一、 名稱 印在秦以前稱「鉨」,「鉨」就是古代的「璽」字,上面是指一個璽印的形狀(人),下面以(水)代表鈐壓出來的花紋,以後加鑄了官職、姓名,便成了公私執信之物。始皇以玉作璽後璽乃從玉,秦以後除了候王之外,一般臣民便都稱璽為「印」了。 「印」字在甲骨文中,係以手按壓人使之跽跪,與璽字封檢手續裡的「鈐壓」意義相同。到了漢武帝時,規定印制大小、字數和「印」、「章」之別。唐武后以「璽」音近於「死」,改稱為「寶」,所以武后之後,皇帝之璽又稱「寶」。及至南北朝之後,印章變封泥為濡朱,於是印又多了「記」或「朱記」的別名。 明清兩朝,官印以官階為大小之等級,最大可至四寸,一律用寬邊,方者稱「印」、長方為「關防」;卑微之官,印不經朝廷而由主官發給,稱為「鈐記」或「戳記」。宋以後有用以收藏圖書者,其文多為「某某圖書」,於是一般人又謬認「圖書」為印章之別名,相沿成俗,遂為印章之新名。 後來,一般人為了分辨公私,因官印稱為印或章,就以「私記」、「圖書」、「圖章」來指稱私印。其實這麼多名稱,說的都是同樣的東西。可見小小的印章是如何引人注目、討人喜歡了。
二、 起源 從商周時代到現今,在日常生活與社會往還的過程中,印章一直都是不可或缺的憑信工具。但是印章究竟始於何時呢?民國以前的學者只說「邃於遠古」、「肇於商周」,沒有人作有系統的說明,直到民國以後,由於研究古器物之學的盛興,才有學者提出說明,他們都認為印章起源於陶器時代,由印壓在陶器上的花紋發展而成。 黃賓虹先生在民國十九年出刊「陶璽文字合證」,列舉許多陶文和古璽完全相合的例證,證實印章已使用於製陶的記名,猶如現今的署款,而最早的陶器上的花紋,也可說是印模壓印出來的痕跡。那志良先生在民國五十九年的「鉨印通釋」中明白的指出,陶器上的飾紋有兩種:一種是拍打出來的;一種是壓印出來的。壓印花紋是用土燒成陶印模或將石雕成石印模,壓印在陶器上,雕花紋的印模進一步發展成雕字的印模,這種雕字的印模就是印章的前身,也叫做「陶璽」。從新石器時代開始到戰國時期都有印模,有的印模在春秋戰國之際,便演變為持以為權力或憑信的工具,但另一方面,卻仍被製陶人所沿用。 以出土的實物來看,河南安陽遺址發掘出來的三方商鉨,雖不是官方發掘,而是收自民間商賈,不過董作賓、嚴一萍先生都認為可能是商鉨。它有鈕、有穿,印文是反文,實已具備鉨的形式,但不一定具有實用的徵信意義。 直到戰國時期,鉨印的使用才逐漸擴大,由於這時期生產力的提高,土地買賣的出現,私有土地的發展、土地兼併的加劇,於是個體的家庭便代替了過去的宗教,成為社會的基本經濟單位。由於經濟上的變化,相應的引起政治上宗法制度的瓦解,中央集權的國家機構逐步形成,各國先後建立了官階制度,廢除西周時期的世卿和世祿制度,不再有血緣關係作為國君和臣下之間政治聯繫的基礎,因此必須要有一種信物作為這種授與權力的憑證,並表示臣下對國君的政治從屬關係,在軍事上就出現了用來調遣軍隊的兵符(虎符),在政治上就是鉨印,國君任命官吏時,便授予鉨印作為憑證,罷免官吏或官吏辭職時,也必把鉨印收回。 由於春秋戰國之間政治關係的巨大變化,印章因應政治權力憑證的需要而出現,隨著社會經濟的日益發展,人們的聯繫益加密切,由於人們生活聯繫的需要,印章的作用便逐漸推廣到商業和其他來往等各個方面,於是印章就由最初政治權力憑證的信物,變成一般的憑證信物了。 從古代文獻資料的記載和遺存的實物來看,我們可以知道,印章源於製陶,由實用繁衍為信物,始於政治而漸通行於民間,戰國時期便已普遍,到了秦漢時期則大盛,這就是鉨印的起源和早期發展。
三、 用途 璽印在現代社會中有兩種功能:一種是實用的,用以徵信;一種是藝術的,藉以欣賞。但是古代璽印的用途與紙張盛行以後的制度是迥然不同的。 除了在政治上代表權力和地位,印章的用途最普遍的是封檢,把璽印按壓在封泥上,使文書的傳遞在中途不能拆看。商周時代沒有紙,公私文書都寫在竹木細條上(叫做簡),把寫好的簡用繩子編起來,上下再用特製的木板夾起,這種封板叫做「檢」。文書傳送之前,先用繩子把「檢」捆紮起來,「檢」上有槽,繩子捆紮的時候,一定會經過這個槽,捆好之後,用一塊粘土團按壓在槽裡,使繩子與粘土緊密粘合,再用璽印加蓋在粘土上,等這團粘土乾了,繩結已經固定在泥團裡,而且上面還有檢封人的印,就不能中途打開了。 除了主要的封檢用途之外,古代印章還有多元化的功能,在經濟上、社會上,有它不可或缺的作用: 1.製器 將器物上的銘文或名稱製成印章,然後再鈐蓋在器物上,作為專門製造的圖記,同時製作者也用在器物上記署自己的姓名。 2.佩帶 古印印頂有鈕,鈕身有孔名「穿」,穿內繫以「綬」以便佩帶。佩印的作用在於辨別身分、榮耀身分、祛除不祥、訓誡警愓、祈吉求福、身份標定等六項。 3.明器 古人生前佩印備用,死後則殉葬。武官戰死疆場,均以印殉葬;文官之印必須繳還,乃仿刻殉之。私印亦隨而殉葬。 4.烙印 鐵質有柄的巨印,用以烙馬(家畜)、烙木(器具)。亦有「符傳」的作用:古代「傳」皆用木作,長五寸,中分為二,必以一符烙印其上,或以筆書其中,乃可中分。 至於古印之鈕,則自周至漢,由簡而繁,漸趨美化,原為繫佩之用,後則演變為遊藝,官印有制可循,私印則龜、螭、蛇、駝、馬、魚、泉、璧以至亭、台、橋、瓦無所不有,與肖形印同為印章遊藝的先河。
鉨印的發展 古鉨 古鉨起源自商代,盛行於戰國,製作古樸,不像現代銅印那樣華麗,多半是鼻鈕,也有瓦、橋、覆斗等各類鈕式,但都極為簡單,具有幾個特徵: 1.文字是古文(秦以前的篆書),因為這是當時使用的文字。 2.無論是官印、私印,印制不定,大至三寸,小到一公分以下,各種形狀大小都有。 3.所有的印章都叫做「鉨」,當時雖也有「印」字,其意即按壓,並不代表印章。 4.朱白文比例相若,說明了當時封泥並不普遍,因為朱文鉨按壓在封泥上的字跡不顯著,白文鉨經按壓之後成為陽文比較清楚。秦以後,大部分的印變為白文,這和封泥盛行的程度有關。 古鉨有官印、有私印,大小不一,官印通常較大,多半約現今七分大小。因為古鉨的形狀大小跌宕歧異,所以我們略分古鉨為三類: 一、巨鉨 璽在一寸半以上,以官璽居多,私璽較少,因為印面大,文字有繁有簡,疏密之間,造成承應向背的變化,錯落有致,印文有交錯盤疊的趣味。印面有界格,也有些沒有界格,悉應印文之需要而決定,沒有一定的配合方式,極具古樸之美。 二、小鉨 多半是私印,文字雖與巨鉨相同,但印面都在一公分半左右,所以印文排列時筆畫較整齊,尤其是朱文小鉨,寬邊細文,婀娜多姿、奇古秀勁,特別耐人尋味,白文小鉨多半有邊,印文細則清勁,粗則樸茂奇肆,多半帶有蒼古挺秀的韻致。 三、雜形鉨 因為周璽沒有定制,可以自由製作,除了方璽之外,長方、曲角、鐘鐸、圓形、角形、心形、聯珠……各種各樣的形式都有,後人變本加厲,將印刻成書、葉、琴、鼎……塑等形,反覺不如古璽自然,變化簡單而悅目。雜形鉨中包含了「千秋」、「善壽」、「宜有千萬」的吉語印和「一心慎事」、「正行無私」箴言印,不但開後世閑章之先河,也在印章的實用期間,帶來精神上的鼓舞和安慰。 古鉨的研究一直到現在,已經發展到分地區來做鉨的研討,戰國時期的鉨印多有歧異,研究者根據鉨上的文字和特色,判定其原屬地區,或齊、或楚、或秦,尋找鉨印的發展和通行地區的源流,務求在古鉨的起源中求得結論。古鉨的研究就由藝術欣賞擴展到歷史源流的探討了。 秦印 商周璽印的大小朱白,一無定制,君臣平民皆可稱璽,到了秦始皇統一天下以後,明定印制,天子以美玉作璽,臣民不再用,於是改稱印,印章的大小材質開始有了明文規定,在印式上的特徵是: 1.官印以方寸大小為定制;私印多半較官印為小。 2.印面文字以小篆為主,筆劃纖細。 3.印文絕大多數是白文。 4.印文均有邊欄及界格。 5.官印中有長方形的半通印,為正式官印的一半大小,為下級官吏所用;私印也有長方印,同時也保留了古鉨的箴言印和吉語印。 秦印使用小篆,刻起來筆劃細而整齊,和漢印比較,筆意較多,在風格上,很明顯的分成兩類: 一、渾厚 官印較多,近於周鉨風格,外觀上較整齊。 二、細挺 多見於私印,帶有宛轉挺秀的小篆筆意,不太整飭,流露出天然的筆韻,後人不易學得,更覺韻趣天成,雋永有味。
漢印 兼論魏晉 漢初印章承襲秦印面貌,到了漢武帝元狩四年以後,印的大小、質地、字數和印綬,都有嚴格的規定,最大的特點是在篆法上與周秦不同,周代古鉨奇肆淳樸,表現錯落有序、離合自然的金文韻趣;秦印因流通時間短,早期作品有周璽的餘意,晚期作品帶有漢印的整飭,半通印和小印疏朗秀逸,是秦印獨有的特色;漢印因為隸書的通行,所以在筆劃的轉折處有更多「方」的意味,更適於印章的製作,根據六書而作增減,使篆書在方寸之間屈伸增減,仍顯得方圓平正,表現「平穩茂密、莊穆凝重」的風貌。 因為漢印的面貌很多,兼有圓渾娟秀、蒼渾樸厚、茂密平實、雄快奇肆的各樣風格,包含了各種性質和各種形式的印,所以學篆刻的人要從漢印入手。漢印重法,秦印重韻,韻味不易學得,法度卻可以引領一個人登堂入室,深體百官之富、宗廟之美。 漢印面貌雖多,大致可以分為導源於小篆的圓潤型和接近於隸書的方峻型兩種,前者秀美、後者挺健。其實仔細研究,漢印的風格大多數還是方圓兼具的形式,很少純方或純圓的。後世浙派的重方,皖派的趨圓,都自漢印中改進發展而來。 漢印的材質有銅(包括金、銀、合金)、玉兩種,治玉必須碾製,銅印則可鑄、可鑿(亦可刻),所以漢印依其製作方式,可分為鑄、鑿、碾三種。 鑄印有滿白、有細挺,有筆劃流暢的、也有方正凝重的,無論是那一種形態,都各具面貌: 一、滿白 印文肥滿、餘地細挺,表現在印面上則不認為癡肥,反覺得豐美。 二、細挺 重視筆意,筆劃亭勻莊重、娟秀可喜,極盡圓勁挺秀的小篆特色。 三、筆劃流暢 承襲了漢篆的特徵,因為漢代碑額上的篆書較秦代宛轉,筆姿柔美的情味在印面上表現出來,尤其以私印為然。 四、方正凝重 人工化的工作趨於方整,隸書的方飭直接影響印文的形態,篆隸交融的情致,啟開了漢印的新境界。
鑿印在官印中均屬於急於使用的官職,也就是武職,所以這類鑿印又稱「將軍印」。鑿是大貌、刻是修飾,在時間容許下,鑿後多刻飾,如果時間倉促,急急鑿就,不但不能修整,有的把字都少鑿幾筆。這類印有一種天然鐫刻的奇趣,筆劃輕重、布局疏密都沒有一定的法度,只覺得天趣橫生、痛快淋漓。 碾玉精緻絢美,文字極具變化,繆篆、魚書,蟲鳥書各見風發,篆書的筆趣也由碾製之精美而表達無餘,所以篆刻家特別重視玉印,稱碾玉之法為「切玉」,實則仍是琢磨而成。至於銅玉印久埋地下,後世出土後文字邊緣帶有蝕口,飽藏古色斑斕的金石氣,雖非原印之貌,風神可見。自軟石刻印後,刀行其上所崩裂的紋路,往往絕相類似,所以極具古趣的「爛銅體」,遂為篆刻家們所欣賞、追摹。 談到「蟲篆」、「鳥篆」,據說文所述:「鳥蟲所以書幡信也。」書體淵源可以上溯到殷商甲骨卜辭之鳥篆「王亥」及銅器「玄婦壺」。在兵器及銅器上,多以錯金或錯銀的方式鑲成,是當時的美術字體,以純美的觀點製作出來,極為高貴華麗。在漢私印中,往往用這種字體入印,裝飾得華貴眩眼,不過只能偶爾為之,不能以此為常,因為蟲鳥篆是美術字,筆法中自然的韻致少,只是討巧可喜而已。 「繆篆」是印章的另一種美術字體,象徵一種綢繆糾結的形態,是私印中纏繞重疊、盤曲迂迴的字體,從前的人稱之為「殳書」,從兵器的文字中傳寫下來。在大批出土的實物中,繆篆印雖不多,但大致呈兩種筆勢:一種較方,成為宋元以後官印中九疊文的形式,是一種方方平平拼疊的線條圖案;一種較為圓轉,和鳥、蟲篆的韻致在似與不似之間,最主要的差異在於繆篆沒有形象表現,而其盤曲重疊的裝飾性大致是相同的。 漢亡於曹而後魏興,魏晉沿用漢代官印制度,只有在給漢民族以外的異族官印才足以辨別當時的篆刻風格。印文方正,不像漢印那樣具有圓融的意味。鈕制上有龜鈕、駝鈕、鼻鈕、瓦鈕、辟邪鈕,在製作與文字的筆意上略遜於漢代。 魏晉私印的書體,受魏正始石經中的篆書影響,把字形拉長,筆劃上實下虛,有真正書寫的筆意,世稱「懸針篆」。此時封泥制度幾已廢棄,印多朱文且印面加大,多為二.四公分見方,有套印及六面印,印章的發展很自然的走向濡朱的準備。
隨唐印 兼論南北朝 魏晉以後的時代愈形紊亂,能夠確定的十六國印只有趙、苻秦和北燕,這些印多半是金質或鎏金的銅印,只是文字草率,遠遜漢印。到了南北朝,能夠確定的官印只有劉宋、北魏和南齊,此時的印章都具有這些特徵: 1.官印因為廢簡牘後的鈐印需要,所以印面加大,甚而到五公分見方,隋唐以後仍沿此制,官印均大。 2.自漢發明紙後,用紙方便,官印有拓於紙上者,是開印章鈐朱之先河。 3.文字草率訛謬,甚至變形變體而不可識,所以南北朝印,實不足為法。 到了隋唐兩代,一般使用的仍稱「印」,皇帝所用的印稱為璽,至武后時以璽音近死,改諸璽為寶,中宗即位復稱為璽,印制一定,印章的特點在於: 1.篆文承襲六朝遺風,使用小篆,但屈曲盤疊的情狀,趨於纖巧,不復有兩漢風韻。 2.印材皆為銅印;印鈕則逐漸加長。 3.印背有官方製作年月,是官印有款之始。 4.唐印有稱為「朱記」的,是因為當時印色不一,稱朱記別於他色。這類印多為長方,有用隸書入印者,開篆文以外書體入印的先河,也別於朝廷頒定的官印,所以這類朱記多為私印。 至於唐太宗有「貞觀」印,唐玄宗有「開元」印,這是紀年印的開始;李泌的「端居室」印開啟了齋館印的先河;近幾年又在長安城明德門的遺址發現兩方軟石刻印;「襟掩春風」、「氣含秋水」,足見詩詞印的濫觴。無論是紀年印、齋館印、詩詞印全部始於唐朝,為後來篆刻時期的發展,建立各種可循的方向。
宋印 兼論五代十國 繼唐而起的五代十國,印章流傳到後代的只有梁、前蜀、南唐數印,其中梁「元從都押衙印」為楷書,開啟了楷體入印的先河,到了宋代的基層機構用印,多半使用楷體,遂衍為後世實用印章的書體。 宋代官印與唐代稍異: 1.印文雖仍盤疊布滿,但筆畫之間增加了曲意。 2.印文較唐為小,大小約為五乘五.三公分,並不是正方形,印背均有年款。 3.「朱記」原用於私印,以色記別,至此則官方亦頒朱記。 到了南宋官印,因為南渡之後多所遺失損壞,印章的憑證作用欺偽迭出,於是重新鑄印,加上「行在」二字或年號以別新舊,頒行以後,南宋官印的特徵就除了印背有年款外,印文中或有加年號者。同時在傳世的「一貫背合同」楷書銅印中表現的書體,橫細豎粗,書寫的意思完全沒有了,成為一種實驗的、創造的美術字──宋體字,可見印章中的字體也曾做多方面的嘗試,最後,仍然是典雅的篆書流傳沿用下來。 至於兩宋私印,見於記載的很多,而流傳至今的實物甚少,綜觀這些印章可以了解當時的概況: 1.印文有大篆、有小篆,官印多用九疊文,崇尚整齊。 2.宋室諸朝均仿「貞觀」、「開元」之制刻年號印。 3.畫押印的使用始於宋,如宋徽宗押字常見於其法書、名畫之上。 從唐以後文人畫興起,畫上開始作個人的寄意題識,到了宋朝,用印開始講究起來,某一種書畫鈐蓋某一種特定的章,不過私印使用於書畫上,為數仍然不多,可以說整個時代的風氣,在唐代首開游藝肇端,到了宋代印章開始應用在書畫上,直到明代印章文化勃興,繼而才發展成獨立的篆刻藝術。
元印 兼論遼、金、西夏 到了宋朝末年,邊患頻仍,因此遺留下很多遼、金、西夏的印章。遼印分成兩種,一種使用漢篆文,大小體制和宋印相仿;一種使用契丹文字,多半是私印。金印多半用漢篆,偶有契丹書體;印款年月多半是漢字,偶見印側刻有女真文,均為大定年款。至於西夏印章,大小、印鈕、印制皆同於宋,只是印文均用西夏文,這是一種倣效漢字制定的西夏國書,類似於盤疊屈曲的九疊文,屬於圖案式的文字表現,極為自由,至今多半無法辨識。 元代統一天下後,以八思巴所製蒙古文入印,當時官印的印文有蒙文、有漢篆,表現在印面上極具特色: 1.武官印都用蒙古文,因為武官以蒙古人為多;文官印使用漢文和蒙漢並行兩種。印背都用漢文刻製年款。 2.元官印皆為朱文,邊框漸寬,影響其後世官印寬邊形式。 3.官印大小突破以往規格,北元時代(相當於明洪武年間)有十二公分見方的巨印出現,但因大印使用不便,元以後除了皇帝璽寶之外,沒有更大的官印出現。 元代私印的文字也分蒙古文和漢篆兩種,因為使用者的習慣,分成三種類型: 1.漢民族的知識分子,仍採用漢文篆書,並且多為細朱文,如鮮于樞、趙子昂的用印,筆致婉轉圓秀,後世稱為「元朱文」。 2.一般平民為了流通,多使用花押印,大半是長方形或其他雜形印,上面一字為姓,楷書,姓下有一花押,或作圖案、或刻蒙古文的「記」字,做為個人的符號,極為別緻,後世稱為「元押」。 3.蒙古人用印有蒙文、有漢文、有蒙漢混用印,這是元代獨有的時代特徵。 到了元朝末年,義軍蜂起,當時義軍領袖韓林兒和徐壽輝都頒有官印,這些印章大多數都和宋朝的「九疊篆」相仿,特別的是徐壽輝政權所頒發的官印中,有一種外圓內方的形制,圓的部分刻有花紋,方格中刻「統軍元帥府印」,背有「治平四年月日給」,這是周朝以後,第一次出現的圓形官印,因為自封泥改為濡朱之後,圓印不如方印易於鈐正,這種外圓內方的義軍官印遂成為獨立的特例,其後也未見任何朝代沿用。
明清印 明代官印沿襲宋朝而來,仍然是方型的九疊文印,只是內官等增用了長方形的「關防」印和沒有品級的「條記」印;私印在文彭以前都用銅、玉,類似於漢篆的風貌,只是並不一定在水準之上,瑕瑜互見。清代的官印採用漢滿對照,乾隆以前書寫滿文楷書,乾隆以後採形式更為整齊的滿文篆書。到了同治初年,因為戰禍連結,官印遺失作偽的情形越來越多,重新頒行的印章就在滿漢文中間加上滿文楷書以示分別。清朝末年太平天國興起,使用楷書製印,甚至是玉璽也以楷書刻製,邊上再飾以龍鳳花紋,這是歷代中以楷書入國璽的特例。至於清代私印因應著「篆刻時期」的發展,成為一種獨立而講究的藝術,又因為豐富的出土文物和研究篆刻的時代風氣推動,對於文字的認識豐厚,所以文人印表現得燦然多姿。 談到「篆刻時期」的發展,在古鉨的「吉語印」和「箴言印」中已經埋下了種子,再加上唐代「紀年印」、「詩詞印」、「齋館印」的累積,到了元末王冕以花乳石刻印後開始萌芽,從此文人墨客在軟石中縱橫收放,表達了篆書特有的韻趣,奠立了篆刻藝術的基礎。 明代以後,吳門一帶文人薈萃,文徵明的長子文彭,受了環境的薰陶,除了擅長詩文書畫之外,對於篆刻境界的開拓有極大的貢獻: 1.力倡復古 以漢印為法,矯正當時慣用而嫌板滯的九疊文和過於纖弱的元朱文,因此他的作品秀潤典雅、清而有神,成為後世的典範。 2.印文範圍的擴大 大量的以詩詞入印,印章在實用之外,成為文人寄寓情志、涵詠性靈的表現。 3.邊款的重視 把詩文書法通過印側邊款,直接和印面上的印文融為一體,不僅深具書法之美,同時印人的名字也流傳下來,留予後人無限的仰慕。 同時期的何震,和文彭有師承關係,後來自具風格,任刀天成,跌宕錯落,表現刀刻的神趣和韻味,文、何之後,才真正開啟了以藝術欣賞為目的的篆刻時期。由於文、何風氣所及,蘇州一帶成為印學中心,而後平正板滯,漸趨甜俗,直至程邃繼起,以安徽為中心,仍尊何震為宗師,宗法漢印,使篆法和結構達到疏密參差,離合有致的境界,而摒卻了當時俗巧的風格,於是後人稱之為「徽派」。 篆刻風尚漸漸流傳到了浙江,形成了以杭州為中心的「浙派」,利用刀法上的變異來創造他們獨特的風格,以摯樸雄奇的面貌,崛起於江浙之間,名家輩出,西泠八家把刀法表現帶到極致,運用切刀所形成的獨特紋理,表現澀筆的意趣。當浙派盛行時,獨立卓絕的鄧石如擺脫了以漢印為本的原則,而以書法的韻趣加之於印章之內,刻出來的印章自然有筆有墨、生動流利,突破了方正的漢印,表現出婉暢圓厚的神致,繼學者稱為「鄧派」或「皖派」。 鄧石如之後,晚清的篆刻家一方面摘取權量、詔版、封泥、磚銘等新材料,同時也吸收了浙、皖兩派的技巧,所以能更進一步的表現自我的風格,形成清末極為燦爛的篆刻發展。其中吳昌碩用封泥、古匋、漢磚的面目治印,在蒼渾樸厚中含蘊墨趣,在石面上形成殘剝的金石氣,把一種近似於淡墨的枯澀與濃墨的滋暈效果,發揮得酣暢淋漓,他的印風影響了民國以來的篆刻,世稱「吳派」。 明清兩代的篆刻發展過程,就這樣由章法、刀法、筆法到墨趣,漸次的煥出光彩。文彭茂密平實的章法、浙派精巧純熟的刀法、鄧石如書寫的筆意和吳昌碩自然的墨趣,引領篆刻藝術慢慢的發展到了極致。
|